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术后切口感染护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468897 上传时间:2025-10-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82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术后切口感染护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5年术后切口感染护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术后切口感染护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术后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几天?( ) A. 1 - 2 天 B. 3 - 5 天 C. 5 - 7 天 D. 7 - 9 天 答案:B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多发生在术后 3 - 5 天,此时是细菌在伤口局部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的常见时间段。 2.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措施是( ) A. 术前使用抗生素 B.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C. 术后加强营养 D. 术后伤口换药 答案:B 解析:术中严格无菌操作能最大程度减少细菌污染伤口的机会,是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关键。术前使用抗生素有指征限制,术后加强营养和伤口换药是辅助措施,并非关键。 3. 下列哪项不是术后切口感染的表现?( ) A. 切口红肿 B. 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C. 体温升高 D. 切口疼痛减轻 答案:D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时,切口会出现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患者体温往往升高,而切口疼痛通常会加重,而非减轻。 4. 对于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应用抗生素 B. 拆除缝线,敞开切口 C. 局部热敷 D. 加强营养支持 答案:B 解析:拆除缝线、敞开切口可使脓性分泌物充分引流,是首要措施。应用抗生素需根据药敏结果,局部热敷作用有限,加强营养支持是后续辅助措施。 5. 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 )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大肠杆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厌氧菌 答案:A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致病性强,易在伤口局部繁殖。 6.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前皮肤准备的时间是( ) A. 1 小时 B. 3 小时 C. 6 小时 D. 24 小时 答案:D 解析:手术前皮肤准备在术前 24 小时进行较为合适,能有效去除皮肤表面细菌,减少术中感染风险。 7.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 A.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B.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C. 切口疼痛时可随意使用止痛药 D. 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答案:C 解析:切口疼痛时不能随意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应先评估疼痛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持敷料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情况、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都是正确的护理措施。 8. 下列哪种手术切口属于清洁切口?( ) A. 甲状腺手术 B. 胃大部切除术 C. 阑尾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手术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感染风险低,属于清洁切口。胃大部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属于清洁 - 污染切口,开放性骨折手术属于污染切口。 9.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体温一般会( ) A. 持续低热 B. 先升高后逐渐下降 C. 持续高热 D. 波动不明显 答案:C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时,炎症反应会导致体温持续高热,一般在 38℃以上。 10.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指导患者术后( ) A. 绝对卧床休息 B. 早期活动 C. 避免咳嗽 D. 减少进食 答案:B 解析:早期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利于引流,能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绝对卧床休息不利于恢复,应鼓励咳嗽,保证营养摄入。 11.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换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 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 B. 先换感染伤口,再换清洁伤口 C. 换药顺序无要求 D. 同时更换所有伤口 答案:A 解析:换药时应先换清洁伤口,再换污染伤口,防止交叉感染。 12. 对于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间是( ) A. 术前 1 小时 B. 术前 30 分钟 - 2 小时 C. 术后 1 小时 D. 术后 3 小时 答案:B 解析:对于术后切口感染高危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在术前 30 分钟 - 2 小时给药,能在手术时使伤口局部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13.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饮食应( ) A. 高糖、高脂肪 B. 高蛋白、高维生素 C. 低蛋白、低脂肪 D. 高盐、高糖 答案:B 解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助于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恢复。 14. 下列哪项有助于判断术后切口是否感染?( ) A.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B. 血沉 C. C 反应蛋白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血沉、C 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都有助于判断术后切口是否感染,它们可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 15.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若引流不畅,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挤压引流管 B. 更换引流管 C. 调整引流管位置 D. 以上均可 答案:D 解析:当引流不畅时,挤压引流管、更换引流管、调整引流管位置等措施都可能改善引流情况,促进脓性分泌物排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 ) A. 手术时间长 B. 术前营养不良 C. 糖尿病 D. 肥胖 E. 切口缝合技术差 答案:ABCDE 解析:手术时间长增加细菌污染机会,术前营养不良、糖尿病使患者抵抗力下降,肥胖影响伤口愈合,切口缝合技术差易导致细菌侵入,这些都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2.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有( ) A.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B.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C. 合理使用抗生素 D. 加强营养支持 E. 密切观察病情 答案:ABCDE 解析:严格无菌操作可减少细菌污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感染迹象,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3.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有( ) A. 疼痛 B. 体温过高 C. 营养失调 D. 焦虑 E. 潜在并发症(如败血症等) 答案:ABCDE 解析:切口感染会引起疼痛,炎症导致体温过高,感染消耗营养可致营养失调,患者会因病情产生焦虑,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败血症等潜在并发症。 4. 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原则包括( ) A. 控制感染 B. 充分引流 C. 加强支持治疗 D. 预防并发症 E. 促进伤口愈合 答案:ABCDE 解析:控制感染是首要任务,充分引流脓性分泌物,加强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等,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伤口愈合,这些都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处理原则。 5. 下列哪些情况提示术后切口可能感染?( ) A. 术后 3 天切口疼痛加剧 B. 切口有异味 C. 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范围扩大 D. 体温持续在 38℃以上 E. 切口有渗血 答案:ABCD 解析:术后 3 天切口疼痛加剧、切口有异味、切口周围皮肤红肿范围扩大、体温持续在 38℃以上都提示切口可能感染,而切口有渗血不一定就是感染,可能是正常的渗血情况。 6.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换药时,正确的操作有( ) A. 换药前洗手、戴口罩 B. 先去除原敷料,观察切口情况 C. 用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 D. 更换切口敷料后妥善固定 E. 换药后记录换药情况 答案:ABCDE 解析:换药前洗手、戴口罩可防止交叉感染,先去除原敷料观察切口是必要步骤,用碘伏消毒能有效杀灭细菌,更换敷料后妥善固定利于伤口恢复,换药后记录情况便于观察病情变化。 7. 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A. 术前戒烟 B. 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C. 术中严格止血 D. 术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 E. 减少探视人员 答案:ABCDE 解析:术前戒烟可改善血液循环,控制基础疾病能提高患者抵抗力,术中严格止血减少血肿形成利于愈合,术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人员可降低感染机会,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风险。 