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要点.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606101 上传时间:2025-11-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50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要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要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2年7月16日,TBPCC,*,实验室分级,I,级:用于教学和培训,没有危害,开放,II,级:用于临床诊断、教学,中度危险,,有安全设备,缓冲间,III,级:有缓冲通道和缓冲间,负压气流,生,物安全台,个人防护,污物处理,IV,级:用于高致病性微生物实验,2002年7月16日,1,TBPCC,原则,在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建立统一的实验室操作规程和生物安全要求标准,根据不同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装备必要的实验与防护设备,有可靠的防护效果和安全的菌种资源库,实验室实行严格的科学化管理,2002年7月16日,2,TBPCC,2002年7月16日,3,TBPCC,2002年7月16日,4,TBPCC,2002年7月16日,5,TBPCC,实验室设施,实验室条件应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有完善的实验设施,实验室的环境应清洁、卫生、安静、无污染,实验室内的管线设置应整齐,要有安全管理措施和报警、应急及急救设施,用于放射性药品及毒菌种、疫苗检验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安全保护设施,2002年7月16日,8,TBPCC,实验室建筑,实验室建筑面积(包括实验用房、辅助用房)应与其职能要求相适应,实验室应与办公室分开,具有与检品要求相适应的专用或兼用的采样间,2002年7月16日,9,TBPCC,物质仪器,易燃、剧毒和有腐蚀性的物质,应按规定存放、使用,各类压力容器的存放、使用,应有安全隔离设施,仪器放置的场所应符合要求,便于仪器操作、清洁和维修,要有适当的防尘、防震、通风及专用的排气等设施;对温度或湿度变化敏感易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应备有恒温或除湿装置。仪器所用电源应保证电压恒定,有足够容量,并有良好的专用地线,2002年7月16日,10,TBPCC,操作间,无菌检查、微生物检查实验室分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应具备相应的空调净化设施和环境,其环境应符合万级洁净度要求。,进入无菌操作间应有人净和物净的设施。无菌操作间应根据检验品种的需要,保持对邻室的相对正压或相对负压,并定期检测洁净度。,无菌操作间内禁放杂物,并应制定地面、门窗、墙壁、设施等的定期清洁、灭菌规程。,操作间设有紫外线灯;操作台宜稳固,并保持水平。实验室内应光线明亮,并有控制温度、湿度的设备。,2002年7月16日,11,TBPCC,动物实验室,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实验动物房的面积要满足工作的要求。,实验动物应具有质量合格证明,并确实达到合格证规定的质量标准。,动物实验设施及条件(含建筑设施、环境条件、饲料等)应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并进行定期培训。,实验动物设施必须具有洗刷消毒设备,定期对笼器进行消毒。,2002年7月16日,12,TBPCC,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各种参数,应能满足所承担的检验、复核、仲裁等的需要,有必要的备品、备件和附件。,仪器的量程、精度与分辨率等能覆盖被测物品标准技术指标的要求。,2002年7月16日,13,TBPCC,仪器应有专人管理,定期校验检定,对不合格、待修、待检的仪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仪器使用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仪器。,2002年7月16日,14,TBPCC,凡精密仪器设备应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品名、型号、制造厂名、到货、验收及使用的日期、出厂合格证和检定合格证、操作维修说明书、使用情况、维修记录、附件情况等,进口仪器设备的主要使用说明部分应附有中文译文。,精密仪器的使用应有使用登记制度。,2002年7月16日,15,TBPCC,操作规程,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应制订各项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SOP)。