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消化科高频临床医学题及答案解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 穿孔 B. 出血 C. 幽门梗阻 D. 癌变
答案:B
解析: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约 10%-25%的患者可发生。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相对较少见。
2.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柏油样便( )
A. 内痔 B. 直肠癌 C. 肛裂 D. 上消化道出血
答案:D
解析:上消化道出血时,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液作用后,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呈黑色,质地黏稠发亮,类似柏油,称为柏油样便。内痔、直肠癌、肛裂一般表现为便血,颜色鲜红。
3. 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
A. 幽门螺杆菌感染 B. 自身免疫 C. 理化因素 D. 十二指肠液反流
答案:A
解析: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它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自身免疫、理化因素、十二指肠液反流等也可导致慢性胃炎,但不是最主要原因。
4.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准确的方法是( )
A. 食管吞钡 X 线检查 B. 食管滴酸试验 C. 食管内镜检查 D. 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
答案:C
解析:食管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情况,能准确诊断反流性食管炎,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的最准确方法。食管吞钡 X 线检查、食管滴酸试验、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等也有助于诊断,但准确性不如内镜检查。
5. 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
A. 脾大 B. 腹水 C.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D. 肝掌
答案:D
解析:肝掌是肝硬化肝功能减退时的表现,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导致雌激素增多,引起小动脉扩张形成。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的表现。
6. 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
A. 胆道疾病 B. 过量饮酒 C. 暴饮暴食 D. 高脂血症
答案:A
解析: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等,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可通过胆胰管共同通道导致胰液反流,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过量饮酒、暴饮暴食、高脂血症等也可引发急性胰腺炎,但不是最常见原因。
7. 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是( )
A. 回盲部 B. 升结肠 C. 横结肠 D. 直肠、乙状结肠
答案:D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向上蔓延至整个结肠。回盲部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升结肠、横结肠较少见。
8. 下列哪种药物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
A. 奥美拉唑 B. 阿莫西林 C. 吗丁啉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阿莫西林是抗生素,可杀灭幽门螺杆菌。吗丁啉是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胃肠动力,有助于溃疡愈合。这三种药物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都有应用。
9. 肝性脑病患者禁用的灌肠液是( )
A. 生理盐水 B. 肥皂水 C. 乳果糖 D. 白醋
答案:B
解析: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因为肥皂水可促进肠道氨的吸收,加重病情。生理盐水、乳果糖、白醋等可用于灌肠,有清洁肠道、降低血氨等作用。
10. 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肝癌最有价值( )
A. 肝脏超声 B. 肝脏 CT C. 甲胎蛋白 D. 肝穿刺活检
答案:D
解析:肝穿刺活检可直接获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是否为肝癌及肝癌的类型,对诊断最有价值。肝脏超声、肝脏 CT 可发现肝脏占位,但不能确诊。甲胎蛋白是肝癌的重要标志物,但特异性不强。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消化性溃疡的典型症状是( )。
答案: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解析: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周期性发作的特点,且疼痛具有节律性,如胃溃疡多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
2. 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 )。
答案:烧心和反流
解析:烧心和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最主要的症状,还可伴有胸痛、吞咽困难等。
3. 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
答案:腹水
解析: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
4.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 )小时开始升高。
答案:2-12
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 2-12 小时开始升高,48 小时开始下降,持续 3-5 天。
5.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
答案:结肠黏膜弥漫性炎症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弥漫性炎症,可出现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等。
6. 消化性溃疡患者服用抗酸剂的最佳时间是( )。
答案:餐后 1 小时和睡前
解析:餐后 1 小时胃酸分泌增多,睡前服用可中和夜间胃酸分泌,有利于溃疡愈合。
7. 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
答案:氨中毒学说
解析: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氨可干扰脑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8. 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依据是( )。
答案: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检
解析: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溃疡部位、形态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依据。
9. 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
答案:肝细胞癌
解析: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约占 90%。
10.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关键是( )。
答案:抑制胃酸分泌
解析:胃酸是消化性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抑制胃酸分泌可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的关键。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简述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答案:
(1)一般治疗: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精神紧张,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 抑制胃酸分泌: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H₂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等)。
- 保护胃黏膜:如铋剂(枸橼酸铋钾等)、铝碳酸镁等。
- 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3)手术治疗:适用于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急性穿孔、瘢痕性幽门梗阻、胃溃疡疑有癌变等情况。
解析:消化性溃疡治疗首先要注意一般生活方式的调整,减少诱因。药物治疗中抑制胃酸是关键,可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保护胃黏膜有助于促进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复发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提高治愈率。手术治疗则是针对一些严重并发症或特殊情况。
2. 简述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措施。
答案:
(1)限制钠、水摄入:限制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 2g,进水量限制在 1000ml/d 左右。
(2)利尿剂:常用螺内酯和呋塞米联合应用,根据腹水情况调整剂量。
(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白蛋白等。
(4)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适用于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腹胀等症状时。
(5)腹水浓缩回输: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
(6)手术治疗: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等,适用于顽固性腹水。
解析:肝硬化腹水治疗首先要控制钠、水摄入,减少腹水生成。利尿剂可促进腹水排出。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有助于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腹水。放腹水可迅速缓解症状,但需同时补充白蛋白。腹水浓缩回输可利用自身腹水。手术治疗则是针对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
3. 简述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答案: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常于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疼痛剧烈,多位于中左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2)恶心、呕吐:常与腹痛伴发,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3)腹胀:与腹痛同时存在,是腹腔神经丛受刺激引起肠麻痹的结果。
(4)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 3-5 天。
(5)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等有关。
(6)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出现低钾、低钙等。低钙血症可引起手足抽搐,提示预后不良。
解析: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样,腹痛是突出症状,具有特征性部位和放射特点。恶心、呕吐、腹胀是常见伴随症状。发热与炎症反应有关。重症胰腺炎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低血压或休克,还可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低钙血症的表现对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四、病例分析题(共 10 分)
患者,男性,45 岁,反复上腹痛 5 年,加重 1 周。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有时夜间痛醒。查体:腹平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溃疡,直径约 0.5cm,表面覆白苔。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问题: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写出诊断依据。
(3)简述治疗方案。
答案:
(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诊断依据:反复上腹痛 5 年,疼痛多在空腹时发作,进食后缓解,夜间痛醒,符合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点;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
(3)治疗方案:
- 抑制胃酸分泌: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每天晨起空腹服用。
- 保护胃黏膜:可使用铝碳酸镁,嚼服。
- 根除幽门螺杆菌: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枸橼酸铋钾)和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治疗,疗程 10-14 天。
- 一般治疗:生活规律,避免劳累、精神紧张,戒烟戒酒,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解析:根据患者典型的空腹痛、进食缓解及夜间痛症状,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可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提示溃疡与感染有关。治疗方案中抑制胃酸分泌是关键,保护胃黏膜可促进溃疡愈合,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复发率,同时注意一般生活方式的调整。
五、论述题(共 10 分)
试述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鉴别诊断。
答案:
消化性溃疡与胃癌在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检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可通过以下方面进行鉴别:
(1)临床表现:
- 消化性溃疡:具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特点。胃溃疡多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痛。疼痛一般较规律,可通过服用抗酸剂缓解。
- 胃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出现上腹痛,但疼痛无明显规律,可伴有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呕血、黑便等症状。
(2)胃镜检查:
- 消化性溃疡:溃疡边缘整齐,底部光滑,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 胃癌:胃镜下可见胃黏膜肿物,表面不光滑,可呈溃疡型,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凹凸不平,可伴有结节状隆起,取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3)病理检查:
- 消化性溃疡:病理表现为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缺损,周围组织主要为炎症反应。
- 胃癌:病理可见癌细胞,根据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可分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类型。
(4)其他检查:
- 消化性溃疡:X 线钡餐检查可见龛影,黏膜皱襞向龛影集中。
- 胃癌:X 线钡餐检查可见充盈缺损,胃壁僵硬,蠕动减弱。腹部超声、CT 等检查可发现胃壁增厚、肿物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解析: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在症状上有明显不同,消化性溃疡疼痛规律,而胃癌症状不典型且多有全身症状。胃镜检查可直观观察病变形态,消化性溃疡边缘整齐,胃癌则表现为肿物、溃疡边缘不整等。病理检查是鉴别诊断的金标准,消化性溃疡为良性病变,胃癌为恶性肿瘤。其他影像学检查也可辅助诊断,综合各方面表现可准确鉴别两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