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病理学选择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哪种病变不属于细胞、组织的适应性变化
A. 肥大
B. 增生
C. 化生
D. 发育不全
答案:D
解析:发育不全是先天性的组织或器官未发育到正常大小或结构异常,不属于适应性变化。肥大、增生、化生均为适应性变化。
2. 细胞水肿时,主要发生病变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和内质网
B. 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
C. 核糖体和内质网
D. 内质网和中心体
答案:A
解析:细胞水肿时,细胞内水分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功能受损。
3. 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错误的是
A. 可发生于结缔组织
B. 可发生于血管壁
C. 可发生于浆细胞
D. 可发生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答案:D
解析:玻璃样变性可发生于结缔组织、血管壁、浆细胞等,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一般不会发生玻璃样变性。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化生
A. 胃黏膜上皮转变为肠黏膜上皮
B. 柱状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
C. 纤维组织转变为骨组织
D. 肉芽组织变为瘢痕组织
答案:D
解析:肉芽组织变为瘢痕组织是组织的修复过程,不属于化生。化生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
5. 下列哪种肿瘤是恶性肿瘤
A. 畸胎瘤
B. 错构瘤
C. 精原细胞瘤
D. 多形性腺瘤
答案:C
解析:精原细胞瘤是恶性肿瘤,畸胎瘤、多形性腺瘤多为良性,错构瘤不是肿瘤。
6.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反映
A. 肿瘤的生长速度
B. 肿瘤的生长方式
C. 肿瘤的分化程度
D. 肿瘤的预后
答案:C
解析:肿瘤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的差异,主要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
7. 下列哪种肿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道转移
A. 肺癌
B. 胃癌
C. 乳腺癌
D. 肝癌
答案:C
解析:乳腺癌主要通过淋巴道转移,肺癌、胃癌、肝癌可通过淋巴道、血道等多种途径转移。
8. 下列哪项不是肉瘤的特点
A. 多发生于青少年
B. 质软、色灰红、鱼肉状
C. 肉瘤细胞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
D. 多经淋巴道转移
答案:D
解析:肉瘤多经血道转移,而非淋巴道转移。其他选项均为肉瘤的特点。
9.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癌前病变
A. 十二指肠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乳腺纤维腺瘤
D. 肝囊肿
答案:B
解析: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等改变,属于癌前病变。十二指肠溃疡、乳腺纤维腺瘤、肝囊肿一般不属于癌前病变。
10. 原位癌是指
A. 早期癌
B. 原发癌
C. 黏膜内癌
D. 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答案:D
解析: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癌。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属于细胞死亡的是
A. 细胞凋亡
B. 细胞坏死
C. 细胞自噬
D细胞老化
答案:AB
解析: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自噬是细胞内物质降解的过程,细胞老化不属于细胞死亡。
2. 下列哪些病变属于凝固性坏死
A. 心肌梗死
B. 肾梗死
C. 脾梗死
D. 脑梗死
答案:ABC
解析:心肌梗死、肾梗死、脾梗死多为凝固性坏死,脑梗死多为液化性坏死。
3. 肉芽组织的成分包括
A. 成纤维细胞
B. 新生毛细血管
C. 炎症细胞
D. 胶原纤维
答案:ABC
解析: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症细胞组成,胶原纤维是后期逐渐形成的。
4. 肿瘤的生长方式有
A. 膨胀性生长
B. 外生性生长
C. 浸润性生长
D. 内生性生长
答案:ABC
解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包括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
5. 下列哪些是良性肿瘤的特点
A. 生长缓慢
B. 有包膜,界限清楚
C. 不转移
D. 一般不影响机体功能
答案:ABCD
解析: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包膜,界限清楚,不转移,一般不影响机体功能。
6. 下列哪些属于癌基因
A. ras基因
B. myc基因
C. p53基因
D. APC基因
答案:AB
解析:ras基因、myc基因属于癌基因,p53基因、APC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7. 下列哪种肿瘤与病毒感染有关
A. 鼻咽癌
B. 宫颈癌
C. 肝癌
D. 白血病
答案:ABCD
解析: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肝癌与乙肝病毒等感染有关,白血病与一些病毒感染也有一定关系。
8. 下列哪些属于化生的类型
A. 上皮组织化生
B. 间叶组织化生
C. 骨化生
D. 脂肪化生
答案:AB
解析:化生类型主要包括上皮组织化生和间叶组织化生,骨化生、脂肪化生等属于具体的化生表现形式。
9.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A. 系统性红斑狼疮
B. 类风湿关节炎
C. 溃疡性结肠炎
D. 甲状腺炎
答案:ABCD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炎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10. 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A. 化学致癌因素
B. 物理致癌因素
C. 生物致癌因素
D. 遗传因素
答案:ABCD
解析:化学致癌因素、物理致癌因素、生物致癌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肿瘤的发生。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的形式包括( )、( )、( )、( )、( )。
答案:细胞数量的改变、细胞大小和形态的改变、细胞代谢的改变、细胞内物质的变化、细胞功能的改变
解析:细胞和组织损伤可表现为多种形式,细胞数量可增多或减少,大小和形态改变,代谢及细胞内物质变化,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2. 坏死的类型包括( )、( )、( )、( )。
