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60527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23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o.20231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12月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3 年年)前前 言言 新型工业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关键落脚点在于制造业的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各项部署,夯实制造强国的区域底座,希望在县域,潜力在县域。新时代新征程中,亟需加快县域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更佳实践。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县级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县(市)和市辖区两类1。县(市)是沟通城乡的纽带,是“新四化”同

2、步的核心连接点,县(市)经济渐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市辖区则主要承载了城市经济,在工业布局、产业联系、治理结构和要素供给等方面与县(市)存在诸多不同。本报告针对这两类主体,全面深入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并结合其自身特点,分别进行了工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意在发现和挖掘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工业发展的典型经验,激活示范引领效用。为促进县域产业载体更高水平发展,不断增长其底托支撑力和集成赋能力,本年度专题篇聚焦县域产业园区的发展,剖析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本报告分三篇,第一篇是 2023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报告,系统剖析县(市)经济发展五大总体特征,展示评价理念及结果,

3、1 根据民政部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 2843 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本报告中的县(市)包括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绘就工业百强县(市)发展图景,归纳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显示:稳增长支撑作用扎牢,工业发挥先锋力量;中西部数量缓步提升,融入群圈持续发力;江浙双领先地位稳固,各省份数量微变动;创新能级攀上新高度,关键变量激活增量;工业投资量质加速跑,高水平开放正扩展;城乡获得感更加均衡,内需潜力加快释放。第二篇是 2023 年中国市辖区工业经济发展报告,分析市辖区产业发展新担当,展示工业百强区评价理念及结果,梳理

4、工业百强区的发展新亮点,并提出对策建议。报告显示:东部地区优势仍存,中西部地区有所提升,粤苏保持领先地位;工业百强区正在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维护产业战略性安全的关键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专题篇是产业园区年度洞察。分别从国家级产业园区、省级产业园区和专项产业载体等视角,分析了县(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连续第八年发布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本年度研究报告在延续以往对我国县域工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基础上,丰富了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的分析维度,专题篇更新为产业园区这一主题。目目 录录 第一篇 2023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5、1 一、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1(一)撤县(市)设区动作趋缓,区划数量趋于稳定.1(二)经济规模再次跃上新台阶,工业发挥核心引领.2(三)产业发展层次愈加立体化,梯次格局初步成形.4(四)科技创新持续向纵深延拓,快培育新质生产力.5(五)居民存款和收入屡攀新高,人民获得感更坚实.7 二、我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8 三、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图景.15(一)稳增长支撑作用扎牢,工业担当先锋力量.15(二)中西部数量缓步提升,融入群圈持续发力.17(三)江浙双领先地位稳固,各省份数量微变动.21(四)创新能级攀上新高度,关键变量激活增量.25(五)工业投资量质加速跑,高水平开

6、放正扩展.27(六)城乡获得感更加均衡,内需潜力加快释放.29 四、我国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31(一)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不足,转型升级后劲较弱.31(二)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不强,要素流动效能不高.31(三)产业类规划科学性不高,落地执行效果欠佳.32(四)区域发展协同程度不优,联动协同度不充分.33 五、促进县(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33(一)有序推进产业育新培优转型升级.33(二)构建要素有效集聚集成市场体系.34(三)着力提高产业类规划科学合理性.35(四)健全区域之间产业协同发展机制.35 第二篇 2023 年中国市辖区工业经济发展报告.36 一、市辖区展现产业经济发展

7、新担当.36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36(二)维护产业安全稳定的关键支撑.37(三)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38 二、市辖区工业竞争力分析.38(一)市辖区工业竞争力评价.38(二)工业百强区分布情况.42(三)工业增加值超 500 亿的工业百强区情况.44 三、工业百强区高质量发展新亮点.46(一)工业增长稳中有进,经济体量再上台阶.46(二)创新主体发展活跃,新质生产力快形成.47(三)民营经济发展活跃,工业质效稳步提升.50(四)内需动能加速激活,共同富裕扎实推进.52 四、促进市辖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54(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54(二)切实维护产业链安

