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盛-第2章-灾害学基本概念-2015-11-定稿.ppt

上传人:知****运 文档编号:12558893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8.03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第2章-灾害学基本概念-2015-11-定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盛-第2章-灾害学基本概念-2015-11-定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防灾减灾学,*,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防灾减灾学,*,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防灾减灾学,*,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防灾减灾学,*,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防灾减灾学,*,Hohai University,防灾减灾学,-2,(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盛 金 昌,水利水电学院,防灾减灾学课件,2025/10/30 周四,防灾减灾学,第二章 防灾减灾学概述,2025/10/30 周四,2,防灾减灾学,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关系到一个国家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大局,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针对我国特点和形势,,防灾减灾方针,为:,“,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防灾减灾的含义,:所谓,防灾,:尽可能地防止灾害发生及防止受灾区所发生的灾害造成难以控制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所谓,减灾,:一是采取措施减少灾害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减轻灾害对受灾地区所造成的损失。,第二章 防灾减灾学概述,2025/10/30 周四,3,防灾减灾学,2.1,防灾减灾系统工程的组成(基本概念),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3,防灾减灾学科的发展过程,2.4,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4,防灾减灾学,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很多方面,需要社会各界协调行动。因此需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部门和网络体系,系统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含以下环节:,(1),灾害监测,(2),灾害预报,(3),防灾,(4),抗灾,(5),救灾,(6),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5,防灾减灾学,(1),灾害监测:,它主要是针对自然灾害。测量与自然灾害有关的各种自然因素变化数据的工作。,监测目的:,取得自然因素变化的资料,用来认识灾害的发生规律和进行预报。,主要监测方式,:卫星与航空监测、地面台风监测、深部或地下孔点监测、水面和水下监测、政府部门与群众哨卡监测等。,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6,防灾减灾学,(2),灾害预报:,根据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周期性、重复性、灾害间的相关性、致灾因素的演变和作用、灾害发展趋势、灾源的形成、灾害载体的运移规律、以及灾害前兆信息和经验类比),对灾害未来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通常采取长期、中期、短期以预警报警渐进式方式预报,但不同灾害预报分期的时限不同。,目前预报水平较低,有待提高,。,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7,防灾减灾学,(3),防灾:,在灾害发生前采取的防御措施,是,最经济,、,最安全,又,十分有效,的减灾措施。,主要措施,有:,规划性防灾:,在进行设计规划和工程选址时尽量避开灾害危险区。,工程性防灾:,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灾害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设防,包括工程加固以及避灾空地、避灾通道等建设。,转移性防灾:,在灾害预报和预警的前提下,在灾害发生之前把人、畜和可移动产转移至安全地方。,非工程性防灾:,通过灾害与减灾知识教育、灾害与防灾立法、完善灾害组织等手段达到防灾目的。,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8,防灾减灾学,(4),抗灾:,是根据长期或中期预报,采取的必要工程加固和备灾预案等适当行动,是人类而应对自然灾害挑战做出的反应。主要包括,工程结构的抗灾,与,工程结构在受灾的监侧与加固,。如:抗洪、抗震、抗风、抗滑坡和泥石流等工程性措施,,工程抗灾是防灾减灾总体工作的关键环节和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无论灾害的预报预测是否准确,防灾的措施都必须体现在工程上。,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9,防灾减灾学,(5),救灾:,是灾害发生后采取的,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实际上是一场,动员全国、甚至国际社会力量,对灾害进行的战斗,从指挥运筹到队伍组织,从生活到公安,从物资供应到维护生命线工程,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需,周密的计划、严密的组织,。救灾的效率与减灾的效益直接关联,为了取得最佳的救灾效益,灾害危险区应根据灾害特点和发生发展的趋势,制定好综合救灾方案,防患于未然。,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025/10/30 周四,10,防灾减灾学,(6),灾后重建与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是指遭受毁灭性灾害后(如地震、洪水等),在特殊情况下的建设。,恢复生产,是指在灾害发生后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这是减轻灾害损失,保证社会秩序稳定和人民生活正常的重要措施。,我国的减灾体系,2025/10/30 周四,11,防灾减灾学,2.1,防灾减灾基本概念,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2,防灾减灾学,本节内容:,2.2.1,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2.2.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理,2.2.3,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2025/10/30 周四,13,防灾减灾学,2.2.1,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我国是人口稠密的大国。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既难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国家那样采取严格限制向灾害高风险区发展的策略,也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投资来降低灾害的风险度。因此,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目标,是:,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4,防灾减灾学,(1),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2),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3),若,重大灾害发生了,应努力减较灾害损失,防止灾情发展,避免因不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5,防灾减灾学,2.2.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理,(1),消除灾害源或降低灾害的强度,这一措施对减轻人为灾害的损失是有效的,,如限制过量开采地下水,控制地面下沉;控制烟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防止全球气温上升等。