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化验室比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以下哪种玻璃仪器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A. 量筒 B. 容量瓶 C. 烧杯 D. 锥形瓶
答案:A
解析: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能用于量取液体;烧杯主要用于溶解、稀释等操作,不能准确量取液体体积;锥形瓶常用于滴定等实验,也不能准确量取液体体积。
2. 测定溶液pH值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A. 酸度计 B. 分光光度计 C. 电子天平 D. 马弗炉
答案:A
解析:酸度计是专门用于测定溶液pH值的仪器;分光光度计用于对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电子天平用于精确称量物质的质量;马弗炉用于高温灼烧样品。
3. 下列哪种试剂可用于检验氯离子?
A. 硝酸银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
答案:A
解析: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可用于检验氯离子;氯化钡溶液常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主要用于中和酸性物质等;稀硫酸不用于检验氯离子。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正确操作是?
A. 视线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平,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B. 视线高于容量瓶刻度线,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C. 视线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D. 随意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A
解析:定容时视线应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平,加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这样才能保证溶液体积准确,从而保证所配溶液浓度准确。
5. 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含量时,常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 B. 甲基橙 C. 二苯胺磺酸钠 D. 淀粉溶液
答案:C
解析:二苯胺磺酸钠是重铬酸钾法测定铁含量常用的指示剂;酚酞常用于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碱性终点;甲基橙常用于酸碱中和滴定中指示酸性终点;淀粉溶液常用于碘量法中指示终点。
6.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基准物质?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氢氧化钠 D. 重铬酸钾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不能直接作为基准物质;氯化钠、碳酸钠、重铬酸钾性质稳定,可作为基准物质。
7. 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常用的方法是?
A. 酸碱滴定法 B. 重铬酸钾法 C. 碘量法 D. 分光光度法
答案:B
解析:重铬酸钾法是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常用的方法;酸碱滴定法一般不用于测定COD;碘量法常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分光光度法可用于对物质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但不是测定COD的常用方法。
8. 下列哪种气体不属于有毒气体?
A. 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 硫化氢 D. 氯气
答案:B
解析: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都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一般情况下无毒,但在高浓度时会使人窒息。
9. 实验室中常用的干燥剂是?
A. 浓硫酸 B. 氢氧化钠 C. 氯化钙 D. 氯化钠
答案:C
解析:氯化钙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一般不用于干燥;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腐蚀性强;氯化钠不能作为干燥剂。
10. 进行焰色反应时,用于蘸取待测液的仪器是?
A. 玻璃棒 B. 铂丝(或铁丝) C. 胶头滴管 D. 镊子
答案:B
解析:进行焰色反应时,用铂丝(或铁丝)蘸取待测液,因为铂丝(或铁丝)在火焰上灼烧时本身无颜色,不会干扰实验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加热的有?
A. 试管 B. 烧杯 C. 量筒 D. 锥形瓶
答案:ABD
解析:试管、烧杯、锥形瓶都可以加热,但加热方式有所不同;量筒不能加热,否则会影响其精度。
2. 以下哪些操作会导致实验误差?
A. 称量时药品与砝码位置颠倒(使用游码)
B.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 移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
D. 滴定前滴定管未排气泡
答案:ABCD
解析:称量时药品与砝码位置颠倒(使用游码)会使称量结果错误;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移液时未用玻璃棒引流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滴定前滴定管未排气泡会影响滴定体积的准确读取,这些都会导致实验误差。
3.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有?
A. 碳酸钠 B. 碳酸钙 C. 氢氧化钠 D. 锌
答案:ABD
解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体产生。
4.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氯化钠 B. 硫酸 C. 醋酸 D. 氢氧化钠
答案:ABD
解析:氯化钠、硫酸、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
5. 实验室中常用作溶剂的有?
A. 水 B. 乙醇 C. 汽油 D. 四氯化碳
答案:AB
解析: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乙醇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汽油一般不用于实验室作溶剂;四氯化碳有毒,使用受限,不是常用溶剂。
6. 以下哪些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分离方法?
A. 过滤 B. 蒸馏 C. 萃取 D. 滴定
答案:ABC
解析: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萃取用于分离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的物质;滴定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不是分离方法。
7. 下列仪器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A. 容量瓶 B. 分液漏斗 C. 滴定管 D. 量筒
答案:ABC
解析: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在使用前都需要检查是否漏水,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量筒不存在漏水问题。
8.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有?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氧气 D. 氢气
答案:AB
解析: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沉淀,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氢气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 以下哪些物质具有氧化性?
A. 高锰酸钾 B. 浓硫酸 C. 氯气 D. 铁
答案:ABC
解析:高锰酸钾、浓硫酸、氯气都具有氧化性;铁具有还原性。
10. 实验室中保存下列药品时,需要密封保存的有?
A. 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硝酸银
答案:ABCD
解析:氢氧化钠易潮解且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所以这些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g,水的质量为____g。
答案:10;90
解析: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所以氯化钠质量 = 100g×10% = 10g;水的质量 = 溶液质量 - 溶质质量 = 100g - 10g = 90g。
2.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
答案: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解析: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酚酞遇碱变红,滴定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
3. 某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为了检验其中的氯离子,应先加入过量的____除去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然后再加入____检验氯离子。
答案: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解析:加入硝酸钡溶液可除去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过量硝酸可除去碳酸根离子,然后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
答案:重新配制
解析: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溶液浓度已不准确,必须重新配制。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答案:√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可以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
答案:×
解析: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托盘上放称量纸或小烧杯等,防止药品腐蚀托盘。
3.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答案:×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稀释时放出的大量热使水沸腾溅出伤人。
4.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
答案:√
解析:酸碱中和反应就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的反应。
5. 容量瓶可以长期存放溶液。( )
答案:×
解析: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溶液存放应使用试剂瓶等。
6. 测定溶液pH值时,pH试纸可以直接伸入溶液中。( )
答案:×
解析: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溶液中,应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
7.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
答案:×
解析: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放在集气瓶口附近,便于排出气体。
8. 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的转移。( )
答案:√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
9. 实验室中的药品可以随意混合。( )
答案:×
解析:实验室药品不能随意混合,否则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危险。
10. 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
答案:√
解析:这样可以防止固体飞溅,得到纯净的晶体。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
答案: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称量或量取溶质;将溶质转移至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接近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2. 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答案:先加入过量稀盐酸,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等的干扰;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3. 简述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答案: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变化确定滴定终点,根据酸和碱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及消耗的已知浓度酸(或碱)的体积,计算出未知浓度碱(或酸)的浓度。
4. 实验室中如何正确保存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因为氢氧化钠会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使玻璃塞与瓶口黏合,不易打开,所以用橡胶塞。同时放在阴凉处,并密封保存,防止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变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