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590991 上传时间:2025-11-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0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XX化工有限公司公司标准 Q / JXXX-D-02-2023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安 环 部 审核: 批准: 版次: A/0 受控状态:受控 2023-06-10发布 2023-06-10实行 江西XX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也许发生的意外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防止和减少也许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2.合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合用于本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职业性中毒、粉尘吸入、高温中暑、冻伤、烫伤等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3.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本公司职业危害分析 1.职业危害拟定 本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重要有:有毒气体、高温中暑、低温冷冻、高温灼烫、粉尘、噪音等。 2.职业危害风险分析 2.1中毒 中毒是物体进入机体,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反映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危及生命的过程。本公司存在有氟化氢、硫酸、三氧化硫、煤气等有毒物质发生泄漏,特别是在检修中从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如未按安全检修规程对待检修的设备容器采用隔绝、清洗、置换和分析合格等措施,人员进入后将有也许发生中毒和窒息的危险。 其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发生中毒的也许因素有: (1)重要危险物料 ① 氟化氢为有毒品,属高毒性。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气肿,甚至发生反向性窒息。眼接触轻者局部强烈疼痛,重者角膜损伤,甚至发生穿孔。 ② 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属有毒气体,我国制定的MAC为30mg/m3。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深度中毒可致死亡。 ③ 发烟硫酸挥发出三氧化硫等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接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2)中毒的因素 ① 有毒物质大量泄漏 A.煤气、氟化氢气体因管道、贮罐焊接质量或法兰垫子老化发生泄漏或贮罐发生物理爆炸。 B.因断电,冷冻盐水供应中断,气温高使无水氟化氢大量汽化,导致大量泄漏,泄漏的物料迅速蒸发扩散,形成毒气团,也许威胁到厂外周边地区,导致大量人、畜中毒,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形成社会灾害性事故。 C.回转反映炉因焊接质量差或筒体长期受自身重量及高温、粉尘冲刷、腐蚀等发生破裂,导致氟化氢大量泄漏。 ② 有毒物质的少量泄漏 煤气和氟化氢气体少量泄漏,发烟硫酸在装卸、贮存过程中逸出三氧化硫,可形成局部高浓度环境,使在此环境工作的人员发生中毒,假如接触的毒物浓度高,时间长,也许导致人员死亡。此外,长期工作在有毒环境下,可引起人员慢性中毒。 ③ 接触的也许途径: A.泄漏时的紧急解决。 B.灌装时管道未连接好导致脱落或有水氢氟酸灌装时的气体挥发 C.进入设备内作业,由于设备内未清洗干净,挥发导致人员中毒。 D.在生产、储存过程中因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或使用不妥,人员长期低浓度反复接触导致健康损害或引起职业病。 E.长期在有毒物质环境下工作,导致人员慢性中毒或健康损害。 2.2 灼烫 (1)高温灼烫 本公司二段式煤气发生炉系统存在高温介质的设备、管道的外表,表面隔热层隔热效果不良或无警示标志,导致人体直接接触到高温物体的表面,或内部高温介质泄漏接触到人体,也许导致人体烫伤。 ① 在检查或操作时也许发生火焰外喷导致烫伤。 ② 排渣、除尘装置如运营不正常,排出的物料温度高,人员作业时易发生烫伤事故。 (2)化学灼伤 化学灼伤是化工生产中的常见急症。是化学物质对皮肤、粘膜刺激、腐蚀及化学反映热引起的急性损害。按临床分类有体表(皮肤)化学灼伤、呼吸道化学灼伤、消化道化学灼伤、眼化学灼伤。本公司存在接触硫酸、氢氟酸等的生产岗位,若操作人员操作不妥,或设备发生泄漏、飞溅,也许导致人员灼伤事故或对设备管道等导致腐蚀。 ① 进入容器内检修或拆装管道时,残液导致人员中毒或灼伤。 ② 机泵设备等填料或连接件法兰泄漏,放出有毒物质发生中毒,腐蚀性物质接触到人体发生灼伤。 ③ 机泵检修拆开时残液喷出,导致人员中毒或灼伤。 ④ 泵运营过程中机械件损坏导致泵体损坏,发生泄漏,引起人员中毒或灼伤。 ⑤ 装、卸车时连接管脱落,泄漏导致人员中毒或灼伤。 2.3 低温冻伤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以氟利昂作为冷媒的冷冻机,多个生产岗位应用低温,如遇泄漏或操作不妥,有也许发生冻伤。 2.4 中暑 本公司生产系统存在高温介质的设备,加上季节性连续高温,多个生产岗位作业人员有也许发生高温中暑。 2.5 粉尘及电焊烟尘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烘干、块煤粉碎、机修电气焊设备,如遇密封不良、操作不妥或劳动防护不妥,作业人员粉尘或烟尘吸入,也许导致人员肺部伤害。 2.6 职业性耳聋 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冷冻机等多种高噪音设备,如员工劳动防护不妥,长期处在噪音环境中,有也许导致听力下降。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网络构架图 医 疗 后 勤 组 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应急领导小组成员 救 援 处 置 组 疏 散 组 警 戒 保 卫 组 2.指挥机构及职责 2.1 指挥机构: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现场总指挥):生产、安全和环保主管领导 成 员:制造部部长、综合部部长、经营部部长、安环部(副)部长、工艺副部长、设备副部长、电仪副部长 2.2 职责 组织制定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组织机构进行联络。