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初三2月开学模拟(网络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249038 上传时间:2025-09-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初三2月开学模拟(网络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初三2月开学模拟(网络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2025届初三2月开学模拟(网络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登飞来峰》这几篇作品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C.清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有以三国纷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 D.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别和时代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的特点。 2.下列对下图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借用书法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B.用汉字笔画的变形展现冰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了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特征。 C.赋予汉字“冬”以动感和力度,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 D.其中充满韵律感的线条,寓意要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才能获得圆满成功。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驰骋(chéng) 褴褛 人迹罕至(hǎn)  震憾人心 B.妖娆(láo) 拮踞 揆情度理(kuí) 如火如茶 C.阴晦(huì) 作揖 弄巧成拙(zhuō)  美轮美奂 D.门楣(mèi) 骊歌 自怨自艾(ài)  披星带月 4.下列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深表歉意! 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涟漪 荒谬 广袤无垠 相形见拙 B.羁绊 吞噬 龙吟凤秽 通宵达旦 C.威摄 陨落 变幻多姿 重蹈覆辙 D.陶冶 丘壑 蓦然回首 戛然而止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下表是2018年某中学初三语文一模考试作文情况的相关统计: 作文题材 所占比例 平均分 学习生活 25% 47.8 体育运动 28% 48.0 艺术爱好 30% 48.3 亲情 11% 48.7 其他 6% 48.5 (材料二)针对本次一模考试作文情况,初三语文老师纷纷议论: 张老师:学生的生活总归还是狭窄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那么几件事,翻来覆去地写,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真让人受不了....... 王老师: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几件事,也交代不清,语言没有逻辑性,能把你绕晕...... 李老师:嗯,是啊,是啊。不仅如此,还轻重不分详略不当,铺垫太多,该重点突出写的地方,却寥寥数语几笔带过......听了老师对一模考试作文的讲评,几位同学觉得提高作文成绩有了办法: 赵同学:哦,原来写“亲情类”的作文可以得高分哦,下次不管什么题目我就“亲情”了...... 钱同学:我觉得在缺乏有意义的新颖的故事的情况下,我一定要把现有的故事交代清楚,将起因、经过、结果写完整,并根据中心的需要进行剪裁...... 孙同学:我觉得还是开头、结尾围绕中心进行抒情议论,中间时不时地点一下题更实际一些...... 1.(1)对(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提取不当的一项是( ) A.作文题材主要集中在艺术爱好与体育运动方面。 B.社会生活方面的材料无人涉及。 C.亲情类均分最高。 D.平均分差距在一分之内(材料二)中,张、王、李三位老师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足。 2.(材料三)中,三位同学的观点,你认同哪一种? 请简述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征蓬出汉塞, 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__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净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写思家却难归的矛盾心理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中与儒家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本质意义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A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文A指的是_______(人名),从他写下的诗词中,你能读出他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状态和情绪。 二、阅读 9.古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①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②。宋人既成列③,楚人未既济。子鱼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④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⑤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⑥,不擒二毛⑦。古之为军也,不以隘⑧阻也。寡人虽亡国之余⑨,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劲敌之人,隘而不列,天助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劲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⑪,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⑫,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⑬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⑭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⑮可也。”①宋公:即宋襄公。②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城县西。③成列:排成战斗行列。④陈:同“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⑤门官:国君的卫士。⑥重伤:再次伤害(受伤的人)。