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市政工程质量员专业知识练习題二
壹、單项选择題
1.1: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0.2cm B.2cm C.0.2m D.2m
2.坐標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點平面坐標,计算直线的( B )。
A 斜距、水平角 B 水平距离、方位角C 斜距、方位角 D 水平距离、水平角
3.已知A點高程 =62.118m,水准仪观测A點標尺的讀数 =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為( B )。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D 61.250
4.观测水平角時,照准不壹样方向的目的,应怎样旋转照准部?( A )
A.盘左顺時针,盘右逆時针方向 B.盘左逆時针,盘右顺時针方向
C.总是顺時针方向 D.总是逆時针方向
5.展绘控制點時,应在图上標明控制點的( B )
A.點号与坐標 B.點号与高程C.坐標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6.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壹般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D )
A.小壹倍 B.小10倍 C.大壹倍 D.大10倍
7.某直线象限角為南西28°39′54″,则它的坐標方位角為( C )。
A. 28°39′54″ B. 151°20′06″
C. 208°39′54″ D. 351°20′06″
8.已知A點坐標為XA =100m,YA =-100m;B點坐標為XB =100m,YB =300m,则DAB為( C )。
A.250m B. 140m C. 200m D. 都不是
9.在進行高程测设時,已知點的高程為120.376,欲测设點的高程為121.000。安顿好水准仪後,观测得已知點上水准尺的讀数為1.246,则欲测设點的水准尺讀数為( B )。
A、0.376 B、0.622 C、1.870 D、1.376
10.在地面上测设已知坡度的措施有( C )和倾斜视线法。
A、极坐標法 B、直角坐標法 C、水平视线法 D、距离交會法
11.根据已經有的控制點或地物點,按照设计规定,采用壹定的措施,将图紙上规划设计的建(构)筑物的位置標定到地面上称為( A )。
A、测设 B、测定 C、测量 D、测图
12.在路线测量中( D )是传递直线方向的點。
A、主點 B、中间點 C、转點 D、交點
13.抽样检查是按照( A )抽样的原则,從总体中抽取部分個体构成样本,根据對样品進行检测的成果,推断总体质量水平的措施。
A 随机 B 随意 C 等距 D 分层
14.总体中的所有個体逐壹观测、测量、计数、登记,從而获得對总体质量水平评价結论的措施是( A )。
A.全数检查 B.随机抽样检查
C.简朴随机抽样 D.分层抽样
15.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分布壹般展現( A )的正态分布。
A 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對称 B 中间高、两端低、左右不對称
C 中间低、两端高、左右對称 D 中间低、两端高、左右不對称
16.( B )是运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原因的壹种有效措施。
A 调查表法 B 排列图法 C 直方图法 D 因果分析图法
17.产品的所有质量数据的集合即為( C )。
A 母体 B 個体 C 总体 D 样本
18.( A )常用于总体差异不大,或對总体理解甚少的状况。
A 简朴随机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19.通過( B )法可理解产品质量的波動状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
A 控制图 B 直方图 C 有关图 D波動图
20. 既能分析生产過程与否稳定又能控制生产過程质量状态的措施是( B )。
A 分层法 B 控制图 C 排列图法 D 因果分析图法
21.在质量控制中用( C )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壹种图形。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有关图 D 排列图
22.( D )是用来系统整顿分析某個质量問題(成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A 分层法 B 控制图 C 排列图法 D 因果分析图法
23.某承包商從毕生产廠家购置了相似规格的大批预制构件,進場後码放整洁。對其進行進場检查時,為了使样本更有代表性宜采用( B)的措施。
A.全数检查 B.分层抽样 C.简朴随机抽样 D.等距抽样
24.在搜集质量数据中,每隔壹定期间抽出壹批产品進行全数检查,此時,质量数据的搜集措施宜采用(C )。
A.分层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25.對总体中的所有個体進行编号,然後抽签、摇号确定中选号码,對应的個体即為样品。這种抽样措施称為( A)。
A.完全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26.在质量数据特性值中,可以用来描述离散趋势的特性值是( D)。
A.总体平均值 B.样本平均值 C.中位数 D.变异系数
27.可以显示出所有個体共性和数据壹般水平的记录指標,是由所有数据计算得到,是数据的分布中心,對数据代表性好的数据特性值是指(A )。
A.算术平均数 B.极差 C.原则偏差 D.样本中位数
28.排列图的绘制环节對的的是( C)。
A.画横坐標→画纵坐標→画合计频率曲线→画频数直方形→记录必要的事项
B.画纵坐標→画横坐標→画频数直方形→画合计频率曲线→记录必要的事项
C.画横坐標→画纵坐標→画频数直方形→画合计频率曲线→记录必要的事项
D.画纵坐標→画横坐標→画合计频率曲线→画频数直方形→记录必要的事项
29.(B )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為树枝图和魚刺图。
A.排列图 B.因果分析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30.在下列质量控制的记录分析措施中,需要听取各方意見,集思广益,互相启发的是( B)。
A.排列图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直方图 D.控制图法
31.見证取样检测是检测试样在( C )見证下,由施工單位有关人员現場取样, 并委托检测机构所進行的检测。
A、监理單位具有見证人员证書的人员
B、建设單位授权的具有見证人员证書的人员
C、监理單位或建设單位具有見证资格的人员
D、设计單位项目负责人
32.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單位应當告知(D )。
