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本草学导论.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13610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78.50K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草学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本草学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1,2,3,4,5,本草学的含义,本草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本草学与中药学,本草学与中医学,本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1.,“本草”一词的由来,“本草”一词首见于西汉班固汉书,汉书郊,祀,志载,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侯神、方士、使者、,付,佐、本草待诏,七十余人,皆归家”,与秦始皇、汉武帝求不死之药失败有关,一、本草学的含义,3,唐颜师古注,:,“本草待诏,谓以方药本草而待诏者。”,辞源,:,“诏,皇帝诏书。待诏,犹言候命。汉时以才技征诏,未,有正官者,使之待诏。”,唐玄宗时始以待诏名官。,一、本草学的含义,6,2.,“本草”一词释义,后蜀韩保昇:“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本,根也,。,根根草草,本,推本、查究、推本以草为主的药物,一、本草学的含义,7,3.,对本草学含义的几种,见解,药物本草考证,古代药学文献,古代药学专著,本草学等于中药学,我国传统药物学,一、本草学的含义,8,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9,车前子的考证,说文云:苢,芣苢,一名马写。其实如李,令人宜子,周书所说。段玉裁注云:玉会篇曰:康民以桴苡。桴苡中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本草经集注车前子条有陶隐居注云:韩诗乃言芣苢是木,似李,食其实,宜子孙。此为谬矣。,尔雅:芣苢,马写。马写,车前。郭璞注云:今车前草,大叶长穗,好生道边,江东呼为虾蟆衣。,广雅:当道,马写也。,陆玑诗疏:芣苢,一名马写,一名车前,一名当道。喜在牛迹中生,故曰车前,当道也。今药中车前子是也。幽州人谓之牛舌草,可煮作茹,大滑,其子治妇人难产,10,通过考证,大体上可以认定,,诗经中的芣苢,就是后世本草文献上的车前子。再由源及流,看一下车前子功效与主治记录的发展变化。,11,神农本草经,:,“味甘、寒。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名医别录中却说:“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令人有子,,明目疗赤痛。”。,12,对车前子“宜子孙”的功效,后世本草学家在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排除了。,到了,本草纲目时,该药的主要功效就被概括为“导小肠热,止暑湿泻痢”,与今日的中医临床有关车前子单味药和以车前子为组成成分的复方的使用实践颇为吻合。说明,很多中药功效的发现和记录有一个不断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过程。,13,药物学,研究药物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新药等。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14,1.,本草文献研究,本草专著,(主流本草,/,支流本草),医书、方书、类书、农书,野史、笔记、杂谈,古代有关典籍,现代研究论文,二、本草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5,古代有关典籍,周易,周礼,书经,尔雅,山海经,水经注,吕氏春秋,汉书,艺文志,16,2.,本草考证,品种来源及更替,主要产地及变迁,药材形态及特征,药材,的,真伪优劣,炮制制剂传统工艺,性能效用的确定,道地药材的形成,二、本草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7,3.,本草学发展史(见后),二、本草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8,1.,药、毒药、中药、中药学,2.,中药学是本草学的延续和发展,学科层面的中药学,学科分化与综合,“系统中药学”,专业设置层面的中药学,专业设置方向的中药学,现代方法、技术的采用,三,、本草学,与中药学,19,同一个医学体系,同一个理论体系,同一种认识模式,母系统与子系统,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四,、本草学,与中医学,20,1.,萌生前的传说与考古学依据,父系氏族社会,神农、黄帝、尧、舜,神农教民稼穑的传说,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原始农业畜牧业农耕时代,五、本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1,2.,夏、商、周三代,夏代,起制定了历法,观天象、气候、物候,制夏历以适农时,商代,酒、药酒、汤液使用,甲骨文“,鬯,其酒”的记载,班固注:“,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五、本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2,周代,宫廷医官设置,药物治病,食物养病的记载,诗经、离骚、山海经、万物对植物和药物的记载,五、本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3,3.,两汉,西汉关于“本草”的记载:,本草已成为医生必修的学科,东汉,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五、本草学产生的历史背景,24,1.,中华文化的多源一体,地域性、渗透、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继续存在,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25,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黄河文化,龙山文化,陕西,齐家文化,甘肃,仰韶文化,河南,大汶口文化,山东,长江文化,荆芥文化,湖南,、,湖北,巴蜀文化,三星堆、金沙遗址,吴越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闽台文化,中原文化为主体,,移民文化为实质,岭南文化,高原文化,/,雪域文化,草原文化,金源文化,26,2.,中华文化的两大系统,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择水而居,龙文化与鸟凤文化,27,北纬,30,40,左右,东经,100,120,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