但是,,面对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很大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飓风等,,现在人类还没有能力来减轻这些灾害源的强度,更不用说消除这些灾害的载体了,。,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6,防灾减灾学,(2),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例如用人工放炮的方法减小雹灾;用分洪滞洪的方法减少洪水流量和流向以减轻洪灾。,目前尚无根本改变的措施,。,(3),对受灾体采取避防与保护性措施,如对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和防火设计,以减少地震和火灾造成的损失;对坝体进行加固等。,但目前还不能准确预测灾害发生的时间、强弱、损失大小等,因此难以采取非常有效的防护措施,。,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7,防灾减灾学,2.,2.3,防灾减灾的战略措施,灾害对人类社会利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影响,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以下问题:,(1),加强减灾教育,提高减灾意识。,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应通过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预防、抢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广大社会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8,防灾减灾学,(2),应加强防灾减灾的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掌握重大灾害演变规律,提高综合减灾能力。,(3),应明确防灾减灾重点,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4),把减灾建设纳入经济建设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资源、环境的管理和保护。,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19,防灾减灾学,(5),加强减灾规划,提高减灾管理水平。,制定减灾规划,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测,建立灾害预警与信息系统,开展风险评估与灾害规划,建立防灾减灾管理法规,使防灾、减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2.2,防灾减灾的基本目标、原理、措施,2025/10/30 周四,20,防灾减灾学,防灾减灾学科:,其发展是建立在灾害可以防治的认识基础上的。现代科学观点认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这种相关性和规律性的存在,使运用预测、预报手段及采取工程措施研究灾害规律成为可能,。总体而言,现代防灾减灾科学主要在以下几方而得到发展或正在进行研究:,2.,3,防灾减灾学科,2025/10/30 周四,21,防灾减灾学,(1),在,自然科学,方面,各个学科的分支对各个灾害的,成灾机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希望从中,找到规律,用于预测预防。现在这种研究随着现代利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而更加深入地进行。,(2),在,工程科学,方面,防灾规划、工程抗灾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灾后建筑物、构筑物修复技术以及各种灾害预测预报的仪表、仪器及系统等均得到发展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3,防灾减灾学科,2025/10/30 周四,22,防灾减灾学,(3),在,经济学,方面,防灾减灾科学主型研究灾前的物资储备、灾害损失评价;灾害保险、灾害对生产发展的影响等。,(4),在,社会学,方面,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灾害预报、灾害临测、灾害发生时的政策制定、灾害时间的应急预案、灾害时保持社会稳定、灾害的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等,,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总之,,灾害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它为多种学科交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3,防灾减灾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内容体系,水利土木工程,与减灾抗灾的,关系,2025/10/30 周四,23,防灾减灾学,2.,3,防灾减灾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学的内容体系,-,研究内容,防灾减灾的概念、发展概况及内容体系,灾害的损失与危险性评估,灾害的成灾机理、特点、规律和对结构的作用,防灾减灾规划与设计,灾害作用下的工程结构灾变行为特点和规律,不同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减灾新方法和新技术,受灾工程结构的检测、评估与加固修复,灾害管理与应急救援,2025/10/30 周四,24,防灾减灾学,2.,3,防灾减灾学科,2025/10/30 周四,25,防灾减灾学,2.4.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169,号决议,决议确定从,1990-2000,年即,20,世纪最后十年在全队界范围内开展一个,“,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的国际活动。,宗旨:,通过国际上的一致努力,将当前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发展小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4,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2025/10/30 周四,26,防灾减灾学,这种基于共同减灾目的建立起来的,广泛协作,,就是要求各个国家政府科学技术团体、各类非政府组织,积极响应联合国大会的号召,并在联合国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通过技术转让和援助、项目示范、教育培训,推广应用现有行之有效的减灾科学技术,以及开展其他各种减轻自然灾害的活动,,从而提高各个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防灾、抗灾能力。,2.,4,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2025/10/30 周四,27,防灾减灾学,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设想最初是由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科学特别助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地震学家,(F,PreM),博士在,1984,年的第,8,用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来的。,1988,年联合国成立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指导委员会。,1989,年第,44,届联大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2025/10/30 周四,28,防灾减灾学,随之,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减灾委员会建立了许多,防灾减灾项目,,如,“,联合国全球灾害网络,”,、,“,全球分大区的台风监测计划,”,、,“,欧洲尤里卡计划,”,、,“,美国飓风、洪水预报及减轻灾害研究,”,、,“,日本防灾应急计划,”,等,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每年都设立一个国际减灾日主题,,由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IDNDH,活动的进程和减灾工作的重点提出,由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秘书处发布。