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安徽省农村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特征调查及中医药防治对策探讨,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发生、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中医药在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中的对策。,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行中医药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共有,3014,名居民接受调查,其中患高血压者,307,人,报告患病率为,10.19%,。男性报告患病率为,10.21%,,女性为,10.16%,;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不同年龄组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其高血压患病率较低;不同职业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常抽烟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不抽烟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高血压患病率低于不参加锻炼者;睡眠质量越好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低;多食用水果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食用荤油越多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愈高;饮食偏好数越多高血压患病风险越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无规律性、精神压力大、年龄大、饮食偏好多等为高血压的危险因子。,高血压是一种多发且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2006,年,5,月公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目前中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其中,18-59,岁劳动力患者达,1.1,亿。我国高血压的流行具有患病率高、致残性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1,。由于其患病率高,并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缺血损害,成为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了解高血压发生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必要前提。一般认为高血压是由多基因和多环境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在其中起主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人群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2,。为了解农村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索发挥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优势,特开展本次研究。,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舒城、濉溪、谯城、利辛、涡阳、太和、固镇、太湖、芜湖、庐江、蒙城、金安、肥西、枞阳、宁国、阜南、全椒、萧县、临泉、宿松、长丰、肥东、金寨、霍邱、寿县等,25,个县(市、区),并在抽取到的每个县随机抽取若干乡镇和村组作为调查对象的来源,共获得,3014,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1.2,调查方法,在广泛检阅相关文献和专家咨询及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我校大学生)借助暑期进行入户调查,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将信息认真填写于调查表上;调查遵循知情同意原则。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身高、体重等;(,2,)影响因素:如居住条件、饮食习惯、烟酒使用、体力劳动、体育锻炼、睡眠质量、生活状况等;(,3,)健康状况:如血压、血脂、血糖、现患病等。,2.2,患病组与健康组人群的分类比较,本研究将患有高血压者(,307,名)作为病例组,将健康者(,2239,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生活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2.2.1,性别间高血压患病率相似 两组人群的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由表可见,不同性别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相似,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16,,,P=0.899,0.05,)。提示农村居民性别间的高血压患病率可能没有差别。,表,1.,高血压与健康人群性别构成的比较,性别,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男,156,1135,1291,12.1,女,151,1104,1295,12.0,合计,307,2239,2546,12.0,2.2.2,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两组人群的年龄构成分别见表,2,,由表可见,,55,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40-55,岁居民,,40-55,岁居民高于,40,岁以下居民,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18.250,,,P,0.001,);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患高血压的风险也在增加。