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精细化工与化妆品》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 + 2B(g) ⇌ 2C(g),达到平衡时,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 mol、4 mol、4 mol。若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物质的量仍为 4 mol 的是( )
A. 4 mol A + 2 mol B B. 2 mol A + 1 mol B + 2 mol C
C. 2 mol C + 1 mol B D. 1 mol A + 0.5 mol B + 1 mol C
2、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mol/(L·s)
B. v(B) = 0.3mol/(L·s)
C. v(C) = 0.8mol/(L·s)
D. v(D) = 1mol/(L·s)
3、对于反应:4NH₃(g) + 5O₂(g) ⇌ 4NO(g) + 6H₂O(g) ,在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5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v(X)可表示为?( )
A. v(NH₃) = 0.010mol/(L·s)
B. v(O₂) = 0.0010mol/(L·s)
C. v(NO) = 0.0010mol/(L·s)
D. v(H₂O) = 0.045mol/(L·s)
4、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有晶体析出,原因是( )
A. 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B.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
C. 二氧化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更多的溶质 D. 溶液中的水减少了
5、在 2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 + B(g) ⇌ 2C(g),若最初加入 A 和 B 都是 4 mol,10 s 后,测得 v(A) = 0.12 mol/(L·s),则此时容器中 B 的物质的量是( )
A. 1.6 mol B. 2.8 mol C. 3.2 mol D. 3.6 mol
6、在 25℃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H⁺) = 1×10⁻¹² mol/L ,则该溶液的 pH 可能为( )
A. 2 B. 7 C. 12 D. 无法确定
7、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达到平衡。若减小压强,则平衡(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8、在一定温度下,有反应:2A(g) + B(g) ⇌ 3C(g) ,已知起始时,A、B 的浓度分别为 2mol/L 和 1mol/L ,2min 后,测得 A 的浓度为 1.8mol/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min 内,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mol/(L·min)
B. 2min 内,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mol/(L·min)
C. 2min 时,C 的浓度为 0.6mol/L
D.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0.9
9、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若 v(A) = 0.8 mol/(L·s),v(B) = 0.6 mol/(L·s),v(C) = 1.2 mol/(L·s),v(D) = 1.6 mol/(L·s),则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A. v(A) B. v(B) C. v(C) D. v(D)
10、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NO2 发生反应:2NO2(g) ⇌ N2O4(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 4/5。则此时 NO2 的转化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11、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 0.5 mol/(L·s) B. v(B) = 0.3 mol/(L·s)
C. v(C) = 0.8 mol/(L·s) D. v(D) = 1 mol/(L·s)
1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2SO₂(g) + O₂(g) ⇌ 2SO₃(g)达到平衡。若增大氧气的浓度,则平衡( )
A.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13、在 25℃时,将 pH = 3 的醋酸溶液和 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
A. 酸性 B. 中性 C. 碱性 D. 无法确定
14、在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和 1 mol B 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 xC(g) + 2D(g)。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0.8 mol D,并测得 C 的浓度为 0.2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 = 1
B. B 的转化率为 40%
C. 2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min)
D. 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则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15、在一定温度下,向 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X 气体和 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 + 2Y(g) ⇌ 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消耗 0.1 mol X 同时生成 0.2 mol Z
D. 容器内 X、Y、Z 的分子数之比为 1:2:2
16、已知反应:A(g) + 2B(g) ⇌ 2C(g) ,在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 的同时生成 2n mol C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A、B、C 的浓度之比为 1 : 2 : 2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7、已知在 25℃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 1.0×10⁻¹⁴,下列溶液在该温度下一定呈中性的是?( )
A. pH = 7 的溶液
B. c(H⁺) = 1.0×10⁻⁷ mol/L 的溶液
C. c(H⁺) = c(OH⁻) = 1.0×10⁻⁷ mol/L 的溶液
D. 由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跟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所形成的溶液
18、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发生反应 2A(g) + B(g) ⇌ 3C(g),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起始时的 80%,则 A 的转化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19、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 + 2B(g) ⇌ C(g) ,达到平衡时,A、B、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2mol 、4mol 、4mol 。若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 均减少 1mol
B. 均增加 1mol
C. 均减半
D. 均加倍
20、在 2A + B ⇌ 3C + 4D 反应中,若 v(A) = 0.6 mol/(L·s),v(B) = 0.4 mol/(L·s),v(C) = 0.8 mol/(L·s),v(D) = 1.2 mol/(L·s),则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v(A) B. v(B) C. v(C) D. v(D)
2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₂(g) + O₂(g) ⇌ 2SO₃(g)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SO₂ 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₂ 的转化率增大
B. O₂ 的浓度减小
C. SO₃ 的体积分数增大
D. 平衡常数增大
22、已知反应:X(g) + 2Y(g) ⇌ 3Z(g) ΔH < 0。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X 和 4 mol Y,2 min 末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Z 的浓度为 0.6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min 内,用 Y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 mol/(L·min)
B. 达到平衡时,X 的转化率为 60%
C. 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和 1 mol B 发生反应:2A(g) + B(g) ⇌ 3C(g),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为 W%。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 A 为 0.6 mol,B 为 0.3 mol,C 为 1.4 mol 充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仍为 W%。则 x 的值可能为?( )
A. 1
B. 2
C. 3
D. 无法确定
24、在 0.1 mol/L 的氯化铵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NH₄⁺) > c(Cl⁻) > c(H⁺) > c(OH⁻)
B. c(Cl⁻) > c(NH₄⁺) > c(H⁺) > c(OH⁻)
C. c(NH₄⁺) = c(Cl⁻) > c(H⁺) = c(OH⁻)
D. c(Cl⁻) = c(NH₄⁺) > c(H⁺) > c(OH⁻)
25、在 25℃时,某溶液中 c(H⁺) = 1×10^-6mol/L,则该溶液的 pH 为( )
A. 6 B. 8 C. 4 D. 10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请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选择过氧化氢酶和几种常见的金属离子,通过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来比较不同金属离子存在时酶活性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抑制规律,并解释如何选择合适的酶和测定酶促反应速率的方法。
2、(本题5分)设计实验研究氯化铁溶液对碘化钾溶液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准备氯化铁溶液、碘化钾溶液等试剂,控制实验条件相同,通过测量反应生成碘单质的速率来比较有无氯化铁溶液时反应的快慢,分析氯化铁的催化机理,并说明实验中如何检测碘单质的生成量和反应时间的测量方法。
3、(本题5分)进行实验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选择几组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通过相互反应实验,观察现象,比较它们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递变规律,并解释如何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判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4、(本题5分)构建实验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培养相同条件的植物,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的金属离子,测定植物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参数,探讨金属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调控机制。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用 0.2000mol/L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25.00mL 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溶液 20.00mL,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2、(本题5分)在 4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5A(g) + 4B(g) ⇌ 8C(g),起始时 A、B 的浓度分别为 5mol/L 和 4mol/L,9s 后 B 的浓度变为 2mol/L,计算 9s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和该反应的速率常数。
3、(本题5分)已知某温度下,反应 CH₄(g) + H₂O(g) ⇌ CO(g) + 3H₂(g) 的平衡常数 K = 27,若起始时 CH₄ 和 H₂O 的浓度均为 1.0 mol/L,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4、(本题5分)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已知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5:11,求该有机物可能的化学式。
5、(本题5分)从热力学定律的角度论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论述分析化学中分光光度法测量物质浓度的误差来源。
2、(本题10分)论述化学中的量子隧道效应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本题10分)论述化学中的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