收藏 分销(赏)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21123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34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国卫发明电,2014,57,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六亿,目录,背景,目的,防控的基本要求,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医务人员防护,埃博拉病毒概述,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传播途径,主要:,接触传播。,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血液含病毒量高。,尚未证实:性传播和空气传播。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人群易感性,易,感人,群,高风险,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暴露或接触机会多,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的,家人或其他人,在葬礼上按照礼仪,与死者尸体有直接,接触的送葬者,医院感染防控国际指南,2014,年,8,月,WHO,更新,医疗机构内疑似和确诊丝状病毒出血热的感染预防和控制临时指南,(,重点关注埃博拉出血热,),目的,为加强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emorrhagic Fever),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准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医院感染风险。,防控的,基本要求,一、,应根据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结合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措施,。,三,、,应开展临床医务人员,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埃博拉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好个人防护。,防控的,基本要求,四、应针对发热病人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排查,对留观、疑似和确诊病例按照相应规定报告。首诊医生负责制。五、埃博拉出血热患者,隔离区域应当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六、应做好,医务人员防护,、消毒等措施所需物资的储备,防护用品及相关物资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防控的,基本要求,七、应严格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要求,做好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八、留观病区和定点收治病区应当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必须探视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个人防护。,患者,的,管理,隔离,尸体 处理,医疗废物管理,清洁 消毒,隔离措施,留观、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采取,严格的接触隔离措施,,实行单间隔离,。,非定点医院应当及时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诊治,。,对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条件的应当安置于,负压病房,进行诊治。,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清洁与消毒,诊疗器械使用要求与清洗消毒,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均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理。,清洁与消毒,患者污物的清洁与消毒,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小面积污染等建议使用含消毒成分的吸湿材料覆盖并吸收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再进行相应环境与物品的清洁、消毒。,较大范围污染的,首选漂白粉覆盖,待液体吸收后清理,倒入污水处理系统。,清洁与消毒,隔离病房的清洁与消毒原则,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定期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清洁与消毒,病房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及各种台面等。,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如醇类消毒剂),擦拭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地面,每天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清扫,、消毒,。,如遇污染,随时消毒。,清洁与消毒,终末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医疗废物管理,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应当视为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相关医疗废物应当及时,密闭转运,焚烧处理。,尸体处理,患者死亡后,应当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当立即消毒后用密封防渗漏物品双层包裹,及时火化。,密切接触者管理,对医疗机构内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务人员防护:防护原则,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采取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具体包括:,诊疗过程中按照上述原则严格实施个人防护,严格实施手卫生,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正确处理,标本采集和转运中严格防护,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诊疗必需的个人防护用品,乳胶 手套,医用防护口罩,面罩或护目镜,防护服,防水靴或密封的鞋和鞋套,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手套,乳胶手套,(医用外科,/,检查橡胶手套),聚氯乙烯医用检查手套,VS,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法,1,2,3,4,5,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眼罩与面罩,VS,眼罩,能够更好地阻挡从,下方溅出的,液体污物,面罩,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穿防护服,:先穿下衣、再穿上衣,最后戴帽子,脱防护服:,分体,联体,1,2,3,4,5,穿防护用品的顺序,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实施 手卫生,戴口罩,戴帽子,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戴护目镜,/,防护面屏,穿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摘手套、手卫生,脱防 护服,摘护目镜,/,防护面屏,脱鞋套,实施手卫生,脱防护用品的顺序,实施手卫生,脱工 作服,摘帽子,摘口罩,实施手卫生,穿脱防护用品注意事项,重点注意做好眼睛、鼻腔、口腔粘膜的防护,。,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置,可以复用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消毒与灭菌的流程。,诊疗过程中的防护要求,避免无防护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受到其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及环境,;,尽量减少针头及其他锐器的使用,执行安全注射,正确处理锐器,严格预防锐器伤,。,严格实施手卫生,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09,)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手卫生指征(,WHO,推荐),进入隔离病房,/,区域时,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和戴手套之前;,为患者进行任何清洁,/,无菌操作之前;,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或存在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风险之后;,接触患者床旁被污染或存在潜污染风险的物表,/,物品,/,设备之后;,离开隔离区域时,脱掉个人防护用品之后。,医务人员暴露后的处理,皮肤暴露,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洗必泰醇擦拭消毒,粘膜暴露,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发生锐器伤,及时按照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按照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采集标本的防护要求,标本转运,遵循,A,类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要求,符合规定的具有生物危险标签、标识、运输登记表、警告用语和提示用语的容器内,容器应置于具有防水、防破损、防渗漏、耐高温、耐高压的外包装中,主容器与外包装间填充足够的吸附材料。,标本由专人、专车护送至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门实验室检验,护送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应对参与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疑似症状或感染症状,应当立即进行隔离、诊治并报告。,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