⑦二毛:头发花白的人,指代老人。⑧隘,险隘之地。⑨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⑩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⑪胡耇(gǒu):年纪很大的人。⑫明耻教战:使士兵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授他们作战的技能。⑬服:(对敌人)屈服。⑭金鼓以声气:鸣金击鼓来振作士气。⑮儳(chán):同“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神弗福也再而衰楚人未既济公伤股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衣食所安/安能辨我是雄雌 B.公问其故/温故而知新 C.虽不能察/虽及胡耇 D.公将鼓之/请击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若爱重伤,则如勿伤。 4.甲文鲁国军队后发制人取得了胜利,乙文宋国军队要先发制人才能取胜,这是为什么?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5.甲文中的鲁庄公与乙文中的宋襄公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不同? 11.中科协2014年启动的科普信息化建设专项“科普中国”栏目和互联网+科普活动,已经成为科学传播领域的响亮品牌。“科普中国”各栏目频道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模式,与人民网、新华网、百度、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上线1年的科普信息内容资源已达1.5TB,累计浏览量和传播量达到50亿人次。中国科普研究所王康友所长认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其中多数人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科普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途径。5年前的科普主要依靠文字、展板、场馆等传统手段传播科学技术。尽管全国建有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但与十几亿人口和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平台的现状极不对等。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着先进科学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提升较慢的现象。要全面提升,就要转变工作思路,让互联网公司投身进来。在传播内容、方式、主题上,多思考公众需要,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利用云计算、云平台等分析工具,分析公众的搜索习惯,精准推送内容,做到因人而异,按菜单点菜。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 项目 年份 科普方式 传统科普方式占有率 我国公民参与比例 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 2012年 传统方式 83% 23.5% 3.27% 2017年 传统方式、PPP模式、互联网+ 46% 53.4% 6.20% (材料四)科普事业的持续发展,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要有机结合,事业和产业并举,产业是事业的有力补充。截至目前,我国科普产业总体来说仍散、小、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良好的社会氛围,科学家参与传播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商业氛围能让科学传播事业有较好的市场保障,一些科普节目要面向市场盈利。再说,开展科学基金资助活动,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 1.下列表述,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科普中国”栏目上线1年来,我国有6亿多人接受科普。 B.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合理、不均衡。 C.互联网+的科普模式已经完成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 D.无利可图,是我国科普产业至今没有发展起来的根本原因。 2.分析材料三,归纳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科普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学会与自己相处 顾伯冲 ①被誉为“南非国父”的曼德拉,曾历经长达27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有人问他:是什么力量使您在孤独中充满活力?曼德拉回答:博爱的精神加上强健的体魄。可见,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能让人在孤寂困厄中顽强挺立。 ②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哲学家芝诺曾被问及:“谁是你的朋友”他说:“另一个自我。”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就是找到另一个自己——把脚步放慢,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成为一个能够充满智慧的人。现实中,有些人习惯于觥筹交错、熙来攘往,一旦一个人独处就变得快要窒息、难以忍受;一些人有时候想安静下来给自己“充充电”,沉思工作或人生方面的问题,但总是挡不住喧器与世俗的诱惑,像旋转的陀螺一般总也停不下来。长久以往,只会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业绩陷入“双低谷循环”。 ③学会与自己相处,不是在追求寂寞、封闭自我,更不是对自身的交往能力设限,而是让自己心灵变得祥和安宁,心境变得清澈如水,在沉默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如果缺乏耐得住寂寞的定力,没有独处时的思考,这些成就是很难取得的。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不少年轻人会选择给自己安排一个“间隔年”,以便在一段相对安静的生活中思索人生、规划未来。因此,我们在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同时,也应学会与自己相处,葆有享受独处的积极心态。 ④人生之路,精彩也罢,平淡也罢,总要路过一段不同的风景。善于与自己独处,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境界、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格局。然而,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并非天然可以习得,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 ⑤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一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应当自觉校准人生坐标,培养自省、敬畏、慎独意识,通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排除外界纷忧对内心的侵袭。