,表,2.,高血压与健康人群年龄构成的比较,年龄构成,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不足,40,30,1182,1212,2.5,40-55,岁,75,522,597,12.6,55,岁以上,156,229,385,40.5,合计,261,1933,2194,11.9,2.2.3,文化程度越高居民患病率越低 两组人群的文化程度分布见表,3,,由表可见,文化程度越低的居民其高血压报告患病率越高;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170.998,,,P,0.001,);提示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居民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一种保护因子。,表,3.,高血压与健康人群文化程度比较,文化程度,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文盲,116,258,374,31.0,小学,59,370,429,13.8,初中及以上,86,1280,1366,6.3,合计,261,1908,2169,12.0,2.2.4,收入对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影响不够明显 两组人群的收入情况分别见表,4,,由表可见,收入相对较低者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收入相对较高居民的患病率,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519,,,P=0.125,0.05,);提示当前居民的收入对高血压的患病率影响尚不明显,可能与农村居民的收入相差不甚明显有关。,表,4.,高血压与健康人群收入情况比较,收入分组,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低收入者,56,335,391,14.3,中等收入者,188,1353,1541,12.2,高收入者,57,512,569,10.0,合计,301,2200,2501,12.0,2.2.5,务农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 农村居民中,务农者所在的比重最大,其高血压的报告患病率也最高(见表,5,),工服人员和在编职工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相似,占其次,学生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最低;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80.625,,,P,0.001,);这可能与务农者的文化程度与其他职业人群相比较低有关。,表,5.,高血压与健康人群职业情况比较,职业,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学生,1,354,355,0.3,农民,209,967,1176,17.8,工服人员,49,433,482,10.2,在编职工,17,150,167,10.2,合计,276,1904,2180,12.7,2.2.6.1,吸烟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吸烟对血压的升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长期抽烟者更容易患上高血压。本调查以每周吸烟,1,支以上,连续,6,个月以上者定义为吸烟,以前吸烟,现在不吸烟连续,6,个月以上者为戒烟,最后计入不吸烟类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经常抽烟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偶尔抽烟居民,偶尔抽烟居民高于不抽烟居民,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3.910,,,P,0.001,);调查结果再次表明抽烟对血压的升高有不利影响。,表,6.,高血压与健康人群吸烟情况比较,吸烟情况,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不抽,173,1485,1658,10.4,偶尔,60,320,380,15.8,经常,70,363,433,16.2,合计,303,2168,2471,12.3,2.2.6.2,偶尔饮酒对血压似乎有益 本调查以每周饮酒不少于,1,次,连续,6,个月以上者定义为饮酒,以前饮酒,现在不饮酒连续,6,个月以上者为戒酒,最后计入不饮酒类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经常饮酒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偶尔饮酒居民,偶尔饮酒居民的患病率却略低于不饮酒居民;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54,,,P=0.878,0.05,);但似乎表明少量饮酒对血压更有益。,表,7.,高血压与健康人群饮酒情况比较,饮酒情况,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不喝,150,1041,1191,12.6,偶尔,113,846,959,11.8,经常,40,264,304,13.2,合计,303,2151,2454,12.3,2.2.6.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减少患高血压的风险 两组人群的体育锻炼情况见表,8,,由表可见农村居民有体育锻炼习惯者不多;而很少或不参加体育锻炼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明显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38,,,P=0.031,0.05,);提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而农村居民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者不多的原因可能与居民参加体力劳动较多,生活负担较重有关。,表,8.,高血压与健康人群体育锻炼情况比较,体育锻炼,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很少或不,247,1669,1916,12.9,经常,40,445,502,9.4,合计,294,2124,2418,12.2,2.2.6.4,经常参与体力活动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无论从事任何类别(工作、农业、家务性活动、交通性活动及休闲型活动的)的体力活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生活方式为缺乏体力活动。两组人群参与体力活动的情况见表,9,。由表,9,可见,经常参加体力活动居民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很少或不参加体力活动居民,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25.679,,,P,0.001,);这可能与经常参与体力活动者多为农民,而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有关,即这里的患病率差别很可能是有文化程度的差异造成,而非体力活动。