A、建设單位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D、建设單位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33.检查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 B )验收。
A、保证项目 B、壹般项目 C、基本项目 D、容許偏差项目
3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為單位(子單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 C )。
A、验收部位 B、工序 C、检查批 D、专业验收
35.分项工程可由( A )检查批构成。
A、若干個 B、不少于拾個 C、不少于三個 D、拾個
36.單位工程竣工後施工單位自检合格然後上报( D)再申請预验收。
A、业主 B、质监机构C、建设主管部门 D、监理工程師
37.單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過現場检查,并应( D )确认。
A、监理單位 B、施工單位 C、建设單位 D、共同
38.分项工程应按重要( D )等進行划分。
A、工种、材料 B、施工工艺
C、设备类别 D、A+B+C
39.有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進行( B )验收。
A、互相 B、交接 C、各自 D、独立
40.單位工程观感质量验收( A )。
A、有明确的质量规定 B、凭验收人员的經验
C、無固定原则 D、無固定数量
41.导致永久性缺陷的工程是指通過加固补强後,处理了构造性能問題( B )。
A、不满足使用功能的规定 B、本质并未到达设计规定
C、安全系数不能得到保障 D、使用品质未能到达规定
42.經工程质量检测單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规定,經设计單位验算可满足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规定,应视為( A )。
A、符合规范规定质量合格的工程
B、不符合规范规定质量不合格,但可使用工程
C、质量不符合规定,但可协商验收的工程
D、減少原则使用
43.分部工程应由( C )组织施工單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進行验收。
A 监理工程師 B 项目經理 C 总监理工程師 D 质量员
44.壹般项目的合格點率应到达( B )及以上。
A 90% B 80% C 70% D 60%
45.机械開挖作业時在距直埋缆线( B )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開挖。
A 3m B 2m C 1.5m D 1m
46.需要進行道路工程隐蔽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的是( C )。
A 路基 B 路床 C 钢筋 D 沥青面层
47.給排水工程經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变化外形尺寸但仍能满足(B),可按技术处理方案文献和协商文献進行验收。
A 构造安全 B 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 C 使用功能 D 构造安全或使用功能
48.( D )应按质量计划中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并评价分承包方和供应商,并应保留评价记录。
A.项目技术负责人 B.项目經理部 C.监理工程師 D.项目經理
49.在灌注桩的成孔施工中,當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時泥浆的作用体現為( C )
A. 护壁 B.保持水頭C.浮悬钻渣并护壁 D. 浮悬钻渣
50.设置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伸缝很重要,它应满足( B )等规定。
A、与路面中心线平行 B、缝宽必须壹致 C、缝中必须连浆 D、缝内不必配筋
51.高速公路和壹级公路對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规定有( C )天浸水抗压强度。
A.9 B.8 C.7 D.6
52.预应力筋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构成時,同束应采用( D )的预应力钢材。
A.刚度相等 B.直径相等 C.应力相等 D.强度相等
53.工程实践中,壹般将直径不不小于( B )的线材归纳為钢丝。
A 8mm B 6mm C 5mm D 3mm
5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 A )需采用切缝法施工,當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25%~30%時切割。
A.缩缝 B.胀缝C.纵缝 D.施工缝
55. 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 D )。
A.质量目的 B.质量方针 C.质量保证体系 D.质量管理体系
56.质量管理应由( A )负责,并规定参与项目的全体员工参与并從事质量管理活動,才能有效地实現预期的方针和目的。
A.项目經理 B.项目技术负责人 C.施工员 D.总监理工程師
57.( A )是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第壹种重要原因。
A.人 B.材料 C.机械设备 C.工艺措施
58.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五大原因是( C )。
A.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措施、安全
B.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流程、劳動环境
C.人、材料、机械设备、工艺措施、环境
D.人、材料、机械设备、技术方案、工程技术环境
59.( D )的质量是整個工程质量检查的基础。
A.單位工程 B.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D.检查批
60.工程常用检测措施有目测法,量测法和( A )三种。
A.试验法 B.探伤法 C. 回弹法 D. 理化试验
61.因产品功能不匹配导致的质量损失,属于( C )的损失。
A. 社會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單位
62.我国建筑工程中對重大质量事故实行分级,共分( D )。
A. 壹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3.文献是( A )及其承载的媒体,壹共有六类。
A. 信息 B. 记录 C. 汇报 D. 指示
64.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应由( D )参与,以保证其公正性。