,SOP,应写明操作程序,其内容应明确、详细。,SOP,的制定和修订,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制定内容及修订原因,应保存原始制定和修订记录并存档。,2002年7月16日,16,TBPCC,需制定,SOP,的项目有:,(一)仪器与设备的使用,(二)通用的检验技术与方法,(三)专用的检验技术与方法,(四)动物及动物室的管理,(五)试剂及试药溶液的配制与管理,(六)其它,2002年7月16日,17,TBPCC,实验室管理制度,为保证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2002年7月16日,18,TBPCC,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工作制度,(二)实验室安全制度,(三)检品的收检、检验、留样制度,(四)科研工作管理制度,(五)标本管理与使用制度,(六)菌、毒种及细胞系保管制度,(七)物质管理制度,(八)计量管理制度,(九)精密仪器管理制度,(十)保密制度,(十一)差错事故管理制度,(十二)技术人员培训进修制度,(十三)计算机管理制度,2002年7月16日,19,TBPCC,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原始依据。为保证药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做到记录原始、数据真实、字迹清晰、资料完整。,2002年7月16日,20,TBPCC,原始检验记录应按页编号,按规定归档保存。,检验报告应长期保存。,检验人员应本着严肃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书写检验卡、检验报告书,做到数据完整、字迹清晰、用语规范、结论明确。,检验报告书应按统一的规范格式书写打印。,2002年7月16日,21,TBPCC,档案资料管理,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规定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定期立卷、归档。,应根据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建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制定管理规范和分类方案;编制档案资料检索工具,便于对档案资料的利用;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2002年7月16日,22,TBPCC,实验室安全,基本原則:,1.在實驗檯上不可放置任何非實驗必須的物件或私人用品,2.每次工作開始及終止時,必須清理並用殺菌液擦拭實驗檯面(殺菌液最常用的為 70%酒精水溶液),2002年7月16日,23,TBPCC,3.在操作過程中絕不可抽煙、吃東西或使用化妝品 4.在操作過程中必須穿清潔的實驗衣,若蓄長髮須將長髮束好,在實驗室中任何時候皆應有整齊的裝束,5.實驗室內的各種培養基、儀器,尤其是各種實驗的樣品及微生物培養,皆不可任意移至實驗室外,2002年7月16日,24,TBPCC,6.實驗室內任何一種微生物樣品,在處理時均須遵守下列事項:,絕不可用口吸取任何一種微生物樣品。如果微生物樣品打翻,必須以吸滿殺菌液之衛生紙加以覆蓋 15 分鐘後,衛生紙才可移除,並依照一般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加以處理。任何微生物樣品在室內搬移時都必須加蓋。,7.在任何操作過程的開始前及終止後,雙手都必須以清潔劑清洗。,8.微生物實驗內,任何微生物的樣品、廢棄物 都必須高溫高壓滅菌後,才能按一般垃圾處理。,2002年7月16日,25,TBPCC,操作時之注意事項,1.機器運轉中如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報告上级,若時間急迫,可先切斷電源。,2.發現儀器故障者,應在機器上清楚標示,盡到告知義務,以免發生危險。,3.任何藥品使用前需詳知其性質及使用方法,配製或使用有毒物品需戴手套口罩等操作,揮發性溶劑則需於通風櫃內使用,並應隨時加蓋,以免發生危險。,2002年7月16日,26,TBPCC,4.揮發性溶劑如酒精丙酮苯醚等均易燃燒,故切勿靠近火焰。不溶於水之有機溶劑着火時,切勿以水滅火,以免更助長火勢蔓延。,5.不得將紙屑玻璃碎片等流入排水管。,6.當加熱試管內物質時,為避免燒破試管或致使試管內物質噴出,宜常旋轉試管或避免僅加熱一處,且勿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别人,以免試管內物質噴出濺及自身或其他人。,7.稀釋濃硫酸或其他強酸時應徐徐將濃硫酸加入水中,並輕輕搖晃混和,切勿加水於酸中,以免因稀釋時產生大量的熱,致硫酸因沸騰而濺出。,2002年7月16日,27,TBPCC,微生物實驗中,不論是何種操作過程或樣品、廢棄物的處理,都應以無菌操作技術為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只有當所有的操作步驟及處理方法均 符合無菌操作技術的要求時,才能使工作者及其工作環境可能受到的污染程度降至最低,使其工作的安全性提至最高。