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审美视角下的舞剧造型连接研究——以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237701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审美视角下的舞剧造型连接研究——以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儿童审美视角下的舞剧造型连接研究——以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隈研吾在 反造型:与自然连接到建筑 中提到建筑学,人们利用了建筑这一巨大的造型体,这个造型体被看作在主体与主体之间牵线搭桥,获取共性的契机,被期待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空间与时间之间建立起联系。人类都由物质构成,都在物质中生存。要恢复连接、恢复连接的丰富艺术性,要做的是去探求替代造型体的物质模式,而不是摒弃物质。作为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它结合了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和感情的表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造型性和动作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静态的造型与动态的连接动作相结合形成了造型连接,由各个动作作为过渡,以合乎逻辑的形式贯穿连接在一起创造出各种

2、舞句和舞段。一、舞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 造型连接分析(一)舞剧中造型连接动静皆宜的艺术美舞蹈造型主要以舞蹈为手段并借助各种外在因素塑造人物形象,而一部与儿童审美相关的舞蹈作品更是如此。造型和姿势都是静止的,俗称摆姿势或摆造型。在舞剧中还有许多造型是富有动态性的,一般以流动性作为特点来用于群舞,通常与静止性的造型相互交替。例如:舞剧中用羊群挺直后背脚下踏步做背景流动,主角小姐妹两人用蒙古族特有的耸肩等装饰性造型为主的舞蹈动作,而后又加入“黑白山羊”打斗的情境,两位舞者身体保持屈膝颤动的动律,上身向前倾下,双手搭于对方肩部处,步伐没有使用传统的左右上抬来表现斗架,而是运用更符合儿童审美的小碎步以动作

3、的顺序和方向上相统一,在造型幅度和动作速度上对比作为背景的“白山羊”。这一段极具戏剧性,形象直观地表现出小姐妹与羊群玩耍的欢乐场面。例如在12分18秒处,学生围坐“畅游”在内蒙古大草原时通过两个时空不同人物的镜像动作,如学生的造型盘坐,多使用摇头、拍手等独具儿童特征的动作来表现,而表现草原的演员用手臂的柔长、流动、感性来展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两方的动作虽都使用应腕、柔臂等简单动作,但通过动作的节奏对比、动作的延伸感与顿挫感对比,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二)舞剧中独具民族特色的造型连接草原英雄小姐妹 是一部蒙古族舞剧,蒙古族舞蹈产生于民间,伴随明快的节奏,在舞剧中蒙古族的个性通过蒙古族独

4、具特色的造型完美地表现出来,如:21分45秒至27分20秒 马舞 中的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造型加上灯光、服装和用马头琴做的道具节奏轻快,男子群舞造型挺拔豪迈、舞步轻捷,造型在挥手、扬鞭、跳跃之间做连接,步伐以“顿足”“踏足”为主,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脚上动作速度的轻、重、缓、急做出对应的变化。在快速的肌肉紧绷状态下,手腕张弛有度,显露出蒙古人粗豪旷达的本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蒙族人民爽朗豁达的个性和豪迈威武的气概。蒙古男性奔放、女性端庄的特点也在舞剧的造型连接动作的编排上有体现,在71分23秒至77分35秒的 顶碗舞 中,与男性动作对比,利用女性双臂的流畅感在舞台上“连臂起舞”造型优美,风格独特。步

5、伐以大步加上屈膝转腰,手臂动作幅度大,其中基本韵律以起伏为主,以腰部的拧、倾、转身作为点缀,以“圆”作为主要连接动作,与蒙古族人民对“圆”的美好愿望相一致。舞剧通过独有的蒙古族造型映射出蒙古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舞剧中蒙古族的造型促使儿童能够感知到多民族、多元化的美,拓宽其视野。同时舞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 由两个时空串联起来表现,其中61分20秒至83分34秒学生与蒙古牧民同在舞台上演绎,但是学生的活泼和焦急与牧民的沉稳寻找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牧民的动作以脚为中心,靠身体的倾斜产生重心的偏移形成重力偏移感来表现担心的情绪;学生动作以手臂摆动的快慢对比、动作幅度的放大缩小相互交错,以上半身动作占