8、全稳定.55(三)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55(四)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56 专题篇 产业园区年度洞察.57 一、建设县(市)高水平产业园区的战略意义.57(一)产业园区是县(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57(二)产业园区是县(市)创新创业的能量站.58(三)产业园区是县(市)改革开放的最前沿.59 二、县(市)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59(一)县(市)在国家级产业园区中初步成群.60(二)县(市)在省级产业园区中成为主力军.64(三)县(市)在专项产业载体建设中提实力.65 三、促进县(市)产业园区高水平发展的对策建议.66(一)厚植主导产业优势,构建产业协作网络.66 (二)加强园区自主创新,攻坚关

9、键核心领域.66(三)智慧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园区特色品牌.67(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大力保障要素供应.68 图图 目目 录录图 1 全国县(市)和市辖区的数量变化(1999 年以来).2 图 2 我国县(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占全国的比重(2012-2021 年).3 图 3 2022-2023 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分布情况.5 图 4 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类型分布情况.6 图 5 2012-2021 年全国县(市)住户储蓄存款余额情况.8 图 6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图.16 图 7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部工业增速概览图.17

10、 图 8 我国四大板块工业百强县(市)数量分布变化图(2019-2023 年).18 图 9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板块-省-市分布树状图.18 图 10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梯队分布图.20 图 11 2023 年工业百强县(市)城市群和都市圈分布示意图.21 图 12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分省域分布图.22 图 13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重点省份县(市)数量对比图.24 图 14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各省位次分布.25 图 15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 1000 亿元的部分县(市).26 图 16 部分工业投资总量较大的县(市)图.2

11、7 图 17 出口总额超过 500 亿元的县(市)图.28 图 18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9 图 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 500 亿元的县(市)图.30 图 20 2023 年工业百强区分布情况.43 图 21 2023 年工业百强区各省位次分布.44 图 22 工业增加值超 500 亿市辖区.45 图 23 500 亿以上工业增加值市辖区城市群分布情况.46 图 24 2023 年工业百强区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对比.47 图 25 2023 年工业百强区中专利总量 10 万件以上市辖区.49 图 26 2023 年工业百强区创新主体总量及占比情况.

12、50 图 27 2023 年工业百强区分地区民营工业企业均值数据.51 图 28 2023 年工业强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 GDP 比重超平均水平市辖区.53 图 29 国家级产业载体建设工作的演进历程.60 图 30 县(市)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省份分布情况.61 图 31 东中西部代表性省份的省级产业园区分布情况.64 图 32 县(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区域分布情况.65 表 目 录 表 1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9 表 2 2023 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12 表 3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区.39 表 4 部分工业百强区产业布局方向.48 表 5 分布于县(

13、市)的国家级产业园区.62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 第一篇 2023 年中国县(市)工业经济发展报告 一、我国县(市)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县(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而县(市)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座。从面积和人口占比看,1866 个县(市)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90%和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 65%;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县(市)常住人口已达 7.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53.8%,县(市)城区常住人口为 2.5 亿,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 30%。因此,凝心聚力推动县(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中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大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4、。目前,我国县(市)经济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征:(一一)撤县(市)设区动作趋缓,区划数量趋于稳定)撤县(市)设区动作趋缓,区划数量趋于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纷纷通过撤销县(市)设立市辖区的方式来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随之而来的便是县(市)数量的快速减少。撤县(市)设区的第一轮高峰出现在 2000-2002 年,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其中江苏和广东被撤销的县(市)数量最多,均达到了 8 个,浙江达到了 6 个。这一阶段,全国县(市)数量从 1999 年的 2109 个降至 2002 年的 2030 个(见图1)。撤县(市)设区的第二轮高峰发生在 2014-201

