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康复科手外伤康复护理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手外伤后早期康复的重点是
A. 控制感染
B. 促进伤口愈合
C. 预防关节挛缩
D. 恢复手部功能
答案:A
解析:手外伤后早期伤口有感染风险,控制感染是首要任务,为后续康复奠定基础。
2. 手外伤后关节活动度训练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肌力
B. 防止肌肉萎缩
C. 恢复关节功能
D. 促进血液循环
答案:C
解析:关节活动度训练直接针对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以恢复关节功能。
3. 手外伤后感觉功能训练不包括
A. 触觉训练
B. 痛觉训练
C. 温度觉训练
D. 肌力训练
答案:D
解析:肌力训练不属于感觉功能训练范畴,感觉功能训练主要针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4.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的最佳开始时间是
A. 伤后 1 周内
B. 伤后 2 周内
C. 伤后 3 周内
D. 伤后 4 周内
答案:A
解析:伤后 1 周内开始康复治疗可尽早介入,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
5. 以下哪种手外伤适合进行主动运动训练
A. 肌腱缝合术后早期
B. 骨折未愈合
C. 伤口感染
D. 伤口愈合良好
答案:D
解析:伤口愈合良好是进行主动运动训练的前提,其他情况不适合过早主动运动。
6. 手外伤后肿胀明显时,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 热敷
B. 冷敷
C. 按摩
D. 红外线照射
答案:B
解析:手外伤后肿胀明显时,冷敷可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
7. 手外伤后康复评定不包括
A. 关节活动度评定
B. 肌力评定
C. 心肺功能评定
D. 感觉功能评定
答案:C
解析:心肺功能评定与手外伤康复评定关系不大,主要针对手部相关功能进行评定。
8. 手外伤后预防肌肉萎缩的主要措施是
A. 关节活动度训练
B. 肌力训练
C. 物理治疗
D. 心理治疗
答案:B
解析:肌力训练可刺激肌肉收缩,预防肌肉萎缩。
9.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不包括
A. 主动运动
B. 被动运动
C. 按摩
D. 药物治疗
答案:D
解析:药物治疗不属于促进血液循环的康复治疗方法,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
10. 手外伤后感觉过敏时,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 脱敏训练
B. 热敷
C. 按摩
D. 使用镇痛药物
答案:A
解析:感觉过敏时进行脱敏训练可降低敏感性。
11.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作业治疗的目的不包括
A. 提高手的灵活性
B. 增强手的协调性
C. 改善手的外观
D. 恢复手的功能
答案:C
解析:作业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功能,而非改善外观。
12.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物理因子治疗不包括
A. 超声波治疗
B. 电刺激治疗
C. 针灸治疗
D. 红外线治疗
答案:C
解析:针灸治疗不属于物理因子治疗范畴。
13.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心理治疗的作用不包括
A. 增强患者康复信心
B. 减轻患者疼痛
C. 提高患者依从性
D. 促进患者社会适应
答案:B
解析:心理治疗不能直接减轻疼痛,主要作用于心理方面。
14.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职业训练的目的是
A. 提高患者工作能力
B.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C. 增强患者社交能力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职业训练可综合提高患者多方面能力,包括工作、生活、社交等。
15.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家庭康复指导的重要性在于
A. 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B. 促进患者回归家庭
C. 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D. 以上都是
答案:A
解析:家庭康复指导可确保患者在家中正确康复,提高康复效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手外伤后康复护理的目标包括
A. 促进伤口愈合
B. 恢复手部功能
C. 预防并发症
D.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答案:ABCD
解析:手外伤后康复护理涵盖多个方面,这些都是其目标。
2. 手外伤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包括
A. 伤口护理
B. 固定与制动
C. 抬高患肢
D. 观察病情变化
答案:ABCD
解析:早期这些措施对防止感染、促进恢复很重要。
3. 手外伤后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方法有
A. 主动运动
B. 被动运动
C. 助力运动
D. 关节松动术
答案:ABCD
解析:多种方法可有效训练关节活动度。
4. 手外伤后感觉功能训练的内容有
A. 触觉训练
B. 痛觉训练
C. 温度觉训练
D. 实体觉训练
答案:ABCD
解析:全面训练感觉功能各方面。
5. 手外伤后预防肌肉萎缩的康复护理措施有
A. 肌力训练
B. 肌肉电刺激
C. 按摩
D. 关节活动度训练
答案:ABC
解析:肌力训练、肌肉电刺激、按摩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针对关节。
6. 手外伤后肿胀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
