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新课表卷命题思路及特点,二、必修,2,的内容在试卷中的体现及教学建议,三、必修,1,的内容在试卷中的体现及教学建议,一、全国新课标卷的结构,(一)、选择题,126,分,16,生物,36+39+15=90,713,化学选择单项选择 每题,6,分共,42,分,1421,物理,48+47+15=110,(二)、非选择题,174,分(含,11,题必考,129,分,+,选考题,45,分),化学必考,26(13),、,27(15),、,28(15),(共,43,分),化学选考,15,分:,36-,选修,2,:化学与技术,37-,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3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单旭峰,:国家考试中心命题秘书 有机专业 博士,二、高考命题范式的转变:,政治立意,19491966,知识立意,19781998,能力立意,1999,至今,素质立意,命题思想:,“,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命题特点,1,、,突出真实问题情境,2,、注重问题解决的能力,3,、关注核心素养、核心观念、学科方法、高阶思维,三、全国新课标卷的特点,三、全国新课标卷的特点,新课标卷较福建卷难度加大,不求覆盖面广,但知识点挖的深。(难度:,0.5,),新情景题多,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要求高。,试题答案开放,对思维、学科素养要求高,考试中心,“,一点四面,”,命题意见:,“,一点,”,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四面,”,是,在高考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体现创新能力的试题,【,2015,新课标,卷,T26,】,(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今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通过设计情境新颖、解答路径多样、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增加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现思维水平提供平台。”,四、全国新课标卷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资源选择:,课后习题,(例),重点使用资源来自使用新课标理综,卷的省份,两南,(,湖南、河南)两北(湖北、河北),三西(江西、山西、陕西),建议人手一套人教版教材,人教社每年各科都有一位编辑参与高考命题,考试大纲,主题,1,:,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主题,2,:,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必修,2,模块内容,主题,1,: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一、全国考试大纲,在选择题中常考查一题,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迁移,主要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理解,需要熟练掌握短周期元素,并将周期表、原子结构、,离子结构、化学键及其键的极性、单质熔沸点、离子的水解等内容,进行综合运用,要求正确得出相关元素的名称并熟悉它们之间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呈现方式上没有出现给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的推断。,二、试题特点及分析,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5,新课标,卷,T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沸点:,WX,B.,阴离子的还原性:,AZ,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YX,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答案,】A,1,、知识上的盲点:,(,1,)、阴离子的还原性,2015,年新课标,卷,T12,,“由元素的非金属性判断阴离子的还原性的顺序”鲁科版教材没有明确提出,建议在讲元素的非金属性时补充;,(,2,)、金属氢化物,2015,年新课标,卷,T9,,题目涉及金属氢化物是鲁科版教材知识的盲点,建议在讲气态氢化物时补充,三、与教材相关性及教学建议,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2,、正确把握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突破原子组成的“数量关系”,3,、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元素“位置一结构一性质”的认知模型,元素性质能够类推至族。,主题,2,: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5,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6,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7,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一、全国大纲,.,全国卷试题考查特点:,(,1,)考查范围:,福建省的考试说明和全国大纲在描述上都只谈及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主要性质,福建省高考卷的,试题考查时严格控制不会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新课标卷在新课标,、,卷中对有机必考部分试题中出现的,有机物范围不再局限于以上几种物质,但所出现的官能团与,上述物质的官能团相同。,二、试题特点及分析,.,全国卷试题考查特点,(,2,)考查形式:,福建省高考卷会在选择题中考查,1,题有机物的性质及应用题及近年在第,23,题,出现,12,空的填空或方程式。,在新课标,、,卷中对有机必考部分每年考查,12,到选择题,,新课标卷近三年的第,26,题实验的考查有两年以有机物的制备提纯为背景,,,第,28,题有关平衡原理题也是常以有机反应为题材,。,二、试题特点及分析,.,全国卷试题考查特点,(,3,)考查要求,有关同分异构体:,在新课标,、,卷中对有机必考部分每年考查,12,到选择题,其中通常有,一道考查同分异构体,同样不要求立体异构。但其中同分异构体的要求到,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而非福建省高考的最多到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关键线式:,在新课标卷中另一显著不同是有机物基本用键线式来表达,这也是福建卷,必考部分没出现的,二、试题特点及分析,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5,新课标,卷,11,】,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量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4,新课标,卷,T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A,戊烷,B,戊醇,C,戊烯,D,乙酸乙酯,【,答案,】A,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4,新课标,卷,T8】,:,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四联苯的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5,种。