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知识是提升修养的精神食粮,应当善于把零星的时间“焊接”起来。应用永不满足的态度去待学习,不断用新知识的力量抵御精神空虚、意志的消沉。激发与自己相处的智慧,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与自己相处并非与世隔绝、离群索居,而是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应当以哲学的眼光看待和分析事物,瞄准现实问题,努力获得更多规律性的认识。 ⑥一个民族,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我们与其在喧嚣中消耗光阴,不如借助与自己相处延伸生命、蓄积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0日第四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用“//”给本文划分结构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第②段画线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4.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5.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与自己相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回答。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爱的力量 张嵚 ①余姚王家公子,士林标准名门。生得这么好,偏还拼实力。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王华拿下殿试状元,事业蒸蒸日上。 ②然而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当爹。他的儿子,就是中国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一 ③说起王阳明的童年,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他的天赋,但在当时比天赋更叫人震惊的,却是这孩子的淘。来京城读书没几天,老师就发现,少了好些学生——全被小王同学带着逃学了。 ④于是,京城的街道上便有了一景:一个十来岁操浙江口音的孩子,披一身破衣服做的披风,带着十几个孩子吆五喝六地招摇过市,一路歌声嘹亮。王华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奔到街上,揪住儿子就是一顿暴打。 ⑤王华是出了名的淡定之人,能在闹市嘈杂的环境里读书;入仕为官后,不论经历多大的风波,也从来不见动怒;就连明孝宗都说,看看王华,就知道啥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这样的脾气都“绷”不住,可见这孩子有多淘。 ⑥这次打完后,小王同学果然不逃课了,读书也认真了许多。可认真上课的小王同学,却专爱找闲书看,连兵书战策都研究,动不动还引用个生僻史料,把老师难住。 ⑦但没多久,王家却聘了武术教师,专门教小王同学骑射。这不但不拦着他淘,反而还教着他淘了。 ⑧事实证明,王华和一般的家长比,至少有一点不一样——他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 二 ⑨街头暴打事件过后,王华冷静下来,把儿子做过的淘气事仔细梳理了一遍,忽然发现:儿子做的事虽然荒唐,却还有点技术含量。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全是按照军队的阵法来指挥,唱的歌居然是岳飞的《满江红》。 ⑩令王华不解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是傻瓜,为啥就愿意跟在儿子屁股后面胡闹?他饶有兴致地问儿子,儿子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我把自己的糖果糕点,全分给他们吃,谁最出力,分的糕点糖果就最多,他们当然愿意跟着我了。 ⑪王华宽心了,随后还给了一个评语:克制私欲以遂其志——这孩子虽然荒唐,但可以为了追求理想(达到自己目的)克制自己的欲望(吃糖果),精神可嘉。 ⑫从那以后,儿子要看闲书,他便想方设法去搜罗;想学武,他就花钱请老师。 ⑬但这个看似啥都不管,好些事儿还由着儿子的王华,却管了儿子一件“小事”——下象棋。 ⑭小小年纪的王同学,最爱的就是下棋。他对军事武功的喜爱,花样百出的折腾,全是这爱好启蒙的。按说下棋没啥不好,可王华发现,儿子沉迷于此几近成痴,常常因此耽误功课。于是王华当着儿子的面,把棋扔进河里——再让我看见你下象棋,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 ⑮这件事发生四十年后,王同学统帅大军,剿灭宁王叛乱,其行军布阵之缜密高效,令部下伍文定啧啧称奇。伍文定问这本事咋练的,王同学不慌不忙,赠给伍文定一首诗。这首诗,就是他当时被老爹扔了棋盘,满怀悲愤时写的:“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⑯后来王阳明也不止一次提起这段往事,他说,父亲扔的不是棋盘,而是自己的心魔。 三 ⑰王同学刻苦读书,勤练武功。但每当他取得一点成绩而略显得意时,便会遭到王华的一顿训诫。 ⑱为了证明自己,王同学不但标榜自己是大明朝的李白,还背着剑在京城招摇,没事就耍两招。终于有一天,王同学当街一剑把人戳倒,随后被抓进監牢。 ⑲被保出来后,王华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带着他去“旅游”。 ⑳王华带他到居庸关要塞,让他体会了塞北的猎猎寒风,见识了鞑靼的嚣张。父亲没有多说一句话,却用事实教育他:你还差得远!,终于出大事了! 四 26正德元年(1506年),宦海浮沉六年的王同学,遭遇人生最大的挫折——他上书斥责权宦刘瑾奸恶,结果招来大麻烦,自己入狱,随后被贬到贵州龙场,父亲也遭株连被调任南京。 27路过南京时,心中万分悲痛的王同学郑重地请求父亲谅解。但出乎意料的是,父亲第一次认真地表扬他,说他做得对! 28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父亲的古板守旧,其实是一种更坚韧的爱。所谓父爱如山,不是似山一样重,而是父亲把自己变成一座山,让儿子穷尽力量去攀登,只有攀登上去,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29在这场见面后,有了那次光耀中国思想史的“龙场悟道”,有了闪耀大明的王阳明,有了心学流派。 30已是大师的王守仁,在后来的讲学中,总会讲到他与父亲一起写的一副对联: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31在很多人的笔下,王明阳的成功被看作一场叛逆青年战胜守旧父亲的励志奇迹。其实读一读这副对联,就知道这一切均是来自父爱的力量。 1.通读全文,请谈一谈第6段中加点词语“更坚韧的爱”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父亲的古板守旧,其实是一种更坚韧的爱。 2.第9段中加点词语“这一切”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3.通读全文,谈一谈你对文中这幅对联的理解。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 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4.结合文意,谈谈对第⑯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父亲扔的不是棋盘,而是自己的心魔。 5.对于第⑨段中提到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你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名句吗? 