答案: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解析:这是坏死的常见类型,凝固性坏死组织蛋白质凝固,呈灰白色;液化性坏死组织迅速溶解液化;纤维素样坏死常见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坏疽分干性、湿性和气性坏疽。
3. 肿瘤的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 )、( )、( )来确定。
答案:大小、浸润深度、扩散程度
解析:肿瘤分期需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在组织内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扩散到其他部位等情况,以便准确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4. 肿瘤的诊断方法包括( )、( )、( )、( )等。
答案: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
解析:临床检查如症状、体征等初步判断,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观察形态结构,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提供线索,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细胞水肿是一种可复性的损伤。
答案:√
解析:细胞水肿时,细胞内水分增多,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肿胀,若病因去除,细胞可恢复正常,所以细胞水肿是可复性损伤。
2. 化生是分化成熟的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答案:√
解析:化生定义就是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涉及细胞类型的直接转变。
3. 所有肿瘤均有异型性。
答案:×
解析:肿瘤细胞异型性是肿瘤的重要特征,但有些肿瘤异型性不明显,如高分化肿瘤,异型性相对较小。
4. 良性肿瘤不会恶变。
答案:×
解析:少数良性肿瘤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恶变,如结肠息肉状腺瘤可恶变为腺癌。
5. 肿瘤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独有的生物学特性。
答案:√
解析: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肿瘤的过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
6. 癌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多经血道转移。
答案:√
解析:这是癌和肉瘤转移途径的特点,癌组织质地较硬,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多经淋巴道转移;肉瘤质地软,色灰红,鱼肉状,多经血道转移。
7. 肿瘤的生长速度与肿瘤的良恶性无关。
答案:×
解析:一般来说,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但也有特殊情况,所以肿瘤生长速度与良恶性有一定关系。
8. 原位癌就是早期癌。
答案:×
解析:原位癌是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早期癌范围更广,原位癌不一定是早期癌,早期癌也不一定是原位癌。
9. 肿瘤标志物升高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
答案:×
解析: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见于多种情况,如肿瘤、炎症、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等,不能仅凭肿瘤标志物升高就诊断患有肿瘤。
10.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过度导致的疾病。
答案:√
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是自身免疫反应过度的结果。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简述化生的意义。
化生的意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化生的上皮可强化局部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如呼吸道黏膜柱状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后,能更好地耐受一些理化刺激。另一方面,化生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如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后,其纤毛运动及分泌功能受影响,局部自净能力降低,且化生的细胞可能发生恶变,如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
2. 简述肿瘤的命名原则。
肿瘤命名原则如下:良性肿瘤命名一般是在起源组织名称后加“瘤”字,如脂肪瘤、纤维瘤等。恶性肿瘤中,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癌”,如胃癌、肺癌等;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肉瘤”,如骨肉瘤、平滑肌肉瘤等。有些肿瘤以人名命名,如尤文肉瘤。还有些肿瘤在肿瘤名称前加“恶性”二字,如恶性黑色素瘤。此外,肿瘤若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则称为癌肉瘤。
3. 简述坏死的结局。
坏死的结局包括:溶解吸收,坏死组织较小可由酶分解液化,由淋巴管或血管吸收,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分离排出,坏死灶较大,发生溶解液化后形成溃疡、空洞、窦道、瘘管等,与外界相通排出坏死物;机化与包裹,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取代坏死组织,称为机化,若坏死组织较大,难以完全机化,则由周围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钙化,坏死组织可继发营养不良性钙化。
4. 简述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针对一般人群消除或降低致癌因素,如戒烟、控制环境污染、合理饮食等,预防肿瘤发生。二级预防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通过普查、筛查等手段,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肿瘤并给予治疗。三级预防是对肿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同时进行康复指导和心理支持等,预防复发和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