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8/1/2011,#,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2023,REPORTING,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概述,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流程,食品安全报告制度内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政府部门监管职责落实,目 录,CATALOGUE,2023,PART,01,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概述,2023,REPORTING,03,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行业内的自检自查,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心。,01,确保食品安全,通过自检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02,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自检自查是企业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目的与意义,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适用范围,包括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质量检验人员等,以及企业外部的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对象,适用范围及对象,自检自查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检查过程和结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合法合规,全面覆盖,实事求是,及时整改,自检自查应覆盖企业所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环节和岗位,确保无死角、无遗漏。,自检自查工作应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基本原则与要求,PART,02,食品安全自检自查流程,2023,REPORTING,02,03,04,01,制定自检自查计划,明确自检自查的目的、范围、依据和周期;,确定自检自查的重点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和检验方法;,分配自检自查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01,02,04,实施现场检查与抽样检验,对生产现场、仓库、设备、工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进行抽样检验;,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03,A,B,C,D,记录整理与问题反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明确问题性质、原因和责任人;,详细记录自检自查过程和结果,包括检查时间、地点、人员、项目、方法等;,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跟踪整改及效果评估,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及时跟踪整改情况;,对自检自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符合要求;,将自检自查报告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为决策提供依据。,PART,03,食品安全报告制度内容,2023,REPORTING,生产经营者,负责及时报告食品安全问题,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监管部门,负责接收、审核、发布食品安全报告,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社会公众,有权向监管部门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报告主体及职责划分,报告时限与途径规定,报告时限,生产经营者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后,应在24小时内向监管部门报告。,报告途径,生产经营者可通过电话、网络、书面材料等方式向监管部门报告。,应包括食品名称、生产日期、批次号、问题描述、涉及数量、已采取的措施等信息。,报告内容,报告应使用规范的表格或文本格式,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清晰。,格式规范,报告内容要求及格式规范,VS,监管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审核,核实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发布流程,经审核确认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或消费提示,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将问题报告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应对。,审核流程,报告审核与发布流程,PART,0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2023,REPORTING,定期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抽样检测,确保食品安全质量。,常规监测,针对特定食品、特定区域或特定时间段进行的重点监测,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专项监测,在突发事件或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监测机制,及时掌握风险动态。,应急监测,风险监测方法介绍,通过收集和分析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根据风险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对风险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确定风险等级。,风险识别与评估标准,评估标准,风险识别,发布条件,当发现食品安全风险达到预警级别时,应立即启动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发布程序,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相关部门、社会公众等发布预警信息,提醒采取防范措施。,预警信息发布条件及程序,立即响应,控制风险,加强监管,信息公开,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在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对涉事企业加强监管力度,督促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如封存、召回、销毁问题食品等,防止风险扩大。,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处置情况和结果,消除不良影响,维护社会稳定。,PART,05,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2023,REPORTING,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建立相应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程序文件与记录管理,制定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程序文件,并建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质量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管理体系框架构建,监控与纠偏措施,对关键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偏离控制限值或潜在不安全因素,立即采取纠偏措施,确保食品安全。,验证与评审,定期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进行验证和评审,确保其持续有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确定,通过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关键控制点识别与监控,不合格品控制与改进,对不合格品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分析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数据分析与持续改进,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改进机会并制定改进措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需求。,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培训计划和内容设计,根据员工岗位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按照培训计划开展培训活动,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员工意识与能力提升,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水平,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PART,06,政府部门监管职责落实,2023,REPORTING,制定并发布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和政策,确保公众对食品安全要求有清晰认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媒体宣传、科普讲座、宣传册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监管政策法规宣传普及,根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等级、风险等级等因素,合理确定监督检查频次。,对高风险食品、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把握,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震慑。,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合惩戒。,公开曝光典型违法违规案例,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认知度。,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措施,支持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工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问题反映和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社会共治格局构建,THANKS,感谢观看,2023,REPORTING,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