,2002年7月16日,28,TBPCC,XX,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技术规范,2002年7月16日,29,TBPCC,实验室结构及要求,XX,实验室是专用实验室。日前,在,XX,防制工作中由于所承担的任务及对安全要求的不同,我,国的,XX,实验室可划分成,4,种类型,2002年7月16日,30,TBPCC,简易,XX,实验室,简易,XX,实验室是在疫源地调查中,或监测现场使用的临时性实验室。,实验室主要是独立的房屋,帐篷或其他结构,距离生活区或居民区50米以上(野外还应注意风向并远离水源)。,室内经处理后达到相对密闭和洁净。实验室的进口处应进行简单的隔断,以供厂作人员更衣和放置消毒物品。门窗须加固,防动物窜入。实验室内有必需的装备,以及供消毒用的药品和器械。,承担监测或调查中分离,XX,苗的任务,显微镜检查、细菌的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和以分离细菌为目的的动物试验。本等级实验室无长期保存细菌株的任务,所获得的细菌株必须在60日内,全数送交上级实验室鉴定。在接到鉴定报告后7日内销毁全部原始细菌株。,2002年7月16日,31,TBPCC,普通,XX,强毒实验室,普通强毒实验室可供对,XX,菌的鉴定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由洁净区、普通实验室、缓冲区和强毒操作区组成。实验室应以独立的建筑物为宜,结构相对密闭,安装紫外线消毒系统和带有除菌滤器的通风排气系统,污水必须通过处理才能进入公共污水系统,防止动物或昆虫窜入室内,并严防实验动物逃逸。,强毒操作区内,设细菌培养室、动物解剖室、实验动物接种及饲养室,如有条件可增设疑似材料接检室。工作室互相联系成为一个系统。在实验室的强毒区和其他辅助区域之间,设双重缓冲间、消毒间和出入实验室的更衣间。,2002年7月16日,32,TBPCC,在强毒区域之外,应根据需要设置普通实验室,如培养基制备、显微镜检查、血清学实验、高压消毒、洗涤以及健康动物饲养间等以提供技术支持。,本等级实验室承担,XX,监测或调查中分离菌株的复判任务,重复基层实验室的检查项目以保证结果正确,附加的检验任务包括,XX,菌生化特性检查、毒力因子检查、质粒检查,为确定毒力所需的动物感受性试验,以及提取,DNA,供进一步研究。,本等级实验室设有长期保管,XX,菌株的责任,基层报送的,XX,菌株,必须在60日内鉴定完毕,并将代表菌株报送国家菌种库。应报送的数量为:每一流行过程(指在互相连接的地域内,一个流行季节中)分离的菌株不超过5株时,全部报送,超过5株时,选送5殊。收到国家菌库接受细菌株的回执后7日内,销毁本实验室收到的全部菌株。,2002年7月16日,33,TBPCC,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在普通,XX,强毒实验室内配备,II,级生物安全柜,即为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进入生物安全,II,级实验室内工作,可以简化着装要求。生物安全柜上的除菌滤膜要定期更换。,本等级实验室可以使用,XX,菌株,进行各种类型的研究工作。如需长期保存和使用,XX,菌株,除实验室必须达到本等级际准外,还需要:安装与公安机关相连接的安全报警系统;具备保存细菌株所需,能够牢固锁闭的地下室或独立房间和保存菌种的专用设备,菌种的使用按卫生部(1985)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规定执行。,2002年7月16日,34,TBPCC,生物安全,III,级实验室,在生物安全,II,级的基础上,实验室维持恒定的25至一30帕的负压,保证进出实验室时生气流向为由外向内,压力差1015帕以上;保证实验室内空气流向自上而下,,,无横向气流和紊流,并维持万级或以上的洁净度,即达到生物安全,III,级标准。,本等级实验室可用于特别危险,容易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并具备较强的抗御事故能力,,疫源省省会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XX,实验室应达到这一水平。本等级实验室保存与使用,XX,菌株的权限,与生物安全,II,级相同。,2002年7月16日,35,TBPCC,实验室工作制度,1.,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律禁止进入强毒实验区。,2.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接待访客和喧哗。,3.进行强毒操作时,需有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入实验室。,4.从事强毒工作的人员须经培训后方能参加操作,并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和其它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结果。