A. 冷敷
B. 抬高患肢
C. 向心性按摩
D. 主动运动
答案:ABC
解析: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肿胀,主动运动在肿胀明显时不合适。
7. 手外伤后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
A. 关节活动度评定
B. 肌力评定
C. 感觉功能评定
D.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答案:ABCD
解析:全面评定手部各方面功能。
8.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物理因子治疗的作用有
A. 促进血液循环
B. 减轻疼痛
C. 消炎消肿
D. 改善肌肉功能
答案:ABCD
解析:物理因子治疗有多种作用。
9.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作业治疗的内容包括
A. 手的灵活性训练
B. 手的协调性训练
C. 手的实用性训练
D. 职业技能训练
答案:ABCD
解析:作业治疗全面提升手部功能。
10.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心理治疗的方法有
A. 支持性心理治疗
B. 认知行为疗法
C. 放松训练
D. 暗示疗法
答案:ABCD
解析: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越早开始越好。( )
答案:√
解析: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
2. 手外伤后关节活动度训练只能在伤口愈合后进行。( )
答案:×
解析:在伤口情况允许时即可开始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并非一定要伤口愈合后。
3. 手外伤后感觉功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恢复手部外观。( )
答案:×
解析:主要目的是恢复感觉功能,而非手部外观。
4. 手外伤后预防肌肉萎缩只需进行按摩。( )
答案:×
解析:预防肌肉萎缩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如肌力训练等,按摩只是其中一种辅助方法。
5. 手外伤后肿胀明显时应进行热敷。( )
答案:×
解析:肿胀明显时应冷敷,热敷会加重肿胀。
6. 手外伤后康复评定只需要评定关节活动度。( )
答案:×
解析:康复评定应全面,包括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功能等多方面。
7. 手外伤后康复治疗中,物理因子治疗只能促进血液循环。( )
答案:×
解析:物理因子治疗有多种作用,如减轻疼痛、消炎消肿等。
8. 手外伤后作业治疗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工作能力。( )
答案:×
解析:作业治疗目的包括提高工作能力、生活质量、协调性等多方面。
9. 手外伤后心理治疗对康复没有作用。( )
答案:×
解析:心理治疗可增强患者康复信心等,对康复有重要作用。
10. 手外伤后家庭康复指导可有可无。( )
答案:×
解析:家庭康复指导很重要,可提高康复效果。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手外伤后康复护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固定与制动:正确固定受伤部位,防止二次损伤,促进愈合。
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伤口及手部情况。
关节活动度训练: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进行主动、被动等训练。
感觉功能训练: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训练。
预防肌肉萎缩:进行肌力训练、肌肉电刺激等。
物理因子治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等促进恢复。
作业治疗:提高手的灵活性、协调性等。
心理治疗:增强康复信心。
解析:手外伤后康复护理是一个综合过程,各方面相互配合,促进手部功能恢复。
2. 手外伤后感觉功能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触觉训练:用不同质地物品轻触手部皮肤。
痛觉训练:采用逐渐增加刺激强度的方式,如用软毛刷轻刷等。
温度觉训练:用冷、热物体接触手部皮肤。
实体觉训练:让患者闭眼触摸不同形状、质地的物体并描述。
两点辨别觉训练:用特制两点辨别觉检查仪或两点针轻触手指皮肤。
定位觉训练:在患者手部皮肤上标记位置,让其闭眼指出。
解析: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可有效恢复手外伤后的感觉功能。
五、病例分析题(共 10 分)
患者,男,35 岁,因机器绞伤致右手拇指、示指离断伤,急诊行断指再植术。术后 1 周,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迹象。请制定此时的康复护理计划。
答案:
伤口护理:继续保持伤口清洁,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
固定与制动:维持断指固定,确保吻合的血管、神经等不受牵拉。
抬高患肢:将右手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减轻肿胀。
观察病情:密切关注断指血运、感觉等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有无麻木等。
关节活动度训练:可进行被动的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屈伸活动,动作要轻柔,每天数次。
感觉功能训练:开始进行轻柔的触觉训练,如用柔软毛巾轻擦手指。
预防肌肉萎缩:可进行轻微的肌肉按摩,从手腕部肌肉开始,逐渐向手指肌肉过渡。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解析:此阶段康复护理要在保证伤口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各项康复训练,促进手部功能恢复,同时关注患者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