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南方科技大学
《排水管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水利工程中的水闸需要进行闸门的选型,以下哪种闸门更能适应水头变化较大的情况?( )
A. 平板闸门 B. 弧形闸门 C. 人字闸门 D. 以上都不是
2、在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中,卷材防水层是常用的防水方式之一。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向应根据:( )
A. 地下水位高低 B. 结构形式 C. 施工条件 D. 以上都是
3、某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以下哪种处理方法较为合理?( )
A. 拆除重建
B. 加大柱截面尺寸
C. 外包钢加固
D. 采用碳纤维加固
4、某城市排水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管径为 1000mm,管顶覆土厚度为 2m,地面活载为 10kN/m²,计算管道所受的竖向土压力约为多少?( )
A. 30kN/m B. 40kN/m C. 50kN/m D. 60kN/m
5、某水利枢纽工程的溢洪道设计中,需要确定溢洪道的堰型。若水头较大且流量系数要求较高,以下哪种堰型较为合适?( )
A. 宽顶堰
B. 实用堰
C. 驼峰堰
D. 折线堰
6、某框架结构的底层柱,柱底固定,柱顶有一水平集中力作用。已知柱的高度为 4m,截面尺寸为 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纵向钢筋为 HRB400 级。该柱的计算长度系数为?( )
A. 1.0
B. 1.25
C. 1.5
D. 2.0
7、在钢结构设计中,某钢梁采用 Q235 钢材,其设计强度为 215MPa。已知该钢梁承受的弯矩为 500kN·m,截面惯性矩为 10000cm⁴,请问该钢梁的弯曲应力是否超过设计强度?( )
A. 超过
B. 未超过
C. 无法确定
D. 以上都不对
8、在一座高层混凝土建筑的设计中,考虑到风荷载的影响。以下关于风荷载计算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需根据建筑所在地区的基本风速和地貌类型确定风荷载标准值
B. 建筑高度越高,风振系数越大
C.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可以忽略不计
D. 复杂体型建筑需进行风洞试验确定风荷载
9、在一个建筑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雪荷载的作用。对于积雪较厚的地区,以下哪种计算雪荷载的方法更合理?( )
A. 按均匀分布计算
B. 按不均匀分布计算
C. 参考类似地区经验
D. 以上都不是
10、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锈蚀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那么钢筋锈蚀的原因有哪些?( )
A. 混凝土的碳化、氯离子侵蚀、氧气和水氧气作用
B. 钢筋的应力状态、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温度
C. 钢筋的直径、间距、保护层厚度
D. 以上原因都不是
11、在进行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时,需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以下关于圈梁和构造柱作用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A. 增强房屋的整体性
B. 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C. 增加墙体的承载能力
D. 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12、在一个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中,需要处理新老路面的衔接问题。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更能保证路面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
A. 铺设土工布 B. 铣刨老路面 C. 加铺应力吸收层 D. 以上都是
13、在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中,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至关重要。对于光纤光栅传感器,以下关于其特点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B. 可以用于测量桥梁结构的应变、温度等参数
C.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安装和维护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D. 光纤光栅传感器只能用于新建桥梁的健康监测,不适用于既有桥梁
14、某道路工程,设计车速为60km/h,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确定路面结构厚度时,需要考虑的车辆荷载类型是( )
A. 标准轴载BZZ-100
B. 后轴重140kN
C. 前轴重50kN
D. 以上均需考虑
15、在地下工程中,关于盾构法施工。以下关于盾构选型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应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直径和施工环境选择盾构类型
B. 土压平衡盾构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层
C. 泥水平衡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具有优势
D. 盾构选型对施工进度和成本没有影响
16、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中,场地条件对地震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对于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以下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场地土的类型
B. 覆盖层厚度
C. 地下水的深度
D. 等效剪切波速
17、在一个多层框架结构的建筑设计中,已知风荷载标准值为 0.5kN/m²,房屋高度为 30m,迎风面宽度为 20m,计算风荷载在该结构上产生的倾覆力矩约为多少?( )
A. 1500kN·m
