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绚丽多彩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枝繁叶茂 B. 碧水蓝天 C. 鸟语花香 D. 硕果累累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同一目镜下,观察到清晰物像时,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
A. B. C. D.
3. 云南双柏县近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绿孔雀的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4. 在人体的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神经组织 D. 肌肉组织
5. 浒苔营养十分丰富,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浒苔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6. 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下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措施中,没有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栽花或种庄稼需适时松土 B. 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
C. 贮藏蔬菜需适当降低温度 D. 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
8. 学习了光合作用后,某同学设计了下图三组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乙组其次,甲组最差
C. 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
D. 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增设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
9. 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它的花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山茶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 成熟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
C. 受精发生在胚珠里 D. 子房发育成种子
10. “过桥米线”起源于滇南地区,被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米线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单子叶植物)种子的( )
A 子叶 B. 胚乳 C. 胚芽 D. 胚轴
11.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 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 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 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 D. 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12. 下列关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四肢着地逐渐发展为直立行走 B. 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 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 骨骼形态始终不变
13. 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生长发育时期,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A. 身高突增 B. 大脑开始发育 C. 出现第二性征 D.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14. 食盐加碘是防治“大脖子病”的有效措施,原因是碘可参与合成(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
15. 某同学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搭配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 牛奶和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
C. 搭配馒头等主食可补充能量 D. 消化牛奶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16. 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 )
A. 咽 B. 喉 C. 气管 D. 食道
17. 慢性肺气肿主要是长期吸烟所致。由于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衰竭。慢性肺气肿直接导致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18.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人体有暂时贮存尿液的( )
A. 肾脏 B. 肾小管 C. 膀胱 D. 肾小球
19. 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 )
A. 耳郭(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蜗
20. 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细胞体(胞体)是( )
A. a B. b C. c D. d
21. 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金蝉脱壳 B. 庄周梦蝶 C. 乌贼喷墨 D. 虾兵蟹将
22. 草鱼和扬子鳄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体内有脊柱 B. 用鳃呼吸 C. 水中产卵 D. 体温恒定
23. 黄胸织布鸟的雄鸟在建巢时会留下洞口用于日后喂食幼鸟。上述行为属于( )
A. 取食(觅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社会(社群)行为 D. 繁殖(生殖)行为
24.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内有细胞核 B. 依靠现成有机物生活
C. 是多细胞真菌 D. 可进行出芽生殖
25. 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度进行分类,狼这一物种不会被划入( )
A 食肉目 B. 猫科 C. 哺乳纲 D. 犬属
26. 受精的鸡卵中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 系带(卵带) B. 卵白 C. 胚盘 D. 卵黄膜
27.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B. 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C. 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 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性状)
28. 下图为某女孩家庭的性别遗传示意图,如果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奶奶,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
A. 1/2 B. 1/4 C. 1/8 D. 0
29. 海南角螳是海南特有的一种螳螂,经过长期的进化,其体色和苔藓的颜色相似,有助于它们生活在长满苔藓的岩壁或者树干上。下列叙述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海南角螳为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 B. 海南角螳可以随环境改变体色
C. 与苔藓颜色相似的海南角螳更易存活 D. 海南角螳与其他螳螂之间不存在生存斗争
30. 安全用药与急救常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药品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 B. 价格越贵的药,副作用越小
C. 药物刚过期,也不能再使用 D. 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止血带压迫止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简答题(共30分)
31. 小粒咖啡是云南最具特色的热带经济作物之一。杂草会争夺咖啡生长的营养物质,抑制其正常生长。硬皮豆是一种可以提供优质生物肥料,促进农作物生长的植物。科研人员在研究硬皮豆不同种植密度(种植密度用S表示,其中S0为不种植硬皮豆)对咖啡生长的影响时,发现其对杂草种类也有影响,结果如下:
种植密度
S0
S1
S2
S3
S4
杂草种类
11科16种
7科11种
6科9种
6科10种
10科15种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杂草属于生物部分中的_______。
(2)表中杂草种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多样性。
(3)咖啡和杂草的关系为___________。实验表明,种植硬皮豆能减少杂草种类,且在S2种植密度下减少的效果最好,据表分析,依据是__________。
32.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它的“果实”无果皮包被,实际上是种子,因种皮为白色的硬壳,俗称“白果”。图中序号①②表示发生在银杏植株内的两个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对银杏的描述可判断它是________(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