,表,9.,高血压与健康人群体力活动情况比较,体力活动,高血压病例,健康人群,合计,患病率(,%,),很少或不,86,949,1035,8.3,经常,212,1191,1403,15.1,合计,298,2140,2438,12.2,2.2.6.5,生活紧张程度对高血压的影响不甚明显 由表,10,可见,农村居民中感到轻松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似乎高于感到紧张者的患病率。感到紧张的居民可能由于精神压力比较大,而精神压力也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也可能与感觉轻松者多为农民,而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当较低有关;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71,,,P=0.160,0.05,)。,表,10.,高血压与健康人群紧张程度比较,紧张程度,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轻松,206,1409,1615,12.8,紧张,83,689,772,10.8,合计,289,2098,2387,12.1,2.2.6.6,睡眠质量越好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越低 本调查以睡眠时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睡觉时经常醒,睡得不踏实中的一项记为,1,分,两项记为,2,分,一项未出现记为,0,分,由此类推可得到居民的睡眠得分(见表,11,)。由表可见,睡眠得分越高者,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亦越高,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9.101,,,P,0.001,)。,表,11.,高血压与健康人群睡眠得分比较,睡眠得分,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0,190,1853,2043,9.3,1,51,237,288,17.7,2,36,95,131,27.5,3,16,35,51,31.4,4,14,19,33,42.4,合计,307,2239,2546,12.1,以睡眠得分为,0,分记为睡眠质量好,睡眠得分,1,分记为睡眠质量差,将人群分为两组,两组人群的睡眠分组情况见表,12,;可见睡眠质量差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人群,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74.182,,,P,0.001,)。提示睡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居民减少患高血压的危险,这可能与精神压力、紧张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表,12.,高血压与健康人群睡眠分组比较,睡眠分组,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睡眠质量好,190,1853,2043,9.3,睡眠质量差,117,386,503,23.3,合计,307,2239,2546,12.1,2.2.6.7,多食用水果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两组人群的食用水果频次情况分别见表,13,,由表可见,每周食用水果不足,1,次的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明显高于每周食用水果,1,次以上的人群,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9.101,,,P,0.001,);提示水果摄入的增加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表,13.,高血压与健康人群食用水果频次比较,水果频次,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每周不足,1,次,154,907,1061,14.5,每周,1,次以上,143,1274,1417,10.1,合计,297,2181,2478,12.0,2.2.6.8,食用荤油越多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愈高 两组人群的食用油情况分别见表,14,,由表可见,食用荤油较多的人群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主要食用植物油的人群,主要食用植物油的人群高于完全食用植物油的人群,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3.400,,,P=0.001,);提示居民应减少荤油的摄入量,尤其是高血压病人更应控制荤油的摄入。,表,14.,高血压与健康人群食用油情况比较,食用油,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完全植物油,45,477,522,8.6,主要植物油,124,950,1074,11.5,荤油较多,134,785,919,14.6,合计,303,2212,2515,12.0,2.2.6.9,肉食种类差异对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影响不够明显 两组人群的食肉情况分别见表,15,,由表可见,食肥肉较多人群的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食瘦肉较多的人群,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2.213,,,P=0.137,0.05,);这可能是与农村居民在两类肉食上实际的摄入量差别不够大有关。尽管统计学检验未见显著性,我们仍然不提倡过多地摄入肥肉,因为肥肉当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多,对心血管以及血脂等影响较大。