15、6 年,从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有 25 个省份进行了撤县(市)设区,其中河北和重庆被撤销的县(市)数量最多,分别为 14 个和 7 个。这一阶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2 段,全国县(市)数量从 2013 年的 1981 个降至 2016 年的 1897 个(见图 1)。此后,随着撤县(市)设区的相关政策逐步收紧,这一速度大为缩减,2021 年以来,县(市)数量大体上保持在 1860 个左右的水平,而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例如,2019 年黑龙江省伊春市撤销 15 个市辖区,并新设 4 个县和 4 个市辖区。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整理 图

16、1 全国县(市)和市辖区的数量变化(1999 年以来)(二二)经济经济规模再次规模再次跃跃上新台阶,工业发挥核心引领上新台阶,工业发挥核心引领 近十年来,我国县(市)经济总量先后跃过 30 万亿元和 40 万亿元大关。2012-2021 年间,我国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2 年的 27.8万亿元增长到 2013 年的 30.0 万亿元,再到 2021 年的 43.4 万亿元,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同期,县(市)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从 51.6%下降到 38.0%,并自 2019 年以来保持在 38%附近的水平,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3 县(市)经济仍是支撑全国经济大

17、盘的基石力量。工业经济成为县(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带动力量。2012-2021 年间,恰逢第二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开启,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中西部县(市)和东部后发县(市)成为最主要的承接地,我国县(市)工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窗口期,第二产业增加值从 14.3 万亿元增长到 18.1 万亿元(见图 2)。同期,我国县(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从 2012 年的 60.7%下滑到 2021 年的 40.0%,并自 2019 年以来保持了平稳的占比水平。县(市)工业的发展增进了就业创业,促进了居民持续增收,并衍生了产业关联服务的需求,由此带动了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还为农业的现代化发

18、展提供了装备、材料等物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辖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更快,可能是导致县(市)在全国 GDP 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下滑的部分原因,但撤县(市)设区的影响亦不应忽视,同期我国县(市)数量减少了 128 个,其中多为经济较强的县(市),特别是传统工业强县(市),如曾经的浙江上虞市、江苏海门市、福建龙海市、山东即墨市等。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 2013-2022 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图 2 我国县(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占全国的比重(2012-2021 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4(三)产业发展层次愈加立体化,梯次格局初步成形(三)产业发展层次愈加立体

19、化,梯次格局初步成形 传统支柱产业经改造升级焕发新活力。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基底的重要支撑,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化改造、技术改造等方式,以及链群生态构建,一批县(市)传统支柱产业蓄积了强劲的新动能,例如邹平铝产业、瓦房店轴承产业、滕州数控机床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呈现铺天盖地的格局。国家层面,在 2022-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两批次 200 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县(市)拥有 81 家,占比达 40.5%(见图 3),而在 2020-2023 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的四批次 18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仅前三批次就覆盖了全国 1024 个县

20、(区、农场),其中县(市)是主力。省域层面,以河北省 333 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湖南省 29个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等为代表的省级战略举措方兴未艾,使更多县(市)能够享受发展的红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阵容更加深厚。纵向上,中东部强县(市)着力培育“产业+创新”双优势,建立健全创新生态体系,推动从技术输入地转变为创新源发地,例如溧阳动力电池产业、宜兴节能环保产业、余姚高端新材料产业、浏阳生物医药产业等。横向上,更多的中西部县(市)承载了发达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溢出,开始有产能陆续落地,例如安宁新能源电池产业、石河子碳硅铝新材料产业、准格尔旗光伏产业等。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成果开始崭露头角。经济实

21、力较强的县(市),特别是 GDP 千亿级县(市),发挥先锋探索作用,谋篇布局未来产业,聚力突破产业发展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5 新空间。例如,昆山秉持“十年磨一剑”发展定力,持续聚焦培育小核酸产业,实现从“由无到有”到“亚洲最大”的蜕变;常熟氢能产业、南昌县 VR 产业等亦是县(市)发展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整理 图 3 2022-2023 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分布情况(四)科技创新持续向纵深延拓,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四)科技创新持续向纵深延拓,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

