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宜兴语文面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2375494 上传时间:2025-10-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0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宜兴语文面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5年宜兴语文面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宜兴语文面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静谧(mì) 狡黠(jié) 干涸(hé) B. 菜畦(qí) 模样(mú) 徘徊(huái) C. 确凿(zuó) 炽热(zhì) 嗔怪(chēn) D. 莅临(wèi) 抖擞(sǒu) 狭隘(ài) 答案:B 解析:A项“狡黠”的“黠”应读xiá;C项“确凿”的“凿”应读záo,“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莅临”的“莅”应读lì。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朗润 烘托 花枝召展 B. 贮蓄 烂漫 翻来复去 C. 憔悴 吝啬 咄咄逼人 D. 分岐 祷告 各得其所 答案:C 解析:A项“花枝召展”应为“花枝招展”;B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D项“分岐”应为“分歧”。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 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 D.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答案:D 解析: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项“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不是疑问句,句末用句号;C项“麻城的杜鹃花海,织就了大地斑斓的锦嶂”“黄梅的戏曲,婉转了世间动人的情感”“武穴的酥糖,甜蜜了心头美丽的梦想”是并列关系,中间应用分号。 4. 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A. ①比喻 ②排比 ③反复 B. ①拟人 ②排比 ③反复 C. ①比喻 ②排比 ③拟人 D. ①拟人 ②比喻 ③反复 答案:B 解析:①句中“低唱”“弹琴”把油蛉和蟋蟀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句式相同,构成排比;③句中“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 D. 《皇帝的新装》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答案:A 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不是孔子及其弟子编写。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C. 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D. 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可将“改进”改为“提高”;C项语序不当,应将“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改为“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艰巨任务”。 7.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 ) A. 《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C.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 《峨眉山月歌》中多处写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完全不同。 答案:D 解析:《峨眉山月歌》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感是相似的。 8.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 B.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C. 《春》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顺序,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案:D 9. 下列词语中,与“慷慨”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大方 B. 吝啬 C. 小气 D. 拘谨 答案:A 解析:“慷慨”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慷慨”与“大方”意思相近。 10.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下车引之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人皆吊之 D. 夫君子之行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D项中的“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二、多项选择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属于形容词的有( ) A. 美丽 B. 奔跑 C. 高大 D. 昨天 答案:AC 解析:“美丽”“高大”是用来修饰或描写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属于形容词;“奔跑”是动词;“昨天”是名词。 2. 下列词语中,与“喜悦”意思相近的有( ) A. 高兴 B. 愉快 C. 难过 D. 悲伤 答案:AB 解析:“高兴”“愉快”都表达了人的心情愉悦,与“喜悦”意思相近;“难过”“悲伤”表达的是人的心情低落、痛苦。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有( )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答案:BD 解析:B项把红的、粉的、白的花分别比作火、霞、雪;D项把春天比作小姑娘。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有( ) A. 《项链》 B. 《骆驼祥子》 C. 《背影》 D. 《变色龙》 答案:ABD 解析:《项链》《骆驼祥子》《变色龙》都具有小说的典型特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背影》是一篇散文。 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静谧 鞠躬尽瘁 B. 懊悔 锋芒必露 C. 撺掇 参差不齐 D. 屏嶂 鞠躬尽瘁 答案:AC 解析:B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D项“屏嶂”应为“屏障”。 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经常回忆过去有趣的往事。 B.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 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答案:BC 解析:A项“过去”和“往事”语义重复,可删去“过去”或“往”;D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可改为“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7.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展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 B. 《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了诗人的济世情怀。 D. 以上选项都正确。 答案:D 8. 下列词语中,与“诚信”意思相近的有( ) A. 诚实 B. 守信 C. 虚伪 D. 欺诈 答案:AB 解析:“诚实”“守信”都体现了“诚信”的内涵;“虚伪”“欺诈”与“诚信”意思相反。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有(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答案:ABD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10.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B. 人不知而不愠 C. 温故而知新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中的“而”都表示顺承关系;B项中的“而”表示转折关系。 三、填空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只学习不思考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会疑惑。 2. 《春》的作者是 ,原名 ,字 。 答案:朱自清;自华;佩弦 3.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小说《 》《四世同堂》,话剧《 》《龙须沟》等。 答案: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茶馆 4. 《秋天的怀念》作者 ,她的代表作有小说《 》,散文《 》等。 答案: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 四、判断题(总共10题,每题2分) 1. “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答案:√ 解析:“一蹦三尺高”是对高兴程度的夸张描述。 2. “他是我们班最高的学生之一。”这句话没有语病。( ) 答案:× 解析:“最高”和“之一”矛盾,应删去“之一”。 3.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 答案:√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在百草园的活动有听油蛉和蟋蟀唱歌、翻断砖找蜈蚣等。( ) 答案:√ 5.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欣慰”是动词。( ) 答案:× 解析:“欣慰”是形容词,形容人的心情。 6. 《春》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分别用“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来赞美春天,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不能颠倒。( ) 答案:√ 解析:这三个比喻句分别从春天的新生、成长、健壮三个阶段来赞美春天,顺序不能颠倒。 7.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冬天的山水、雪景等,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 答案:√ 8. 《天净沙·秋思》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的景象,与整首曲的凄凉氛围不协调。( ) 答案:× 解析:“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更增添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9. 《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受骗的真正原因是他愚蠢、爱慕虚荣。( ) 答案:√ 10.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每次都看到了美好的幻象,最后在大年夜冻死了。( ) 答案:√ 五、简答题(总共4题,每题5分) 1. 请简要概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景物特点。 答案:百草园的景物特点是美丽、有趣、充满生机。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还有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植物,以及叫天子等小动物,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百草园世界。 2. 说说《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是如何描写雪后的小山的? 答案:作者先写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矮松的形态。然后写山尖、山坡、山腰的雪景,“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后小山的美丽姿态。 3. 请分析《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红的花比作火,粉的花比作霞,白的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了春花色彩艳丽的特点。同时,三个短句构成排比,增强了语势,突出了春花的繁茂、鲜艳,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4. 简述《秋天的怀念》中母亲的人物形象。 答案:母亲是一个坚韧、慈爱、无私、细心的人。她身患重病,却一直坚强地面对生活,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理解儿子的痛苦,包容儿子的脾气。她用自己的爱温暖着儿子,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牵挂着儿子的未来,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