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知识,房兴达,华夏心理教育中心教学部辅导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及治疗委员,9/26/2025,1,授课内容,基础知识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P249,9/26/2025,2,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与精神病学的区别,变态心理学,精神病学,研究内容,基本性质、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及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诊断、治疗、转归、预后、预防、康复,研究方式,心理学,医学,9/26/2025,3,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历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里特?)“体液学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对异常心理的解释:大致有6个学派,精神分析流派,行为主义流派,存在人本主义流派,特质流派,生物学流派,认知流派,9/26/2025,4,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精神分析,两个基本命题:,潜意识,(无意识),性的冲动,(生本能),几个重要概念,力比多,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0-18,个月)、肛欲期(,18,月,-3,岁)、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生殖期,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防御机制:压抑、升华、反向形成、幽默、投射、否认,9/26/2025,5,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精神分析,9/26/2025,6,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行为主义,经典的条件发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与惩罚,9/26/2025,9,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存在人本主义,基本理论观点,1、强调人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反对还原主义,着重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2、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每一个体的自由选择和主动性,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3、人的意识能超越传统的、现实的,文化的界限,因而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潜在可能性。,4、人性研究的重点是意识经验,应该遵循现象学途径。,9/26/2025,10,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存在人本主义,存在-人本主义理论反对把人看作是简单的生物人、自然人,而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意义。它认为人的行为不象动物,并不全是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而是自由的、能够独立自主的、具有无限潜能的,并且每一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各种变化;能理解自己的需要和经验;能分析自己的行为;也能作出抉择并对此承担责任。一个人如果从小就处于具有良好成长氛围之中,例如有温暖和同情支持的父母以及家人,每个人就都会发现他的真正的自我,实现他的全部创造性与潜能。,但是,一个人如果遭到虐待或受到重大的生活经历中的挫折与否定时,自我就会发生创伤或裂痕,内在的潜能不能发挥出来,而且还会受到损害。这样,人们就不会是一个真正自我实现的人,而可能是一个自我防御和心理失调的人。,9/26/2025,11,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存在人本主义,个人中心式研究:罗杰斯(C.Rogers)是人本主义的开创者,也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提出了个人中心式人格理论。其核心是自我实现的概念(不断努力实现固有的发展能力和才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表现个人潜能。人应该成为自我完善的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他认为,一个完善的人应该坦诚对待自己的经历,珍藏最有价值的特殊生活经历;应该关注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情,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应该相信自己的感觉,不会因为过去学到的准则或顾及别人的想法而放弃。他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我实现的努力常常与寻求赞赏的需要相抵触。在现实中,儿童为获得奖赏,就必须遵从父母、社会规范,否则奖赏和爱就会被撤消。他把这种奖励叫做“有条件的正性奖赏”,这种奖赏促成了一种不良的现象,儿童学会以特殊的行为和感受方式寻求获得别人的赞赏,而不是获得内在的满足。人只是在为别人的评价而活着。他主张给予人们无条件的奖赏,鼓励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目标而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9/26/2025,12,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P257,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区分:,常识性的区分,非标准化区分,标准化区分,心理学的区分原则,9/26/2025,13,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常识性区分:,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9/26/2025,14,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非标准化的区分,统计学角度,文化人类学角度,社会学角度,精神医学角度,认知心理学角度,9/26/2025,15,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标准化区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9/26/2025,16,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心理学区分原则,统一(同一)性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稳定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9/26/2025,17,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注意、,记忆、智能、自知力),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目的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心理现象,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个性心理,兴趣、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9/26/2025,18,第一单元: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总汇,感觉过敏,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错觉,知觉障碍,幻觉: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症、非真实感、体感障碍,9/26/2025,19,第一单元:认知障碍,幻觉分类,真性幻觉,按来源分,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按产生条件 思维鸣响,(思维化声、思维回响),心因性幻觉,9/26/2025,20,第一单元: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总汇,联想和速度方面,: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 乏、,病理性赘述,思维形式障碍 连贯性方面,: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逻辑性方面,: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想、,思维内容障碍,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强迫观念,超价观念,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9/26/2025,21,第一单元:认知障碍,注意减弱,注意障碍,注意狭窄,记忆增强,记忆减退,记忆障碍 遗忘,错构,虚构,精神发育迟滞,智能障碍,痴呆,自知力不全,自知力障碍,自知力丧失,(无自知力),9/26/2025,22,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情感高涨,程度,情感低落 情感迟钝,变化,焦虑,性质变化,情感淡漠,恐怖 情感倒错,易激惹,脑器质性,情感脆弱,损害,强制性苦笑,欣快,9/26/2025,23,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意志缺乏,障碍,意志倒错,意志减退,精神运动,协调性,性兴奋,不协调性,木僵、违拗蜡样屈曲缄默、,精神运动性抑制,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强迫动作,9/26/2025,24,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0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mental disorders,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 due to psychoactive substances or non-addictive substances,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Schizophrenia and other