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检验科操作要点临床实践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下列关于血液标本采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集血标本时,可在输液侧肢体采血
B. 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应在使用抗生素后采集
C. 采集血清标本时,应避免过度震荡
D. 采集全血标本时,应将血液注入抗凝管后用力摇晃
答案:C
解析:采集血标本时不可在输液侧肢体采血;采集血培养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采集血清标本避免过度震荡,防止红细胞破裂溶血;采集全血标本注入抗凝管后轻轻混匀,不能用力摇晃,以免破坏血细胞。
2. 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多长时间内送检( )
A. 1 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答案:A
解析:尿液标本采集后一般应在1小时内送检,防止细菌繁殖、细胞溶解等。
3. 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患者应禁食( )
A. 肉类
B. 蔬菜
C. 水果
D. 米饭
答案:A
解析: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前应禁食肉类、动物血、含铁丰富的食物及药物等,以免出现假阳性。
4. 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常用的抗凝剂是( )
A. 枸橼酸钠
B. 肝素
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
D. 草酸钾
答案:C
解析:血常规检查常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作为抗凝剂,能较好地保存血细胞形态。
5. 下列哪种检查可用于诊断溶血性贫血( )
A. 血清铁测定
B. 血清铁蛋白测定
C. 血红蛋白电泳
D.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答案:D
解析: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可用于诊断溶血性贫血,脆性增加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6. 血清学试验中,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是( )
A. 肥达反应
B. 外斐反应
C.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D.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ASO)
答案:C
解析: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
7. 生化检验中,检测肝功能最常用的酶是( )
A. 谷丙转氨酶(ALT)
B. 谷草转氨酶(AST)
C. 碱性磷酸酶(ALP)
D.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答案:A
解析:谷丙转氨酶(ALT)是检测肝功能最常用的酶,肝细胞受损时ALT升高明显。
8. 进行血脂检查时,要求患者空腹多长时间( )
A. 6小时
B. 8小时
C. 10小时
D. 12小时
答案:B
解析:血脂检查要求患者空腹8小时以上,避免饮食对血脂结果的影响。
9. 下列关于血型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BO血型鉴定常用盐水凝集法
B. Rh血型鉴定常用抗人球蛋白试验
C. 血型鉴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D. 血型鉴定结果可以随时更改
答案:D
解析:血型鉴定结果一旦确定,一般不能随意更改,要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10. 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 )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答案:A
解析: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1小时,防止细胞溶解、细菌繁殖等。
二、多选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
1. 以下哪些属于检验科安全防护措施( )
A. 戴手套
B. 穿工作服
C. 戴口罩
D. 生物安全柜的正确使用
答案:ABCD
解析:戴手套、穿工作服、戴口罩可防止接触感染源,生物安全柜能有效保护操作人员和环境,都是检验科安全防护措施。
2. 关于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正确的是( )
A. 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B.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C. 不同部位标本采集方法不同
D. 标本容器应无菌
答案:ABCD
解析: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微生物标本可提高检出率;及时送检防止标本污染或病原菌死亡;不同部位有其特定采集方法;标本容器无菌可避免杂菌污染。
3. 下列哪些指标可反映肾功能( )
A. 血肌酐
B. 尿素氮
C. 尿酸
D. 胱抑素C
答案:ABCD
解析: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及胱抑素C的变化都可反映肾功能情况。
4. 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标记技术有( )
A. 酶标记技术
B. 荧光标记技术
C. 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D. 胶体金标记技术
答案:ABCD
解析:酶标记技术如ELISA、荧光标记技术如免疫荧光、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如放射免疫分析、胶体金标记技术如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等都是免疫检验常用标记技术。
5. 血常规检查中,可能出现异常结果的项目有( )
A. 红细胞计数
B. 白细胞计数
C. 血小板计数
D. 血红蛋白含量
答案:ABCD
解析: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任何一项都可能出现异常,提示不同的健康问题。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检验科所有标本都必须进行双人核对。( )
答案:错误
解析:一般重要标本需双人核对,并非所有标本。
2. 尿液标本只要外观无异常就不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查。( )
答案:错误
解析:外观无异常也可能存在病理情况,仍需进一步检查。
3. 生化检验标本采集后应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 )
答案:正确
解析:尽快分离血清或血浆可防止血细胞继续代谢等影响检验结果。
4. 血型鉴定结果错误可能会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
答案:正确
解析:血型不符输血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5.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时间越长结果越准确。( )
答案:错误
解析:培养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杂菌生长等影响结果准确性,应按规定时间观察结果。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简述血液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答案:
(1)采取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采血方法及采血量。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采集血液标本应在患者安静状态下进行,避免剧烈运动等因素影响结果。
(4)采集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无渗漏,且符合检验要求。
(5)同时采集多种标本时,应注意采血顺序,避免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
(6)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特殊标本按要求保存和处理。
解析:血液标本采集原则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各点都对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2. 简述尿液检验的临床意义。
答案:
(1)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可通过尿液外观、成分变化辅助诊断。
(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时尿糖升高,黄疸时尿胆红素、尿胆原异常等。
(3)健康状况评估:如尿比重、酸碱度等可反映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等。
(4)药物监测:某些药物的代谢产物可通过尿液排出,监测尿液中药物浓度有助于调整用药剂量。
(5)职业病诊断:如铅中毒时尿铅含量升高等。
解析:尿液检验从多方面反映机体健康状况,对疾病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等都有重要价值。
五、案例分析题(5分)
患者,男,35岁。因发热、咳嗽、咳痰3天入院。血常规检查结果:白细胞计数15×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85%。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炎症。医生怀疑患者为细菌感染,要求检验科进行痰培养检查。
请分析:
(1)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检验科收到痰标本后应如何处理?
答案:
(1)痰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 采集时间:尽可能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 采集方法: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清晨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深部痰液,留于无菌容器中。
- 避免污染:防止唾液、鼻咽部分泌物混入。
(2)检验科收到痰标本后处理:
- 及时接种:将标本接种于合适的培养基上。
- 培养条件:置于适宜温度、湿度等环境下培养。
- 观察结果:定期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解析: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直接影响结果,正确处理可准确检测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