A. 企业經理 B. 监理工程師 C. 党委書记 D. 無直接负责人
65.质量控制中,以工序质量控制為关键,控制内容包括工序活動( A )和工序活動效果两個方面。
A. 条件 B. 环境 C. 领域 D. 能力
66.质量检查的基本职能有把关职能,防止职能,汇报职能和( B )职能。
A. 提高 B. 改善 C. 改善 D. 发展
67.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有返工,返修和( C )三种。
A. 停工 B. 更换 C. 不做处理 D. 直接回用
68.质量成本趋势分析中,假如考虑3年内质量成本变化状况,则属于( D )趋势分析。
A. 短期 B. 中期 C. 中長期 D. 長期
69.對工程实行全過程的管理应突出防止性,首先应做到( A )控制。
A.事前质量 B. 事後质量 C. 事中质量 D.全面质量
70. 随机原因引起的质量波動,体現為质量無规律的变化,它表明质量处在( B )状态。
A.失控 B. 受控 C. 有利 D. 异常
71.质量控制措施系统重要包括(D )四個措施的安排。
A.技术、组织、經济、控制 B.技术、组织、协调、控制
C.技术、组织、协调、管理 D.技术、组织、經济、管理
72.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则属于( C )。
A.行业推荐性原则 B.行业强制性原则C.国家推荐性原则 D.国家强制性原则
73.施工质量计划应由( A )编制。
A.施工承包企业 B.项目建设單位C.施工监理企业 D.施工设计企业
74.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時,首先应完毕的工作是( D )。
A.制定系统质量控制制度 B.编制系统质量控制计划
C.分析系统质量控制界面 D.确立系统质量控制网络
75.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對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包括监督检查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和 ( B )。
A.监督检查施工项目進度及投资 B.监督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為
C.监督检查施工現場的安全状况 D.验收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76.运用直方图分布位置判断生产過程的质量状况和能力,假如质量特性数据的分布宽度边界到达质量原则的上下界线,阐明生产過程的质量能力( B )。
A.偏小、需要整改 B.处在临界状态,易出現不合格
C.适中、符合规定 D.偏大、不經济
77.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過程体現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A )的系统過程。
A.從目的决策、目的细化到目的实現B.從目的定义、目的决策到目的实現
C.從目的决策、目的细化到目的检查D.從目的定义、目的细化到目的检查
78.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各类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应在竣工验收合格之曰起( D )曰内,将验收文献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立案。
A.45 B.30C.20 D.15
79.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实行過程中,监理机构应根据( C )對施工作业质量進行监督控制。
A.项目管理实行规划 B.施工质量计划C.监理规划与实行细则 D.施工组织设计
80.工程质量记录分析措施中,因果分析图的重要作用是( A )。
A.對壹种质量特性或問題進行深入的原因分析B.判断工程质量与否处在受控状态
C.對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進行评价D.反应质量的变動状况
8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是指( D )對企业的产品及质量管理体系做出對的可靠的评价。
A.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 B.各级消费者协會
C.各單位行政主管部门 D.公正的第三方认证机构
82.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系统中的事中控制是指( A )
A.對质量活動的行為约束与對质量活動過程和成果的检查和监控
B.對质量计划的调整与對质量偏差的纠正
C.對质量活動的行為约束与對质量活動成果的评价认定
D.對质量活動前的准备工作与质量活動過程的监督控制
83.根据C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原则,确立质量方针及实行质量方针的所有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對其工作效果進行评价和改善的壹系列工作称為( C )。
A.质量保证 B.质量控制
C.质量管理 D.质量计划
84.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過程,体現了從目的决策,目的细化到目的实現的系统過程,而质量目的的决策是( A )的职能。
A、建设單位 B、设计單位
C、项目管理征询單位 D、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單位
85.工程项目所在地點的水文、地质和气象是属于( C )的内容。
A.劳動作业环境 C.管理环境B.自然环境 D.社會环境
86.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是面向工程项目建立的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 A )
A.属于壹次性的系统 B.需要進行第三方认证
C.仅波及施工承包單位 D.需要通過业主认证
87.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它的( A )。
A.動力机制 B.约束机制C.反馈机制 D。持续改善机制
88.對于現場安装的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质量的控制,如下說法對的的是( D )。
A.仅在安装時履行审批手续即可
B.安装完毕启用前不需要進行验收
C.使用過程中不需执行任何管理制度
D.安装完毕启用前需經专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才可使用
89.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 A )告知有关方面進行验收.