,等效氢、,位置异构,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2,年新课标,卷,T10】.,分子式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D,位置异构、,碳链异构,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3,年新课标,卷,T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A.15,种,B.28,种,C.32,种,D.40,种,【,答案,】,D,碳链异构、位置异构、,排列组合,高考试题呈现方式,1,、全国卷近四年考查方式:,【,2013,新课标,卷,T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官能团的性质、键线式,命题老师眼中的有机实验考查,命题老师眼中的有机实验考查,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5,新课标,卷,T27,】.,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CO,2,(g)+3H,2,(g)=CH,3,OH,(,g,),+H,2,O(g)H2,CO,2,(g)+H,2,(g)=CO(g)+H,2,O(g)H3,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kJ.mol-1,(,2,)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以有机为背景的原理题,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4,新课标,卷,T28】,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已知:,甲醇脱水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H,1,23.9KJmol,1,甲醇制烯烃反应,2CH,3,OH(g),C,2,H,4,(g),2H,2,O(g)H,2,29.1KJmol,1,乙醇异构化反应,CH,3,CH,2,OH(g),CH,3,OCH,3,(g)H,3,+50.7KJmol,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C,2,H,4,(g),H,2,O(g),C,2,H,5,OH(g),的,H,K,Jmol,1,列式计算乙烯水合制乙醇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陌生有机方程式书写、盖斯定律、平衡常数的表达,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4,新课标,卷,T26】,(,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A,30 B,40 C,50 D,60,【,答案及解析,】,(,6,),a,、,d,的温度计位置错误,冷凝管应该用,直形冷凝管,,若用,球形冷凝管,,冷凝的液体不能全部流下,所以应该用,b,。,(,7,)从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到乙酸过量,则按异戊醇计算。理论上可以生成乙酸异戊酯,6.6g,。则产率为:,3.9g/6.6g100%,60%.,有机物的分离、,冷凝管的选择、产率的计算!,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3,年新课标,卷,T26】,(,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填正确答案标号)。,A.,圆底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A.41%B.50%C.61%D.70%,【,答案及解析,】,(,6,)冷凝管应该用直形冷凝管,若用球形冷凝管,冷凝的液体不能全部流下,所以应该用,CD,。,(,7,)依据反应方程式可以计算出:产率为,61%,,应选,C.,。,.,有机物的分离、产率的计算!,(,1,)依托典型代表物讲清楚官能团性质。,建立有什么样的官能团就有什么样的性质的观念。,鲁科版教材只谈及“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未涉及官能团。,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2,)适时归纳同分异构体的种类,。,必修阶段只涉及到碳链异构;,总结书写的一般规律,由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等效氢的寻找。有序找出可能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等。,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3,)掌握键线式的表达,这是教材中缺少的,认识常见官能团的键线式,表达方式。,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4,)重视有机物的实验教学。,课本中的未出现冷凝管、有机物的干燥、洗涤的操作。,建议可适当补充有机物制备实验,关键是让学生,能进实验室动手。,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主题,1,:,化学用语、常用计量和溶液,主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必修,1,模块内容,主题,1,:化学用语、常用计量及溶液,1,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4,)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8,)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一、全国大纲,主题,1,:化学用语、常用计量及溶液,2,溶液,(,1,)了解溶液的含义。,(,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一、全国大纲,.,全国卷试题考查特点,1,、,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符号模型全国新课标卷中,还是十分重视,2,、全国新课标卷中还有存在如下特点:,(,1,)有关,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在新课标卷中近三年中有两年考到。,二、试题特点及分析,.,全国卷试题考查特点,(,3,),在新课标卷中多处需要计算:,如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定量实验、,及第,37,题中有关晶胞密度的计算。新课标卷对计算的方法要求高、,计算强度大且计算数值未必正好整除。,(,4,),新课标卷以,给信息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考查为主,。,二、试题特点及分析,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4,新课标,卷,,T27】,(,2,)次磷酸,H,3,PO,2,及,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H,3,PO,2,),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填化学式,),NaH,2,PO,2,是正盐还是酸式盐?,其溶液显,性,(,填弱酸性、中性、或者弱碱性,),(,3,),(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后者再与硫酸反应,写出白磷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类、价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5,新课标,卷,T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阿伏伽德罗常数,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3,新课标,卷,T9】,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A,D.1mol,的羟基与,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A,【,答案,】B,【,解析,】,:考察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A,项,溶质,NaAlO,2,和溶剂,H,2,O,中都含有,O,原子;,B,项,,12g,石墨烯含有,N,A,个,C,原子,每一个,C,原子为三个六边形共用,每一个六边形含有,2,个,C,原子,共有,1N,A,0.5=0.5N,A,,,B,正确。,C,项,缺乏体积;,D,项,,1mol,的羟基含有,9N,A,个电子,但,1 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N,A,。