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一类单细胞有分枝的丝状微生物,以孢子繁殖,分布广泛大多是腐生菌,少数是动植物寄生菌,是抗生素的重要产生菌,2/3以上抗生素由该类菌产生。这类微生物是: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酵母菌
3. 用液氮长期保藏菌种是由于液氮温度可达( ),远远低于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停止的温度。
A.-180 0C
B.-170 0C
C.-160 0C
D.-196 0C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运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
A.好气性发酵
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
5.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 )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
6.( ) 是一类微生物维持正常生长不可缺少的,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A.生长因素
B.碳源
C.氮源
D.微量元素
7.生物反映器间歇操作, 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和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互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朴, 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 称之为( )。
A.连续发酵
B.半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D.分批发酵
8.规定发酵设备现代化限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和产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是( )。
A.连续发酵
B.分批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D.半连续发酵
10.菌体的倍增时间是( )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A.细胞质量
B.菌体浓度
C.菌体种类
D.呼吸强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对的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发酵工程的前提条件是指具有()和()条件
A.具有合适的生产菌种
B.具有控制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工艺
C.菌种筛选技术
D.产物分离工艺
E.发酵设备
12.采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可以生产许多有用物质,重要涉及:
A.抗菌素
B.维生素
C.氨基酸
D.蛋白酶
E.生理盐水
13.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的类型重要涉及:
A.产物是微生物菌体自身
B.产品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E.产品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
14.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A.碳源局限性
B.碳、氮比例不妥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
15.发酵培养基中营养基质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涉及:
A.构成菌体原生质的成分
B.作为酶的组分或维持酶活性
C.调节细胞渗透压
D.缓冲pH值
E.参与产物的生物合成
17.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 灭菌失败重要不良后果涉及:
A.杂菌污染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非常困难
C. 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D.改变反映介质的pH值, 使生物反映发生异常变化
E.杂菌也许会分解产物, 使生产过程失败
18.过滤除菌的一般流程涉及以下几个环节:
A.把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先进行压缩前过滤进入空气压缩机
B.从空气压缩机出来的空气 (> 0.2MPa,温度120~150ºC),冷却至适当温度(20~25ºC)
C.除去油和水,再加热至30~35ºC,
D.最后通过总空气过滤器和分过滤器除菌
E.获得洁净度、压力、温度和流量都符合工艺规定的灭菌空气。
1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重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物理参数涉及:
A.温度
B.罐压
C.搅拌转速和搅拌功率
D.空气流量
E.菌体接种量
20.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的参数有: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D.pH
E.溶氧
三、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2分)
21.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称为__________。
22.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
23. 进行酶法脱壁时使用溶菌酶解决。
24.AS是一个菌种保藏中心的缩写,它的机构情况是 。
25.有些微生物既是工业生产菌,有时也也许在其它的产品发酵中是杂菌。如:_________在生产食醋是使生产菌,但在酒类发酵时引起败坏。
26.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通入一定量的无菌空气,这类发酵称之为 。
27.使微生物在固体表面上生长的发酵方法称为 。
28.随着微生物细胞质量的增长,其它所有可检测的菌体组成物质,如:蛋白质、DNA、RNA等也以相同比例增长,这就是 生长。
29.发酵热就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 热量。
30.油脂、糖类以及一定浓度的蛋白质会 微生物的耐热能力,在灭菌工程中需加以注意。
31.空气除菌的方法很多,其中也涉及辐射灭菌法,常用来进行辐射灭菌的射线有 。
32.发酵罐在发酵生产中为了避免空气的进入,一般保持罐压在 (表压)左右的压力。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8分)
33.初级代谢产物
34.基因工程
35.碳氮比:
37.无反馈控制补料操作:
38.静电除尘(菌):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
39.发醇过程中异常现象(发酵液转稀、发酵液过浓、耗糖缓慢、pH不正常)解决措施?
41.补料分批发酵技术的特点, 与分批发酵,连续发酵的区别?
42 通风发酵设备中的机械搅拌发酵罐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43.如何提高高产菌的稳定性?