psychotic disorders,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Mood disorders(Affective disorders),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Hysteria,Stress-related disorders,Neurosis,5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Physiological disorders related to psychological factors,6 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Habit and impulse disorders,Psychosexual disorders,7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Mental retardation,and disorders of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 hood and adolescence,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Hyperkinetic,Conduct,and Emotion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Other or unspecified mental disorders with onset usually occurr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9/26/2025,25,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联想障碍:思维松弛、破裂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云集、思维内容贫乏、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情感障碍:淡漠、迟钝、不协调、倒错、自笑,意志活动减退:少动、孤僻、被动、退缩、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功能下降、行为离奇、,其它常见症状,:,幻觉(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令性)、妄想(多不系统、泛化、荒谬),分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定型,9/26/2025,26,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症)诊断标准,本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不协调。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9/26/2025,27,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性障碍,【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9/26/2025,28,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而病因未明的精神障碍,若有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方面异常。30岁以后起病者较多。,【症状标准】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较固定,并有一定的现实性,不经了解,难辨真伪。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情等内容。,【严重标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障碍。,【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3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分裂症,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说明】CCMD-3中偏执狂(妄想狂)与偏执状态(类偏狂)已合并为一个诊断,使用同一编码,这与ICD-10和DSM-4一致。,9/26/2025,29,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妄想性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共同特点:,2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23个月内痊愈,包括:分裂样精神病、旅途性精神病、妄想阵发,9/26/2025,30,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可分为:,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持续性心境障碍,Persistent mood disorder,9/26/2025,31,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这种心理冲突并因之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分类:,恐惧症,(恐怖症):场所恐惧症 Agoraphobia、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症)Social phobia、特定的恐惧症 Specific phobias,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广泛性焦虑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强迫症,Obsession,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躯体化障碍 Somatization disorder、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Undifferentiated somatoform disorders、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躯体形式植物神经紊乱 Somatoform autonomic dysfunction,神经衰弱,Neurasthenia,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Other or unspecified neurosis,9/26/2025,32,恐怖症,1.特征,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感到痛苦,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回避行为,2.类型,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定恐怖症,9/26/2025,33,焦虑症,1.焦虑的特点,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的情绪状态,不快和痛苦,死在眉睫或马上虚脱昏倒的感觉,指向未来,预感某种未知的威胁马上到来,并无实际威胁或危险,伴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或植物神经紊乱,2.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9/26/2025,34,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焦虑和烦恼:指向未来,没有明确对象,负性的担心。“杞人忧天”。,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过分警觉:惶恐、易惊吓、对外界刺激做出惊跳反应。易激惹,难入睡,易惊醒。,惊恐障碍:急性焦虑障碍,惊恐发作:突然发作,心慌胸闷,憋气,窒息感,濒死感,惊叫,惊呼,伴有面部潮红,苍白,震颤,麻木等植物神经功能亢奋的表现。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小时,即可自行缓解。正常期一切正常,但不久又可再次发作。,预期焦虑:间歇期担心再次发病而惴惴不安,也可出现一些植物神经活动亢进。,求助或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感,患者难以忍受,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求助)。间歇期,60%的患者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帮助,立即因而主动回避一些活动。可以继发于广场恐怖症。,9/26/2025,35,强迫症,1.特征,强迫症状,反强迫,自知力,2.分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强迫性计数,9/26/2025,36,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疑病症,躯体形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持续的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9/26/2025,37,神经衰弱,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情绪症状:紧张、烦恼、易激惹,心理生理症状,9/26/2025,38,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急性起病(通常小时内),带有强烈的恐惧体验,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预后良好,9/26/2025,39,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反复出现“闪回”:回想受打击的经历、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错觉、幻觉、触景生情的痛苦(如目睹遗物、旧地重游、周年日等情况时出现异常痛苦,伴生理反应),警觉性增高:睡眠障碍,易激惹、注意力集中困难、过份担惊受怕,回避:极力不想有关情况及人与事、回避有关场景、不愿与人交往,选择性遗忘,对未来丧失信心,9/26/2025,40,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适应障碍,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改变,有理由推断上述改变对精神障碍的发生起重要作用,病程:一般遭遇生活事件1个月后起病,不超过6个月。