(2)银杏叶肉细胞内,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_______。图中序号______释放的能量可供银杏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银杏用种子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称为______(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其种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
33. 健康生活需关注身体健康,定期进行常规体检,根据检查结果,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及时就医。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体检者确诊贫血,那么血常规指标中出现异常的血细胞应该是_______。
(2)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体检测量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体循环中,心室舒张时,_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瓣膜关闭防止血液流回心脏,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张压;心室收缩时,大量血液突然射入动脉,血压却不会过高,是因为动脉具有_______的结构特点,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叫收缩压。
(3)医生对体检人员腹腔右上方进行B超检查,检查的器官是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取某体检者肾动脉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项数据均正常,部分数据如下:
成分
A(克/100毫升)
B(克/100毫升)
C(克/100毫升)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表中C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4. 人睫毛的长短由A、a基因控制,睫毛长为显性性状。下图表示某家庭中睫毛长短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睫毛长与睫毛短是一对________。
(2)据图判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5.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猩红热是一种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带菌者咳嗽时会排出大量的细菌,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发热、咽部肿痛、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主要经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该疾病。患者症状包括高热、面部皮肤潮红、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1)患者甲出现了发热、皮疹并伴随有咽痛的症状,据此初步诊断,甲最有可能患的是上述两种传染病中的_______,经病原体检测证实上述诊断后,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
(2)针对猩红热和登革热的传播特点,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猩红热:________。登革热:________。
36. 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产生的向上拉力,兴趣小组为了将这种向上的拉力演示出来,设计了下图的实验装置,连接处均密封。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A装置U形管中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B装置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上升右边下降,导致B装置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该实验也可说明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
(2)为进一步探究大气的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对植物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该兴趣小组利用B装置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组别
条件
时间/min
1
?
10
2
室内+加湿器
10
3
室内+电吹风吹自然风
10
4
室内+电吹风吹热风
10
①表中1组“?”处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
②通过___________两组对照,可探究气流速度对蒸腾作用强度的影响。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学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36个小题,共8页;满分9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绚丽多彩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 枝繁叶茂 B. 碧水蓝天 C. 鸟语花香 D. 硕果累累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枝繁叶茂,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可以体现生命现象,A错误。
B.碧水蓝天,描述的自然想象,不能体现生命现象,B正确。
C.鸟语花香,鸟和花属于生物,可以体现生命现象,C错误。
D.硕果累累,生物生物能够繁殖,可以体现生命现象,D错误。
故选B。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同一目镜下,观察到清晰物像时,视野范围最大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因此,四台显微镜中应选放大倍数最小的一台,观察到的范围才最大。
【详解】显微镜的镜头分为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中D选项中的物镜最短,放大倍数最小,观察的视野范围最大,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云南双柏县近期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绿孔雀的细胞中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详解】A.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主要起到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绿孔雀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壁,A符合题意。
B.细胞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它包围在细胞质的外面,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无论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质,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含有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在人体的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神经组织 D. 肌肉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
【详解】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A错误。
B.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B错误。
C.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C错误。
D.肌肉组织 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D正确。
故选D。
5. 浒苔营养十分丰富,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浒苔属于(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藻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淡水藻类有衣藻(单细胞藻类)、水绵(多细胞藻类,呈绿色丝状);海洋藻类有紫菜、海带等。
【详解】A.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浒苔营养十分丰富,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能进行光合作用,故浒苔属于藻类植物,A正确。
B.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B错误。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错误。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就是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D错误。
故选A。
6. 稻螟虫是啃食水稻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稻田中放养适量青蛙,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下图表示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中各生物(用甲~丁表示)体内农药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②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③图中甲所代表的生物是青蛙