B. 3000kN·m
C. 4500kN·m
D. 6000kN·m
18、在地基处理中,某软弱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桩径为 0.5m,桩间距为 1.0m,等边三角形布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应考虑?( )
A. 桩体承载力
B. 桩间土承载力
C. 桩体和桩间土共同承载力
D. 以上都不对
19、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那么混凝土浇筑应注意哪些问题?( )
A. 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浇筑顺序
B. 振捣方法、浇筑高度、施工缝的处理
C. 养护条件、温度控制、防止裂缝产生
D. 以上问题都应注意
20、在进行桥梁墩台设计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墩台,为了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选用低强度等级水泥 B. 增加水泥用量 C. 减小水灰比 D. 选用粗骨料
21、在一桥梁墩台设计中,已知桥墩承受的水平力为 1000kN ,竖向力为 2000kN ,基础底面尺寸为 3m×5m ,地基土为粉质粘土,内摩擦角为 25° ,粘聚力为 10kPa 。若基础埋深为 2m ,则基底的最大压应力约为( )
A. 200kPa B. 250kPa C. 300kPa D. 350kPa
22、某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深基坑支护,若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以下哪种支护结构形式较为适用?( )
A. 土钉墙 B. 排桩支护 C. 地下连续墙 D. 水泥土墙
23、在隧道工程中,围岩的稳定性是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问题。对于围岩分类的方法,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 围岩分类主要依据岩石的强度、完整性和地下水等因素
B. 现行的围岩分类方法能够准确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地质问题
C. 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可以相互补充和验证
D. 围岩分类结果对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4、在一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堤,路堤高度为 5m ,填土重度为 18kN/m³ ,地基土的重度为 17kN/m³ ,内摩擦角为 10° ,粘聚力为 8kPa 。若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其安全系数为 1.2 ,则路堤的极限高度约为( )
A. 3m B. 4m C. 5m D. 6m
25、某市政道路的填方路段,填方高度为 3m,填土的压实度要求为 95%。已知土的最优含水量为 15%,现场测得土的含水量为 12%,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证压实度?( )
A. 增加碾压遍数 B. 洒水 C. 翻晒 D. 换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简述在地下车库设计中,车库的布局和出入口设置原则,以及如何进行防火分区和通风排烟设计。
2、(本题5分)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水平荷载为何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请详细阐述其原因及影响。
3、(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土的相对密实度,说明其测定方法和在填土工程中的应用。
4、(本题5分)论述在建筑采光设计中,采光系数的计算和采光口的设计,如何利用天然采光满足室内照明需求和节约能源。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座老旧的砖混结构居民楼出现了墙体开裂、倾斜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如基础不均匀沉降、结构老化、使用不当等,研究可行的加固改造方案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本题5分)某山区的公路隧道在通车后,内部照明不足,影响行车安全。分析照明设计和灯具选型的问题,探讨如何进行照明优化和节能改造,提高隧道内的照明效果。
3、(本题5分)某工业厂房的隔热和保温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如气候条件、生产工艺要求、节能标准等,并分析其设计方法。
4、(本题5分)某城市的一条河道整治工程中,需要新建护坡和挡墙。分析不同类型护坡和挡墙的适用性,如浆砌石护坡、混凝土挡墙、生态护坡等,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并研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5、(本题5分)某地区遭受强风袭击后,一座钢结构厂房发生倒塌。研究可能导致厂房倒塌的原因,如结构设计缺陷、钢材质量问题、连接节点强度不足、风荷载计算错误等,并总结此类结构在抗风设计方面的教训。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在水利工程中,大坝的类型(如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及其各自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运行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探讨如何确保大坝的安全稳定和长期有效运行。
2、(本题10分)在桥梁工程中,大跨度桥梁的建设不断取得突破。请深入探讨大跨度桥梁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结构体系选择、材料性能要求、施工方法等,分析其在提高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的作用,并阐述未来的发展趋势。
3、(本题10分)论述土木工程结构抗风设计中,风荷载的计算方法和取值依据,结构风振响应的分析方法,以及抗风措施的选择和应用,包括外形优化、增加阻尼、设置抗风构件等,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抗风设计的要点和难点。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