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230034 上传时间:2024-04-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81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Teaching2023.09教育科研早期教育 47 【摘要】儿童的“生态园”是基于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再是在一个僵硬的教室里教授通用的“内容”,而是在我们跟儿童共同生活的场域和空间互动中发生着学习和成长的观念而建立的空间和资源,显示出建构认知、建立关系、呼应发展的打开状态。就此来重新思考和建构真正属于儿童的活动空间,必须关注儿童与自然的联系,关注儿童与同伴的共活关系;关怀儿童的人道视角;激活儿童发展的动力;关注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呼唤和审美的情感渗透,让儿童活动空间成为儿童成长的沃土。【关键词】儿童空间;自然联系;生活与经验;审美对话【中图分类号】G612【文

2、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23)09-0047-04【作者简介】贺为民(1969-),女,江苏镇江人,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副高级教师。贺为民(江苏省省级机关幼儿教育管理中心,南京 210013)儿童的“生态园”对幼儿活动空间设计的思考“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或者我们的环境。通常来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现下,生态学已经运用到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如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教育生态、政治生态,等等,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有着和谐、健康的良性导向。儿童的“生态园”是基于幼儿园

3、教育方式不再是在一个僵硬的教室里教授通用的内容,而是在我们跟儿童共同生活的场域和空间互动中发生着学习和成长1的理念和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而建立的幼儿活动场域,显示出建构认知、建立关系、呼应发展的打开状态,所以就幼儿园规划和设计的角度,需要重新来思考和建构真正属于儿童的活动空间。一、“生态园”的空间重心在建立儿童与自然的联系(一)从无机质环境到大地之生态园无机物质,顾名思义就是没有生命的物质。这里说到的无机质环境指的是混凝土、沥青、塑胶、塑木这类材料构成的环境或空间,与有生命物质的土壤、自然环境形成对比。城市规划中纵横交错的沥青路越来越多,一栋栋混凝土商场和住宅楼拔地而起,丰沃的土壤和身边唾手可得的

4、自然环境越来越少,有些儿童建筑空间也成了这种无机质环境的一部分,孩子们本该在适宜其成长发展的自然户外环境的游戏活动,常常被挤压在了硬邦邦、冷冰冰的钢筋水泥构筑的空间中。从生态的整体观出发,环境对人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人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同时人也有着建构环境意义的能力,故儿童与自然的联系首先应是建构丰富而有生机的有机质自然空间。因此,建立儿童的“生态园”需要我们树立一些最基本的观念:第一,土壤存在观。大地常被称之母亲,就是因为大地生育万物,孕育众生。人类是大地的孩子,动植物是大地的孩子,生命因大地而共生。而现实是一些权威的规划把裸露的土壤作为禁止点加以杜绝,取而代之的是用一定比例的无机地面构成

5、本已经有限的户外地面,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Teaching48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3.09儿童缺失通过触摸土壤、探究土地,来建立最初生态关系的机会和条件。第二,土地资源观。裸露的土壤是探究生命的最好资源,比如土壤是儿童进行种植的好场域,丰富的种植过程是探究植物与土壤、水、阳光、气候的生态关系的最好途径,能激发儿童对自然和生命的初见。第三,五感体验观。蒙特梭利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儿童的知识和信息储备量很少,也就比成人对“感觉”更为敏感。不同的温度下,自然的大地散发出不同的气味和

6、色彩,对幼儿的五感发育和认知世界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树林中的木香、因木而居的小鸟、因雨露而湿的苔藓、由花儿盛开而招来的蜜蜂蝴蝶、暴雨前小砖路旁忙着搬家的蚂蚁、石阶上雨后出现的蜗牛,等等,这些可能产生的肉眼可见、触及可感、听泽沁心皆“真实”的体验,都能让儿童从自然中感知世界,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世界的基础及本质。第四,大地关怀观。儿童在与土地的互动和感知中,初步建立起对土地的欣赏和珍爱,“产生对土地保护的责任萌芽,孕育一种生态良知的种子,培养儿童初步建立对土地的义务感和根植进土地伦理的初步意识。尊重土地、爱护土地,方能呵护万物生长之根,人类生命之基”2。(二)生存的始端从发现关系中建立生命似一次旅行