6、主导。利用牧民动作步伐的“大”与学生步伐的“碎”做对比,通过造型空间变化形成两个时空的有机统一。不同舞蹈的造型在同一时间烘托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烘托出不同时空的同样紧张氛围。二、舞剧造型连接与儿童审美心理的对应关系(一)童趣性的舞蹈造型连接首先是趣味性。儿童日常生活中常伴有大量下意识动作,如眨眼、咬手指、摇头晃脑、生气时的瘪嘴、撒娇时的跺脚等,具有普遍性生物条件反射的状态行为,这些动作虽稍纵即逝,但十分具有儿童特色。因此在创作儿童作品时,编导应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观察世界,保持一颗童心,这样才能使舞剧中具有童趣,才能吸引儿童的关注,童趣作为儿童特有的情趣,把握住了童趣,也就把握了儿童的特点。在舞剧

7、草原英雄小姐妹 2分19秒至2分15秒学生上学时,作者将儿童上学提炼为一种固定的、夸张的动作形态,例如将具有儿童特色的夸张大步走,以及手抓书包肩带等简单造型进行二度创作:脚抬高至大于直角、身体后仰,通过静止背书包的姿势改变腿部运动轨迹,扩大腿部的动作空间而各种造型通过简单的直线以及弧线等简单的动作运动轨迹连接,成为饶有趣味的造型形态。又例如3分钟时,学生造型就是儿童上学时的普遍姿势,仅用了一个头部与小臂相配合的快速摆动的连接,形象地再现了儿童上学的情景。儿童在观赏时不仅能直观地看出是在剧影月报戏剧论坛儿童审美视角下的舞剧造型连接研究以舞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 为例 周小煊35上学的途中,更能体会到

8、他们的欢乐嬉戏之情,也着实地让这一段更富有乐趣、更富有造型弹性。其次是反复性。反复多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主要作用为升华作者的主旨感情和突出描述形象的个人情绪。当下,反复运用在多种艺术大类中:电影重复某一画面来凸出人物所表达的感情,绘画重复某一处图案来突显画面的意趣;音乐重复某一小节来充分强化主题思想。舞剧 草原英雄小姐妹造型和连接动作充分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以上文学生上学片段为例,通过单一的连接动作,只是做了一个造型的重复,同一节奏、同一幅度地向前行走,父母亲与学生以不同的形态、同样的节奏,在动作上加入个人形象特点来反复。在2分30秒到3分58秒上学的动作出现三组,而重复且单一的抬腿走路高达39

9、次。通过大量的反复动作来刺激观众塑造学生舞蹈形象,以加强儿童观众的无意注意,强调造型“再现”引起下幕的课堂,同时也把作者想要引出小姐妹的英雄故事主题往深度、广度的方面展开,把剧情推向高潮。这里的反复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在反复中有变化升华,为凸显渲染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绪。与之相应的还有舞蹈 中国妈妈 反复性的应用,譬如开头1分到1分10秒中分为高低空的动作反复,简单的抬腿造型做机械运动;4分51秒至5分30秒通过不同的人物持续了40秒的动作反复,具体表现是用膝盖弯曲和直立以及上半身的前倾和直立之间重复来表达中国农村妇女耕地的情境。因此,使用反复造型连接易抓住儿童注意力,易被儿童欢喜。同时增强编导

10、所想表达思想对儿童的刺激强度,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接收到舞剧中蕴含的正确审美导向。(二)童幻性的舞蹈造型连接所谓的幻想是指个人对于自我追求的未来事物所进行的想象。而界定儿童舞蹈艺术较为显著的标志一般为童幻性。幻想的发展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亦是儿童行动的推动力和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舞剧中编导制造符合儿童审美心理的想象情境,因为儿童直观展现出来的形象特征与富于幻想空间又相径大庭,对于人物形象模糊不直观时儿童会产生切实而又猛烈的情感初体验,大大丰富了儿童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而在儿童欣赏舞剧时通过含有丰富意蕴的造型能激发儿童的模仿力和创造欲望。例如舞剧中10分38秒时“羊群”出场,运

