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护理措施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 胆囊结石
B. 细菌感染
C. 胆囊管梗阻
D. 妊娠剧吐
答案:A
解析: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病因是胆囊结石,胆囊管梗阻后可继发细菌感染导致胆囊炎。
2.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A. 禁食
B. 低脂饮食
C. 适量蛋白质
D. 高糖饮食
答案:A
解析:禁食适用于病情较重、伴有明显恶心、呕吐者,一般患者无需完全禁食,可给予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糖饮食。
3.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 平卧位
B. 半卧位
C. 左侧卧位
D. 右侧卧位
答案:B
解析:半卧位可减轻腹壁张力,有利于炎症局限,缓解疼痛。
4. 对于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
A. 早期、足量、联合
B. 晚期、足量、联合
C. 早期、小量、联合
D. 晚期、小量、联合
答案:A
解析:应早期、足量、联合使用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5.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胆绞痛时,禁用的止痛药物是
A. 哌替啶
B. 阿托品
C. 山莨菪碱
D. 吗啡
答案:D
解析:吗啡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加重疼痛,故禁用。
6.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时机一般选择在
A. 妊娠早期
B. 妊娠中期
C. 妊娠晚期
D. 分娩后
答案:B
解析:手术治疗宜在妊娠中期进行,此时手术对胎儿影响较小。
7.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护理,错误的是
A.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B. 禁食、胃肠减压
C.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D. 常规使用宫缩抑制剂
答案:D
解析:一般不需要常规使用宫缩抑制剂,仅在有早产征兆时使用。
8. 预防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措施不包括
A. 合理饮食
B. 适当运动
C. 定期产检
D.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答案:D
解析:预防主要是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等,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9.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出现黄疸时,可能的原因是
A. 胆囊结石堵塞胆管
B. 肝功能损害
C. 溶血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黄疸原因可能是胆囊结石堵塞胆管、肝功能损害、溶血等。
10.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重点是
A. 缓解焦虑情绪
B. 增强信心
C. 讲解疾病知识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心理护理要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其信心,同时讲解疾病知识。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A. 右上腹疼痛
B. 恶心、呕吐
C. 黄疸
D. 发热
答案:ABCD
解析:妊娠期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
2.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应注意
A. 避免油腻食物
B. 少量多餐
C. 保证足够热量
D. 多吃蔬菜水果
答案:ABCD
解析:避免油腻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足够热量,多吃蔬菜水果,有助于病情恢复。
3.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
A. 病情观察
B. 饮食护理
C. 体位护理
D. 用药护理
答案:ABCD
解析:病情观察、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用药护理都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4.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包括
A. 流产
B. 早产
C. 出血
D. 感染
答案:ABCD
解析:手术可能导致流产、早产,还可能有出血、感染等风险。
5.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出院指导包括
A. 饮食规律
B. 适当运动
C. 定期复查
D. 注意个人卫生
答案:ABCD
解析:出院指导涵盖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定期复查、注意个人卫生等方面。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
解析:一般不需要绝对卧床,可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2.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疼痛缓解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解析:疼痛缓解后仍需低脂饮食一段时间,逐渐过渡。
3.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抗生素不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解析:应选择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但仍需谨慎,并非完全无影响。
4.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手术治疗后不会再复发。(×)
解析:有复发的可能。
5. 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心理状态对病情无影响。(×)
解析:不良心理状态可加重病情,心理护理很重要。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简述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情观察要点。
答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了解有无发热、心率加快等异常;观察腹痛情况,如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变化,有无放射痛;观察有无恶心、呕吐、黄疸等伴随症状;监测胎儿情况,如胎动、胎心等,了解胎儿有无异常。
解析: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观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 简述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
答案: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禁食、胃肠减压,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鼓励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部并发症及肠粘连;观察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给予营养支持,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饮食;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解析: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预防并发症。
五、病例分析题(5 分)
患者,女,28 岁,妊娠 26 周,因右上腹疼痛 3 天,加重 1 天入院。患者 3 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发热、黄疸。1 天前疼痛加重,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 37.2℃,脉搏 80 次/分,呼吸 20 次/分,血压 120/80mmHg。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白细胞 12×10⁹/L,中性粒细胞 0.8。腹部超声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可见一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最大直径约 1cm。诊断为妊娠期急性胆囊炎。
问题:请制定该患者的护理计划。
答案:护理计划:
1.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痛情况、恶心呕吐情况,监测胎儿胎动、胎心。
2. 饮食护理:给予低脂、适量蛋白质、高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油腻食物。
3. 体位护理:取半卧位。
4.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对胎儿无害的抗生素,观察用药反应。
5. 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其信心。
6. 疼痛护理:评估疼痛程度,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注意禁用吗啡。
7. 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饮食规律,适当运动,定期复查,注意个人卫生。
解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从病情观察、饮食、体位、用药、心理等多方面制定护理计划,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