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桥梁施工中,悬臂拼装法施工速度快,但对施工精度要求高。节段之间的拼接通常采用:( )
A. 湿接缝 B. 干接缝 C. 胶接缝 D. 以上都可以
2、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为了保证排水顺畅,排水立管中的水流状态应尽量保持为:( )
A. 层流 B. 紊流 C. 过渡流 D. 以上都可以
3、在给排水管道设计中,对于重力流排水管道,其最小设计流速应为多少?( )
A. 0.4m/s B. 0.6m/s C. 0.75m/s D. 1.0m/s
4、在水利工程中,大坝的类型有重力坝、拱坝和土石坝等。重力坝主要依靠:( )
A. 坝体自重维持稳定
B. 坝基摩擦力维持稳定
C. 坝体与基岩的结合力维持稳定
D. 以上都是
5、在道路工程的路基压实度检测中,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灌砂法的测量原理是基于:( )
A. 土的密度 B. 土的含水量 C. 土的孔隙比 D. 土的干密度
6、在土方工程施工中,需要计算土方的挖填方量。已知某场地的原始地形标高较为复杂,采用方格网法进行计算时,方格边长一般取多少较为合适?(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7、在桥梁工程中,连续梁桥与简支梁桥相比,具有更好的跨越能力和整体性能。但连续梁桥在施工过程中,通常:( )
A. 更容易控制 B. 难度更大 C. 成本更低 D. 对基础要求更低
8、在道路工程的基层材料选择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形成主要依靠:( )
A. 水泥的水化作用
B. 碎石之间的嵌挤作用
C. 两者共同作用
D. 以上都不是
9、某建筑物的基础受到相邻建筑物施工的影响,产生了不均匀沉降。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更能恢复基础的稳定性?( )
A. 锚杆静压桩加固 B. 顶升纠偏 C. 注浆加固 D. 以上都不是
10、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采用强夯法处理地基,已知单击夯击能为 2000kN·m,夯击点间距为 5m,计算每遍夯击的夯点数约为多少?( )
A. 8 B. 10 C. 12 D. 14
11、某框架结构的商场,在进行内力计算时,活荷载的布置应考虑哪种方法?( )
A. 满布荷载法 B. 分层组合法 C.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D. 以上均可
12、某混凝土柱,在偏心受压情况下,其受压区高度 x 与截面有效高度 h₀ 的关系为 x < h₀/2,该柱属于?( )
A. 大偏心受压
B. 小偏心受压
C. 轴心受压
D. 无法确定
13、对于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以下关于防火涂料的选择。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应根据钢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选择防火涂料
B. 厚型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优于薄型防火涂料
C. 防火涂料的耐久性会影响其防火效果
D. 防火涂料的颜色对其性能没有影响
14、某建筑工程需要进行深基坑支护,若周边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以下哪种支护结构形式较为适用?( )
A. 土钉墙 B. 排桩支护 C. 地下连续墙 D. 水泥土墙
15、在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中,以下哪种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最为严重?( )
A. 二氧化碳 B. 氯离子 C. 硫酸根离子 D. 冻融循环
16、在一个道路的拓宽改造工程中,需要处理新老路面的衔接问题。以下哪种处理方法更能保证路面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
A. 铺设土工布 B. 铣刨老路面 C. 加铺应力吸收层 D. 以上都是
17、在道路工程的路面基层设计中,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是常用的类型之一。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下关于其性能和施工要点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B. 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和含水量
C.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养生期较短,一般为 3 - 7 天
D. 为减少裂缝的产生,可以在基层中掺入适量的纤维材料
18、某隧道的围岩稳定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支护措施。以下哪种支护方式更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 )
A. 喷射混凝土支护 B. 锚杆支护 C. 钢拱架支护 D. 以上都是
19、在进行道路工程设计时,需要确定路面的结构层厚度。对于交通流量较大的高速公路,若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其厚度通常应达到多少才能满足承载要求?( )
A. 15 - 20cm
B. 20 - 30cm
C. 30 - 40cm
D. 40 - 50cm
20、某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裂缝,以下哪种原因最不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
A. 荷载过大 B. 温度变化 C. 混凝土收缩 D. 钢筋配置过多
21、在进行地下防水工程设计时,需要选择防水材料。对于地下室主体结构的防水,以下哪种材料通常是首选?( )
A. 防水卷材
B. 防水涂料
C. 防水混凝土
D. 防水砂浆
22、某砌体结构房屋,采用 MU10 砖和 M5 水泥砂浆砌筑,墙厚 240mm,层高 3.6m,开有一个 1.5m×2.1m 的窗洞。该墙的高厚比修正系数为?( )
A. 1.0
B. 0.9
C. 0.8
D. 0.7