④图中丁所代表的生物是水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①②稻螟虫是啃食水稻的害虫,青蛙是稻螟虫的天敌,青蛙在稻田中也会遭到蛇的捕食。上述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水稻→稻螟虫→青蛙→蛇,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由题图可知,丙是水稻、乙是稻螟虫、甲是青蛙、丁是蛇,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7. 下列与生产生活有关的措施中,没有利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栽花或种庄稼需适时松土 B. 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
C. 贮藏蔬菜需适当降低温度 D. 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详解】A.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有利于植物呼吸作用,因此栽花或种庄稼需适时松土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及时排水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从而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因此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B不符合题意。
C.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贮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贮藏蔬菜需适当降低温度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科学提高农作物产量,由此可知,种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利用了光合作用作用原理,D符合题意。
故选D
8. 学习了光合作用后,某同学设计了下图三组气密性良好的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氢钠溶液可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B. 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乙组其次,甲组最差
C. 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
D. 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可增设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淀粉)。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本实验唯一变量是二氧化碳而且乙装置可以吸收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故上图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A正确。
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甲装置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可正常进行,但是和丙可释放二氧化碳装置相比,光合作用所需原料少,而乙装置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枝条生长最差,因此预测实验现象为:丙组枝条生长最好,甲组其次,乙组最差,B错误。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了,乙组枝条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丙装置内的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丙组枝条获得的二氧化碳最多,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甲装置清水不能吸收也不能释放二氧化碳,甲组枝条生长正常,故植物黑暗处理一昼夜,再置于上图装置一段时间,用碘液检测到叶片含淀粉的有两组,分别是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甲组和丙组,C正确。
D.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将丙组透明玻璃罩改为黑色的丁组与丙组对照,单一变量是光照,可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正确。
故选B。
9. 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它的花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下列关于山茶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 成熟雄蕊的花药里有花粉
C. 受精发生在胚珠里 D. 子房发育成种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朵完整的两性花,如桃花的结构组成如下图:
果实形成如下图:
【详解】A.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A正确。
B.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成熟花药会散放花粉,B正确。
C.受精为花粉产生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故受精发生在胚珠里,C正确。
D.子房会发育成果实,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D错误。
故选D。
10. “过桥米线”起源于滇南地区,被评为“中国金牌旅游小吃”。米线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单子叶植物)种子的( )
A. 子叶 B. 胚乳 C. 胚芽 D. 胚轴
【答案】B
【解析】
【分析】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具有一片子叶,具有胚乳,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单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胚乳。
【详解】A.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子叶所起的作用是转运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到种子其他部分以供生长发育的需要,A错误。
B.水稻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储存营养物质,故米线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B正确。
C.种子的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C错误。
D.胚轴将来发育成根茎连接的部分,米线的营养物质不是来自胚轴,D错误。
故选B。
11.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 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B. 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 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 D. 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答案】C
【解析】
【分析】‘双碳’是指“碳达标”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
【详解】A.乘坐新能源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利于实现“双碳”,A不符合题意。
B.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减少煤的燃烧,符合节能减排,利于实现“双碳”,B不符合题意。
C.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浪费能源,不符合节能减排,不利于实现“双碳”,C符合题意。
D.大力植树造林,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利于实现“双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下列关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四肢着地逐渐发展为直立行走 B. 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C. 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D. 骨骼形态始终不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不仅使视野扩大、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而且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使人类不断进化,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的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们的大脑也会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可见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头部和脑的进化。
【详解】A.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不仅使视野扩大、前后肢有了明确的分工,A正确。
BC.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的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们的大脑也会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可见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头部和脑的进化,BC正确。
D.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下肢骨越来越粗壮,这样有利于直立行走,D错误。
故选D。