,表,15.,高血压与健康人群食肉情况比较,食肉,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肥肉较多,198,1341,1539,12.9,瘦肉为主,107,876,983,10.9,合计,305,2217,2522,12.1,2.2.6.10,饮食偏好数越多高血压患病风险越高 两组人群的饮食偏好,2,分类情况见表,16,,由表可见,饮食偏好较多的人群高血压报告患病率高于饮食偏好数较少的人群,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2,=20.687,,,P,0.001,);提示居民应尽量减少饮食偏好,多食清淡食物,有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表,16.,血压与健康人群饮食偏好比较,偏好,2,分,高血压病例,健康对照,合计,患病率(,%,),无或,1,个,252,1995,2247,11.2,2,个及以上,51,188,239,21.3,合计,303,2183,2486,12.2,2.3,影响高血压发病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患有高血压为因变量(非高血压,=0,,高血压,=1,),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烟酒使用、体育锻炼、体力活动、饮食习惯等,24,个可能的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各自变量的赋值见表,16,),将各变量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变量筛选,最终有,4,个变量纳入方程,即:饮食规律性、精神压力、年龄、饮食偏好数等;结果显示饮食无规律、精神压力大、年龄长、饮食偏好数多等与高血压的发生呈正关联,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增加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具体结果见表,17,。,表,17.,用于多因素分析的变量赋值,自变量,赋值,性别,男,=1,,女,=2,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1,,小学,=2,,初中及以上,=3,收入,相对低,=1,,中等,=2,,相对高,=3,职业,学生,=0,,农民,=1,,工服人员,=2,,在编职工,=3,婚姻,未婚,=1,,已婚,=2,,离婚或丧偶,=3,吸烟情况,不抽,=0,,偶尔,=1,,经常,=2,饮酒情况,不喝,=0,,偶尔,=1,,经常,=2,体育锻炼,很少或不,=0,,经常,=1,体力活动,很少或不,=0,,经常,=1,紧张程度,轻松,=0,,紧张,=1,精神压力,完全没有,=1,,很少有,=2,,有,=3,,多说有,=4,,几乎总是,=5,睡眠时间,不足,=0,,充足,=1,别人看法,不在意,=0,,在意,=1,睡眠质量,质量好,=0,,质量差,=1,注:年龄和饮食偏好数也作为自变量进行了分析。,饮食规律性,几乎总是,=1,,多数是,=2,,一般,=3,,很少是,=4,,几乎没有,=5,早餐习惯,很少或无,=0,,有,=1,食肉,肥肉较多,=1,,瘦肉为主,=2,蔬菜频次,每周不足,3,次,=1,,不足每日,1,次,=2,,至少每日,1,次,=3,水果频次,每周不足,1,次,=1,,每周,1,次以上,=2,食用油,完全植物油,=1,,主要植物油,=2,,荤油较多,=3,对别人的看法,不在意,=0,,在意,=1,宗教信仰,无,=1,,基督教,=2,,佛教,=3,,其他,=4,表,18.,高血压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2,P,OR,OR95%C.I.,饮食规律性,0.206,0.098,4.416,0.036,1.229,1.014,1.149,精神压力,0.239,0.107,5.003,0.025,1.270,1.030,1.567,年龄,0.096,0.006,229.274,0.000,1.100,1.087,1.114,饮食偏好数,0.370,0.100,13.706,0.000,1.448,1.190,1.762,3,结论与建议,3.1,农村地区高血压现状,本次调查安徽省农村地区高血压报告患病率为,10.19%(307/30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来看,目前农村高血压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城乡差别”明显减小。农村患病率已接近城市,且有超过城市之势。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攀升,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我国高血压病城市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远低于发达国家,(,简称三低,),,而农村远低于城市;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简称三高,),,同时与其密切相关的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死因。总之,农村“三高三低”问题尤为突出,亟待解决,3,。,3.2,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不良生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中,不可改变的有年龄、性别、遗传,可改变的主要是行为危险因素,包括超重、肥胖、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长期超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和长期精神紧张,4,。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吸烟、体育锻炼、体力活动、饮食习惯、睡眠情况、精神压力是安徽省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因素,与有关报道相似。,年龄对于血压的影响意义在于其长期的累加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暴露于相关危险因素的时间延长,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大。文化程度越低高血压患病率越高,原因可能为文化程度低者健康保健意识差,不容易接受健康教育及对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认识等。不同职业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不同,农民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可能是受到了年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等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香烟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它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其烟雾中就有,3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常见的危害当然是肺部疾病,其次为循环系统的疾病,同时,它也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此次调查研究未得到此结果,可能与调查存在误差有关。主动体育锻炼对健康有多方面的良性影响,长期静坐生活方式,缺乏运动会影响人体正常功能,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过于繁重的体力活动如参加农业劳动可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可导致血压的升高。精神压力与睡眠情况息息相关,精神压力大者,睡眠质量往往很差。