23、在一座大跨度桥梁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多种荷载组合。当风荷载与车辆荷载同时作用时,以下哪种组合方式更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
A. 将风荷载与车辆荷载简单相加
B. 考虑风荷载与车辆荷载的最不利组合
C. 仅考虑风荷载,忽略车辆荷载
D. 仅考虑车辆荷载,忽略风荷载
24、在进行砌体结构设计时,对于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以下哪种情况应考虑空间工作性能( )
A. 横墙间距较小
B. 横墙间距较大
C. 屋盖为现浇混凝土板
D. 屋盖为预制混凝土板
25、某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若地下水位较高且含水层渗透性较强,以下哪种降水方法效果较好?( )
A. 轻型井点降水
B. 喷射井点降水
C. 管井井点降水
D. 电渗井点降水
26、某钢结构厂房,屋面采用压型钢板,檩条间距为 1.5m,风吸力作用下檩条的稳定验算应考虑哪种荷载组合?( )
A. 永久荷载+风吸力
B. 永久荷载+0.9 风吸力
C.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风吸力
D. 永久荷载+可变荷载+0.9 风吸力
27、某桥梁的基础施工中,遇到了地下溶洞。以下哪种处理方法能够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A. 跨越法
B. 堵塞法
C. 加固法
D. 以上都可以
28、在地下工程中,地下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井点降水法,以下关于其作用和适用条件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井点降水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流砂和管涌等现象的发生
B. 井点降水法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和降水深度较深的情况
C. 井点降水法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D. 井点降水法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置
29、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确定地震作用的大小。以下哪种方法是计算地震作用的常用方法?( )
A. 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以上都是
30、在一个钢结构的连接设计中,若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以下哪种螺栓布置方式更能保证连接的强度和刚度?( )
A. 并列布置 B. 错列布置 C. 随意布置 D. 以上都不对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土木工程中建筑施工中的成本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成本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2、(本题5分)论述土木工程中的建筑节能评估方法,包括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的应用、节能指标的计算和评估标准,分析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因素,探讨如何通过评估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改进方向。
3、(本题5分)近年来,绿色建筑理念在土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请详细论述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自然采光与通风的设计等,分析其在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和效益。
4、(本题5分)分析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
5、(本题5分)土木工程中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正在逐渐普及。请详细阐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设备自动化系统等,分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设计和施工中的要点和难点,并结合实际建筑工程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和发展趋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详细阐述桩基础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
2、(本题5分)简述在道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3、(本题5分)请详细说明在建筑电气系统调试中,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和弱电系统的调试内容和方法。
4、(本题5分)在港口工程中,码头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重力式码头、高桩码头和板桩码头。请比较它们的受力特点、适用水深和施工难度。
5、(本题5分)论述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外墙保温技术的种类和特点,如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保温等,并分析其节能效果和施工要点。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某工业厂房的通风除尘系统设计中,如何考虑粉尘的特性和排放标准,分析通风除尘系统的类型选择和设备布置。
2、(本题10分)某桥梁拓宽工程中,新老桥梁连接处出现不均匀沉降和裂缝。分析连接处设计和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基础处理差异、连接构造不合理等,探讨解决不均匀沉降和裂缝的措施,以及如何保证拓宽后桥梁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