22、包括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又需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前两者本身就属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范畴,对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依赖度,后者在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等迭代过程中,亦需要科技创新带来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科技创新要素向县(市)加快集聚集成,促进县(市)产业演进为全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型县(市)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6 建设扩展至更广泛区域。国家层面,科技部继 2018 年确定首批 52 个国家创新型县(市)后,又在 2023 年 5 月公布了 92 个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在两批名单中,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类型的县(市)占比近四

23、分之三(见图 4);省级层面,江苏、辽宁、湖南等省份都开展了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河北、浙江等省份还开展了年度县域科技创新评价工作。赋能县(市)科技创新发展更加普惠精准。2020 年,中国科协推出创新、创业、创造服务平台“科创中国”,并组建针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领域的科技服务团,每年度为一线提供产业集聚、技术集成、人才聚合、服务聚力等方面的精准科技服务。2022 年底,国家乡村振兴局和中国科协联合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以“一县一组”的方式,与脱贫县建立对接关系,开展科技服务,使得科技之光赋能更多县(市)。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整理 图 4 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县(

24、市)类型分布情况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7(五)居民存款和收入屡攀新高,人民获得感更坚实(五)居民存款和收入屡攀新高,人民获得感更坚实 近十年来,我国县(市)住户储蓄存款余额先后突 20 万亿元和30 万亿元大关。2012-2021 年间,我国县(市)住户储蓄存款余额从2012 年的 14.8 万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8.2 万亿元(见图 5),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且均高于同年份我国的 GDP 增长速度,其中 8年的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住户储蓄存款余额持续攀升显示了县(市)居民的钱袋子更加厚实,有力支撑了人民获得感。县(市)居民大幅增收带来消费潜力的持续释放。一方面

25、,县(市)居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 元,比 2012 年增长 125.7%,20132021 年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 1.7 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从 2012 年的 2.88 下降到 2021 年的 2.50,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另一方面,县(市)消费市场活力被有效激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 年,镇区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达 10.8万亿元和 5.9 万亿元,20132021 年年均分别增长 10.4%和 9.8%,增速分别高于城区消费品零售额 2.3 个和 1.7 个

26、百分点;镇区和乡村合计的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 2012 年的 34%提高至 2021 年的 38%。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8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 2013-2022 年中国县域年鉴数据整理 图 5 2012-2021 年全国县(市)住户储蓄存款余额情况 二、我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 实体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引擎,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支撑。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关键落脚点。面对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应坚守制造业的决心不动摇,持之以恒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深入优化完善制造业发展生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

27、发展不断迈上更高水平,形成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的牢固基座和强大引擎。202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9 部分进一步明确“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还指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既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又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关系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凝心聚力推动县域工业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坚定推进制造

28、业高质量发展。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促进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县域工业基础夯实、质效提升、新动能培育、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等迫切需求,充分考虑数据的科学性、可获得性、延续性和公平性,在 2022 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综合质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 大维度指标,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纳入了国家层面关于创新、融合、绿色、质量等认定的因素,以及市场主体的发展成果,作为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的有效补足。依据 2023 年中国县(市)工业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我国 2023 年工业百强县(市)(见表 1),并综合创新投入、创新产

29、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等方面的指标,测算得出 2023 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见表 2)。表 1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2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1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市 2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市 3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2(1)报告中行政区划统计截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2)带表示为省内第一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0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4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5 浙江省 宁波市 慈溪市 6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市 7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8

30、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9 陕西省 榆林市 神木市 10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 11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市 12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市 13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14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市 15 贵州省 遵义市 仁怀市 16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市 17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18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市 19 浙江省 温州市 乐清市 20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市 21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准格尔旗 22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伊金霍洛旗 23 浙江省 嘉兴市 海宁市 24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 25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市 26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市 27 山东

