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广西财经学院《地球物理测井与解释》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哪个时期是恐龙繁盛的时期?( )
A. 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但恐龙尚未出现
B. 侏罗纪,恐龙种类繁多,是恐龙的鼎盛时期
C. 石炭纪,蕨类植物繁茂,煤炭资源形成,恐龙数量较少
D. 第四纪,人类出现,恐龙已经灭绝很久
2、在板块边界处,常常会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以下哪种板块边界?( )
A. 板块生长边界 B. 板块消亡边界 C. 板块内部 D. 以上都不是
3、地球的年龄大约为 46 亿年,通过对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测定,可以确定岩石的形成年龄。以下哪种放射性同位素常用于地质年代的测定?( )
A. 碳 - 14 B. 铀 - 238 C. 钾 - 40 D. 以上都是
4、在研究地球的岩石风化产物时,以下关于土壤和沉积物的区别,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支持植物生长,而沉积物通常不具备肥力 B. 土壤的形成过程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而沉积物的生物作用相对较小 C. 土壤的颗粒较细,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不一 D. 土壤和沉积物在成分和结构上没有明显区别
5、在地质勘探中,常常利用地球物理方法来探测地下结构。其中,重力勘探主要是依据地下物质的:( )
A. 密度差异 B. 磁性差异 C. 电性差异 D. 波速差异
6、在气候学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海洋 - 大气相互作用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 )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先升后降
7、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命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出现在以下哪种环境中?( )
A. 陆地 B. 海洋 C. 大气 D. 以上都不是
8、地球的公转轨道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这种轨道特征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有一定影响。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 较快 B. 较慢 C. 不变 D. 先快后慢
9、在研究地球的大气环流时,以下关于大气环流的形成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重要因素 B. 海陆分布的差异会影响大气环流的模式 C. 大气环流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匀分布无关 D. 地形和摩擦等因素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10、在地质勘探中,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和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通过绘制地质剖面,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层的顺序和倾斜方向。在绘制地质剖面时,以下哪个步骤是首先要进行的?( )
A. 测量地层的产状 B. 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 C. 绘制地层的轮廓 D. 标注地层的岩性和厚度
11、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相互碰撞、相互分离和相互错动。当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通常会形成以下哪种地形?( )
A. 海沟 B. 山脉 C. 裂谷 D. 洋中脊
12、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震级反映的是:( )
A. 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 B. 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C. 地震发生的地点 D. 地震发生的时间
13、在地球的大气圈中,对流层的特点对于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对流层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 B. 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 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 对流层的厚度在全球各地是均匀一致的
14、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气候变化模式。冰期时,海平面通常会:( )
A. 上升 B. 下降 C. 保持不变 D. 先上升后下降
15、地球的磁场对生命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球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是恒定不变的。B. 地球磁场可以阻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C. 地球磁场只对地球表面的生物有影响,对太空中的飞行器没有作用。D. 地球磁场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关
16、地球的表面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哪种内力作用对塑造大型山脉的作用最为显著?( )
A. 地壳运动 B. 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 D. 地震
17、在探讨地球的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时,以下关于季风环流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B. 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C. 季风环流只影响亚洲地区,其他地区没有季风现象 D. 季风环流的强弱和变化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18、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时,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关于变质岩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变质而成 B. 大理岩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 C.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岩石的化学成分通常不会发生改变 D. 变质作用可以发生在地球的不同深度和环境中
19、在地球内部,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外核是液态的,而内核是固态的,这种状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温度不同 B. 压力不同 C. 成分不同 D. 以上都是
20、地质构造中的断层可以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当断层面倾斜,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时,这种断层被称为:( )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平移断层 D. 以上都不是
21、冰川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山岳冰川和大陆冰川在规模和运动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山岳冰川的运动速度通常:( )
A. 比大陆冰川快 B. 比大陆冰川慢 C. 与大陆冰川相同 D. 无法比较
22、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到 40°之间的大陆西岸?( )
A.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D.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23、岩石的分类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岩浆岩,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B. 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岩浆岩 C.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比较均匀 D. 岩浆岩只形成于地球表面,不会在地下深处形成
24、在探讨地球的冰川作用时,以下关于冰川的说法,哪一个是不准确的?( )
A. 冰川是由大量的冰在重力作用下缓慢流动形成的 B. 冰川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形成如 U 形谷、角峰等地形 C. 冰川的融化和积累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不会对海平面产生影响 D.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的退缩和融化加速
25、岩浆岩根据其形成环境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以下哪种岩石属于侵入岩?( )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安山岩 D. 流纹岩
26、地层的沉积顺序对于了解地球历史和地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层沉积的原则,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地层通常是按照新老顺序依次沉积的 B. 先沉积的地层在下,后沉积的地层在上 C. 地层的沉积不受地质作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D. 可以通过地层中的化石和岩性特征来判断地层的相对年代
27、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时,以下关于地幔对流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地幔对流是由于地幔内部温度和密度的差异引起的 B. 地幔对流可以带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 地幔对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地球内部是均匀一致的 D. 地幔对流的模式和强度会影响板块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8、地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当新地层覆盖在倾斜的老地层之上,二者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
A. 整合接触 B. 平行不整合接触 C. 角度不整合接触 D. 以上都不是
29、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三叶虫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它主要生活在:( )
A. 古生代 B. 中生代 C. 新生代 D. 以上都不是
30、对于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质过程有关 B. 虽然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但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 C. 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完全是自然现象 D. 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来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河口地区的生态特征和环境问题,探讨河口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策略,以我国重要河口为例。
2、(本题5分)论述地理科学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
3、(本题5分)论述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4、(本题5分)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角度,论述如何在地球科学的指导下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本题5分)论述地理环境对休闲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休闲农业的类型和地理分布,以及基于地理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和策略。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生物入侵,描述生物入侵的途径和危害,探讨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的策略。
2、(本题5分)说明变质作用的类型(如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影响因素,举例说明变质岩的特征和形成环境。
3、(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效率,描述物质循环效率的评估方法和影响因素。
4、(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描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流程,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制定应对措施。
5、(本题5分)论述河流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包括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探讨河谷的形态特征、河漫滩和三角洲的形成机制,并举例说明。
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土壤污染治理实验。选择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实验,分析不同治理方法的效果,探讨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和策略。
2、(本题10分)分析某高原地区的冻土分布和冻融过程,结合气候数据和地质条件,探讨冻土的形成机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的变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