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护理学基础护理操作规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关于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及更换床单
B.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
C. 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
D. 无菌包外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E. 无菌持物钳可夹取所有无菌物品
答案:E
解析: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非无菌物品。
2. 测量血压时,若袖带过紧会使测量值(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脉压增大
E. 脉压减小
答案:B
解析:袖带过紧会使血管在未充气前已受压,导致测得的血压值偏低。
3. 为患者进行鼻饲时,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 )
A. 100ml
B. 150ml
C. 200ml
D. 250ml
E. 300ml
答案:C
解析: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4. 下列关于冷疗的作用,错误的是( )
A.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B. 减轻疼痛
C. 控制炎症扩散
D. 降低体温
E. 促进炎症消散
答案:E
解析:冷疗可抑制炎症扩散,而不是促进炎症消散。
5. 患者李某,女性,30岁。因外伤后感染,发生了气性坏疽,最重要的治疗是( )
A. 解热、镇痛
B. 高压氧治疗
C. 应用抗生素
D. 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
E. 清创
答案:E
解析:气性坏疽治疗的关键是清创,及时切除坏死组织。
6. 下列关于铺床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备用床用于供新入院患者使用
B. 暂空床用于准备接收新入院患者
C. 麻醉床可保持床铺不受血液和呕吐物污染
D. 备用床床头和床尾可各抬高15°~30°
E. 麻醉床盖被三折于床尾
答案:C
解析:备用床供新入院患者使用;暂空床供新入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麻醉床可保持床铺不受血液和呕吐物污染;备用床床头和床尾不可抬高;麻醉床盖被三折于背门一侧。
7. 患者张某,男性,45岁。因车祸致颈椎骨折,现进行颅骨牵引治疗。应采取的卧位是( )
A. 端坐位
B. 半坐卧位
C. 头低足高位
D. 头高足低位
E. 俯卧位
答案:D
解析:颅骨牵引时应采取头高足低位,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8. 下列关于口腔护理的目的,错误的是( )
A. 保持口腔清洁
B. 预防口腔感染
C. 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
D. 去除口臭
E. 防止口腔溃疡
答案:E
解析:口腔护理的目的包括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观察口腔变化、去除口臭等,但不能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9. 为患者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为( )
A. 7~10cm
B. 10~15cm
C. 15~20cm
D. 20~25cm
E. 25~30cm
答案:C
解析: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为15~20cm。
10. 下列关于药物保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处
B. 药品应分类放置
C. 麻醉药应加锁保管
D. 药瓶上标签应清晰
E. 内服药用红色标签
答案:E
解析:内服药用蓝色标签,外用药用红色标签,剧毒药用黑色标签。
11. 患者王某,女性,65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入院治疗。护士为其进行雾化吸入时,应调节氧流量为( )
A. 2~4L/min
B. 4~6L/min
C. 6~8L/min
D. 8~10L/min
E. 10~12L/min
答案:C
解析:雾化吸入时,氧流量一般调节为6~8L/min。
12. 下列关于标本采集的原则,错误的是( )
A. 遵照医嘱采集标本
B. 充分准备
C. 严格查对
D. 正确采集
E. 及时送检
答案:B
解析:标本采集的原则包括遵照医嘱、充分准备、严格查对、正确采集、及时送检等,充分准备不是标本采集的原则。
13. 患者赵某,男性,50岁。因胃溃疡出血入院治疗。护士为其进行输血时,应调节滴速为( )
A. 20~40滴/分钟
B. 40~60滴/分钟
C. 60~80滴/分钟
D. 80~100滴/分钟
E. 100~120滴/分钟
答案:B
解析:成人输血一般调节滴速为40~60滴/分钟。
14. 下列关于临终关怀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以缓解患者疼痛为主要目的
B. 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宗旨
C.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照护
D. 主要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
E. 帮助患者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答案:D
解析:临终关怀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等。
15. 患者孙某,女性,28岁。因产后大出血导致休克。护士应采取的卧位是( )
A. 去枕仰卧位
B. 中凹卧位
C. 屈膝仰卧位
D. 侧卧位
E. 半坐卧位
答案:B
解析:休克患者应采取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呼吸,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属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有( )
A. 生命体征测量
B. 口腔护理
C. 静脉输液
D. 导尿术
E. 心肺复苏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属于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 无菌技术操作包括( )
A.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B. 无菌容器的使用
C. 无菌包的使用
D. 铺无菌盘
E. 戴无菌手套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内容。
3. 为患者进行皮肤护理的目的有( )
A.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B. 增强皮肤排泄功能
C. 预防压疮
D. 保持皮肤清洁
E. 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皮肤护理的目的。
4. 下列关于给药的原则,正确的是( )
A. 根据医嘱给药
B.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C. 正确掌握给药的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D. 注意用药的不良反应
E. 给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反应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给药的原则。