三、语言表述 1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2018年,扬中市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①据市扶贫办统计,2018年初我市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有近2000户,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困难家庭近700余户。②2017年,经确认与核查我市未能得到有效救助的建档立卡残疾人家庭有266户。③为解决这266户贫困残疾人脱贫,我市决定推广光伏扶贫工程。按照逐年推进的办法,每年对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和边缘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用3年左右的时间,解决全市具备安装条件的建档立卡管理贫困残疾人家庭稳定脱贫问题。④此外,各镇(街区)将承受主体责任,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对象的筛查。第①处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第②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放置于___________前。第③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词语后增补___________。第④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四、写作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条小金鱼,看到同伴舞动着美丽的长尾巴,心里无比羡慕。其实它自己也有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只不过长在身后看不见罢了。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白话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C项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有误。 2、D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图标的解读。D: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故选D。 3、C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 驰骋(chéng)——驰骋(chěng) 震憾人心——震撼人心; B. 妖娆(láo)——妖娆(ráo) 拮踞——拮据 如火如茶——如火如荼; D. 门楣(mèi)——门楣(méi) 自怨自艾(ài) ——自怨自艾(yì)  披星带月——披星戴月; 故选C。 4、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语言表达得体,要求根据语境和语体特点恰当地使用语言。A、B、C三项回答均不够礼貌,D项先表明自己的身体状况,结合道歉的语气,表达得体。故选D。 5、D 【解析】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个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A相形见绌。B龙吟凤哕。C威慑。 6、1.(1)B(2)作文素材,语言逻辑和结构 2.任意选择一位同学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1)B错误,“其他”所占比例6%,平均分48.5。“其他”也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 (2)根据“学生的生活总归还是狭窄了,写出来的作文还是那么几件事”可知张老师是从作文选材方面来说的;“语言没有逻辑性”可知王老师是从语言逻辑方面来说的;“轻重不分详略不当,铺垫太多,该重点突出写的地方,却寥寥数语几笔带过”可知李老师是从结构安排来说的。 2.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任意选择一位同学观点,并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7、(1)于我如浮云 (2)朔气传金柝 (3)归雁入胡天 (4)箫鼓追随春社近 (5)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6)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7)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8)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柝”“箫”“携”等字词的书写。 8、宋江自视颇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 【解析】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并反复阅读书中的精彩片段,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文本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浔阳楼宋江题反诗”的情节。从宋江写下反诗的内容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视清高、壮志未酬;不满现状,图谋造反的内心状态和情绪。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二、阅读 9、 “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的情怀。“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诗词运用典故的作用。“遣冯唐”原故事是:汉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报战果时多报杀敌6人而获罪削职,冯唐向文帝进谏,文帝命冯唐持符节去云中郡赦免魏尚复为云中守,这里作者以魏尚自比,渴望被赦免被重用。“天狼”:天狼星;用天狼星比喻敌人(即辽国与西夏),表达了作者爱国,想要为国杀敌,报答国家的胸怀。 10、1.(1)赐福,保佑 (2)第二次 (3)渡河 (4)大腿 2.C 3.(1)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诚心处理。 (2)如果爱惜(敌人)不让其再次受伤,当初就不要杀伤他们。 4.(1)甲文中,鲁军等到齐军士气低落时进击,所以取得了胜利,即后发制人;乙文中,宋军只有抓住楚军尚未过河或布阵的先机攻打,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即先发制人。 (2)作战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抓住有利的战机。(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才能成功。) 5.鲁庄公:目光短浅,急躁冒进,但能接受曹刿的建议。 宋襄公:认识问题肤浅,固执,迂腐愚昧。 【解析】 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福”意思是“赐福,保佑”,“再”意思是“第二次”,“济”意思是“渡河”,“股”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大腿”。 2.