44.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措施?(从供氧和需氧量方面考虑)
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1.该类微生物名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是一些丝状真菌的通称.,分布极广;在工业上可以运用该类微生物生产有机酸、糖化酶、蛋白酶等。大多可以引起有机物质发生变质。这类微生物是( )。
A.细菌
B.霉菌
C.放线菌
D.酵母菌
2.分离一般细菌时为了克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往往加入( )。
A.链霉素和氯霉素
B.青霉素和链霉素
C.氯霉素和青霉素
D.放线酮和制霉菌素
3. 矿油保藏法是将灭过菌的液体石蜡倒入菌体生长斜面,高于斜面1cm,然后置于冰箱保藏。该保藏法是基于( )原理进行的。
A.缺氧
B.低温
C.干燥
D.冷冻
4.在微生物发酵工程中运用梭状芽孢杆菌生产丙酮丁醉的发酵属于( )。
A.好气性发酵
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
5.发酵过程中,出现了污染,工人们进行了如下解决:a. 严控发酵液流失; b. 彻底清理生产环境; c. 停产一段时间; d. 调换生产菌种。这是( )污染。
A.噬菌体污染
B.细菌污染
C.霉菌污染
D.多种微生物污染
6.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是( )的一般特点。
A.选择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
7.发酵初期提高底物浓度可以延长微生物的( ), 从而提高发酵的容量
产率和产物浓度 。
A.延迟期
B.指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
8.微生物在单罐连续培养时达成稳定的平衡条件是( )。
A.D >μ
B.D <μ
C.D =μ
D.D ≠μ
9.在通用式发酵罐的结构中为了( )在发酵罐内壁需安装挡板。
A.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溢出
B.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产生漩涡,
C.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液体飞出轴封
D.防止搅拌器运转时浆叶不工作
10.通过温和型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供体细胞中的DNA片断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 )。
A.转导
B.转化
C.接合
D.转染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对的答案,并将对的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对的答案未选全或选错,该小题无分。(每小题
2分,本大题共20分)
11.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涉及许多方面,其中()和()是重要的特点。
A.生产前无需准备,不产生需要解决的废物
B.生化反映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
C.原料需精制后使用
D.能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的转化反映
E.底物能完全转化成目的产物.
12.采用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可以生产许多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物质,如:
A.红霉素
B.味精
C.五粮液酒
D.酸奶
E.啤酒
13.下列物质中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有:
A.抗生素
B.激素
C.生物碱
D.氨基酸
E.维生素
14.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 灭菌失败重要不良后果涉及:
A.杂菌污染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变得非常困难
C. 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D.改变反映介质的pH值, 使生物反映发生异常变化
E.杂菌也许会分解产物, 使生产过程失败
15. 微生物工业生产中常用原料(培养基成分)必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A.可发酵性强对菌体无毒
B.价格低来源丰富
C.非发酵性物质的含量低
D.均对产物的质量无影响
E.不引起环境问题
16.分批培养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接种后, 除氧之外, 一般都不向系统内添加和除去任何物质。因此, 分批培养系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支持微生物的增殖。菌体生长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A.延迟期
B.对数生长期
C.减速期
D.静止期
E.衰退期
17.机械搅拌发酵罐是发酵工厂常用类型之一。它是运用机械搅拌器的作用使空
气和醪液充足混合,促使氧在醪液中溶解,以保证供应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所需要的溶解氧。为保证发酵工艺应满足下列条件:
A.发酵罐体拆卸方便,便于维修
B.发酵罐应具有适宜径高比。一般为1.7~4倍左右。
C.罐体各部件要有强度,能承受相称的压力
D.通风装置能使气液充足混合,保证发酵必须的溶解氧
E.具有足够的冷却面积。能控制发酵过程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
18.生物产品的后解决过程一般涉及:
A.培养液的预解决
B.浓缩
C.产物的捕获
D.初步纯化
E.精制
19.在发酵工艺控制中,重要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控制参数,其中化学参数涉及:
A.基质浓度
B.pH
C.产物浓度
D.溶氧浓度
E.排气中O2和CO2含量:
三、填空题:(每空1分,本大题共12分)
21.控制发酵液pH的方法重要有加入酸、碱、________和中间补料。
22.凡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细胞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个个体细胞内并使遗传物质发生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 。
23. 进行酶法脱壁时使用蜗牛酶解决。
24.美国标准菌种培养物保藏中心的缩写是 。
25.市售商品紫外灯管的波长是________nm。
26.使微生物在固体表面上生长的发酵方法称为 。
27.单位底物所产生的菌体或产物量即为: 。
28.相对单位质量干菌体单位时间内增长的干菌体质量,称为 (μ)。
29.发酵用的菌体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自身会产生大量的热称之为: 。
30.培养基中发生的泡沫对灭菌 ,在灭菌工程中应加以注意。
31. 通过除菌解决使空气中含菌量减少在一个极低的百分数,从而能控制发酵污染至极小的机会。此类空气称为 。
32.在发酵过程的检测与自动控制中,参数溶解氧浓度是通过 测试方法获得的。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18分)
33.营养缺陷型:
34.同步培养:
35.摄氧率(OUR):
36.细菌Crabtree效应:
37.反馈控制补料操作:
38.介质过滤: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
39.发酵液pH对发酵的影响涉及哪些方面?
40.比底物消耗速率方程?
41.补料分批发酵的合用范围 ?
42.优良的发酵装置应具有的基本特性涉及哪些内容 ?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20分)
43.试述对微生物反映器设计的基本规定?
44. 大规模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 选择菌种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微生物发酵工程对微生物菌种的规定重要涉及哪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