5. 下列关于患者入院护理的内容,正确的有( )
A. 迎接新患者
B. 通知医生诊视患者
C. 测量生命体征
D. 建立入院病历
E. 介绍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
答案:ABCDE
解析:这些都是患者入院护理的内容。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护理操作前应评估患者的( )、( )、( )等情况。
答案: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解析: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护理操作的顺利进行和确保患者安全。
2. 测量体温时,口腔温度的正常范围是( ),腋下温度的正常范围是( ),直肠温度的正常范围是( )。
答案:36.3℃~37.2℃、36.1℃~37℃、36.5℃~37.7℃
解析:不同部位体温正常范围不同,是评估患者体温是否正常的重要依据。
3. 为患者进行吸痰时,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秒,两次吸痰间隔时间应大于( )分钟。
答案:15、3
解析:控制吸痰时间和间隔时间可减少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
4. 压疮的好发部位有( )、( )、( )等。
答案:骶尾部、坐骨结节、足跟
解析:这些部位因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等易发生压疮。
5. 静脉输液的目的包括( )、( )、( )等。
答案: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补充营养、维持酸碱平衡
解析: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目的多样。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无菌技术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案:
(1)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准备,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明确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不可在非无菌物品上触及无菌物品。
(4)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5)无菌操作中,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不可使用,应予以更换或重新灭菌。
(6)无菌包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有效期一般为7天,如包内物品超过有效期、被污染或包布受潮,则需重新灭菌。
(7)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不能夹取非无菌物品;取远处无菌物品时,应将无菌持物钳和容器一起搬移;无菌持物钳如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时,不可放回容器内,应重新灭菌。
(8)无菌容器应定期消毒灭菌,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9)铺无菌盘时,必须保持盘面无菌,无菌巾不可触及衣袖、其他物品及非无菌面;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10)戴无菌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及手套内面;发现手套有破损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解析:无菌技术操作关乎医疗安全,每个注意事项都对防止感染至关重要。
2. 简述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要点。
答案:
(1)评估患者口腔情况,包括有无口臭、溃疡、出血等,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2)准备用物,如治疗盘内放有治疗碗、弯盘、棉球、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吸水管、杯子、手电筒、必要时备开口器;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准备漱口液,常用的有生理盐水、1%~3%过氧化氢溶液、1%~4%碳酸氢钠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2%~3%硼酸溶液等。
(3)协助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面向护士,便于操作。
(4)操作时先湿润口唇,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变化,如有活动义齿应取下。
(5)用弯血管钳夹取含有漱口液的棉球,拧干后由内向外、由上向下擦拭牙齿各面、颊部、舌面及硬腭部,每个棉球限用1次。
(6)擦拭完毕,协助患者用吸水管吸漱口液漱口,再用毛巾擦净口角。
(7)再次观察口腔情况,整理用物,记录。
解析:口腔护理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按要点操作能有效达到护理目的。
五、病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25分)
患者李某,男性,75岁。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治疗。患者神志清楚,但体质虚弱,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小王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发红,有硬结,触之疼痛。请分析:
1. 患者骶尾部出现了什么问题?
2. 针对该问题,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答案:
1. 患者骶尾部出现了压疮的淤血红润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受压或受潮湿刺激后,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皮肤表面无破损。
2. 护理措施:
(1)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每2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1次。
(2)保护皮肤,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尿便等刺激,床铺应平整、无碎屑。
(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可采用温水擦浴、局部按摩等方法。温水擦浴水温一般为50~52℃,以离心方向进行,力度适中;局部按摩时,可使用50%乙醇,以手掌大小鱼际肌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环形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
(4)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5)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变化,如发现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解析:通过对病例的分析,明确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压疮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