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有机化学B(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化学镀镍的过程中,溶液中的 Ni²⁺被还原为 Ni ,则作为还原剂的是( )
A. H2 B. Ni²⁺ C. 次磷酸钠 D. 氢氧化钠
2、对于反应 A(g) + 3B(g) ⇌ 2C(g),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 )
A. 正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判断
3、在 25℃时,将 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pH = 3 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
A. 中性
B. 碱性
C. 酸性
D. 无法确定
4、在一定温度下,将 2mol 气体 A 和 3mol 气体 B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 3B(g) ⇌ 2C(g) ,反应进行到 10min 时,测得 A 的物质的量为 1mol 。则 0 至 10min 内,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0.3mol/(L·min)
B. 0.6mol/(L·min)
C. 0.9mol/(L·min)
D. 1.2mol/(L·min)
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C. A、B、C 的浓度相等
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6、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2A(g) + 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同时生成 n mol B
B.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C.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D. 以上都是
7、在 25℃时,将 pH = 3 的盐酸与 pH = 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pH 为( )
A. 7 B. 小于 7 C. 大于 7 D. 无法确定
8、在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2A(g) + 2B(g) ⇌ C(g) + 3D(g),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加入 2 mol A 和 2 mol B 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 w mol/L。若维持容器的温度和容积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w mol/L 的是( )
A. 4 mol A + 4 mol B B. 2 mol C + 6 mol D
C. 1 mol A + 1 mol B + 1 mol C + 3 mol D D. 3 mol C + 5 mol D
9、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 BaSO₄ 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aSO₄ 的溶解度增大,Ksp 不变
B. BaSO₄ 的溶解度、Ksp 均增大
C. BaSO₄ 的溶解度不变,Ksp 增大
D. BaSO₄ 的溶解度、Ksp 均不变
10、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A(g) + B(g) ⇌ nC(s) + D(g) 达到平衡。若维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发生改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C. 物质 C 的状态为固体
D. 物质 C 的状态为气体
11、对于反应 2A(g) + B(g) ⇌ 4C(g)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同时生成 n mol B
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 A、B、C 的浓度之比为 2 : 1 : 4
D.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12、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 A 、B 两种气体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 + 2B(g) ⇌ 2C(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转化率为 50% ,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为?( )
A. 3 : 4
B. 4 : 3
C. 3 : 5
D. 5 : 3
1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g) + 3B(g) ⇌ 2C(g)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生成的速率与 C 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A,同时生成 3n mol B
C. A、B、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14、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₂ ,发生反应 2NO₂(g) ⇌ N₂O₄(g)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O₂ ,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相比,NO₂ 的体积分数?(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5、在 25℃时,将 pH = 11 的 NaOH 溶液与 pH = 3 的 CH₃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
A. 中性 B. 酸性 C. 碱性 D. 无法确定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策划实验探究不同材质的滤网对固液分离效果的影响。准备含有固体颗粒的混合液,使用不同材质和孔径的滤网进行过滤,测量滤液的澄清度和滤渣的含水量,评估滤网的分离性能。
2、(本题5分)构建实验探究苯酚的酸性。提供苯酚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等,观察实验现象。
3、(本题5分)组织实验探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度的因素,以氨水为例。准备氨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导电装置等,测量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4、(本题5分)设计实验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利用分光光度法或电位滴定法,测量配合物形成过程中溶液的吸光度或电位变化,计算稳定常数,研究配体结构和金属离子性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阐述高分子化学中聚合物的接枝共聚反应原理及应用。
2、(本题5分)阐述化学实验中干燥剂的使用原则及常见干燥剂的特点。
3、(本题5分)分析化学实验中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4、(本题5分)详细论述化学中的吸附剂的再生技术及其优缺点。
5、(本题5分)论述无机化学中铌、钽等元素的超导材料应用。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原电池中,铜电极和银电极分别浸在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0.34 V,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0.80 V,若电池电动势为 0.46 V,计算此时溶液中铜离子和银离子的浓度比。
2、(本题10分)已知反应 4A(g) + 2B(g) ⇌ 2C(g) + 3D(g),在特定温度下达平衡,各物质浓度分别是[A] = 1.0mol/L,[B] = 0.5mol/L,[C] = 0.6mol/L,[D] = 0.9mol/L,计算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
3、(本题10分)在 1500mL 浓度为 0.6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进行电解,当电解池中通过 1.8mol 电子时,计算阴极上析出铜的质量。
4、(本题10分)已知某温度下,反应 2NO₂(g) ⇌ N₂O₄(g) 的平衡常数 K = 60,若起始时 NO₂ 的浓度为 0.4 mol/L,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