31、省 青岛市 胶州市 28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 29 河北省 唐山市 迁安市 30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市 31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市 32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市 33 浙江省 嘉兴市 平湖市 34 浙江省 嘉兴市 嘉善县 35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36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市 37 浙江省 温州市 瑞安市 38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39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市 40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41 江苏省 南通市 启东市 42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县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1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43 浙江省 湖州市

32、 长兴县 44 内蒙古自治区 鄂尔多斯市 鄂托克旗 45 浙江省 湖州市 德清县 46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狮市 47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 48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49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市 50 山东省 潍坊市 寿光市 51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市 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 库尔勒市 53 山东省 济宁市 邹城市 54 河南省 许昌市 长葛市 55 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 56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57 辽宁省 大连市 瓦房店市 58 陕西省 榆林市 府谷县 59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灵武市 60 浙江省 嘉兴市 海盐县 61 江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6

33、2 浙江省 台州市 玉环市 63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64 浙江省 宁波市 宁海县 65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66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市 67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县 68 浙江省 湖州市 安吉县 69 山东省 滨州市 邹平市 70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71 湖北省 省直辖 仙桃市 72 云南省 昆明市 安宁市 73 河北省 邯郸市 武安市 74 湖北省 黄石市 大冶市 75 河南省 省直辖 济源市 76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77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 78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市 79 福建省 泉州市 安溪县 80 浙江省 金华市 东阳市 81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市 中

34、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2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82 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市 83 湖南省 株洲市 醴陵市 84 山东省 淄博市 桓台县 85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市 86 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市 87 山东省 威海市 荣成市 88 浙江省 舟山市 岱山县 89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市 90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市 91 安徽省 合肥市 长丰县 92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市 93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94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县 95 浙江省 宁波市 象山县 96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市 97 湖南省 邵阳市 邵东市 98 新疆维

35、吾尔自治区 兵团直辖 石河子市 99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市 100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市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表 2 2023 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3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1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市 2 江苏省 苏州市 张家港市 3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市 4 江苏省 苏州市 太仓市 5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县 6 江苏省 无锡市 江阴市 7 浙江省 宁波市 慈溪市 8 江苏省 无锡市 宜兴市 9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市 10 浙江省 温州市 乐清市 11 浙江省 嘉兴市 海宁市 12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13 浙江省 绍兴市 诸暨市

36、 3(1)报告中行政区划统计截至 2023 年 7 月 31 日。(2)带表示为省内第一名。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3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14 江苏省 南通市 海安市 15 浙江省 温州市 瑞安市 16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市 17 江苏省 南通市 如皋市 18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市 19 浙江省 湖州市 长兴县 20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县 21 浙江省 嘉兴市 嘉善县 22 浙江省 湖州市 德清县 23 浙江省 台州市 温岭市 24 福建省 福州市 闽侯县 25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市 26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市 27 山

37、东省 青岛市 胶州市 28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市 29 江苏省 常州市 溧阳市 30 江苏省 南通市 启东市 31 江苏省 泰州市 泰兴市 32 江西省 南昌市 南昌县 33 浙江省 宁波市 宁海县 34 福建省 泉州市 南安市 35 浙江省 嘉兴市 平湖市 36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市 37 浙江省 湖州市 安吉县 38 江苏省 南通市 如东县 39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40 浙江省 台州市 玉环市 41 浙江省 嘉兴市 海盐县 42 江苏省 泰州市 靖江市 43 湖南省 长沙市 宁乡市 44 浙江省 金华市 永康市 45 安徽省 合肥市 肥西县 46 浙江省 金华市 东阳市 47 江

38、苏省 扬州市 高邮市 48 山东省 潍坊市 寿光市 49 浙江省 绍兴市 嵊州市 50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51 江苏省 徐州市 邳州市 52 浙江省 宁波市 象山县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4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53 江苏省 徐州市 新沂市 54 山东省 威海市 荣成市 55 江苏省 盐城市 东台市 56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57 山东省 滨州市 邹平市 58 浙江省 温州市 平阳县 59 安徽省 滁州市 天长市 60 江苏省 扬州市 仪征市 61 山东省 烟台市 龙口市 62 江苏省 扬州市 宝应县 63 河北省 唐山