负责应急救援和事故处置的领导工作,统一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进行科学的、有效的救援,进行事故的调查、事故的解决,以及善后工作。 2.3 应急救援小组及其职责 根据现场应急需救援的需要,公司成立以下五个应急救援小组: 2.3.1 救援处置组:事故处置的技术工作。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职业危害等因素,及时提出控制事故或事故处置方案,以及在事故处置中应注意的事项。向事故处置人员简明扼要地讲明现场的情况及当前所处状态。 组长:制造部部长 成员:制造部各主管、当班操作班、罐装班人员 2.3.2 疏散组:根据事故现场当时的风向,拟定人员的撤离方向和路线,以及人员撤离后的集结地点。告知并引导现场人员按规定进行撤离,对疏散人员进行清点并向领导小组报告。 组 长:经营部部长 副组长:经营部副部长 组 员:发生事故的当班操作工、当班仓库人员 2.3.3 警戒保卫组:维护现场秩序,依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令,隔离相关区域,阻止无关人员和物资进出隔离区域。 组 长:保卫主管 组 员:司机、当班门卫 2.3.4 医疗后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医疗解决,将重点伤员伤情报告事故救援领导小组,依据事故救援领导小组的指令,迅速将伤员转送相关医疗机构,为事故救援提供车辆、饮食、饮水、食宿等后勤服务。 组 长:综合部部长 组 员:综合部办公室成员 四、应急救援程序 事故报告—应急救援现场自救互救—封闭现场—对外联络—联合救护—事故分析责任贯彻 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按照规定程序报告重要负责人、玉山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玉山县卫生局等有关人员和部门。 2.现场急救互救:各岗位工作人员均应掌握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包扎技术,备有现场急救包。一旦发生事故,便于现场急救互救,并及时对外联系,争取应急救援。 3.建立应急救援联络通讯系统:各岗位人员要熟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联络电话,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联系,取得救援。 4.封闭现场:发生事故时除参与救援人员外,疏导无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封闭现场,以免导致混乱,不利于急救和事故解决及分析。 五、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1.第一时间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值班室报警,并采用一切措施切断职业病危害事故源。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作业,封存导致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立即将被伤害人员移到安全处,进行应急解决,报告医院抢救。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现场人员,组织泄险,现场急救人员必须佩戴必需的防护用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值班室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告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告知领导小组成员及医疗救护队伍和各专业队伍迅速赶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 3.领导小组成员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性质和规模,告知通讯组迅速向上级部门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到达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后,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状态及危害限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救援组立即开展救援。如职业病危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5.当职业病危害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因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成立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六、通信与信息保障 公司设立24小时有效应急电话,事故报警方式采用内部电话和外部电话(涉及手机、对讲机、座机等电话)线路进行报警,由领导小组根据事态情况通过内部电话或外部电话向公司内部发布事故消息,做出紧急疏散和撤离等警报。需要向社会和周边发布警报时,由领导小组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规定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公司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采用内部和外部电话(涉及手机、座机)线路进行联系,应急救援小组的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严禁随意更换电话号码的行为。 应急中心:110 消防:119 急救:120 环保:12369 公司内部人员通信应急联系表见表 8-1,与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见表 8-2。 表 8-1 公司内部人员应急联系表 姓名 职务 办公电话 手机号码 程洪波 董事长 蒋中洪 总经理 孔祥夫 总工程师 5 徐进珍 总经理助理 刘忠明 总经理助理 黄红吉 安全环保分管领导 邓海滨 制造部部长 温红彬 安环部副部长 赵英汉 综合部部长 程洪辉 制造部设备副部长 徐型飞 制造部工艺副部长 张波 制造部部长助理 占文忠 综合部保卫主管 表 8-2 外部关联单位应急通信联系表 单位 电话 玉山县安监局 玉山县消防大队 四股桥乡人民政府 县疾控中心 四股桥乡派出所 七、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一)综合防尘措施 1.采用有效的综合防尘降尘措施。 2.加强通风管理,保证供风充足。 3.佩戴好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噪音防护措施 1.