7、,人的最初阶段是在用感官来“经验”世界。人文地理学家段义孚说,“经验”就是“学习”,回应所面对的状况并在其上有所创造3。我们不可忽略儿童对于自然的“原始空间”意识,“囚禁”在四季恒温的精致温室中,是不能建立儿童与世界的最初感知的,更谈不上与感官并存的“身体”与自然空间建立关系,“躺着”的儿童无法发现和认识世界,“行走”自然才能让儿童在不断体验和感知中建立最初的生物伦理认知,建立人与动植物,与空间、阳光、水、土、时间的生存关系。所以,儿童的“生态园”里真实的户外环境,从“审美”的角度,可以呈现出四季中的万千形式,叶、花、果、种子儿童目之所及皆生发美的情感和精神;从“经验”的角度,自然空间中(包括

8、气候、阳光、水、地形、动物、植物、昆虫)的自然状态与儿童建立的关系引发的活动儿童身之所及皆产生探求和创造的可能。二、“生态园”的空间变革在关注儿童与同伴的共活关系(一)空间布局不是简单的场域分割,有联系才有共享幼儿园室内通常以单元分割为主要形式,每个单元活动室布局也基本一致,儿童日常活动以本班团体为主要组织形式展开。幼儿园划分班级所属的基本活动空间包括班属的活动室、走廊、班属的户外活动场域等,活动室的规划结构基本独立,关起门来,枉然与外相隔。其实,在幼儿园里,建立互动互通的活动空间才更符合儿童好奇的、好合群的、好游戏的天性。所以,开放的室内空间设计就显得格外生动和有趣。墙有窗,窗接地,联结的是

9、阳光和视野;楼层空间推倒千篇一律的封闭隔墙和门廊,建立场域的通畅和共享,在看似留白的空间中,实质是提供了儿童更开阔的游戏创造的可能;隔墙开洞,楼板间开滑道,同层中设有一层台阶高度的错层空间,台阶将空间抽象地化为两个部分后,成为儿童转换心情的开关,自由地选择“上”与“下”的场所,错落的台阶也可以成为“剧场观众席”、同伴分享的好场地。(二)空间格局不仅有整体大统,还有个别和区域活动空间的人文场域“生态园”的儿童室内空间设计中,不仅需要有比较通畅的活动空间,满足孩子好动、交往、共同游戏的需求,还可以有顺应孩子内心个别需求的场域。比如,室内空间可以有相对私密的空间,可以有藏秘密的安静区域,体现环境中对

10、个别儿童不同的关怀性,在这样的空间里,可以有与共享空间不一样的独特个性,如空间高度、结构方式、光的来源、多角度的变化等,营造出类似“小人国”的游戏天地,让孩子感受到内心与空间链接的亲近感、安全感。三、“生态园”的空间关怀在尊重儿童的人道视角(一)建筑空间的适宜尺寸关怀儿童身心需求在幼儿园建设规范标准中,有许多关于空间尺寸的规范要求,在实际建设中,可以有更优化的生态空间。比如,(1)为了给孩子一个适合的观察窗视野,根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标准幼儿园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标准)中规定窗台面距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Teaching2023.09教育科研早期教育 49 楼地面低于

11、900mm,那么在0900mm之间就有一个更合适的空间,依据36岁儿童身高的健康标准,平均在1米2以下,900mm对于儿童的视角舒适度显然是高了,特别是3岁的孩子,几乎要高于头顶。所以,在建设中可以考虑将这个尺寸适当降低,定位在离地面300600mm,甚至做窗落地,扩大窗的面积,降低了窗台高度,孩子就可以不费力气地欣赏到室外的树木、天空和远景,阳光的摄入面积也大大增加。(2)幼儿的楼梯踏步高度,标准在130mm内,如果超出了这个高度来建设,儿童上下楼梯就会比较吃力,特别是下楼梯时,存在不适感,甚至易发生危险。(3)减掉只有2级的台阶踏步,改成1:8以内的坡道,这些小坡联结着幼儿园变化的微地形和