A.施工單位 B.设计單位C.监理單位 D.政府质量监督部门
90.质量控制应贯彻( A )的方针。
A.防止為主 B.全面质量管理 C.以人為本 D.科技创新
91.對波及构造安全和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進行( B )。
A.見证取样检测 B.抽样检测 C.计数检查 D.计量检查
92.管道沟槽施工沟槽土方应划分為( B )
A.單位工程 B.分项工程 C.分部工程 D.验收批
93.检查批合格的条件是( D )。
A.主控项目所有合格并具有完整的操作质量检查记录
B.壹般项目所有合格并具有完整的操作质量检查记录
C.资料完整
D.主控项目和壹般项目所有合格,资料完整
94.管道工程對波及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C)应進行试验或检测。
A.验收批 B.分项工程C.分部工程 D.子單位工程
95.通過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规定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 A )。
A.严禁验收 B.可让步验收
C.协商确定与否验收 D.由工程管理部门裁定能否验收
96.當經检测达不到设计规定,但經原设计單位核算,仍能满足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時,该验收项目( B )。
A.不能验收 B.可予以验收
C.协商确定与否验收 D.由工程管理部门裁定能否验收
97.通過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规定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 A )。
A.严禁验收 B.可让步验收
C.协商确定与否验收 D.由工程管理部门裁定能否验收
98.單位工程质量验收应由( D )單位组织。
A.监理 B.施工 C.设计 D.建设
99.在工程建设全過程中 ( A )按照监督方案對项目施工状况進行不定期的检查。
A.质量监督机构 B.总监理工程師
C.项目技术负责人 D.建设單位
100.在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贯彻( B )原则會调動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明性,對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A.领导作用 B.全员参与 C.過程措施 D.持续改善
101.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强调以( B )為关注焦點。
A.過程措施 B.顾客 C.持续改善 D.创新
102.质量管理的系统措施包括( B )三大环节。
A.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系统控制B.系统分析、系统工程、系统管理
C.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筹划D.系统分析、系统识别、系统管理
103.在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中,( B)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A.人员素质 B.工程材料 C.施工机械 D.工艺措施
104.在工程建设的( B)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规定,并与投资目的相协调。
A.项目提议書 B.可行性研究 C.项目决策 D.勘察、设计
105.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是(C )。
A.可行性研究阶段 B.决策阶段 C.设计、施工阶段 D.保修阶段
106.保修期间,因施工安装單位的施工和安装质量原因导致的問題,由( B)负责保修及承担费用。
A.设计單位 B.原施工單位 C.物业單位 D.材料供应單位
107.( B )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构造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工程的使用安全。
A.设计單位 B.工程材料 C.物业單位 D.材料供应單位
108.根据生产持续性和生产控制稳定性等状况,检查批抽样方案可采用(D)。
A.多次抽样 B.计数抽样 C.分层抽样 D.调整型抽样
109.對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控制属于( B )质量控制。
A 施工阶段 B 施工准备阶段 C 竣工验收 D 施工管理阶段
110.( B )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
A 分项工程 B 施工作业過程 C 分部工程 D 單位工程
101.( A)的质量决定了分项工程的质量。
A 检查批 B 分部工程 C 單位工程 D 工序
102.由( A )批复准予施工申請表。
A 总监理工程師 B 总工程師 C 项目經理 D 专业监理工程師
103.建设工程施工過程中,分项工程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 C)。
