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小荣针灸学绪言讲课.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472238 上传时间:2025-10-14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71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小荣针灸学绪言讲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小荣针灸学绪言讲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一、什么是针灸学,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三、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教学内容】,【重点内容】,一、什么是针灸学,针法,针灸学概念,灸法,针灸学特点,繁荣,二、针灸的起源,与发展史,针灸发展史,针灸起源,针起源,灸起源,时间、地点,建立,萌芽,衰败,发展,三、针灸对外交流,日本,朝鲜,欧洲,一、什么是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一个指导思想,三大研究内容,一个目的,中医基础理论,经络,腧穴,刺灸方法,临床防治,疾病,131,的模式,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1.,针的起源,时间:原始时代氏族社会。地点:我国东部。,素问,异法方宜论,:“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方之域,其病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砭石,以石刺病也,针的雏形,总之砭石的应用是在,我国冶炼术发明以前,近年来,在山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一)起源史,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针具的发展,石针、骨针、竹针,冶炼术后,铜、铁、金、银,不锈钢针,特点:光滑、挺直、价廉、易于消毒,金针,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不锈钢毫针,现代使用。,九针,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墓穴出土。,黄帝内经,中所述九针,。,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2.,灸的起源,时间:原始社会人类对火的发明和应用之后,地点:我国北部。,素问,异法方宜论,:“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灸的原料:艾。特点:一点就燃,火不焰,火力温和,深透力强。,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3.,罐的起源,拔罐法,起源:亦称“角法”。,时间:原始社会掌握火的使用以后。,罐具的演变:兽角,-,竹罐,-,金属罐,-,陶罐,-,玻璃罐等,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萌芽期,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476,年,建立期,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问世为标志,发展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时期及明代,衰败期,繁荣期,清代、明国时期,解放后,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1.,萌芽,:,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即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春秋:医缓,医和。,战国:扁鹊。,西汉:长沙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针灸文献。,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2.,建立,:战国,-,秦汉时期。,战国:,黄帝内经,:标志着针灸理论形成。,其中,灵枢,称为,针经,。记载,160,个穴位。,战国,汉代:,难经,:首倡“八会穴”、“五输穴”、押手的作用。,东汉:,伤寒杂病论,:提倡针药并用,三国:华佗:创“华佗夹脊穴”。,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3.,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西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针灸的第一次大总结记载,349,个穴位。,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倡灸法。其妻鲍姑,史料记载第一位女医家。,唐,针灸发展的全盛时期:设针灸专科,开办针灸教学。“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针生”教育模式。,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3.,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唐,孙思邈:,明堂三人图,,多媒体教育先河。,千金方,,提出“阿是穴”、“指寸法”。提出,187,个奇穴。,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的第二次大总结。,考证了,354,个腧穴,将此书刻在石碑上,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铸两,座针灸铜人,创实物教学先河。,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3.,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代。,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统称,“十四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针灸的第三次大总结。收录,359,个穴位。,全球通用针灸教材。,二、针灸的起源和发展简史,(二)发展史,4.,衰败,:清代,民国时期,李学川:,针灸逢源,。收录,361,个穴位。强调针、灸、药三者并用。,吴谦:,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承淡安:中科院院士,近代的针灸教育学家,创办了第一个教育函授构,创办了中医第一本杂志,其弟子遍及东南亚欧美,为振兴针灸学术作出毕生贡献。,5.,复兴,:新中国成立后,成立针灸学院、针灸科、针灸经络研究所、开展针灸科研教学。,编撰出版了大量著作,多次修订了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使用的统一教材。,使腧穴的定位、定名的拼音趋向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200,多种病证的治疗有不同,度的效果。,三、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1,朝鲜:公元六世纪。,2,日本:,公元,562,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针灸甲乙经”东渡扶桑。,公元,702,年,日本在医学教育中开始设置针灸科、针灸疗法受到日本人,的欢迎。,3,欧洲:公元,17,世纪初。,4,全球:北京、上海、南京设立了三大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为百多个国家培训了针灸医生、派送了针灸医疗队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