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自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假如设备发生故障,噪音指标超过国家环保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2.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 3、对于突发性噪声,提前告知附近的工作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其他可以人为控制的突发性噪声应尽量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噪声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4.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 5.对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采用措施。 6.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三)高温防护措施 1.在高温季节来临时,应准备好职工的防暑降温用品和物资。 2.加强工作现场温度监测。 3.加强职业危害学习培训。 (四)有毒有害气体防护措施 1.加强气体监测。 2.加强通风管理。 3.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随身携带自救器。 4.加强职工培训,掌握自救互救知识。 八、有关规定和规定 1.为了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做到反映迅速、处置得当,公司内所有有关部门及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各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每年组织一次专业分工的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2.应急救援小组,在贯彻好平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善和完善。 九、奖惩 1.奖励 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和个人,应依据公司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1.1杰出完毕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1.2 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使公司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1.3 相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行效果显著的。 1.4 有其他特殊奉献的。 2.责任追究 按照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负责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给予相应处罚: 2.1 不按照规定制订事故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 2.2 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2.3 拒不执行职业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 2.4 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十、附则 1.术语和定义 1.1 职业病:职业病是指公司、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干称为职业病。 1.2 职业危害: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也许导致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1.3作业场合职业危害:作业场合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也许在作业场合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也许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1.4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用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的措施。 1.5预案:指根据预测危险源、危险目的也许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限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充足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能及时、一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1.6 应急准备:针对也许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1.7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用的应急行动。 十一、附件与附图 1.厂区人员分布表 部 门 岗 位 人数 所 在 位 置 制造部 办公室 6 综合楼三楼 制造部 操作班 29 中控室、转炉、主厂房 制造部 煤气炉班 13 煤气炉 制造部 灌装班 4 灌装 制造部 烘干班 7 烘干房 制造部 酸粉管理 1 硫酸槽粉仓 制造部 冰机工 4 冰机房 制造部 保机班 10 厂区设备场地 制造部 电工班 5 配电房 制造部 放渣工 2 渣仓 品管中心 化验检查 10 新化验楼二楼 综合部 仓管员 4 仓库 安环部 办公室 3 新化验楼一楼 安环部 水解决 3 水解决池场地 2.相关应急部门、机构的联系方式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公司应急征询电话:  保 卫: 综合部: 经营部: 安全环保技术部: 3. 应急疏散示意图 十二、救援人员注意事项 1. 佩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施救过程中时刻保证自身的安全。 2. 在某些特定的化学事故或特定的救援组织中,必须采用特殊的安全防护措 不能盲目蛮干,以减少参战人员的不必要伤害。 3. 听从指挥,沉着冷静,施救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