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卫生统计学图表方案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卫生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D.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答案:D
解析:卫生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即有变异的医学事件。
2.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 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D. 统计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答案:A
解析: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3. 总体是由
A. 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 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答案:C
解析: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4. 抽样误差是指
A. 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 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 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D. 样本中每个个体之间的差别
答案:B
解析: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
5. 反映一组性质相同的观测值的平均水平,常选用算数平均数和
A. 几何均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答案:A
解析:几何均数适用于等比资料和对数正态分布资料,常与算术平均数一起反映一组性质相同观测值的平均水平。
6.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极差
B. 标准差
C. 方差
D. 变异系数
答案:D
解析:变异系数可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资料的变异度。
7. 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 μ 到 μ +1.96σ 的面积为
A. 95%
B. 45%
C. 47.5%
D. 97.5%
答案:C
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从均数 μ 到 μ +1.96σ 的面积为 47.5%。
8. 下列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数为 0
B. 标准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为 1
C.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为 1
D. 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一种特殊形式
答案:无(题目有误,标准正态分布是正态分布的特殊形式,均数为 0,标准差为 1,曲线下面积为 1,四个选项说法均正确)
9. 构成比用来反映
A. 某现象发生的强度
B. 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
C. 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
D. A 和 C 都对
答案:C
解析: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0. 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A. 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 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 为了便于比较
D. 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答案:C
解析:计算相对数是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情况。
11. 四格表资料的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A. 增大第一类错误
B. 增大第二类错误
C. 统计量增大
D. 结论正确
答案:A
解析:四格表资料检验若该用校正公式而未用,会增大第一类错误。
12. 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 P≤α,则结论为
A. 多个样本率全不相等
B. 多个总体率全不相等
C. 多个样本率不全相等
D. 多个总体率不全相等
答案:D
解析: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若 P≤α,拒绝 H0,接受 H1,即多个总体率不全相等。
13. 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系数 b 的绝对值越大
A. 所绘散点越靠近回归线
B. 所绘散点越远离回归线
C. 回归线对 x 轴越平坦
D. 回归线对 x 轴越陡
答案:D
解析:回归系数 b 的绝对值越大,回归线对 x 轴越陡。
14. 对某地 200 名 16 岁中学生口腔检查,发现患龋病的人数为 54 人,该资料属于
A. 计量资料
B. 计数资料
C. 等级资料
D. 半定量资料
答案:B
解析:患龋病情况分为患龋和未患龋,属于计数资料。
15. 欲调查某市娱乐场所女性工作人员对性病/艾滋病的认识,从全市 218 所美容美发、按摩、洗脚房和歌舞厅等高危娱乐场所随机抽取 30 所,对该 30 所娱乐场所中所有 18 岁以上的女性工作人员实施问卷调查。该抽样方法属于
A. 整群抽样
B. 单纯随机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答案:A
解析:将全市高危娱乐场所作为群,随机抽取部分群进行调查,属于整群抽样。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 身高
B. 体重
C. 血压
D. 脉搏
答案:ABCD
解析: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通过测量得到的有数值大小的资料都属于计量资料。
2. 统计推断的内容包括
A. 参数估计
B. 假设检验
C. 统计描述
D. 抽样误差
答案:AB
解析:统计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 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差越大,表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越大
B. 标准差越小,表明观察值的变异程度越小
C. 标准差可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D. 标准差的单位与原始数据的单位相同
答案:ABCD
解析: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其大小与变异程度相关,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程度,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
4. 四格表资料的检验的校正条件是
A. n≥40 且 1≤T<5
B. n≥40 且 T≥5
C. n<40 且 1≤T<5 D. n<40 且 T<1
答案:AC
解析:四格表资料检验校正条件为 n≥40 且 1≤T<5 或 n<40 且 1≤T<5。
5. 直线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A. 检验回归系数 b 是否等于 0
B. 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C. 检验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D. 估计回归系数的大小
答案:AB
解析: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是为了检验回归系数 b 是否为 0,从而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回归关系。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设计、搜集资料、____、分析资料。
答案:整理资料
解析:这是统计工作的四个基本步骤。
2. 总体是根据____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答案:研究目的
解析:明确研究目的才能确定总体。
3.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常用____。
答案:标准差
解析:标准差是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
4. 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____。
答案:比重或分布
解析:构成比的定义。
5. 直线回归分析中,回归直线方程为____。
答案:y=a+bx(其中 a 为截距,b 为回归系数)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上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区别:标准差适用于度量衡单位相同且均数相差不大的资料,其大小反映了观察值的绝对离散程度,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变异系数用于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资料,它消除了单位和均数不同的影响,反映的是相对离散程度。
联系:二者都可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异系数是标准差与均数的比值,当均数相差不大时,二者反映离散程度的趋势有一定相似性。
解析:分别阐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在适用情况、反映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以及它们在描述离散程度上的关联。
2. 简述四格表资料检验的应用条件及校正公式的适用情况。
答案:
应用条件:四格表资料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率(构成比)是否有差别。
校正公式适用情况:当 n≥40 且 1≤T<5 或 n<40 且 1≤T<5 时,需用校正公式计算卡方值。
解析:说明四格表资料检验的用途,详细阐述校正公式的适用条件。
五、计算分析题(每题 25 分,共 25 分)
某医生欲比较 A、B 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将 1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药组 50 例,B 药组 50 例。治疗一个疗程后,A 药组显效 30 例,有效 15 例,无效 5 例;B 药组显效 20 例,有效 20 例,无效 10 例。问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有无差别?
(1)请列出四格表。
(2)采用何种检验方法?并说明理由。
(3)计算检验统计量。
(4)确定 P 值,作出推断结论。
答案:
(1)四格表如下:
| 药物 | 显效 | 非显效 | 合计 |
| ---- | ---- | ---- | ---- |
| A 药 | 30 | 20 | 50 |
| B 药 | 20 | 30 | 50 |
| 合计 | 50 | 50 | 100 |
(2)采用四格表资料的检验。理由:该资料是比较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疗效分为显效、非显效,属于两个分类变量,样本量 n = 100≥40,且各格子理论频数 T 均大于 5,故可用四格表资料的检验。
(3)计算理论频数:
T11 = 50×50/100 = 25
T12 = 50×50/100 = 25
T21 = 50×50/100 = 25
T22 = 50×50/100 = 25
卡方值计算公式为:
\[
\chi^2 = \frac{(ad - bc)^2n}{(a + b)(c + d)(a + c)(b + d)}
\]
代入数据:
\[
\chi^2 = \frac{(30×30 - 20×20)^2×100}{50×50×50×50} = 4
\]
(4)自由度 v = (行数 - 1)(列数 - 1) = (2 - 1)(2 - 1) = 1,查卡方界值表,\(\chi^2_{0.05,1} = 3.84\),\(\chi^2 = 4>3.84\),P<0.05,按\(\alpha = 0.05\)水准,拒绝 H0,接受 H1,可认为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有差别。
解析:按题目要求逐步列出四格表,选择合适检验方法并说明理由,计算理论频数和检验统计量,通过查界值表确定 P 值并作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