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解释为:养/怎么,B项解释为:原因,缘故/旧的,原来的,C项解释为:即使,D项解释为:凑足音节,无义/代词。故选C。 3.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句中“狱”意思是“诉讼案件”,“虽”意思是“即使”,“以”意思是“按照”,语序正常,据此翻译即可。(2)“若”意思是“如果”,此句是省略句,应翻译为“如果爱惜(敌人)不让他再次受伤,就不如当初不杀伤他们”。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齐鲁之间的战争,能以少胜多在于后发制人,抓住了有利的作战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乙文中最终宋国失败是因为没有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楚军尚未过河或布阵的时候。综合两者,说明作战过程中要想取得胜利,需要抓住有利的作战时机。据此作答即可。 5.此题考查的是文中任务的性格特点。甲文中“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公问其故”等句子写出了鲁庄公是一个目光短浅,对军事无知的人,但他有一个可贵的优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乙文中的宋襄公认识问题肤浅,固执,而且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据此作答即可。 译文: (甲)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乙)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11、1.B 2.①科普方式有了新的变化,ppp模式,互联网+已经参与科普;②传统科普方式的占有率下降,人们逐渐通过新的方式接受科普;③公民参与比例提升。 3.示例:转变科普方式,积极采用新的科普方式;科普内容上注重公众的自主选择意识,适应公众的需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大力发展科普产业,用产业推动科普工作。 【解析】 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这是一道选择题,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选择。A、材料一指出“我国目前有6亿多网民”,并非指所有的网民。与原文不符;C、材料三的数据表明,到2015年互联网+的科普模式影响下,传统方式的占有率依然为46%,它并没有代替了传统的科普手段,与原文不符;D、与原文“多数科学传播工作还没有变成‘有利可图’的事。”不符;B、材料二指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还存在先进的科技知识仅被少数人掌握,大多数人的科学素质水升较慢的现象”,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发展不均衡,分析与原文相符;故选B。 2.考查图文转换。答题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用好表格中的文字提示;二是将表格中的数字虚化,抽象为文字。可从表格的横向或纵向角度,寻找出数字变化的某种规律,并用文字表达出来,解答此题要对表格内容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从“科普方式”“传统科普方式”“公民参与比例”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信息的提取能力。解答此题在第(1)题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普产业存在的问题,从相对应原材料中筛选出相应的对策。有效的信息主要分布在材料二与材料四中。材料二中“要全面提升,就要转变工作思路,……根据公众的自我选择意识,化公众被动接受为主动需要,另外,也要完善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机制。”材料四中“开展科学基金资助活动,让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变得家喻户晓。”概括回答即可。 12、1.学会与自己相处或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 2.B 3.不能。因为划线部分指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能沉静独处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使本文的论题更有针对性;也凸显了论证的必要性。 4.举例论证。列举中外名人沉静著书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给自己安排“间隔年”的事实,有力的论证了“在沉默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观点,进而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5.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炼造个人的意志品质;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贵在有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 【解析】 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或概括。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可提取第6段“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作为答案。 2.划分结构层次。①段通过引用曼德拉的名言,引出“精神的支撑至为重要”这一论题。②③④⑤几段是具体论述学会与自己相处的意义。⑥段总结全文,归纳出“学会与自己相处、享受与自己相处,是接近星空的有益尝试”的论点。属于总分总的关系。所以选B。 3.考查语句的重要作用。首先要读懂划线句子,然后考虑这些句子与论述中心的关系。划线部分属于举例论证,指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能沉静独处的现象,具有普遍性。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要面对如何与自己相处”。所以不能删掉。 4.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回溯历史,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了27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有力的论证了此语段的分论点,即“在沉默中默默提升自己的境界,这份沉静,无论是对于涵养个人的人生智慧,还是培育理性的民族精神,都是十分有益的”的观点。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 5.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直接提取第4段“仰赖于有针对性地勤加磨砺,不断锻造个人的意志品质”,第5段“与自己相处,前提是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关键在与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贵在增强直面现实的思辨能力”作为答案。 议论文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演绎论证,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