,阿伏伽德罗常数,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2,新课标,卷,T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A,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答案,】,:,D,阿伏伽德罗常数,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1,、教材中未介绍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教学时要拓展,2,、教学中多步反应、过量计算等要加强。,的建议日常教学从高一开始应加强计算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训练学生的计算技巧,特别是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极值法等。对于一些鲁科版中没有涉及到的计算如有机物产率的计算,3,、,“,还原产物、还原产物,”,的概念鲁科版中并未涉及到,建议在必修,1,中讲述,“,氧化剂和还原剂,”,时补充。,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理解,加强给信息,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训练、,配平,。,主题,2,: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常见非金属元素(如,H,、,C,、,N,、,O,、,Si,、,S,、,Cl,等),(,1,)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一、全国大纲,.,全国卷命题特点,将方程式融入题目、情境中去考查,而不是简单的,书写书本中出现的方程式,考纲中所列的元素在新课标卷中几乎没有出现,,书本上的方程式在新课标卷中基本不考,二、试题特点及分析,高考试题呈现方式,【,2015,新课标,卷,T,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和,Fe,3,O,4,,还有少量,Fe,2,O,3,、,FeO,、,CaO,、,Al,2,O,3,和,SiO,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3,B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2014,新课标,卷,T27】,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较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2013,新课标,卷,T27】,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点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回答下列问题:,非,8,大元素,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鲁科版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优点:以实验探究的视角进行编排。大部分的,元素化合物物质性质都是以“活动探究”,的形式呈现,而且在介绍完了每一种,典型元素后,都会在节末对含有该元素,的物质建构转化关系图。,缺点:难以对物质性质进行详细介绍,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1,)、氯气的制备,(,2,),、,铝及其化合物的图像,教学中几个应注意的地方,(,3,)、溶解度,三、与教材的相关性及教学建议,2,、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对物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还有空白试验、控制变量的方法。,1,、建立物质转化中的“分类”和“守恒”的观念,三线两图三视角,3,、,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3.1,问题解决的办法:新情境旧方法,N,2,+3H,2,=2NH,3,提炼信息,建立联系,发现规律,阅读分析,得出答案,【,例,】,(,2014,全国,II,卷,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B,4,种,C,5,种,D,6,种,新情境旧方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新型电源与电解池的分析,化学平衡与速率,同分异构体数目,晶胞的计算(均摊法、晶胞密度),。,新情境旧方法,3.2,问题解决的办法:新情境,新,方法,部分题目中不仅所给的背景素材是新的,连涉及的知识都是中学阶段没有涉及的,甚至是与中学知识相违背或者无法解释的。但是此类试题往往会给足够的信息,出题者意在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因此解题的关键读懂所给信息。,(,1,)、利用题给信息,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动力学,实验题(取材于大学实验),化学工艺题(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新情境新方法,(,2,)类比迁移,出题者有意或者无意的,并未直接给出信息,需要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类比迁移。类比迁移并未“无源之水”,一般都是利用周期表迁移同族或者相邻元素的性质,或者利用官能团推测同类有机物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有机官能团,。,类比迁移,【2014,新课标,卷,T28】,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直接水合法或间接水合法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间接水合法是指先将乙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氢乙酯,(C,2,H,5,OSO,3,H),。再水解生成乙醇。写出相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类比迁移,提出问题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开放性试题的考查,1,、实验题中的:实验设计,【2015,新课标,卷,T26】,(3),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2,、选考有机题中的:有机合成路线设计,【,2015,新课标,卷,T38】,(,6,)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个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感谢倾听!请多提宝贵意见!,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情境,【2015,新课标甲卷,】,中食品干燥剂的使用、海水的综合开发、锌锰干电池的回收利用、甲醇的合成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制备、苯酚的工业生产。,【2015,新课标乙卷,】,中新型微生物电池、硼酸和氯化亚铜的工业合成流程聚乙烯缩丁醛及顺式聚异戊二烯橡胶,这类试题既考查了基础知识的应用,又考查了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贯穿绿色化学的思想和环保意识,实现了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体现化学学科是一门实用学科,贴近时代、社会、生活的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科学现象,关注社会发展,促进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返回,新课标试题与课后习题,【2013,新课标卷,I,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5)结晶水合草酸成品的纯度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称量草酸成品0.250g溶于水,用0.050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浅粉红色不消褪,消耗KMnO,4,溶液,15.00 m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列式计算该成品的纯度,。,返回,</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