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快,感觉紧张,精神压力大,可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激素分泌紊乱,有可能导致血压的升高,所以经常保持放松,调节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可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生。,研究表明,水果如猕猴桃、橘子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果酸等其他营养物质,能被人体迅速吸收,促进新陈代谢和消除疲劳,有些水果中含有钾元素,可促进体内的钠盐排出,有利于降低血压,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大帮助。食用油,由其是荤油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而胆固醇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因此长期食用荤油,势必造成血压升高,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发症。长期大量食用食盐可造成体内的钠水潴留,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导致血压的升高。因此偏好咸食、好食动物性脂肪、少食水果及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开展相应生活行为及饮食习惯的健康教育工作,对居民的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进行干预,防止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水平。,3.3,高血压的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程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很难将其归属于中医的某一病证中,临床对其多参照“眩晕”“头痛”“中风”“心悸”、“肝阳”、“肝风”等病证。病机方面,内经,着重在肝风、气虚、髓亏论述,后世医家又扩充其论,如仲景从水饮立论,丹溪倡痰,景岳主虚,清任主瘀血之说,清代以后,多以阴虚阳亢立论。现代多认为本病致病因素复杂,可因情志过极、饮食失宜、劳逸失常、脏腑虚损、先天禀赋等诸多因素导致风、火、痰、瘀、虚等病理改变,引起人体五脏阴阳气血失调、津液代谢障碍而发病。对于病位多数学者认为以肝肾为主,;,亦有学者认为病位初起可在肝、脾,继而影响至心、肾,最终导致心、肝、脾、肾诸脏俱损,5,。,中医防治高血压的相对优势在于整体调节,目前仍宜以辨证施治为主。主要从三方面把握其目标,:(1),改善症状。高血压病患者并非所有症状都源自高血压,不少患者血压控制尚可,但诸多症状并未相应改善,如心悸、失眠、烦躁、面红、出汗、肢麻、乏力等,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影响血压的稳定,若以中医药辨治处置,往往更为有效。,(2),保护靶器官。高血压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血管的损伤,逐渐影响脑、心、肾、大血管的功能。现代医学证明,不同的降压药物即使达到类似的降压强度,但靶器官得到的益处并不完全相同。中医药治疗从目前的研究看,通过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等方法,对血管和心、脑、肾损伤的保护,已经显示了其多靶点干预的优势。如我们近年应用清热养阴活血方,发现能减轻和消退动脉粥样斑块。,(3),纠治代谢障碍。,高血压,常并发糖尿病、血脂异常、尿酸增高、胰岛素抵抗等,从而使病情加重和复杂化。我们根据常见的中医病机,肝肾阴虚、瘀热内结等,制订了有关方剂,如针箭颗粒、降压益肾颗粒等,发现这些制剂,不仅能较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在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尿酸代谢等多方面指标均获得稳定好转,6,。对于高血压“防治”是重点,中医的“治未病”是预防治疗学的一大优势,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有很好的疗效。“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理论中一条非常有特色的重要原则。自黄帝内经已注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唐代孙思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综观历代医家医著,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分三个层次,一为“未病先防”,即采取各种手段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二为“早治防变”,即已发生疾病,应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以防病情发展;三为“瘥后防复”,即病愈或病情稳定后,积极采取措施以防复发。可见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内涵与现代医学提出的“三级预防”有共同之处,7,。,中医的“未病先防”,实际与西医的一级预防类似,即是对尚未发生高血压的个体或人群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预防或延缓高血压的发生,包括针对整个人群的群体预防策略和针对高危人群的高危预防策略两种途径。研究表明,通过群体干预使整体血压水平下移,可使得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明显下降。而对高血压易感人群如有高血压遗传史、超重、嗜重盐、少体力活动、酗酒的预防干预则收效更加显著。中医学在一级预防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首先中医学强调的是防重于治,这也是中医学固有的特色。其次,传统养生理论是中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倡导通过调养、摄生等活动达到保持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其基本要求是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即规律、合理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调摄精神、舒畅身心,而这些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再次中医学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的养生保健方法如药膳、食疗、气功、针灸、推拿、按摩等,对高血压病的预防不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便于大面积推广。