12、地性,更符合儿童行走和跑动的安全性。(4)根据标准幼儿卫生间的洗手池高度为500600mm,那么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差异和同龄幼儿的个别差异性,在卫生间洗手池设置时每个班级或公共区就可以改变其相同的高度尺寸,高低不同的洗手台设计出错落美感,或者是起伏的流线造型,或者是分区化高度不同的洗手池,如可以有450550mm的低幼组,500600mm的高幼组,这样幼儿在同一个空间中就可以有更适宜的生活关怀设施。(二)生活空间的大小高低结构体贴儿童的健康安全幼儿园课程实施渗透在儿童一日生活中,幼儿园丰富有趣的空间环境能支持儿童得学习和发展,所以在空间设施的建设中需要关注儿童区别于成人活动的特殊性。比如,根据

13、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幼儿园户外具有挑战性的空间中,危险地带的防护栏调整高度定为1.30m。依据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第 6.7.3 条第2款)规定,上人屋面和交通、商业、旅馆、医院、学校等建筑临开敞中庭的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2m。由于幼儿园中幼儿的特殊情况,幼儿安全意识差,易动、易攀爬,栏杆高度就可以由1.2m适当加高到1.3m。再如,关于垂直格栅护栏净距离的宽度由0.11m调整为 0.09m,也是考虑到幼儿头部较身体偏大的特点,好奇、好动,游戏时头部或身体易钻入栏杆空隙中,为防止幼儿头部或身体卡在栏杆空隙中,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将垂直栏杆净间距

14、调整为0.09m,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幼儿园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往往把中心放在主体房屋的建筑上,而户外的景观场地基本是围绕建筑的一些边边角角,或者是建筑中心的一块比较方正的场地(操场),边边角角的景观也容易被树木、灌木所占据一大部分,成为观赏性空间,由此缩小了孩子们户外生活的场域。所以在规划幼儿园建设中,应将户外的场域规划和建筑的规划放在平等的地位,而不是附加,或者东拼西凑为达标的场域。四、“生态园”的空间生命力在激活儿童发展的动力(一)从平坦到凹凸蒙台梭利说:环境就像人类的头部,影响孩子的整体发展。幼儿园空间设计思考的出发点一直是如何让环境联系上儿童的成长。从户外空间的角度思考,孩子们在接触自

15、然、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自我认知、更新自我体验,这种内在精神我们可以称之为“自我生长的能力”5。从地形的多样性来说,户外的“野地里”有可以来翻越的小山包;有可以全身挺进的沙坑;有积水的小土坑、泥潭、水塘或者允许孩子们挖掘的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沟渠;有可以穿透的高低错落的栈道、绳索、桥梁这些凹凸不平的地貌会刺激孩子们的挑战性,让“游戏”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从室内空间的设计思考,活动空间可以不均一的设计成一个个方盒子,平层的空间也尝试有不同的高低立体设计。如图书馆有局部下沉的叠层空间,也可有局部上升的叠层空间,让阅读环境变得生动、丰富。有较大层高的建筑可以有小叠层的设计,用隧道、滑道、绳道连

16、接;走廊过道,可以设置与儿童身高匹配的不同形态的进出口(门),让儿童在这种有趣的空间中嬉戏、探索,外露阳光的活泼气质。(二)从高结构到低结构所有的高新技术与无限的创意离不开对世界基础本质的认知。对幼儿园儿童空间的设计,力图不放进成人先入为主的理念,秉持不过度设计的原则,追求与教育相一致的原生态。如活动空间摒弃具象主题的设定,诸如缩小版的城市小作坊街道、结构化的民间作坊、凝固不变的僵硬陈列的儿童“博物馆”、装修饱和空间结构,应有尽有的仿真、易清洗、不易坏的塑料装饰,等等,这些高结构的空间和材料其实是不50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3.09课程与教学Curriculum and Teaching50