39、市 迁安市 64 河南省 郑州市 新郑市 65 江苏省 泰州市 兴化市 66 江西省 鹰潭市 贵溪市 67 山东省 潍坊市 诸城市 68 山东省 淄博市 桓台县 69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市 70 安徽省 阜阳市 界首市 71 广东省 江门市 鹤山市 72 安徽省 宣城市 宁国市 73 四川省 德阳市 广汉市 74 河南省 新乡市 长垣市 75 江苏省 盐城市 建湖县 76 山东省 泰安市 肥城市 77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市 78 山东省 青岛市 平度市 79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 80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81 山东省 临沂市 沂水县 82 浙江省 温州市 永嘉县 83 安徽省 合肥

40、市 长丰县 84 浙江省 金华市 兰溪市 85 河北省 廊坊市 三河市 86 山东省 枣庄市 滕州市 87 河南省 郑州市 巩义市 88 山东省 东营市 广饶县 89 安徽省 马鞍山市 当涂县 90 安徽省 芜湖市 无为市 91 湖南省 岳阳市 岳阳县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5 排名排名 省(区、市)省(区、市)地级市地级市 县(市)县(市)92 广东省 肇庆市 四会市 93 福建省 泉州市 石狮市 94 江苏省 徐州市 沛县 95 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县 96 江苏省 盐城市 阜宁县 97 安徽省 宣城市 广德市 98 山东省 潍坊市 青州市 99 河南省 郑州市 新密市

41、 100 安徽省 淮北市 濉溪县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三、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图景(一一)稳增长支撑作用扎牢,工业担当先锋力量)稳增长支撑作用扎牢,工业担当先锋力量 全国稳增长大局中的百强支撑作用进一步扎牢。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包含了 74 个县级市、23 个县和 3 个旗,GDP 合计达到 11.4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7935 亿元,工业增加值达 5.4 万亿元。从总体上看,工业百强县(市)以全国 3.5%的县级行政区划数、6.6%的人口以及 16.3%的规上工业企业数,贡献了全国 9.9%的 GDP、14.5%的工业增加值、14.2%的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超

42、17%的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见图 6),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愈加凸显;与此同时,百强县(市)在全国消费、出口中占比依次达到 8.3%和 14.1%,在稳增长两架马车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大盘的坚实底座。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6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6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主要指标占全国比重图 百强工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百强县(市)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稳增长成效凸显。百强县(市)中,98 个县(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增长,其中 73

43、 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个增速保持在 20%以上(见图 7),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7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7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全部工业增速概览图(二)中西部数量缓步提升,融入群圈持续发力(二)中西部数量缓步提升,融入群圈持续发力 东部县(市)数量略有下滑,中西部县(市)稍有提升。我国工业百强县(市)东多西少、南强北弱的分布格局保持相对稳定(见图8 和图 9)。2023 年东部入围的县(市)数量有一定下滑,较上年减少 2 个,2023 年合计达到 68 个,十强中占据 8 席,二十强中占据

44、 17席,仍是强县最大的聚集区域;中部 21 个,较去年增加 1 个,为湖北省枣阳市;西部 10 个,较上年增加 1 个,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东北地区 1 个,仍为辽宁省瓦房店市。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8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8 我国四大板块工业百强县(市)数量分布变化图(2019-2023 年)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9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板块-省-市分布树状图 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19 工业百强县(市)的四级梯队格局保持相对稳定。基于县域工业竞争力指数的聚类分析结果,2023 年工