此外,中医学还提倡对一些易感人群进行药物预防,包括中药内服外用等,用以增强体质,调整机体功能,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顺畅,这些对本病的预防都有肯定的益处,8,。,“早治防变”与高血压的二级预防相似,是指对已发生高血压的患者采取措施,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如对已发生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正确、及时的治疗,预防其病情加重或发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可延缓或逆转靶器官的损害。西药降压方法虽然疗效确切,但病人须得长期吃药,同时对高血压病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衡,免疫调节功能失衡的情况并没有改善。中医药降压不如西药速度快、作用强,但其作用是多靶点的,在降压的同时,还兼顾高血压的其他病理环节,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靶器官保护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故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可以改善病人症状,调整病人病理生理状态,降低血压,使昼夜节率紊乱血压恢复正常,改善病人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此外还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特色,除了少数或者个别病人有胃肠不适或皮肤敏感,不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合理用药不引起降压西药常见的心脑肾损伤,9,。,“瘥后防复”则主要指患者已患有高血压病并且有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此时如何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复器官功能及保障日常生活,在此不做讨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如何扬长避短,是我们当代中医必须面临的问题。近些年对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的研究更是取得不错的进展,降压有效的单味中药就多达,100,多种,如:丹参、川芎、莱菔子、野菊花、菊花、葛根、苦丁茶、莲子心、芹菜、千里光、绿茶叶、青木香、荠菜、泽泻、玉米须、杜仲、巴戟天、淫羊藿、党参、石决明、牡蛎、羚羊角、水牛角、天麻、白蒺藜、地龙等。复方如天麻钩藤饮等也都有很好的降压疗效果,10,。对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可能的优势,尚需采用临床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进一步证实和确认,不断地寻找显效、速效而安全的中医药降压方法和药物,研制更为方便病人长期服用的降压中药剂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特色和优势。,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年龄长、文化程度低、大量吸烟、精神压力大、好食动物性脂肪、少食水果、饮食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及睡眠质量差等可增加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所以对广大居民,特别是危险人群,应提倡经常性的体育锻炼、减少烟草的使用、学会积极有效的缓解精神压力方法,合理膳食、开展适宜的文娱活动,给予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及对生活行为方式予以指导和干预,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提倡一些具有中医特色的预防措施,如太极拳、低盐低脂的药膳、养生、气功、足疗等,或日常服用具有调节血压作用的中药,都可有效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对已发生高血压的人群,规律服药、合理膳食都是必须的,同时也可推荐服用一些具有确切降压作用的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改善脏腑功能,调节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效果显著,针对农村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逐年攀升,应该大力宣传中医药对于高血压的防治的优点,发挥中医药“毒性小、疗效好”的优势,提升中医药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对于推广宣传方面,我觉得应该做到一下几个方面:(,1,)大力培养中医人才,服务基层,同时促进基层卫生人员学习中医药知识,使中医药在基层得到推广;(,2,)加大对某些可治疗高血压的单味中药及复方的研究经费投入,使其疗效更确切,亦更安全;(,3,)加强对中医药日常防治高血压知识在基层的宣传和教育;(,4,)健全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村居民病有所医。,目前形势下我们应结合医改的实施,层层健全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机构,发挥基层预防医疗机构的作用,担负起农村地区高血压预防治疗职责。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降低农村居民疾病诊疗费用,使广大患高血压的农民群众看上病、看起病、看好病,切实解决病有所医的问题。