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405490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订线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的癌变是细胞异常增殖的结果。以下关于细胞癌变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B.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 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长期接触这些致癌因子会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 D. 只要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2、在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中,以下关于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B.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 C. 初生演替的速度比次生演替慢,因为初生演替的起始条件更加恶劣,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稳定的群落 D.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最终形成的群落类型一定相同,不受外界环境和生物因素的影响 3、对于细胞呼吸的过程,以下关于其各个阶段和能量产生的描述,哪一个是恰当的?( ) A.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被逐步分解,产生大量的 ATP 。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生少量 ATP ,产物有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细胞呼吸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细胞呼吸只有有氧呼吸一种方式,无氧呼吸是不正常的代谢过程 C. 细胞呼吸的各个阶段产生的能量是相同的,与呼吸方式无关 D.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全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对细胞没有实际作用 4、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细菌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其生殖方式主要是二分裂 B. 真菌都是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和大型真菌等,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C.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 D.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多样,包括自养型、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等 5、对于动物的生殖策略,假设要比较不同动物物种的生殖方式和投入,以下哪个因素是关键的?( ) A. 繁殖的频率,即每年繁殖的次数 B. 每次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产还是少产 C. 对后代的照顾和养育方式,包括亲代投入的时间和资源 D. 以上因素都是关键的,它们共同决定了动物的生殖策略,反映了物种在适应环境和进化过程中的选择和权衡 6、对于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以下关于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的分布及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执行各种功能;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参与细胞识别、免疫等过程 B. 细胞膜中的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均匀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 C.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不能移动 D. 糖类在细胞膜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7、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相互依存,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序进行。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 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C. 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全球性、往复循环的,二者相互独立,没有关联 8、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防线。以下关于免疫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它们协同作用发挥免疫功能 B. 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则是后天形成的,针对特定病原体 C.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特异性免疫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清除病原体 D. 免疫系统总是对人体有益,不会对自身组织和细胞产生攻击和损伤 9、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的生命活动受到精确的调控。例如,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于细胞的调控机制失常。以下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其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 细胞分化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细胞核体积增大、酶活性降低等 D.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 10、在植物生理学的学习里,当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是最为关键的?( ) A. 光反应阶段 B. 暗反应阶段 C. 卡尔文循环 D. 电子传递链 11、在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中,花的结构和发育与传粉方式密切相关。当一种植物的花结构发生变化时,以下哪种传粉方式可能会受到影响?( ) A. 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或风媒传粉等方式可能改变 B. 传粉方式不受花结构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不变 C. 植物会停止传粉,无法繁殖后代 D. 传粉方式会随机改变,与花结构无关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当人体剧烈运动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血浆中的酸碱度主要由 H2CO3/NaHCO3 等缓冲对来维持,其比值保持相对稳定 C.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 内环境稳态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引起各种疾病,人体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13、人类遗传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下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B.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红绿色盲等;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分为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的,21 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 D. 人类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出生时就已经表现出来,而且无法治愈 14、关于生物进化的机制,在探讨自然选择、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时,以下哪一种解释是最深入的?( ) A. 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作用于这些变异,使得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逐渐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当种群的基因库发生足够大的变化,形成生殖隔离时,新的物种就可能产生 B.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没有自然选择,就不会有遗传变异和物种形成 C. 物种形成是一个突然发生的过程,与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由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的 D. 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相互独立地作用于生物种群,它们对物种形成的贡献是均等的 15、对于动物的免疫系统,假设要研究一种新型病原体如何突破动物的免疫防线,以下哪个方面是关键的?( ) A. 病原体的表面抗原特征,是否能够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 病原体产生的毒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C. 病原体在动物体内的繁殖速度和扩散途径 D. 以上方面都是关键的,需要综合分析病原体的特性和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深入理解其突破免疫防线的机制 16、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和 NADPH 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将其转化为有机物 C.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越强 D.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水的光解,有机物中的碳全部来自二氧化碳 17、在微生物遗传学的学习中,当研究细菌的基因重组方式时,以下哪种方式能够实现不同细菌个体之间较大片段的基因交换?( ) A. 转化 B. 转导 C. 接合 D. 基因突变 18、在微生物学的研究中,当鉴定未知的微生物菌株时,以下哪种方法通常结合多种特征进行准确的分类和鉴定?( ) A. 形态观察 B. 生理生化试验 C. 16S rRNA 基因测序 D. 以上都是 19、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了解物种的濒危机制是制定有效保护策略的基础。当一个物种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时,以下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导致该物种濒危?( ) A. 物种的生存空间缩小,食物资源减少,繁殖成功率下降 B. 物种会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不会受到栖息地破坏的影响 C. 物种会迁移到其他地方,不会面临濒危的风险 D. 栖息地的破坏只会影响物种的个体数量,不会影响其生存能力 20、细胞的分化是多细胞生物发育的基础。以下关于细胞分化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发生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 B.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同 C. 细胞分化具有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旦细胞发生分化,就不能再恢复到未分化状态 D. 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中细胞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序表达的结果,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请阐述细胞分化的过程、调控机制以及在多细胞生物发育中的重要性。 2、(本题5分)详细探讨生物技术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 3、(本题5分)详细论述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包括共生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固氮机制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开展了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实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分析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以及实验中如何改变蛋白质结构和检测功能变化。讨论实验结果对蛋白质工程的启示。 2、(本题5分)在探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中,通过构建小型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请分析生态瓶中各种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的选择和配置原则,以及如何监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如氧气含量、生物种群数量等,并探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和影响因素。 3、(本题5分)开展了蛋白质的结晶实验。尝试对一种蛋白质进行结晶,观察晶体结构。分析蛋白质结晶的条件和方法,以及影响结晶的因素。阐述如何判断蛋白质结晶的质量和进行结构分析。讨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策略。 4、(本题5分)探究群落的演替实验,观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请描述观察到的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分析影响演替的因素,如气候、土壤、人类活动等,以及群落演替理论在生态恢复中的指导作用。 5、(本题5分)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实验中,观察某种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取食行为、繁殖行为、社会行为等。请分析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动物行为塑造中的作用,以及动物行为对其生存和繁衍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及应对机制。 2、(本题10分)论述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稳态和应对环境压力中的作用。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