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XXXX1117郑州.pptx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2595923 上传时间:2025-11-08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957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XXXX1117郑州.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本文档共6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2/8,#,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水利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史明瑾,2009.11.17.郑州,目 录,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属性,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关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思考,职业技能鉴定基本属性,职业技能鉴定的基本概念,定义: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试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职业技能鉴定的性质,1.标准参照性考试,常模参照相对性选拔性,标准参照绝对性达标性,2.综合性社会考试,以社会劳动者为对象,共计8大类行业,1838个职业(工种),6,1职业体系结构,我国现行职业的分类,大类序号,大类名称,中类,小类,细类(职业),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5,16,25,二,专业技术人员,14,115,379,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12,45,四,商业、服务业人员,8,43,147,五,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30,121,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27,195,1119,七,军人,1,1,1,八,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1,1,1,合计,8,66,413,1838,职业技能鉴定的特点,1.职业活动为导向,全球职业教育培训改革的共同方向,2.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核心,3.第三方认证原则为基础,国际通行的规则,职业技能鉴定体系,职业技能鉴定的发展历程,初创阶段(1954年1966年),建立考工定级和晋级制度,恢复阶段(1978年1987年),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制度,调整阶段(1988年1993年),建立职业资格等级制度,转轨阶段(1994年1999年),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展阶段(2000年现在),建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国家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统一国家职业标准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以,社会化技能鉴定,为主,,企业内业绩评定,、,学校内课程认证,、,技能竞赛评选,等多种评价方式并举的国家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体系,政策法规与行政管理系统,技术标准与技术支持系统,组织实施与实际运作系统,质量保证与证书核发系统,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本概念,是劳动就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对技能人才认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劳动法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八条: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初级技能,(五级),中级技能,(四级),高级技能,(三级),技 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技 能 层,技 术 层,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序列,初级,中级,高级,初级,中级,高级,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职前|职后,职前|职后,学科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基础性教育,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支柱,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学历文凭制度,(教育部门为主导),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部门为主导),学科分类和学科体系,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学历文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学历文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管理模式,通过非竞争性集权,靠政府权威力量推行的证书制度(东方国家)。,通过竞争性分权,以行业权威为代表的证书体系(西方国家)。,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建立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推动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引导教育的方向,特别是职业教育的方向的需要。,促进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运行机制,指导思想: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1.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1.1亿人,,比“十五”期 末净增2300万人。,2.为6000万人次的技能劳动者提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23,十一五期间全国技能劳动者队伍发展目标,“,十五,”,期末状况,“,十一五,”,期间发展目标,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期末,净增长,年平均,净增量,技能,劳动者,8720,32.9%,11000,40%,2300,460,高级技师和技师,360,4.0%,550,5%,190,38,高级技能,1500,17.0%,2200,20%,700,140,中级技能,3140,36.0%,4400,40%,1260,252,初级技能,3720,43.0%,3850,35%,130,26,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方针,面向市场,扩大范围,完善制度,提高质量,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措施,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服务,加大工作力度,拓展覆盖范围,加强基础管理,确保鉴定质量,整体推动,协调发展,2001-2008年全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数,(单位:万人),2001-2008年全国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数,(单位:个),2001-2008年全国考评人员数,(单位:人),2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0773号),职业资格必须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职业(工种),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决定设置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对社会通用性强、专业性强、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由国务院人事、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职业标准,建立能力水平评价制度(非行政许可类职业资格)。,30,职业资格管理机制,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会同行业和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组织实施工作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一规划、规范设置、分类管理、有序实施、严格监管的职业资格管理机制,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康发展。,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体制,职业技能鉴定的社会化管理,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由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鉴定考核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进行客观评价和认证,并且对考核场所、试题、考评人员、考务和证书核发实施有效的管理。