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临床影像科康复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哪项不是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
A. 康复基础学
B. 康复机能评定
C. 社区康复
D. 临床诊断学
答案:D
解析:康复医学主要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机能评定、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社区康复等,临床诊断学不属于康复医学主要内容。
2. 康复评定的目的不包括
A. 发现功能障碍的部位
B. 分析功能障碍的程度
C. 确定疾病的病因
D. 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答案:C
解析:康复评定目的是发现功能障碍部位、分析其程度、判断预后、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等,确定疾病病因不是康复评定目的。
3. 以下哪种是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
A. 改良Ashworth量表
B. Fugl-Meyer评估法
C. Lovett分级法
D. Barthel指数
答案:C
解析:Lovett分级法是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改良Ashworth量表用于评定肌张力;Fugl-Meyer评估法主要用于脑卒中后运动功能评估;Barthel指数用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4. 关于关节活动度测量,错误的是
A. 测量时关节应处于功能位
B. 需暴露被检查关节
C. 固定臂与关节近端骨的长轴平行
D. 移动臂与关节远端骨的长轴平行
答案:A
解析:测量关节活动度时关节应处于解剖位,而非功能位,其他选项均正确。
5. 下列属于低频电疗法的是
A. 音频电疗法
B. 超声波疗法
C. 红外线疗法
D. 紫外线疗法
答案:A
解析:音频电疗法属于低频电疗法;超声波疗法属于超声波疗法;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属于光疗法。
6. 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不包括
A. 增强心肺功能
B. 改善运动功能
C. 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D. 直接治愈疾病
答案:D
解析:运动疗法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神经系统调节能力等,但不能直接治愈疾病。
7.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进行主动运动
A. 关节疼痛明显
B. 肌力2级
C. 关节不稳定
D. 病情较轻能主动配合
答案:D
解析:病情较轻能主动配合时适合进行主动运动;关节疼痛明显、肌力较弱、关节不稳定等情况不适合主动运动。
8. 平衡功能评定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A. Berg平衡量表
B. 静态平衡仪测试
C. 步态分析
D. 单腿站立试验
答案:C
解析:Berg平衡量表、静态平衡仪测试、单腿站立试验等都是平衡功能评定常用方法;步态分析主要用于评估步行功能。
9. 下列哪项不是物理因子治疗的特点
A. 作用广泛
B. 无不良反应
C. 疗效显著
D. 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答案:B
解析:物理因子治疗作用广泛、疗效显著、可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但也可能有不良反应。
10. 作业疗法的治疗重点是
A. 增强肌力
B. 改善关节活动度
C.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 缓解疼痛
答案:C
解析:作业疗法治疗重点是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1. 对于偏瘫患者,最适合的卧位是
A. 仰卧位
B. 健侧卧位
C. 患侧卧位
D. 半卧位
答案:C
解析:患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偏瘫患者患侧肢体挛缩等并发症。
12. 以下哪种训练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A. 关节活动度训练
B. 呼吸训练
C. 吞咽训练
D. 肌力训练
答案:C
解析:吞咽训练有助于改善吞咽功能。
13. 关于假肢的选择,错误的是
A. 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B. 与患者残肢适配良好
C. 价格越高越好
D. 能满足患者功能需求
答案:C
解析:假肢选择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残肢情况、功能需求等,并非价格越高越好。
14. 下列哪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A. 对康复治疗有抵触情绪
B. 偶尔情绪低落
C. 因疼痛而烦躁
D. 康复训练后疲劳
答案:A
解析:对康复治疗有抵触情绪可能提示存在心理障碍,偶尔情绪低落、因疼痛烦躁、康复训练后疲劳等不一定是心理障碍。
15. 康复治疗团队不包括
A. 康复医师
B. 护士
C. 患者家属
D. 康复治疗师
答案:C
解析:康复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等,患者家属不属于康复治疗团队成员。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康复医学的工作模式包括
A. 团队模式
B. 学科间协作模式
C. 社区康复模式
D. 家庭病床模式
答案:ABC
解析:康复医学工作模式有团队模式、学科间协作模式、社区康复模式等,家庭病床模式不是其典型工作模式。
2. 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
A. 躯体功能评定
B. 精神心理评定
C. 言语功能评定
D. 社会功能评定
答案:ABCD
解析:康复评定内容涵盖躯体功能、精神心理、言语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定。
3. 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有