培训标准由各等级的实验室根据国家标准和规定自行制订,通过考核后,还须与有资格的工作人员一同工作3个月,才能获得操作资格。,5.实验菌库由专人管理,并按照卫生部(1985)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规定执行。,6.建立工作人员基础医学检测卡片。,7.工作人员如有皮肤损伤、发热、感冒和妊娠六个月以上者,不能进入强造实验室。,8.工作完毕,检查各实验室水、电、防火设备,打开防盗报警装置。,9.从事与强毒菌有关的工作后,7日内不可离开实验室所在城市。如出现身体不适现象,应在,实验室所在地进行医学观察。因工作原因必须离开时,用口服抗菌药物预防,。,2002年7月16日,36,TBPCC,试验操作时的防护服装,在不同等级的实验室进行强毒操作时,应按不同的着装要求,1.简易实验室和普通强毒实验室:按下列顺序穿着防护服装:内隔离衣裤穿工作袜及长筒胶靴戴白帽和小口罩(两鼻翼与口罩问用适量脱脂棉填充)扎三角头巾穿后开口隔离服(偏衫)戴2024层的纱布大口罩或滤材口罩戴医用手术手套,必要时外面套细线手套进行已知毒苗动物接种、解剖或菌种开封等应戴有机玻璃面罩或防护眼镜,以防操作时细菌溅入眼内或脸部裸露皮肤。,2.在配备生物安全柜的生物安全,II,级和,III,级实验室内,着装可简省至外科手术着装水平,即带一次性口罩、帽于、穿后开口隔离服、戴医用手术手套、普通套鞋;也可使用一次性服装,用后高,压灭菌;耐用服装经高压灭菌后可重复使用。,2002年7月16日,37,TBPCC,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开始工作之前,工作间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0分钟,简易强毒实验室在操作前后均应进行空气和体表消毒。,1.进入强毒试验操作间后,勿用手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2.进行菌种开封、细菌分离培养或其它操作,生物安全,II,级或,III,级实验室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普通实验室应在无菌罩中进行。,3.工作之前,生物安全柜的台面用70酒精消毒,无菌罩的台面用消毒液消毒。,4.进行细菌操作时,接种环应在工作灯的内焰中燃烧,以避免菌液或菌块飞溅。,5.稀释菌液时,将吸管插入试管或烧瓶底部,用吸球缓慢打击菌液,避免产生气泡或气溶胶。,2002年7月16日,38,TBPCC,6.随时用消毒液浸泡手套,如有操作区域污染,立即用消毒液清洗处理。如有防护服污染和手套破裂,立即置消毒液中浸泡510分钟后更换。,7.进行动物试验时,勿用手直接对接或拔开注射器和针头,以免划破皮肤或无意接种。,8.接种动物时,应在乳胶手套外加戴线手套,以免动物咬伤或划破皮肤,己接种的动物放入动物笼具中,关闭门或盖,以防动物逃逸。,9.接种过的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定期消毒、封闭式实验动物室或柜内,并有明确的标记和实验记录。,10.每次操作结束后,应立即清理工作台面,普通实验室台面用消毒液、生物安全柜台面用70%乙醇,消毒;所有物品必须归位,关闭生物安全柜。,2002年7月16日,39,TBPCC,污物处理及消毒,强毒实验室内各项工作记录和其它物品,需经消毒液浸泡或高压灭菌后,方可拿出实验室。,实验用试管、吸管及其他器械,须装在加盖不漏的容器内,经高压灭菌后,拿出实验室。,培养物及污物,经高压灭菌后,拿出实验室。,出实验室的更衣顺序:先用消毒液浸泡手套5分钟,依次除去口罩、眼镜、防护服、三角头巾,、,鞋,再浸泡手套后脱去手套。,洗手后以70酒精棉球擦面部裸露部位,用3硼酸水漱日后,离开实验室。,强毒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己消毒的污物集中倒入专用污物坑(污物坑的深度23米),不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2002年7月16日,40,TBPCC,意外事故及处理,实验过程中,操作台或地面的污染,如菌液溢出,打破细菌平皿等,应立即喷洒消毒液,待消毒液彻底浸泡30分钟后,进行清理。清理后的物品,高压灭菌。,实验过程中,如污染物溅落在身体表面,或有割伤、烧伤、烫伤、感染动物咬伤等情况,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皮肤表面用消毒液清洗,伤口以碘酒酒精消毒,眼睛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事故的情况应报告实验室主任和上级领导。,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气溶胶污染,应立即关闭实验室、用消毒液喷雾和紫外线照射污染的历域,24小时后再进行终未消毒。,进行强毒操作后,有疑似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观察就医。,2002年7月16日,41,TBPCC,2002年7月16日,42,TBPC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