11、用童话的表现手法,形象鲜明地刻画了一群可爱的小羊,以人拟羊,双脚勾肩、用手掌撑地等有规律的动作、动律模仿羊行走的造型,这里的动作连接是对羊外形、习性和动态纯粹的模仿,力求从外部造型形态上贴近真实的羊群形态,而用手撑地的动作形态替代人类用脚走路的寻常观念,以扩展儿童的遐想力。羊群与草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造型不断变化、两个时空的不断切换、连接动作“柔”“俏”分明,不但使本身抽象的造型形态、复杂时空错乱,产生切实的想象,而且时空概念分明。儿童在欣赏熟悉主题的造型连接时会表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性,以与儿童生活经验贴近的造型来促进再造想象的发展,连接动作变化空间的逐渐扩大给儿童提供了充分的想象自由。舞剧

12、中利用连接动作的留白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随意的想象,这是一种不强调目的、有控制性有逻辑的想象创造。例如6分37秒至7分20秒老爷爷独舞,通过动作的突然瞬间停止刺激视觉感受,以静止望向远方的造型来延续爷爷在回忆的动态情感,以及对动作方位的忽然改变和步伐逐渐放慢,情绪寄托点有意而无形中将观众带入一种充满疑问、幻想的美妙意境当中去,正符合儿童审美想象性具有幻想性的特征。(三)童乐性的舞蹈造型连接儿童情趣经常是建立在自主的意识倾向之中,他们觉得无趣,无论是棍棒相逼或严惩于身对他们都是无济于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与之相反,如果是遇到他们兴趣浓厚的题材,定会如痴如醉,这就是所说的童乐性。通俗点来说,就是儿

13、童在舞蹈活动中产生了与日常生活中游戏玩耍类似共鸣的情感体验,即儿童舞蹈中动作化与游戏化的同一性。例如在舞剧中的40分30秒至43分39秒小姐妹放羊与羊群的嬉戏片段,其中黑羊躲进羊群中类似于儿童游戏捉迷藏,连接以“躲”“藏”“闪”为主要动作,使用小碎步来进行位置的移动。通过简单的动作连接还原儿童简单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活动,结合卡通风格使用单一的踏步步伐,玩乐嬉闹、活泼可爱、灵巧自如。再而,舞蹈要求的是一种规范性的群体意识形态,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追求的是自我主导的意识形态,它是潜意识显露出来的,而舞蹈是一种艺术,是经过长期训练得来的意识,是一种氛围的创造。譬如舞剧中21分15秒至27分04秒马

14、舞 没有用游戏实体来体现欢乐,而造型动作的改变,与上文羊群游戏以动作力度速度的加强和造型变换节奏的加快来体现游戏性,具体体现有:演员“抽”“甩”等说明性动作,造型连接运用“柔和线”来增加动作的幅度,利用碎抖肩、马步等多种具有独特蒙古族风味的动作以及策马奔腾时的造型和干净利落的造型连接来把观众拉回1964年那个美丽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与牧民共情共舞,制造一种游戏的氛围感,观众仿佛置身于蒙古小伙赛马游玩的场面中。观众通过感官器官联想、理解把 草原英雄小姐妹 中不能直观显露出的艺术形象“再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产生与作者和舞者的情感共鸣。而儿童的“再创造”能力有限,与成人相比较更多地沉浸在一种情感氛围中,编导通过简单的造型连接,加强氛围的烘托,让儿童在作品理解上更为容易。(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参考文献:1隈研吾:反造型:与自然连接到建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2高惠军:论儿童心理特征与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关系,舞蹈,1997年第1期。戏剧论坛剧影月报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