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梳理精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ppt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2538944 上传时间:2025-10-27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2.74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梳理精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1编教材知识梳理篇第3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知识梳理精讲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1页,第2页,考纲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精神;了解魏源、严复等人主要思想。(八上教材P26),第3页,时间,18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海滩,虎门销烟池遗址,背景,(1)19世纪上半期,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2)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经济形态,顽强抵制了英国工业产品倾销,(3)英国商人发觉,从鸦片走私中能够牟取暴利,于是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原因,(1)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朝财政,(2)吸食鸦片使人们身心健康受到摧残,严重减弱了军队战斗力,第4页,经过,(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止鸦片,很快,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2)1839年3月,林则徐抵达广州,开展禁烟。他缉拿烟贩,并命令外国鸦片商贩必须交出囤积全部鸦片,并确保以后不再进行鸦片走私。同时,他还主张允许外国商人进行正当贸易活动,(3)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全部鸦片,意义,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评价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伟大民族英雄。因其主张禁止鸦片,领导了虎门销烟,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中华儿女敬仰。对于西方文化、科技和贸易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主持编译四洲志。被史学界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17851850年),第5页,鸦片,战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原因,(1)根本原因;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2)直接原因:保护鸦片走私,(3)导火索:中国,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经过,(1)暴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暴发,(2)发展: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北上攻占浙江定海。接着,英军陈兵天津白河口,向清政府提出赔款、割地、通商等无理要求。道光帝惊慌失措,连忙派大臣与英军谈判,并将林则徐免职查办,(3)结束: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第6页,鸦片,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英国与清政府签署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性质,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用武力打开封建主义国家(中国)大门侵略战争,战败原因,(1)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2)武器落后,,,指挥失当,(3)道光帝战和不定,(4)英国,船坚炮利,,,经济发达,,,实力强大,影响,(1)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第一次较量,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最主要矛盾;中国人民担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双重担务,(3)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政府战败求和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方法,第7页,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地点,南京,主要内容,(1)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危害:破坏了我国贸易主权),(2)赔款:中国赔款2 100万银元(危害:开创了赔款先例,增加了人民负担),(3)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危害:破坏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协定关税: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约定(危害: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中英双方代表签署,南京条约,影响,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地位。古老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漩涡,第8页,中华人民反抗,侵略精神,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御侮自强、救亡图存;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第9页,魏源,编写海国国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详细介绍西方著作,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和,海国图志,严复,译著天演论,书中“特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进步观点,启发知识界探索西方,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第10页,考纲要求:,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经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侵略史实。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基本史实。(八上教材P813),第11页,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侵略者,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原因,(1)根本原因:英法等国为深入扩大在华利益要求修约,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英国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经过,(1)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暴发),(2)1857年,英国联正当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3)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大规模出兵。英法联军相继攻陷大沽、天津,10月,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闯进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后又放火烧园,结果,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署北京条约,赔款割地,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性质,非正义侵略战争,是鸦片战争继续和扩大,第12页,影响,(1)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域,(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深入加深,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概况,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北京西郊皇家林园圆明园,疯狂掠夺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焚烧后圆明园,评价,这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填补损失,是人类文明史上一次浩劫,充分暴露了侵略者横蛮、凶残本质,第13页,概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署条约卑鄙伎俩,割占中国西北、东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时间,条约名称,割占领土范围,割占领土面积,1858年,瑷珲条约,(割地最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含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第14页,危害,沙俄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国家,沙俄侵略使中国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第15页,背景,(1)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2)1853年占领南京,把南京更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1864年7月,清军攻陷天京。,概况,(1)1860年,太平军攻占苏州、常州,进逼上海。清朝地方官员和英法侵略者相勾结,雇佣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抵抗太平军进攻。