17、 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3.09适宜。相反,一些低结构的空间和材料对儿童创造性游戏活动的开展更为有利。五、“生态园”的空间灵动在浸润儿童与美的对话(一)美在自然和真实在美学范畴里把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就都叫“美”。它总是具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从而与人们一定的审美感受相联系。黑格尔在他的美学著作里表述:美是感性的显现,也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美与真的统一,以真为基础,真是抽象的本质概念4。如果要让幼儿园真正具备审美意义上的环境,我们必须反思一下幼儿园环境中审美的迷失和改变。首先,幼儿园建筑的外立面设计,曾经以绚丽多彩为美,以各式华丽装饰为美,这种哗众取宠,近乎游乐场

18、式的审美迷失,现在大多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已经开始注意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外立面用简朴的自然灰白,配上少量色块点缀,在自然的天地中不失活泼,有了很大的进步。其次,内部设计从曾经过度饱和色彩的堆积,到追求自然木质本源为基调,在设计中不加入太多的成人主观东西,体现设计的本质是让自然的融入。正如日本日比野拓先生的设计,他认为儿童是幼儿园最美的色彩,房屋沿树而生,内外相连,自然通透,大而深的屋檐和窗户是室内和室外四季风景变换的联结,自然素材的“土”墙自带调试效果,一定程度上协调了室内环境。(二)美在统一与和谐一是色彩的和谐。成人普遍认为孩子的眼里是斑斓的,这种成人主观意义上的“儿童视角”让幼儿园里里外外也变

19、得“多彩”了,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色彩的和谐问题。从主体建筑的外立面到室内活动室、走廊,等等,各种鲜艳的原色堆积在一起,令人眼累心跳,因为我们在设计这些颜色的时候,忘记了色彩明度、色相之间的基本关系和配对原理,忘记了活动室墙壁、物品、幼儿表征、家具之间的色彩关系,单凭成人主观判断孩子对色彩的选择,那么大面积的对比色运用,冷暖色调的不协调处理会把一个美好的环境变得花里胡哨,让人透不过气来。色彩如同音乐会直接由感官刺激到灵魂,在这样的色彩刺激下,孩子们同样也不舒服,他们会烦躁、多动和兴奋。我们可以考虑在一个主色调下采用部分变化的方式,让环境变得温馨而有灵性,活泼但不花哨。比如,追求以一种与自然相融的

20、主色调为基调,大部分运用建筑材质的本色调,以原木色、暖灰色、乳白色加以铺垫,有深浅的推移,回避饱和对比色的运用。二是风格的统一。幼儿园在美化环境时,特别喜欢在幼儿园的重要位置或者走廊等空间设置表达园所文化的作品,以传递幼儿园的文化内涵或者艺术氛围。出现的现状往往是:园所外并没有丰富树木资源的人造“森林幼儿园”、没有理解瑞吉欧教育本质而到处悬挂饰物或幼儿作品的“瑞吉欧学校”,都陷入了跟风和模仿复制的迷失之中。在这些迷失中,存在着不协调的内容和风格,存在着传统文化的表达和来自西方文化的表达相互打架;成人模仿孩子的表达和真实的儿童表达放在一起真真假假显得格格不入、奇奇怪怪,幼儿园的空间忽而像是陈列馆

21、、忽而又像是大市场,唯独没有美感。在崇尚中国大美教育的价值下,诠释我们中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理想,我们强调环境中的在地性原则。“在地性”(Localization)说简单一点就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思考强调地方特性。在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今天,我们的思考是,让中国化的、本土化的文化表达融进儿童审美感受中,让“在地性”的文化基因能在元宇宙的时代依然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走向新的文化创新和发展。【参考文献】1 侯莉敏.儿童与环境:关系与建构J.教育的世界,2022(10).2 何锋.儿童在自然中: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空间的视角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3 段义孚.空间和地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7.4 德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美学M.寇鹏程,编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通讯作者:贺为民,(责任编辑 王平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