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首诗如何表达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死与共的承诺,以及反映了当时怎样的战争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
A. 没有反映任何内容 B. 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C. 对战争进行了美化 D. 与战争无关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两句诗体现了李白怎样的人生态度?( )
A. 乐观自信 B. 消极悲观 C. 随遇而安 D. 愤世嫉俗
3、《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爱情。“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一唱段,渲染了怎样的情感氛围?( ) ( )
A. 欢快喜悦 B. 悲伤凄凉 C. 宁静平和 D. 紧张激烈
4、《红楼梦》这部巨著描绘了众多性格鲜明、命运各异的人物形象。其中林黛玉这一角色,以其敏感细腻、才华横溢又多愁善感的特点深入人心。“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句诗,反映了她怎样的生命观和对命运的认知?( ) ( )
A. 对青春易逝、生命无常的悲哀和无奈 B.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 C. 对功名利禄的执着追求 D. 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5、李白的《将进酒》气势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中通过对时光易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如何表达诗人及时行乐的态度和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同时体现了唐代怎样的社会风气和文人心态?( )
A. 保守压抑,缺乏自信 B. 开放豁达,积极向上 C. 沉闷无趣,毫无生气 D. 消极悲观,萎靡不振
6、《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怎样抒发了征人在归途中的复杂心情和对战争的深沉思考?( )
A. 没有抒发心情和思考 B. 表现征人的快乐 C. 细腻地传达了情感和反思 D. 说明征人不在乎
7、古代散文《逍遥游》中,庄子通过鲲鹏展翅的想象,表达了怎样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 )
A. 安于现状 B. 追求功名利禄 C. 渴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D. 没有任何思想境界
8、《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封建科举制度的小说,其中范进中举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举动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 )
A. 对读书人精神的摧残 B. 选拔人才的公平性缺失 C. 考试内容的僵化和陈旧 D.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9、在元杂剧《窦娥冤》中,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以下哪一项不是窦娥的誓愿?( )
A. 血溅白练 B. 六月飞雪 C. 大旱三年 D. 楚州亢旱
10、《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沉迷于骑士小说,做出种种荒唐的行为。作者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如何批判了当时社会中人们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对传统观念的盲目遵循?( )
A. 赞扬了这种幻想和遵循 B. 对这种现象持中立态度 C. 揭示其荒诞性,呼吁理性和现实精神 D. 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11、《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对楚怀王的忠诚和对楚国命运的担忧。“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几句诗怎样揭示了宫廷的黑暗和屈原的无奈,以及他怎样的爱国情怀?( )
A. 没有揭示和体现 B. 表现宫廷的和谐和屈原的得意 C. 清晰地展现了黑暗与无奈,凸显爱国之心 D. 说明屈原不爱国
12、《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绘了怎样欢乐祥和的宴饮场景,又传达了怎样的礼仪文化和人际关系?( )
A. 混乱的场景和糟糕的关系 B. 紧张的氛围和敌对的关系 C. 和谐融洽,体现了尊重与友好 D. 没有传达任何信息
13、《简·爱》中,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经历十分艰苦,但她依然坚持学习。这段经历对她的性格形成和人生观念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
A. 没有影响 B. 负面影响 C. 培养了她坚韧、独立的性格,让她更加珍惜知识和尊严 D. 让她变得脆弱
14、《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在与大海和鲨鱼的搏斗中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以下对圣地亚哥形象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
A. 他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 B. 他的坚持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 C. 他的行为是一种盲目冒险,不值得提倡 D. 他的经历告诉人们要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15、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吉祥 B. 思念 C. 长寿 D. 富贵
16、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顾城的哪首诗?( )
A. 《一代人》 B. 《远和近》 C.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 《雨巷》
17、《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如何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反映出当时秦国怎样的军事风貌和民族气质?( )
A. 懦弱退缩,毫无斗志 B. 勇猛刚强,团结一心 C. 松散混乱,各自为战 D. 消极怠战,不愿出征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以下哪个挫折对他的影响最为深远( )
A. 身体的残疾 B. 爱情的失败 C. 战友的牺牲 D. 工作的艰难
19、《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命运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起伏。“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这段描写如何展现祥子的性格特点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怎样相互影响?( )
A. 没有相互影响 B. 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C. 两者毫无关系 D. 社会环境对祥子没有影响
20、《西厢记》中红娘这一角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云似我罗帏数重,只恐怕嫦娥心动,因此上围住广寒宫。若不是偷情,定是相从,怎生般月色溶溶。”这段唱词如何体现红娘的机智聪慧和她对张生、崔莺莺爱情的怎样态度?( )
A. 反对阻挠,极力破坏 B. 支持帮助,成人之美 C. 漠不关心,置身事外 D. 利用欺骗,谋取私利
21、《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梦境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隙过耳。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这段独白如何体现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封建礼教的怎样反抗意识,以及反映了明代怎样的社会思潮和女性地位?( )
A. 男女平等,思想解放 B. 男尊女卑,礼教森严 C. 女性觉醒,追求自由 D. 女性顺从,毫无权利
22、《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经历了诸多波折。“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简·爱的这番话如何体现她对平等爱情的追求和独立人格的坚守,以及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怎样的阶级观念和爱情观念?( )
A. 平等开放,自由恋爱 B. 等级森严,门当户对 C. 混乱无序,毫无准则 D. 漠不关心,随意对待
2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B. 悲伤 C. 感慨时光流逝 D. 对未来的憧憬
24、《浮士德》中,浮士德不断追求知识、爱情、权力等,经历了种种挫折和考验。他的这种追求体现了人类怎样的精神特质?( ) ( )
A. 贪婪自私,永不满足 B. 勇于探索,不断进取 C.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D. 消极悲观,逃避现实
25、《简·爱》中,简·爱坚持自我,追求平等和真爱。在面对罗切斯特先生的财富和地位时,她不卑不亢,这一情节如何体现了女性的独立意识和对尊严的捍卫?( )
A. 表现了她的攀附心理 B. 说明她不在乎尊严 C. 突出了她对平等和尊严的执着追求 D. 认为财富和地位最重要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竟陵钟谭
2、(本题5分)文学中的喜剧精神
3、(本题5分)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思潮
4、(本题5分)文学象征的深层意义
三、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解读《秦腔》中乡村文化的衰落与坚守。
2、(本题5分)谈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米洛的商业行为。
3、(本题5分)探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困境。
4、(本题5分)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群像。
5、(本题5分)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谈谈《红与黑》中于连的社交野心与挫折。
2、(本题10分)探讨《我与地坛》中作者对生命的终极思考。
3、(本题10分)结合《乐府诗集》中的横吹曲辞,分析其音乐特色与文学价值。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