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精神科进食障碍干预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以下哪种进食障碍最常见?
A. 神经性厌食症
B. 神经性贪食症
C. 暴食障碍
D. 回避型/restrictive 食物摄入障碍
答案:A
解析:神经性厌食症是进食障碍中相对最常见的类型。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也较为常见,但发生率低于神经性厌食症。回避型/restrictive 食物摄入障碍相对发病率较低。
2.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是:
A. 过度节食
B. 暴饮暴食后催吐
C. 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
D. 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
答案:C
解析: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核心表现是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担心发胖,即使体重明显过低仍认为自己胖而过度节食。过度节食是行为表现,暴饮暴食后催吐是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反复出现的强迫观念不是神经性厌食症核心症状。
3. 对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其发作性暴食行为的特点是:
A. 每周至少 1 次,持续 3 个月以上
B. 每周至少 2 次,持续 3 个月以上
C. 每周至少 3 次,持续 6 个月以上
D. 每周至少 4 次,持续 6 个月以上
答案:C
解析:神经性贪食症发作性暴食行为特点是每周至少 3 次,持续 6 个月以上。
4. 进食障碍患者常伴有以下哪种心理问题?
A. 焦虑
B. 抑郁
C. 双相情感障碍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进食障碍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双相情感障碍等其他心理问题。
5. 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首要目标是:
A. 恢复正常体重
B. 纠正异常进食行为
C. 改善心理状态
D. 预防并发症
答案:A
解析:恢复正常体重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首要目标,只有体重恢复,才能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6. 对于进食障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应遵循的原则是:
A. 快速增加体重
B. 缓慢增加体重
C. 维持现有体重
D. 先减少体重再增加
答案:B
解析:营养支持治疗应缓慢增加体重,过快增加体重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等不良情况,且不利于身体适应。
7. 在进食障碍的心理治疗中,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针对:
A. 患者的不合理认知
B. 患者的家庭环境
C. 患者的人际关系
D. 患者的遗传因素
答案:A
解析:认知行为疗法主要针对患者的不合理认知,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整行为和情绪。
8. 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辅助治疗进食障碍?
A. SSRIs
B. 抗精神病药物
C. 心境稳定剂
D. 以上都可以
答案:A
解析:SSRIs(选择性 5 -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辅助治疗进食障碍,改善患者的情绪等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和心境稳定剂一般不是常规用于进食障碍辅助治疗的药物类型。
9. 进食障碍患者的家庭治疗重点在于:
A. 改变家庭结构
B. 调整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
C. 让家庭成员学会控制患者饮食
D. 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患者运动
答案:B
解析:家庭治疗重点在于调整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模式,改善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影响。改变家庭结构不是主要目的,也不是让家庭成员控制患者饮食或共同参与运动。
10. 预防进食障碍的关键在于:
A.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
B. 加强健康教育
C. 改善社会环境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预防进食障碍需要早期发现心理问题,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对进食障碍的认识,改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进食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进食行为异常
B. 对体重和体型的过度关注
C. 生理功能紊乱
D. 心理社会功能受损
答案:ABCD
解析:进食障碍诊断标准涵盖进食行为异常,如过度节食、暴饮暴食等;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生理功能紊乱,如月经紊乱等;心理社会功能受损,如社交减少等方面。
2. 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表现有:
A. 反复发作的暴食
B. 反复出现的不适当的代偿行为
C. 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
D. 情绪不稳定
答案:ABCD
解析:神经性贪食症有反复发作的暴食,为防止体重增加有反复出现的不适当代偿行为如催吐等,同时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常伴有情绪不稳定。
3. 进食障碍患者可能出现的躯体并发症有:
A. 营养不良
B. 代谢紊乱
C. 心血管系统疾病
D. 消化系统疾病
答案:ABCD
解析:进食障碍患者因进食异常常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导致代谢紊乱,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等。