降水量少,气候干燥,中华文化的摇篮和源头,中华文化的主体,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黄河,文化与地理环境,28,代表性本草著作,汉,神农本草经,唐,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开宝本草,嘉佑本草,本草图经,金,汤液本草,明,本草,品汇精要,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29,北纬,24,35,左右,东经,90,122,左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高于黄河流域,降水量多、气候湿润,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长江,文化与地理环境,30,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北方人口三次大南迁,黄河文化三次大南迁,(,1,)西晋、东晋之交,(,2,)安史之乱及唐末五代时期,(,3,)宋、辽、金对峙时期,31,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中华文化与本草学的关系,文化包含科学技术,本草学属于科学技术,本草学包含于中华文化中,32,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东晋以来长江文化加速发展的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人三次南迁,学术文化南移,黄河水患频繁,33,代表性本草著作,先秦,安徽阜阳出土的“万物”,西汉,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东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抱朴之内篇,唐,李,珣,海药本草,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一),34,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太阳的出没,月亮的盈亏,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即地球自转一圈,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即月亮绕地球运行一圈,现代叫“,朔望月,”,朔,:初一,见不到月亮,望,:十五,月亮为圆形,-,古今历法简述,1.,日、月,35,2.,年、岁,年,: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年,岁,:今年某一节气至明年这一节气的这段时间,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36,3.,太阳历与太阴历,(阴历),太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闰年:一太阳年为,365.2422,日,四年一闰,非世纪年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闰年,2,月为,29,天,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37,太阴历,:,以朔望为单位的历法,阴阳合历,:,我国古代历法,又称农历,闰月(置,闰,),阴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29.5,天,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38,一年共,29.5,12=354,(天),比太阳年少,11.2422,天,故,19,年当置,7,个闰月,19,个回归年总长,6939.6018,日,235,个朔望月长,6939.6879,日,二者相差,2,小时,4,分钟,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39,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闰哪些个月?,农历三、四、五、六、七月较多,正月、冬月、腊月无闰月,与一节一气平均长度、交节气快慢有关,40,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4.,二十四节气,(,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根据,),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交节日期:阳历上半年,5,日、,21,日左右一天,下半年,8,日、,23,日左右一天,41,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三伏,:,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10,或,2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三伏(,10,天),5.,“三伏”与“数九”,42,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数九,:冬至始每九天为一“九”,冬至始第一个九天为“一九”,以此类推,第九个九天为“九九”,冬天过完,春天来了,43,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作为岁首的月份叫正月,夏历:建寅之月为岁首(后世阴历正月),殷历:建丑之月为岁首(后世阴历冬月),周历:建子之月为岁首(后世阴历腊月),太初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建寅岁首,以后二千年多数时间皆用夏历,6.,“三正”和太初历,44,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凡採药时月,皆是见寅岁首,则从汉太初后所记也。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如萌,未冲枝叶,势力淳浓故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今即事验之,春宁宜早,秋宁宜晚。华实茎叶,乃各随其成熟尔。岁月亦有早晏,不必都依本文也。”,与本草採药时月有关,45,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网上热议。,王力古代汉语,上册,第二分册:诗经国风七月:“七月流火”注:“七月就夏历七月。流,向下行。火,星名,或称“大火”,就“星宿”。周时夏历六月黄昏时候,这星出现于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偏西向下了。,古今历法理解另议二则,46,六、本草学的文化背景(,二,),“,明年无春”,不宜结婚。,不了解农历和阳历的关系!,阳历,公元,2010,年,立春为,2,月,5,日,农历,庚寅年,虎年,春节,2,月,14,日,19,年,7,闰,7,个年头无春年,7,个年头双春年,5,个年头单春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