,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国际减轻灾害十年,”,活动,2025/10/30 周四,29,时间,主题,1991,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1992,减轻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1993,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城市化与灾害,1997,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1998,信息与媒体,减灾从信息开始,1999,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学,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2025/10/30 周四,30,防灾减灾学,2.5.2,中国政府的减灾行动,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作提供了依据。,1997,年建设部公布了,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把,地震、火灾、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列为五大灾种,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各种技术措施。,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减灾行动,2025/10/30 周四,31,防灾减灾学,1994,年日本横滨世界减灾大会上发布,中国减灾规划,,不但从宏观战略高度提出了我国减灾目标与战略,同时还提出了要逐步提高工业基地、高风险区域城镇、基础设施和高风险源的抗灾设施建设,以增强企业的防灾能力;提出到,2010,年完成全国各级城镇的减灾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设防标准,基本控制因灾害造成的次生灾害。,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减灾行动,2025/10/30 周四,32,防灾减灾学,由于影响国家安全生产及安全活动的特、重大事故和环境公害突发事件越米越多地集中在城市,我国,2l,世纪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纲要,中特别强调了,城市综合减灾,是,21,世纪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保障技术之一。,1999,年,3,月编制完成了,1999,年中国自然灾害对策,白皮书,将中国,城市灾害,作为减灾重点之一并强调在我国应首先从大城市、大区域上,强化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这是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大进展。,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减灾行动,2025/10/30 周四,33,防灾减灾学,逐步制定了一些有关防灾的法律、法规。,水法,(1988,年,7,月,1,日实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防洪法,(1998,年,1,月实施,),、,防震减灾法,(1998,年,3,月实施,),、,消防法,(1998,年,5,月,1,日实施,),、,减灾法,(1998,年实施,),、,防沙治沙法,(2002,年,1,月,1,口实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5,日实施,),等。,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中国政府的减灾行动,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防灾减灾工作,制订有关法律,减灾成效显著,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整治江湖,兴修水利,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防洪关键,三峡工程,防护林体系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沙漠化土地,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和生产生活条件,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目标:防洪、航运、供水,措施:建库固堤、疏河造林,中国减灾日,-,每年的,5.12,我国的防灾减灾工程,我国的防灾减灾工程,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1,、整治江湖,兴修水利,2,、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改善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3,、防洪关键,三峡工程,4,、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工程,综合治理洪涝灾害,2025/10/30 周四,35,防灾减灾学,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2006,“,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目的,】1979-2050,,国家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共需造林,5.34,亿亩。,【,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北部共,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原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严重,【,路线,】,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2025/10/30 周四,39,防灾减灾学,三、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流域简介,】,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12125,,北纬,3055,3636,,面积为,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目标,】,1,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今后治理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2025/10/30 周四,42,防灾减灾学,三、淮河流域治理工程,【,流域简介,】,地处我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位于东经,11155,12125,,北纬,3055,3636,,面积为,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淮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泰山为界与黄河流域毗邻。,【,目标,】,1,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主要措施,】,兴修水库,加固大堤,疏通河道,植树造林等。,【,今后治理任务,】,继续提高淮河的防洪抗旱能力和水质标准,2025/10/30 周四,43,防灾减灾学,第一次课结束,作业:,1,,从多种灾难中选择一种,完成对该种灾害的研究论文,要求:,灾害的类型及特点,灾害的演化过程及规律,灾害的成因,【,详细,】,危害,【,具体,】,:生命、经济、交通、通信、健康等,防治,/,防范的措施,/,手段,【,工程、非工程,】,作业,2025/10/30 周四,46,防灾减灾学,思考题,1.,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有哪些,?,2.,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现代防灾成灾科学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4.“,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所规定的时间、目的,2.,5,国内外防灾减灾发展趋势,防灾减灾的对策,主要有灾前的预防对策和灾害的救险对策。依据不同的灾害,两种策略各有偏重。,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等,偏重于灾后的救险;,而人为灾害侧重于灾前预防。,2025/10/30 周四,47,防灾减灾学,第二章 防灾减灾学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