同时加强关于高血压知识的宣传,定期进行健康讲座,使居民对这些疾病的发病及危险因素有基本的了解,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行为进行预防;定期对农村居民进行体检,一旦发现问题则立即给予治疗,稳定病情防止进一步发展;加大关于中医食疗、养生方面的宣传,发挥中医药的特色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总之,我们应综合各方面的可行因素,强力推动农村地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降低其发生率,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左丹,陈建军,张庆军,等,.,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6,),:698.,2,丁忠明,周丽鸿,叶学民,.,湖州市南浔区农村人群高血压现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9,),:769.,3,李俊亮,李岗,王宁,.,农村高血压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73,),.,4,张岚,张庆军,李阳,等,.,湖北省,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病流行现况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1,),:29.,5,陈召起,王永霞,.,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切入点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208.,6,唐署华,.,如何把握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对优势,J.,江苏中医药,,2007,39,(,10,),:5.,7,何志良,.,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81.,8,李响,张立霞,.,治未病思想与高血压疾病的预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70.,9,韩明向,韩辉,.,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特色,J.,江苏中医药,,2007,39,(,10,),:1.,10,叶明花,蒋立生,曹征,.,高血压病的中医养生保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36.,右图为作者正在做问卷调查,并与老师探讨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状态调查表,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但人们所面临的健康问题却依然较为严重。为了解广大居民的健康状态和可能的健康相关因素,特开展此调查。,请提供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信息,!我们保证,:资料仅用于科研,绝对保密,不外泄,。注:调查,约,25,分钟,。编号:,-,-,-,-,-,.,一般情况,(请在,空白处填写,或在,选项上打“,”),1.,姓名:,(自愿),2.,住址:,县(区),乡(镇),村,3.,性别:男 女,4.,民族:汉族 其他民族,5,.,出生日期:,年,月,日,6.,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技校 大专 本科及以上,7,.,职业:农民 林、牧、渔等生产人员 学生 教师 医务人员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商业、服务人员 办事员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员 其他,8.,身高:,厘米,9,.,体重:,斤,10.,腰围:,厘米,11.,臀围:,厘米,12.,宗教信仰:无 基督教 佛教 其他:,13.,联系电话,14.,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丧偶,15.,血型:,A,型 ,B,型 ,O,型 ,AB,型 不详,16,.,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贫困救助 商业医疗保险 全公费 全自费 不详 其他,.,影响因素,(请在,空白处填写,或在,选项上打“,”),1,.,您小时候在哪里长大?乡村(平原)山村 乡镇 市郊 城市 其他,2,.,您家有几口人(,人),其中有收入者数:(,人),3,.,您有几个子女?还没有 一个 两个 ,3,个,【,注:,有子女的女性,请回答下面的,4,、,5,两题,其他人请调至第,6,题作答,】,4,.,您家小孩出生时的体重有超过,8,斤的吗?,没有 有,1,个 有两个 有,3,个,5,.,您怀孕期间患过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压吗?没有 有,1,次 有两次 不清楚,6,.,您家的住房是:自家购置或建造的 租赁的 集体宿舍 其他(如住亲戚家等),7,.,您居住的房屋是哪种类型?简棚 草房 砖瓦房 平房 楼房,6,其他,8,.,您家的住房面积约为:,平方米。,9,.,您家做饭用的燃料是:柴草 木材 煤炭 液化气 沼气 电 其他,10,.,您家的饮用水来自哪里?大口井 湖(塘、河)地下水(压井水)自来水厂,11,.,您家有以下物品吗?电视 电话 摩托车 农用车 洗衣机 冰箱 电脑 汽车 无,12,.,与邻居相比,您家的经济收入:较少 差不多 较多 好很多,13,.,您应付日常生活的开支约占总收入的:,1/3 1/3 1/2 3/4 ,几乎全部,14,.,您家有偿还贷款等债务的压力吗?没有债务 有债务但压力不大 有较重的还债压力,15,.,负债是否影响了您家人的吃饭穿衣习惯:基本不影响 购买衣物受限 均严重受限,16.,在过去的,1,年里,您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可多选),财力困难 失恋 婚事不顺 感情不和 分居或离异 丧偶 上当欺骗 考试失利 学业不顺 待岗,/,下岗,11,受虐待,12,生大病,13,遭遇天灾人祸,14,受到其他伤害,15,家庭矛盾,16,与邻里或同事关系紧张,17,感觉生活压力大,18,感觉工作压力大,19,无,17,.,上述经历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没有影响 有点影响 影响较大 影响很大,18,.,过去的一年中,您的父母是否有如下经历(可多选):财力困难 感情不和,分居或离异 上当欺骗 感觉工作压力大 待岗,/,下岗 受虐待 生大病 遭遇天灾人祸 去世,11,与邻里或同事关系紧张,12,酗酒,13,感觉生活压力大,14,无,15,不清楚,19,.,上述经历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没有影响 有点影响 影响较大 影响很大,20,.,(已婚者回答)过去的一年中,您的配偶是否有如下经历(可多选):,考试失利 学业不顺 待岗,/,下岗 受虐待 生大病 遭遇天灾人祸 上当欺骗 与邻里或同事关系紧张 酗酒 感觉生活压力大,11,感觉工作压力大,12,无,13,不清楚,21,.,上述经历对您生活的影响程度如何?没有影响 有点影响 影响较大 影响很大,22,.,心情不好时,您通常如何缓解?(可多选),向他人倾诉 睡觉 找人发泄(骂人、打人)闷在心里 做运动 看电视 听音乐,游玩 喝酒 上网,11,玩游戏,12,看书,/,报纸等,13,进行心理咨询,14,其他,23.,近半年来,您的体重是否有较大的变化?,基本未变 变化较大(最轻时:,斤,最重时:,斤),24,.,您曾有意识地去控制过体重吗?几乎总是 多数是 一般 很少是 几乎没有,25,.,您吃饭有规律吗?几乎总是 多数是 一般 很少是 几乎没有,26,.,您通常吃几成饱?七成左右 八九成 十成饱 十二成饱 其他,27.,您对食肉情况是:肥肉为主 肥瘦各半 瘦肉为主 不吃肉,28,.,您有吃早餐的习惯吗?几乎总是 多数是 一般 很少是 几乎没有,29,.,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