13. 青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A. 身高突增 B. 大脑开始发育 C. 出现第二性征 D.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
【答案】B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会迅速增长,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逐渐的成熟,身体的第二性征也开始出现,比如女孩会有乳房突出、月经来潮等,男孩会长出喉结、胡须、声音也会变化等。
【详解】A.青春期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的时期,这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不符合题意。
B.实际上,大脑的发育在胎儿期就已经开始,并在出生后继续发展。虽然青春期大脑也会继续发育,但并非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的,B符合题意。
C.青春期是性发育和性成熟的时期,男孩和女孩都会出现第二性征,如男孩的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女孩的乳房发育等,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也是生殖器官迅速发育的时期,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食盐加碘是防治“大脖子病”的有效措施,原因是碘可参与合成( )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胰岛素 D. 性激素
【答案】A
【解析】
【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
【详解】A.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氨基酸衍生物),几乎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具有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A正确。
B.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对肌肉增生和软骨形成与钙化有特别重要的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成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错误。
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C错误。
D.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D错误。
故选A。
15. 某同学的早餐是牛奶和鸡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搭配水果蔬菜可补充维生素 B. 牛奶和鸡蛋可以补充蛋白质
C. 搭配馒头等主食可补充能量 D. 消化牛奶的主要场所是口腔
【答案】D
【解析】
【分析】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详解】A.蔬菜和水果中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水果喝蔬菜可以帮助同学补充维生素,A正确。
B.牛奶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B正确。
C.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所以此早餐搭配馒头可补充能量,C正确。
D.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主要在小肠中消化,口腔不能消化牛奶,D错误。
故选D。
16. 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 )
A. 咽 B. 喉 C. 气管 D. 食道
【答案】A
【解析】
【分析】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详解】A.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故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咽,A正确。
BCD.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咽既是呼吸的通道也是消化的通道。故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咽,BCD错误。
故选A。
17. 慢性肺气肿主要是长期吸烟所致。由于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导致心脏负担过重而衰竭。慢性肺气肿直接导致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 )
A. 左心房 B. 左心室 C. 右心房 D. 右心室
【答案】D
【解析】
【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肺和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有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详解】由题干可知,由于肺受损害,肺内血管阻力显著增加,挤压血管,这样血管压力大,为了让肺有足够的血供,心脏就要用更大的力气,因为右心室是把血中的营养物质送到肺的,所以心脏收缩压力增大的腔室为右心室,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8.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人体有暂时贮存尿液的( )
A. 肾脏 B. 肾小管 C. 膀胱 D. 肾小球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详解】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 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 )
A. 耳郭(廓) B. 鼓膜 C. 听小骨 D. 耳蜗
【答案】A
【解析】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详解】A.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将声波传到鼓膜,故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耳郭(廓),A正确。
BCD.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CD错误。
故选A。
20. 下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细胞体(胞体)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a树突;b细胞体;c轴突;d轴突末梢。
【详解】A.a.通常代表神经元的树突,它们是神经元细胞体向外延伸的短而分支多的突起,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神经冲动,A不符合题意。
B.b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称胞体),它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神经元代谢和营养的中心,B符合题意。
C.c能代表神经元的轴突,它是神经元细胞体向外延伸的长而分支少的突起,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C不符合题意。
D.d轴突末梢,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会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进而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完成信息的传递,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 下列词语中提到的动物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金蝉脱壳 B. 庄周梦蝶 C. 乌贼喷墨 D. 虾兵蟹将
【答案】C
【解析】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苍蝇、蚊子、蝗虫都属于昆虫;而鼠妇又称“潮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不是昆虫。
【详解】A.“金蝉脱壳”中提到的蝉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A不符合题意。
B.“庄周梦蝶”中提到的蝶属于节肢动物众的昆虫,有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B不符合题意。
C.“乌贼喷墨”中提到的乌贼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不具有贝壳,C符合题意。
D.“虾兵蟹将”中提到的虾蟹均属于甲壳类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 草鱼和扬子鳄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体内有脊柱 B. 用鳃呼吸 C. 水中产卵 D. 体温恒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1)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哺乳动物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解答即可。
【详解】A.草鱼和扬子鳄都属于脊椎动物,因此它们都具有脊柱,A符合题意。
B.草鱼作为鱼类,确实使用鳃进行呼吸。但扬子鳄作为爬行动物,已经进化出了肺呼吸,不再使用鳃,B不符合题意。
C.虽然草鱼在水中产卵,但扬子鳄的产卵行为并不完全在水中进行。它们通常会在陆地上挖洞产卵,并在卵孵化后,幼鳄会爬入水中生活,C不符合题意。
D.草鱼和扬子鳄都是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恒定不变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3. 黄胸织布鸟的雄鸟在建巢时会留下洞口用于日后喂食幼鸟。上述行为属于( )
A. 取食(觅食)行为 B. 防御行为 C. 社会(社群)行为 D. 繁殖(生殖)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繁殖行为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