,33,工作框架,政策法规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技术支持体系,质量督导体系,1.,政策法规体系,法律:劳动法(1995),法规:工人考核条例(1990),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条例(2009?),规章:职业技能鉴定规定(1993),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1996),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000),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性文件(一),标准: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命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命题技术标准,国家题库网络建设与运行规程,考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规则,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与管理办法,考评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管理办法,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管理工作 规程(试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规范性文件(二),质量: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工作规则,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试 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流程(试行),2.运行管理体系,行政管理机构,技术指导机构,具体实施机构,制定法规政策,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制定技术文件,技术支持,组织实施,实施准备,鉴定实施,结果申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所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部,鉴,定,中,心,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国家直属,总公司,中直或,国务院系统,军队系统,(技术兵),军队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中直机关工人考核委员会,解放军总参军务部,省级鉴定指导中心,培训(培训就业)处,行业鉴定指导中心,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行业鉴定指导中心,行业鉴定指导中心,军队系统,技能鉴定站,工人考核机构,地方技能,鉴定站,国家技能,鉴定所,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行业特有,工种鉴定站,国管局工人考核委员会,工人考核机构,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实施,39,职业分类,国家标准,鉴定教材,国家题库,考试技术,3.技术支持体系,40,4.质量督导体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各类职业鉴定所(站,),行政监督,技术监督,社会监督,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保证,规范鉴定站(所)的建设和管理,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制度。,规范考评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国家题库网络系统,实现鉴定命题管理的统一。,实现科学统一的考务管理,实现考务工作计算机管理。,统一证书核发程序,建立网上查询系统,。,职业技能鉴定的监督检查,建立质量督导员队伍,#国家级督导员,#行业级督导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ISO9000质量认证,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通报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行政管理,统筹协调,条块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技术指导,网络建设:,已建立省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1个,已建立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32个,已建立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32个,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指导的工作内容,对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进行指导,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考评人员队伍,职业技能鉴定命题管理,职业技能鉴定考务工作,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管理,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机构,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实施行业特有工种的鉴定活动。,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实施社会通用工种的鉴定活动。,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职责,受理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进行资格检查,经鉴定指导中心核准后,签发准考证。,组织申报者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考试或考核。,协调鉴定过程中的有关事务。,汇总鉴定成绩并报鉴定指导中心。,向鉴定指导中心提供鉴定报告,对考评组的工作作出评价。,协助鉴定指导中心办理证书并负责发给鉴定合格者。,负责鉴定信息统计和咨询服务等工作。,遵守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法规规章,接受有关领导部门的监督检查。,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条件,具有符合鉴定职业(工种)要求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具有与鉴定职业(工种)积极等级相适应的考核场地、设备、检测仪器和基础设施。,有专(兼)职的组织管理人员和考评人员。,具备考务工作计算机管理的条件。,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审批,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制度,1.提出申请。,2.资格审查。,3.核发许可证并授予统一标牌。,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年检与评估,实行年检评估制度。,职业技能鉴定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场地、设备、检测手段。,考务工作计算机化管理程度。,人员条件等是否符合规定。,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社会各方面对鉴定站(所)的反映。,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工作领域的管理,针对不同的工作领域和鉴定对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运行方式体现不同工作领域的特点,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企业职工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对象为生产服务一线的在职人员。,鉴定目的是直接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鉴定内容结合岗位实际活动和发展需要。,鉴定方式简便、灵活,适合企业生产服务实际。,鉴定结果与企业劳动工资、生产管理紧密结合,涉及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对象是准备从事职业劳动的学生。,鉴定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鉴定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鉴定方式与教学过程相结合。,鉴定结果与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学校市场竞争能力紧密联系。,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技师、高级技师是在高级技术工人中设置的技术职务。,实行考评结合,评聘分开的原则。,技术技能型人员系列,学术工程型人员系列,对照,荣誉级: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荣誉级: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对照,副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工程师,讲师,一 级:高级技师,二 级:技 师,四 级:中级技能,三 级:高级技能,对照,对照,对照,助理工程师,助教,高级工程师,教授,五 级:初级技能,其他领域职业技能鉴定,非国有企业员工。,社会上各种职业培训学校(班)结业生。,新职业、新工种、新技能领域。,军队技术兵。,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是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咨询、评审及其他技术服务的全国性专家工作机构。,专家委员会实行委员聘任制。,下设专业委员会及地区(行业)分会。,关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思考,1.形势喜人,任务艰巨,法规明确,政策支持。,结构优化,发展需要。,意识淡薄,成长受阻。,完善体系,任重道远。,2.理顺关系,加大力度,条块结合,齐头并进。,违反规则,严惩不怠。,鉴定措施,切合实际。,成长道路,通畅快捷。,3.夯实基础,营造氛围,技术更新,舍得投入。,加强交流,提高覆盖。,竞赛选拔,敢于重奖。,舆论导向,深入人心。,4.树立权威,打造精品,苦练内功,真抓实干。,技术指导,扩大影响。,注重环节,精益求精。,有所作为,前途广阔。,谢谢大家!,联系电话:010 63204005,电子邮箱:smj,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