8.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 ) A. 关心患者 B. 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 C.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D. 告知患者预后良好 E. 倾听患者诉说 答案:ABCE 解析:关心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倾听患者诉说,可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但不能随意告知患者预后良好,应根据实际情况客观说明。 9.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 ) A. 遵医嘱用药 B.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C. 注意用药时间 D. 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 E. 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答案:ABCE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要遵医嘱,观察不良反应,注意用药时间,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需有指征,不能随意联合。 10.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手术室的要求包括( ) A. 严格消毒 B. 保持清洁 C. 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 D.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E. 定期进行空气细菌监测 答案:ABCDE 解析:严格消毒、保持清洁、控制人员数量、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监测空气细菌,可确保手术室环境无菌,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应贯穿于手术的____、____和____全过程。 答案:术前、术中、术后 解析:手术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影响术后切口是否感染,所以预防要贯穿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护理的全过程。 2.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应采取____卧位,以利于____。 答案:半坐卧位、引流 解析:半坐卧位可使切口处于高位,利于脓性分泌物引流,减少感染扩散。 3. 对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应密切观察切口有无____、____、____及____等情况。 答案:红肿、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 解析:这些都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表现,密切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并采取措施。 4.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换药频率应根据____而定。 答案:切口情况 解析:切口情况不同,如感染程度、分泌物多少等,换药频率也应相应调整,以保证伤口清洁,促进愈合。 5.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指导患者术前做好____准备,保持皮肤____。 答案:皮肤、清洁 解析:术前做好皮肤准备,保持清洁能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术中感染风险。 6.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若出现高热,可采取____等降温措施。 答案:物理降温 解析:对于高热患者,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敷等是常用的降温方法,能避免使用退烧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7.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饮食应增加____的摄入,以促进伤口愈合。 答案:蛋白质 解析:蛋白质是组织修复和生长的重要原料,增加蛋白质摄入有助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伤口愈合。 8. 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____和____。 答案:适应证、用药时间 解析:合理使用抗生素需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同时要注意用药时间,确保在有效时间内发挥作用。 9.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换药时,若发现切口有坏死组织,应及时____。 答案:清除 解析: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可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促进伤口新生组织生长。 10.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器械的消毒应遵循____原则。 答案:严格无菌 解析:手术器械严格无菌才能避免在手术过程中污染伤口,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答案: - 术前: - 做好患者的全身准备,纠正贫血、营养不良等,提高患者抵抗力。 - 严格皮肤准备,术前 24 小时进行,范围符合手术要求,注意避免损伤皮肤。 - 如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潜在感染灶,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 - 术中: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人员要穿戴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器械、敷料等要严格消毒灭菌。 -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创伤。 - 术中严格止血,避免术后形成血肿,为细菌滋生提供条件。 - 术后: -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 - 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包括有无红肿、疼痛、渗血、渗液及脓性分泌物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引流。 - 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时间,避免滥用。 -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解析:从术前患者身体状况改善、皮肤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减少创伤、止血,到术后切口护理、观察病情、活动指导、合理用药及营养支持等方面综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2. 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案: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切口情况(如红肿范围、有无渗血渗液、脓性分泌物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有无疼痛加剧等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 伤口护理: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换药,换药前洗手、戴口罩,先去除原敷料,观察切口后用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再更换切口敷料并妥善固定。 - 若切口有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引流不畅时,采取挤压引流管、更换引流管或调整引流管位置等措施,保证引流通畅。 - 体位护理:采取半坐卧位,利于切口引流,减少感染扩散。 - 发热护理:若患者体温过高,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敷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可通过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补充营养,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倾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其焦虑情绪。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护理要点涵盖病情观察、伤口护理、体位护理、发热护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全面关注患者身体和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五、病例分析题(10 分) 患者,男,56 岁,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 3 天,患者体温升高至 38.5℃,切口疼痛加剧,切口周围皮肤红肿,有少量淡黄色渗液。 1. 该患者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该患者可能出现了术后切口感染。 解析:患者术后第 3 天体温升高、切口疼痛加剧、切口周围皮肤红肿且有渗液,这些表现符合术后切口感染的特点。 2.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案: -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切口情况(红肿范围、渗液量及性质等)及生命体征变化,每 4 小时测量体温 1 次,记录切口渗液情况。 - 伤口护理: - 严格无菌操作进行换药,每日换药 2 次,先去除原敷料,观察切口后用碘伏消毒切口及周围皮肤,更换切口敷料并妥善固定。 -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及时更换。 - 观察渗液情况,若渗液增多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及时报告医生。 - 体位护理:采取半坐卧位,利于切口引流。 - 发热护理: - 体温 38.5℃,可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 - 若体温持续升高或超过 39℃,遵医嘱给予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并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瘦肉粥、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等,必要时可通过肠内营养补充营养,增强患者抵抗力。 -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向其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倾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缓解其焦虑情绪。 解析:根据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情况,从病情观察、伤口护理、体位护理、发热护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