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循环功能评估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评估循环功能时,最基本的指标是
A. 心率
B. 血压
C. 呼吸频率
D. 意识状态
答案:B
解析:血压是评估循环功能最基本的指标,它反映了心脏泵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等情况。心率也是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但不是最基本的。呼吸频率主要反映呼吸功能。意识状态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直接评估循环功能的基本指标。
2. 中心静脉压的正常范围是
A. 2 - 5cmH₂O
B. 5 - 12cmH₂O
C. 12 - 15cmH₂O
D. 15 - 20cmH₂O
答案:B
解析:中心静脉压正常范围是 5 - 12cmH₂O ,它反映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可用于评估血容量、心功能等。
3.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中心静脉压升高
A. 血容量不足
B. 右心功能不全
C. 血管扩张
D. 脱水
答案:B
解析:右心功能不全时,心脏射血能力下降,导致血液淤积在右心房及腔静脉,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容量不足、血管扩张、脱水一般会使中心静脉压降低。
4. 心输出量是指
A. 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B. 每分钟两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C. 每搏输出量
D. 每搏输出量×心率
答案:A
解析: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是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这里强调的是一侧心室。
5.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范围是
A. 40 - 60 次/分钟
B. 60 - 100 次/分钟
C. 100 - 120 次/分钟
D. 120 - 140 次/分钟
答案:B
解析:正常成年人安静时心率范围是 60 - 100 次/分钟,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此范围内心脏能较好地完成泵血功能。
6. 反映心肌收缩力的指标是
A. 射血分数
B. 心指数
C. 每搏功
D. 心脏做功量
答案:C
解析:每搏功反映了心肌收缩力,它考虑了心脏射出的血量以及压力等因素。射血分数反映心室泵血效率,心指数考虑了体表面积,心脏做功量综合反映心脏整体做功情况,但每搏功更直接反映心肌收缩力。
7. 以下哪种药物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
A. 硝酸甘油
B. 呋塞米
C. 地高辛
D. 硝普钠
答案:C
解析:地高辛是强心苷类药物,可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甘油主要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呋塞米是利尿剂,主要作用是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硝普钠也是血管扩张剂,用于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
8. 评估血管弹性的指标是
A. 收缩压
B. 舒张压
C. 脉压
D. 平均动脉压
答案:C
解析:脉压反映了动脉血压波动情况,与血管弹性有关。血管弹性好时,脉压相对较小;血管弹性下降时,脉压增大。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脏收缩时的压力,舒张压反映心脏舒张时的压力,平均动脉压综合考虑了一个心动周期中的血压情况。
9. 休克时,中心静脉压降低,血压降低,提示
A. 血容量不足
B. 心功能不全
C. 血管过度收缩
D. 血容量相对过多
答案:A
解析:休克时中心静脉压降低、血压降低,通常提示血容量不足,此时需要补充血容量。心功能不全时中心静脉压一般升高。血管过度收缩可导致血压升高。血容量相对过多会使中心静脉压升高。
10. 心脏听诊时,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常见于
A. 二尖瓣狭窄
B. 二尖瓣关闭不全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答案:A
解析:二尖瓣狭窄时,心脏听诊可闻及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关闭不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狭窄闻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闻及舒张期杂音,但题干问的是常见于舒张期杂音的情况,所以选二尖瓣狭窄。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循环功能评估的方法包括
A. 病史采集
B. 体格检查
C. 实验室检查
D. 影像学检查
答案:ABCD
解析:循环功能评估需要全面综合,病史采集可了解基础疾病等情况;体格检查如测血压、心率、检查心脏等可直接获取相关信息;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等有助于判断;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等可清晰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所以这几种方法都包括。
2.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A. 心率
B. 心肌收缩力
C. 前负荷
D. 后负荷
答案:ABCD
解析:心率加快或减慢会影响心输出量;心肌收缩力增强或减弱直接影响心输出量;前负荷合适时心脏射血能力较好,前负荷异常会影响心输出量;后负荷增加会使心脏射血阻力增大,影响心输出量,所以这四个因素都对心输出量有影响。
3. 判断休克患者补液量是否合适的指标有
A. 血压
B. 心率
C. 尿量
D. 中心静脉压
答案:ABCD
解析:血压回升说明补液后循环功能改善;心率逐渐恢复正常提示补液有效;尿量是反映肾灌注和补液是否合适的重要指标,尿量增多说明补液合适;中心静脉压在合适范围内说明血容量补充恰当,所以这些指标都可用于判断补液量是否合适。
4. 下列关于血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B. 昼夜有波动,清晨较高
C. 运动、情绪激动时血压可升高
D. 血压的形成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等有关
答案:ACD
解析:正常血压会随年龄增长有一定升高趋势;昼夜血压有波动,清晨较低,下午或傍晚较高;运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会升高;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及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等,所以 ACD 正确。
5.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有
A. 每搏输出量
B. 心输出量
C. 射血分数
D. 心脏做功量
答案:ABCD
解析:每搏输出量直观反映一次心跳的泵血量;心输出量综合了每分钟的泵血情况;射血分数反映心室泵血效率;心脏做功量考虑了心脏泵血时克服的压力等,这些都是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三、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循环系统主要由( )和( )组成。
答案:心脏、血管
解析: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运行的管道,二者共同构成循环系统。
2. 收缩压主要反映心脏( )时的压力。
答案:收缩
解析:心脏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此时的压力为收缩压。
3.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每搏输出量约为( )ml。
答案:70
解析:这是正常成年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的大致数值。
4. 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 )和( )的症状。
答案:呼吸困难、水肿
解析:心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会引起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5. 评估循环功能的常用无创检查方法有( )、( )等。
答案: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
解析:心电图可反映心脏电活动情况,辅助评估心脏功能;动态血压监测可连续监测血压变化,更全面了解血压波动情况,是常用的无创评估循环功能的方法。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中心静脉压监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意义:中心静脉压反映右心房及胸腔内上下腔静脉的压力,可用于评估血容量、心功能、血管张力等情况。它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等,指导补液治疗等。
影响因素:血容量,血容量增加时中心静脉压升高,血容量不足时降低;心功能,右心功能不全时中心静脉压升高,心功能良好时正常;血管张力,血管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可能升高,血管扩张时降低。
2. 如何通过心率和血压变化判断休克的类型?
休克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一般来说,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心率加快,血压可正常或稍降低,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明显下降。感染性休克时,早期可出现心率加快,血压正常或稍高,表现为暖休克,后期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进一步加快。心源性休克时,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同时有心脏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
五、病例分析题(10 分)
患者,男性,65 岁,有冠心病史 10 年。因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2 小时入院。查体:血压 80/50mmHg,心率 120 次/分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电图提示 ST 段抬高。
问题:
1.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 简述该患者循环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及依据。
3. 应采取哪些紧急治疗措施?
答案及解析:
1. 该患者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解析:患者有冠心病史多年,突发胸痛、呼吸困难,心电图 ST 段抬高,血压明显降低,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表现。
2. 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坏死,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依据:患者有冠心病史,此次突发胸痛、心电图 ST 段抬高提示心肌梗死,同时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等循环功能障碍表现,说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严重,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引起休克。
3. 紧急治疗措施: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改善氧供;尽快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等提升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可考虑溶栓或介入治疗开通梗死血管,恢复心肌灌注;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状态。
解析:心电监护可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吸氧改善呼吸功能和氧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和心脏功能;溶栓或介入治疗是关键,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预后;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维持重要脏器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