太平军在上海附近青浦大败洋枪队,缴获大量洋枪洋炮,(2)1862年,太平军再次进攻上海,与洋枪队在太仓地域展开鏖战,很快,在浙江慈溪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3)坚持战斗之久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最终失败,性质,农民阶级自发进行一次反侵略反封建斗争,意义,表现了中华儿女反抗外来侵略斗争英雄气概,第16页,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域。19世纪60年代,中亚地域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占据天山南北许多地方。1871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新疆局势处于危急中,(2)面对边疆地域普遍出现严重危机,防御重心是放在东南海疆不是西北边陲,清政府在战略决议上举棋不定。清朝官员左宗棠果断主张收复新疆。1875年,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兵进军新疆,讨伐阿古柏,经过,(1)1876年,左宗棠率军进入新疆。清军采取“缓进急战”战术,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配合下,节节胜利。很快,阿古柏兵败自杀。清军收复除伊犁以外新疆广大地域,(2)随即,左宗棠主动整军备战,准备进军伊犁,(3)在左宗棠武力震慑下,1881年,中俄两国签署条约,中国收回伊犁,第17页,结果,为加强西北边疆管理和防务,依据左宗棠提议,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置行省,意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大门,它得失不但关系到我国主权,更关系着国家安全,评价,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得到朝野爱国者支持和新疆各族人民拥护,第18页,考纲要求:,知道甲午中日战争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关系。(八上教材P1519),第19页,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背景,(1)日本从1868年开始实施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就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并提出对中国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战争,(2)1894年1月,朝鲜暴发民众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大量出兵朝鲜,侵略矛头直指中国,第20页,经过,(1)开始: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攻击。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舰队,迎击敌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鏖战中,致远舰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海战进行五个多小时,北洋舰队损失五艘战舰,日本舰队也受到沉重打击,威海卫之战: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威海卫港,“避战保船”。日军由此夺得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腹背受敌,全军覆没,(3)结束:日本攻陷威海后,叫嚣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议和大臣,赴日本求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致远舰冲向敌舰,第21页,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4月在马关签署了丧权辱国马关条约,性质,是日本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侵略战争,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清政府腐败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2)客观原因: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战争蓄谋已久,影响,(1)对中国: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及马关条约签署,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野心;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列强在对华资本输出同时,设置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深入扩张在中国经济势力;列强不但从政治贷款中取得了高额利润,还借此控制了中国财政、经济。中国国力愈加衰竭,国际地位因战败而一落千丈;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对日本:日本利用中国巨额赔款来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强国行列,第22页,时间,1895年4月,地点,日本马关,代表人物,李鸿章,(中国)、,伊藤博文,(日本),主要,内容,(1)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危害:深入破坏中国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野心),(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危害:加剧了中国人民负担,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3)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危害:使外国势力深入中国内地),(4)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危害:严重妨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署马关条约,影响,(1)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2)反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要求,(3)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深入内地,第23页,考纲要求:,知道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方面加深影响。(八上教材P2123),第24页,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概况,(1)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反帝爱国运动,(2)19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域。他们打出“扶清灭洋”旗帜,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风暴,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第25页,时间,196月199月,原因,(1)根本原因:深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利益,(2)直接原因:义和团农民运动兴起,打出“扶清灭洋”旗帜,侵略者,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个国家,第26页,目标,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经过,(1)196月,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2)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租界,(3)在北京,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交民巷外国士兵,四处挑衅,不停开枪射杀义和团群众和清军,激起中国军民愤慨。义和团和清军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战争连续不停,(3)19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一路烧杀,于8月中旬攻入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第27页,结果,199月,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签署了丧权辱国辛丑条约,中国战败原因,(1)清政府腐败无能,即使有洋务运动刺激,不过落后制度抑制了经济发展,(2)八国联军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帝国主义实力强大,第28页,时间,199月,签署国,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等国,主要,内容,(1)清政府向各国共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危害: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勒索,加剧了中国人民贫困和社会经济凋敝),(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危害:使“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侵华大本营),(3)清政府确保禁止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危害: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帮凶,最能表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危害:便利了列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和镇压中国人民反帝活动),李鸿章与列强各国,签署辛丑条约,第29页,影响,(1)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2)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一副沉重枷锁。西方列强深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工具,变成了“洋人朝廷”,(3)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0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