A.局限性 B.波動性 C.隐蔽性 D.复杂性
104.對土方路基质量评估影响最大的指標是( A )。
A.压实度 B.平整度 C.宽度 D.纵断高程
105.平整度重要反应了路面的( B )性能。
A.安全 B.舒适 C.抗滑 D.經济
106.對于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不必检测( D )。
A.强度 B.厚度 C.平整度 D.抗滑
107.填隙碎石基层固体体积率用( A )测定。
A.灌砂法 B.环刀法 C.蜡封法 D.核子密度仪法
108.交工验收時( A )需检测弯沉、平整度、抗滑性能等。
A.沥青混凝土面层 B.水泥混凝土面层 C.半刚性基层 D.土方路基
109.环刀法测定压实度時,环刀取样位置应位于压实层的( B ) 。
A.上部 B.中部 C.底部 D.任意位置
110.水泥混凝土面层应按( A )進行质量评估。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單位工程 D.單项工程
111.無机結合料稳定类基层质量检查時,需检测( B )。
A.立方体抗压强度 B.無侧限抗压强度 C.抗折强度 D.劈裂强度
112.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以( C )龄期的强度為评估根据。
A.7d B.14d C.28d D.90d
113.测定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抗滑摩擦系数,应优先采用( C )。
A.摆式仪法 B.制動距离法 C.摩擦系数测试車法 D.铺砂法
114.對土方路基质量评估影响最大的指標是( A )。
A.压实度 B.平整度 C.宽度 D.纵断高程
115.预制管节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過该面面积的(B )。
A、0.5% B、1% C、1.5% D、2%
116.土基現場CBR值测定成果与室内试验CBR值相比( D )。
A、現場测定值大 B、現場测定值小
C、两者相等 D、需通過對比试验建立换算关系
117.挡墙墙背回填规定墙身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 B )方可開始。
A.70% B.75% C.80% D.90%
118.挡土墙平均墙高超過( C )且墙身面积不不不小于1200m2 時,作為大型挡土墙评估。
A.4m B.5m C.6m D.7m
119.用环刀法检测压实度時,如环刀打入深度较浅,则检测成果會( A)。
A、偏大 B、精确 C、偏小 D、無规律
120.反射波法检测桩的( C ),推定缺陷类型及其在桩身的位置,也可以對桩長進行校核,對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估计。但不能测出桩的承载力。
A.桩長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完整性 D.承载力
121.闭水试验的水頭,壹般為管顶上( C) m。
A.1 B.1.5 C.2 D.2.5
122.钢构造构件内部缺陷用( B )探伤和射线探伤检测。
A.振動法 B.超声波 C.紅外线 D.雷达
123.路基碾压後出現“弹簧”現象的原因重要是( A )
A 含水量過大 B 级配不符合规定
C 压实变数局限性 D 未启動振動功能
124.工程质量未到达规定的原则和规定,存在的严重质量問題,對构造的使用和安全构成重大影响,且又無法通過修补处理的状况下应采用( B )处理。
A 修补处理 B 返工处理 C 不作处理 D 重建处理
125.混合料碾压時不稳定,伴随碾轮隆起,下层出現“弹软”現象的原因( B )
A 含水量過大 B 承载力局限性 C 细料過多 D 過振
126.混合料碾压時,含水量過小,碾压時不成型也許的原因是( C )
A 水泥剂量過大 B 水泥品牌不符合 C 未能保湿养护 D 過振
127.沥青面层泛油的原因也許是( A )
A 沥青下封层用量偏多 B 沥青透层油用量偏多
C 混合料拌合不均匀 D 沥青成分油分過多
128.钻孔灌注桩局部孔径不不小于设计规定原因是( B )
A 钻頭直径偏小 B 软垫层遇水膨胀 C 钻進速度過快 D 钻進速度過慢
129.建筑工程质量問題的类别有( A )
A 质量缺陷 B 质量問題 C 质量病害 D 质量缺陷
130.砼浇筑過程中的過振會导致( C )
A 密实度增長 B 冒气泡C 表面不平整 D 强度過大
131.在進行质量問題成因分析中,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B )。
A.搜集有关资料B.現場调查研究C.進行必要的计算D.分析、比较也許的原因
132.工程发生的质量問題,不管是由于哪壹單位的原因导致,壹般都是先由( B )负责实行处理。
A.建设單位 B.施工單位 C.设计單位 D.监理單位。
13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為了保证(B )的质贯原则,所采用的壹系列监控措施、手段和措施。
A.监理工程師规定 B.协议规定C.政府规定 D.业主规定
135.保证到达施工质量规定的必要前提是( B )。
A.作业技术交底B.质量控制點的设置
C.技术方案先行D.测量及计量器具的性能和精度
136.工程動工前,应當對建设單位給定的原始基准點、基准线和標高等测量控制點進行复核,该复测工作应由( C )完毕。
A.勘察單位 B.设计單位C.施工單位 D.监理單位