45、业百强县(市)可分为四级梯队(见图 10):1-6 名构成的第一梯队,格局较为稳定;7-43 名构成的第二梯队,头部成员波动较小;44-83 名构成第三梯队,84-100 名构成第四梯队,三四梯队间级差较小,内部调整活跃。苏浙闽包揽第一梯队,江苏占据三分之二。第一梯队 6 个县(市)中,江苏 4 个、福建、浙江各 1 个,依次是昆山市、江阴市、晋江市、张家港市、慈溪市和常熟市,其中昆山市连续两年占据榜首,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东部县(市)仍是第二梯队的主导力量,梯队阵容进一步扩围。第二梯队包含了 37 个县(市),比上年增加 7 个,其中江苏和浙江各 11 个,福建、湖南各 3 个,内蒙古、山

46、东各 2 个,陕西、贵州、河北、河南、江西各 1 个。东部县(市)合计占比约四分之三,中部长沙县、浏阳市均位于前 20 名,西部入围的有神木市、仁怀市、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其中神木市位列十强。中西部县(市)在第三梯队中的比重为四成。40 个县(市)中浙江 10 个,江苏、山东、湖北各 4 个,河南、福建各 3 个,安徽 2 个,湖南、河北、陕西、江西、内蒙古、新疆、辽宁、宁夏、云南、广东各 1 个,中西部县(市)占比超 40%。东、中、西部县(市)在第四梯队均有分布。第四梯队 17个县(市)中,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县(市)数量分别是 11 个、5 个、1 个。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47、 年)20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 图 10 2023 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梯队分布图 城市群牵引百强县(市)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域发展格局下,万亿城市是核心引擎,重点发力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领域,周边县(市)则能够深度嵌入区域产业协作体系中,并享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协同红利。国家层面的主要城市群有 19 个,国家发改委已先后批复规划的国家级都市圈达到 10 个,核心牵引、融合协作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典型范式。中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天山北坡城市群首次有县(市)入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拥有 46 个,其中苏锡常都市圈 7 个

48、,南京都市圈 7 个,杭州都市圈 11 个,宁波都市圈 8 个,合肥都市圈2 个;长江中游城市群占据 13 个,其中武汉都市圈 1 个,长株潭都市圈 4 个,南昌都市圈 1 个;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占据 10 个,其中厦漳泉都市圈 5 个,福州都市圈 3 个;山东半岛城市群拥有 8 个,其中青岛都市圈 3 个,济南都市圈 2 个;中原城市群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各拥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21有 5 个,其中郑州都市圈 5 个;淮海经济区拥有 4 个;京津冀城市群拥有 2 个;珠三角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各拥有 1 个,其中的深圳都市

49、圈、银川都市圈、大连都市圈和昆明都市圈各 1 个(见图 11)。绝大多数百强县(市)分布在国家级城市群,而伴随着更多都市圈的快速成长,区域板块内的县(市)发展将迎来新的良机。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根据统计数据整理图 11 2023 年工业百强县(市)城市群和都市圈分布示意图4(三)江浙双领先地位稳固,各省份数量微变动(三)江浙双领先地位稳固,各省份数量微变动百强展布于 18 个省(区、市),江苏浙江合计拥有 47 席。浙江和江苏的工业百强县(市)数量长期居于各省份的前列,2023 年分别入围 24 个和 23 个,两省合计达到 47 个,包括了百强县(市)数量4都市圈仅考虑由万亿城市、省会城

50、市或计划单列市引领的类型,大都市圈未纳入统计范围。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报告(2023 年)22 的近半壁江山。山东的百强县(市)数量复苏态势延续,保持在两位数水平,拥有 10 个,显示了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可持续性成效。福建 8 个,湖北 6 个,中部的河南、湖南各 5 个,内蒙古、安徽各 3 个,陕西、河北、江西、新疆各 2 个,贵州、宁夏、辽宁、云南、广东各1 个(见图 12)。除了四个直辖市不在评价范围内,山西、吉林、黑龙江、广西、海南、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尚无百强县(市)。近5 年来,江苏百强县(市)数量保持高位,浙江延续良好增长势头,拥有数量跃居省份首位,长三角南翼与北翼开始“两翼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