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妇产科学(仿真)》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生物的生殖方式,以下对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进化意义的比较,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利于物种的进化;无性生殖能够快速繁殖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后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
B.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繁殖过程不同
C. 无性生殖比有性生殖更先进,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D.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不重要
2、在生物的遗传规律研究中,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假设要通过实验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以下哪种实验设计是合理的?( )
A. 进行单因子杂交实验,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验证分离定律;进行双因子杂交实验,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B. 选择多个不同的物种进行杂交实验,比较它们的遗传模式
C. 只进行理论分析,不进行实际实验
D. 随机选择亲本进行杂交,不考虑性状和基因的关系
3、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非己”成分,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以下关于免疫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人体的三道防线共同构成了免疫调节的网络,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C. 免疫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过敏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引起的,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起的
D. 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突变或衰老的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4、对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假设要探讨一个物种如何适应极端环境,以下哪个方面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
A. 物种的形态结构变化,如特殊的身体构造和器官
B. 生理生化过程的调整,例如代谢途径和酶活性的改变
C. 行为模式的改变,以更好地获取资源和躲避威胁
D. 以上方面都可能是物种适应极端环境的重要机制,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揭示生物适应性进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对于种群的发展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稳定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 性别比例会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但对种群密度没有直接影响
6、在生物化学的领域内,当研究酶的催化机制时,以下哪种因素对于酶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影响最为显著?( )
A. 温度
B. pH 值
C. 底物浓度
D. 酶的浓度
7、在微生物遗传学的研究中,质粒在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微生物获得一个新的质粒时,以下哪种情况可能会发生?( )
A. 获得新的性状,如耐药性或代谢能力的改变
B. 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C. 质粒会立即丢失,对微生物没有任何影响
D.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会被质粒完全取代
8、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下关于其特点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20%之间,这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
D.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9、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群落的相关概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B.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C.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群落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D.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定会朝着物种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10、在生物进化的学习中,当思考物种形成的机制时,以下哪种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导致新物种产生的重要驱动力?( )
A. 地理隔离
B. 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
D. 基因重组
11、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是合理的?( )
A. 食物链和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因为简单的结构更容易管理和维持
B. 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其稳定性
C. 适度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和反馈机制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当某一物种数量发生变化时,其他相关物种可以通过食物关系进行调节和补偿
D.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没有直接关系,其他因素如气候和地理条件才是关键
12、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假设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能量产生效率,以下哪个方面是关键的考虑因素?( )
A.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供应情况,氧气充足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氧气不足时则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氧呼吸对细胞生存也至关重要
B. 细胞内参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活性和种类,不同的酶催化不同的反应步骤,其活性和种类会直接影响能量产生的效率和途径
C. 细胞所处的环境温度和酸碱度,极端的温度和酸碱度可能会影响酶的活性和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对细胞呼吸的能量产生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D. 细胞的种类和大小,不同种类和大小的细胞具有不同的代谢需求和能量消耗,因此其细胞呼吸的能量产生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13、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下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心法则包括 DNA 的复制、转录、翻译以及 RNA 的逆转录和复制等过程
B. DNA 的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保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C. 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D.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只能从 DNA 流向 RNA ,再流向蛋白质,不能反向流动
14、关于生物的分类学,以下关于物种的概念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B. 物种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生态特征,这些特征是区分不同物种的重要依据
C. 同一物种的个体在基因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物种进化的基础
D. 物种的概念是绝对的,不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1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B.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C.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 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但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某患者进行了一项血液检查,测得红细胞计数为 4.5×10¹²/L,血红蛋白含量为 130g/L,求平均每个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是多少?
2、(本题5分)已知某患者的呼吸频率为 19 次/分,每分钟通气量为 8.5L,求该患者的潮气量是多少?
3、(本题5分)某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为 78%,现给患者口服该药物 110mg,求实际被吸收的药物量是多少?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药理学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本题5分)阐述内科学中消化系统溃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3、(本题5分)分析妇产科学中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4、(本题5分)论述细胞生物学中细胞周期的调控因素及意义。
5、(本题5分)分析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
四、病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一名 5 岁儿童,发热、咳嗽 4 天,出现皮疹 1 天。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逐渐蔓延至面部、躯干和四肢。查体可见口腔黏膜有柯氏斑。请分析该患儿的诊断,疾病的传播途径,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
2、(本题10分)一名 45 岁男性,因反复上腹痛 5 年,加重伴黑便 2 天入院。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请分析该患者溃疡的并发症,治疗方案的调整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3、(本题10分)一位 30 岁男性,因腹痛、腹泻 2 周入院。大便为脓血便,每日 5 - 6 次,伴有里急后重。结肠镜检查显示直肠、乙状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溃疡形成。请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