137.按规定,建设工程四级重大质量事故应由( B )管理。
A.国务院 B.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D.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138.( B )是建筑工程中對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查项目。
A.基本项目 B.主控项目C.壹般项目 D.控制项目
139.分部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結论分為( D )。
A.优良 B.差 C.不合格 D.壹般
140.施工质量验收中,检查批和分项工程应由(B )组织验收。
A.总监理工程師 B.监理工程師C.施工技术负责人 D.建设單位项目代表
二、多选題
1.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测设已知水平距离及( BC )等工作。
A、测设已知坐標 B、测设已知水平角 C、测设已知高程 D、测设已知方位
2.测设點的平面位置的措施有直角坐標法和( ABD )。
A、极坐標法 B、角度交會法 C、水平视线法 D、距离交會法
3.用水准仪测设坡度的措施有( CD )。
A、高差法 B、视线高法 C、水平视线法 D、倾斜视线法
4.质量数据具有(ABCD )的特性。
A 個体数值的波動性 B 总体(样本)分布的规律性
C 质量数据的集中趋势 D质量数据的离中趋势
5.简朴随机抽样是對所有個体编号采用( ABC )等措施确定中选号码的方式。
A 抽签 B 摇号 C 随机数字表 D 取奇数
6.工程质量数据的抽样检查的長处包括(BCD )。
A.数据可靠 B.精确性高
C.可用于破壞性检查 D.节省人力
7.质量数据的搜集措施有(CD )。
A.等距抽样 B.二次抽样 C.全数检查 D.随机抽样检查
8.工程质量會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下列属于系统性原因的有( BCD)。
A.使用不壹样廠家生产的规格型号相似的材料 B.机械设备過度磨损
C.设计中的安全系数過小 D.施工虽然按规程進行,但规程已更改
9.排列图是壹种常見的质量控制记录分析法,可用于( AD)。
A.分析导致质量問題的微弱环节 B.评价生产過程的能力
C.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 D.分析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10.分项工程设有( ABC )三個指標
A 保证项目 B 基本项目 C容許偏差项目 D 壹般项目
11.参与單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單位為( ABC )等。
A、建设單位 B、施工單位 、设计單位 、勘察單位C、监理單位 D、材料供应單位
12.原则分為( ABCD )原则。
A、国家 B、企业 C、行业 D、地方
13.质量检查员将验收合格的检查批,填好表格後交监理(建设)單位有关人员,有关人员应及時验收,可采用( ABC )来确定与否通過验收。
A、抽样措施 B、宏观检查措施 C、必要時抽样检测 D、抽样检测
14.對沥青路面(或沥青面层)、基层、垫层、土路床均采用双控,即:( AB )。
A、压实度 B、弯沉检测 C、抗压强度 D、抗折强度
15.石灰土类基层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後,轮迹深度不得不小于5mm,并不得有( BD )現象。
A、平整 B、浮土 C、結实 D、脱皮
16.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中将道路工程划分為( ABCD )等部分。
A 單位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分项工程 D 检查批
17.属于道路主控项目的有(ABCD )。
A 构造层的压实度 B 弯沉值 C 面层构造厚度 D 混凝土强度
18.质量管理工作是通過( ABCD )阶段的不停循环進行的。
A、计划 B、实行 C、检查 D、处理
19.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現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原则、设计文献及工程协议中對工程( ABCD )等特性的综合规定。
A.安全 B.使用 C.經济 D.美观
20.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因重要有( ABCD )。
A、人 B、材料 C、机械 D、环境
21.企业实行ISO9000原则的作用有( ABCD )。
A.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B. 适应国际质量管理趋势
C. 提高企业的著名度, D.能在国际上获得竞標的资格
22.下列状况的原材料和构件、配件中,需要進行抽样检查的有( AD )。
A.材料性能不清晰 B.進口材料 C. 宝贵材料 D. 预应力构件
23.检查批的合格质量重要取决于( BC )的检查成果。
A.保证项目 B.主控项目 C.壹般项目 D.基本项目
24.在PDCA循环原理中,各类检查的内容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