A. 物理治疗
B. 作业治疗
C. 言语治疗
D. 心理治疗
答案:ABCD
解析: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都是常用康复治疗方法。
4. 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人而异
B. 循序渐进
C. 持之以恒
D. 主动参与
答案:ABCD
解析:运动疗法基本原则有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等。
5. 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 依靠社区资源
B. 为社区残疾人服务
C. 强调残疾人主动参与
D. 提供全面康复服务
答案:ABCD
解析:社区康复依靠社区资源,为社区残疾人服务,强调残疾人主动参与,提供全面康复服务。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的理论基础、功能评定方法、治疗技能和规范的医学应用学科,旨在加速人体伤病后的________恢复,预防和减轻其后遗功能障碍程度。
答案:身心
解析:康复医学目的是加速人体伤病后身心恢复。
2. 肌力分为________级,0级表示________。
答案:6;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解析:肌力分6级,0级为完全瘫痪,无肌肉收缩。
3. 关节活动度测量时,量角器的轴心应置于________。
答案:关节的运动轴心
解析:量角器轴心要放在关节运动轴心。
4. 物理因子治疗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
答案:20~1000
解析:超声波频率范围是20~1000kHz。
5. 作业疗法中,根据治疗目的可将作业活动分为功能性作业活动、________作业活动和________作业活动。
答案:职业性;娱乐性
解析:作业疗法作业活动分功能性、职业性、娱乐性作业活动。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康复评定的流程。
答案:康复评定流程包括:首先收集患者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等;然后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如针对运动功能可选用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等方法;接着对患者进行评定操作,获取准确数据;之后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功能障碍程度、部位等;最后综合评定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解析:康复评定需全面收集资料,合理选择方法准确评定,分析结果以指导治疗计划制定。
2. 简述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
答案:运动疗法注意事项有:运动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情等,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疲劳和损伤,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要注意运动环境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运动疗法要与其他治疗方法合理配合;同时要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运动,并做好运动记录,定期评估运动效果。
解析:运动疗法需综合考虑多方面,保障安全有效并促进患者积极参与。
五、病例分析题(共25分)
患者,男,55岁,因脑梗死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入院。
1. 请简述针对该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的康复评定项目(10分)。
答案:可能需要进行的康复评定项目有:肌力评定,了解右侧肢体各肌群肌力情况;关节活动度评定,评估右侧关节活动范围;肌张力评定,判断有无肌张力异常;平衡功能评定,查看患者平衡能力;步态分析,观察患者步行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穿衣、进食、洗漱等能力;言语功能评定,评估是否存在言语障碍;认知功能评定,了解患者认知水平;心理评定,判断患者心理状态。
解析:针对偏瘫患者全面评定各方面功能障碍情况,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2. 假设该患者右侧上肢肌力2级,设计一套适合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案(15分)。
答案:康复训练方案如下:首先进行被动运动,由治疗师或家属辅助患者右侧上肢进行各个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等活动,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日2~3组,以维持关节活动度。然后进行助力运动,患者在辅助下主动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如用健侧手帮助患侧上肢伸展,逐渐增加患侧上肢主动参与程度,每个动作重复8~12次,每日3~4组。接着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如让患者进行患侧上肢的伸展、握拳、旋前旋后等动作,从简单到复杂,每个动作尽量达到最大活动范围,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日4~5组。还可利用器械进行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适量的抗阻训练,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重量,每组动作重复6~10次,每日2~3组。同时,可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拿取物品动作,提高上肢的实用功能。
解析:根据患者肌力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上肢康复训练方案,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