,9/26/2025,41,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年龄18岁,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分型:偏执性、分裂样、反社会性、冲动性、表演性、强迫性、焦虑性、依赖型,9/26/2025,42,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有异常性行为的性心理障碍,特征:,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性身份障碍);,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满足性欲(性偏好障碍);,不引起常人性兴奋的人物,对这些人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性指向障碍)。,除此之外,与之无关的精神活动均无明显障碍。不包括单纯性欲减退、性欲亢进,及性生理功能障碍,9/26/2025,43,9/26/2025,44,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性身份障碍:易性症,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疟与性受疟症,性指向障碍:,同性恋,、双性恋,9/26/2025,45,9/26/2025,46,年月日,英国摇滚巨星艾尔顿约翰 与拍拖年的同性恋男友大卫弗内什 在英国温莎城堡正式举行婚礼,9/26/2025,47,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夜惊、梦魇、发作性睡病,性功能障碍,9/26/2025,48,第七单元 癔症,、分离性障碍: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附体障碍、情感暴发、假性痴呆,、转换性症状: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冲突时,以躯体症状的方式表达,运动障碍:肢体瘫痪、痉挛发作,感觉障碍:癔症性失明、癔症性失聪、感觉缺失,3、流行性癔症:05/6/16,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216人住院,700人要求住院,多为头晕、头疼、四肢抽搐,9/26/2025,49,关于流行性癔症,提前通知:知道要打针,孩子精神紧张,等待注射:那几十分钟是煎熬,集体注射:互相目睹同学的痛苦,家长询问:给了孩子进一步暗示,不当传播:加重不安气氛。媒体在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武断地冠之以夺命疫苗、问题疫苗,这加深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9/26/2025,50,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9/26/2025,51,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具体表现,: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9/26/2025,52,心理健康的概念,正确理解心理健康:人的心理活动(知、情、意)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并据此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的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的差异。,动态性,健康人的行为并不是时刻都符合健康标准。,标准是理想尺度,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同时也是心理咨询的目标方向。,9/26/2025,53,许又新:评估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准,体验标准:,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两条。,良好心情:心情愉快;适度的自我控制与调节;适度的紧张;积极主动,自我评价:恰当的自我评价;有自知之明,操作标准:,也叫效率标准,指用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方法,衡量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包括:,心理学标准(心理的效率),社会标准(社会功能):工作、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发展标准:,纵轴。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大,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的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是心理健康的标志。,9/26/2025,54,郭念锋:关于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健康,心理活动耐受力:,对慢而长的精神刺激耐受健康,周期性节律:,节律紊乱,心理健康,意识水平:,注意水平,心理健康,暗示性:,暗示性,心理健康,心理康复能力:,康复能力健康,心理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健康,自信心:,自信心健康,社会交往:,接触不良 健康,环境适应能力:,适应性健康,9/26/2025,55,心理状态,心 理 正 常 心理不正常,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变态人格、神经症、其它,心理问题、严重心理 精神障碍,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健康心理 不健康心理 异常心理,9/26/2025,56,概念的区分,“正常”和“异常”,是标明和讨论“有病”或“没病”等问题的一对范畴。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是在“正常”范围内,用来讨论“正常”的水平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这种区分,是符合实际的,因为,不健康不是有病,不健康和病是两类性质的问题。另外,在临床上,鉴别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截然不同的。,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把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划分为“健康的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和“精神障碍”三大类,并分别使用“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心理”这三个概念来表达。,9/26/2025,57,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许又新,评分,项目,1,2,3,病 程,3月,36月,1年,精神痛苦,主动设法摆脱,别人帮助或改变处境,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轻微受损,中度受损,严重受损,评分标准:,3,分:非神经症,3-5,分:可疑神经症,6,分:确诊神经症,9/26/2025,58,第六节 健康心理学,工作领域,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9/26/2025,59,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教材(基础知识)P294-299,一、用途,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4、咨询方案的制定,5、疗效评估,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7、职业培训,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二、效度:1、症状学效度 2、预测效度 3、结构效度,9/26/2025,60,心理不健康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案例:300页,9/26/2025,61,心理不健康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在心理咨询临床上,对“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鉴别的要点是前者“内心冲突的性质”为现实性的或道德性的;“病程”限在1年之内。,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1、引起“严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9/26/2025,62,心理不健康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评分:3-5分,可疑神经症:不能确诊是否神经症,9/26/2025,63,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压力的定义:一种说法认为,压力就是,客观事件对个体的刺激,,另一种说法认为,压力是,压力源及环境条件变化对主体提出的要求和个体对它的反应,.,压力源的种类:,1.生物性压力源,2.精神性压力源,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这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 社会需求的事件。社会环境性的压力源,分为两大类:(1)纯社会性的(2)由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压力源多是综合性的,错误的认知结构是深层的心理性压力源,9/26/2025,64,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压力源的评测:,社会再适应量表,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知觉压力的测评,压力的内省经验,双趋冲突,趋避冲突,双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9/26/2025,65,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2)叠加性压力,(3)破坏性压力,压力的适应:在适应压力的三个阶段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各有特点。,警觉阶段,搏斗阶段,衰竭阶段,9/26/2025,66,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压力的临床后果,(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对压力引发疾病的机制,曾经有两种解释:,体质、压力论,器官敏感论,(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3、临床相阶段,9/26/2025,67,应激源,生 物,社 会,心 理,中 介 系 统,临床相,认 知 系 统,社 会 支 持 系 统,生 物 免 疫 系 统,躯体反应,心理反应,社会行为反应,观 察,诊 断,干 预,思 考,临床干预,9/26/2025,68,谢谢大家!,9/26/2025,6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