4. 心理治疗进食障碍的方法有:
A. 认知行为疗法
B. 人际心理治疗
C. 家庭治疗
D. 支持性心理治疗
答案:ABCD
解析:认知行为疗法改变认知和行为,人际心理治疗改善人际关系,家庭治疗调整家庭环境,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情感支持等都是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5. 在进食障碍的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
A. 遵循治疗方案
B. 定期复查
C.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D. 学会应对压力
答案:ABCD
解析: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遵循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了解恢复情况,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利于康复,学会应对压力可减少病情复发风险。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鉴别要点。
答案:
神经性厌食症以过度节食、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标准、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为主要特点,常伴有内分泌紊乱如闭经等,起病年龄多在青少年期,女性多见。
神经性贪食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之后有不适当的代偿行为如催吐、过度运动等,体重可正常或轻度超重,对体重和体型也有过度关注,起病年龄相对神经性厌食症稍晚,女性同样多见。两者在进食行为、体重状态及相关表现上有明显差异。
解析:通过对比两者在进食行为特点、体重情况以及伴随症状等方面的不同来进行鉴别。
2. 简述进食障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注意事项。
答案:
首先要缓慢增加体重,避免过快增加导致患者不适和对治疗抵触。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包括热量摄入、营养素比例等。
密切监测患者体重、营养指标、身体反应等,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接受和配合治疗。
注意营养支持途径,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经口进食、鼻饲等合适方式。
解析:从体重增加速度、方案个性化、监测指标、心理支持及营养支持途径等方面阐述注意事项。
四、案例分析题(15 分)
患者,女,18 岁,近几个月来体重明显下降,自述食欲减退,刻意控制饮食,每天只吃少量蔬菜和水果,几乎不吃主食和肉类。对自己的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认为自己很胖,尽管体重已低于正常范围仍觉得不满意。月经也出现了紊乱,已经 3 个月没来月经。心理评估发现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人际关系紧张。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
1. 请分析该患者的主要症状及诊断依据。
答案:
主要症状:体重明显下降、食欲减退、刻意控制饮食、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月经紊乱、焦虑情绪、人际关系紧张。
诊断依据:符合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存在过度节食致体重显著低于正常标准,对体重和体型过度关注,同时伴有月经紊乱等躯体症状及焦虑、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表现。
解析:依据案例中描述的患者各种表现,对照神经性厌食症诊断标准进行分析。
2. 针对该患者应采取哪些综合治疗措施?
答案:
首先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缓慢增加体重,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
心理治疗方面,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纠正其不合理认知,家庭治疗改善家庭环境和沟通模式,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情感支持。
可辅助使用 SSRIs 类药物改善焦虑情绪。
定期复查患者体重、营养指标、月经情况及心理状态,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解析:从营养支持、心理治疗、药物辅助及定期复查等方面阐述综合治疗措施。
五、论述题(10 分)
论述如何提高进食障碍的早期识别率及预防效果。
答案:
提高早期识别率:
加强对医务人员、教师、家长等相关人群的培训,提高对进食障碍早期症状的认识,如体重异常变化、进食行为改变、情绪异常等,以便能及时发现疑似病例。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进食障碍知识,提高大众对进食障碍的知晓率,使人们能关注自身及他人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
建立学校、社区等筛查机制,定期对青少年等高危人群进行筛查,通过询问饮食、体重、情绪等情况进行初步评估。
提高预防效果: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积极的自我认知、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韧性。
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观念,避免过度强调体型体重,给予孩子足够情感支持。
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减少媒体对瘦等单一审美观念的过度宣扬,倡导多元化审美。
学校和社区组织开展有益活动,丰富青少年生活,减少因无聊、压力等导致的不良进食行为。
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跟踪,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给予干预。
解析:从提高识别率的培训相关人群、开展宣传、建立筛查机制等方面,以及预防效果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家庭和社会环境、组织活动及随访干预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