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20730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 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公共融资部 李娟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是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同时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发源地,也是国家重要水源地及生态安全屏障。境内盐湖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新能源资源蕴藏丰富。近年来,青海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循环产业、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资源依托型产业体系,且随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旅游业发展提速,二、三产业双核驱动带动全省经济保持发展;但受制于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区域可供开发土地面积及资源价值转化支撑仍

2、较为有限,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22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10.07亿元,继续居全国各省市第 30 位,仅超西藏自治区;同年,在盐湖化工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下,工业经济对青海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凸显,当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5%,但旅游、出行、文化娱乐及居民服务等行业受公共卫生事件等超预期因素冲击较大,投资消费双降使得全省经济增长承压,当年经济增速为 2.3%,低于全国水平 0.7 个百分点。2023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文旅产业复苏强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但投资增长动能仍不足;当期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695.69 亿元,同比增长 5.6%,

3、增速分别高于上年同期、全国同期增速 3.0 个百分点和 0.4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增速分别为-7.9%和 13.1%。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青海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差异影响分化显著,且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对消费、旅游等冲击影响,2022 年除海西州和果洛州经济增速高于全省水平外,其余各州市经济均呈低增长态势,增速水平低于 2.5%。当年省会西宁市经济总量仍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44.35 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达 45.5%;柴达木地区的海西州和处于东部城市群的海东市经济总量次之,分别为 842.55 亿元和562.79 亿元,其中

4、海西州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工业经济占绝对比重,2022 年受益于盐湖化工业及煤化工业等产业增长带动,其经济增速以 5.7%领跑全省,且人均指标亦显著领先于其他州市。其余州市区域开发受生态保护限制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022 年海南州经济总量首次突破 200 亿元,黄南州和海北州略超 100 亿元,当年三者经济均处于 0.2%-0.5%的低增长区间;玉树州和果洛州地区生产总值甚至低于 80 亿元。从三大需求看,2022 年各州市普遍面临投资增长动能不足、消费需求减弱等多重压力,且对外开放程度不高。2023 年上半年度,青海省各州市消费市场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体量较小的果洛州经济实现新世纪

5、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 两位数增长(20.4%),西宁市和海北州经济亦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 9.8%和 7.6%,其余州市经济恢复进程较缓,增速仍处于较低水平。财政实力:财政实力: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后。2022 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9.10 亿元,受留抵退税规模扩大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全省增值税及房地产相关税收减收明显,但得益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资源型企业利润增长带动全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增势强劲,当年税收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增长 9.0%至 255.84 亿元,抵消了非税收入下降带来的影

6、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实现增长 19.7%;但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很低,仅为 16.66%,财政平衡高度依赖于持续大额的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022 年全省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 1588.63 亿元。此外,由于土地市场需求不足,青海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有限,且当年土地成交明显缩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大幅下滑 53.6%至 92.58 亿元。2023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速(14.1%),但同时面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高位回落压力,持续性增收压力较大。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2 年,受益于重大项目投产及

7、碳酸锂、钾肥、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工业经济占绝对主导且资源富集的海西州税收拉动作用显著,全年全州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41.91 亿元,同比逆势大幅增长87.0%,收入规模首次反超经济总量领先的西宁市,总量和增速均跃居全省首位;而西宁市在留抵退税及房地产持续低迷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财政收入有所下滑,当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31.72 亿元,同比下降 14.4%,收入规模退居第 2 位。其余州市与上述两州市收入差距仍显著,其中经济排名相对靠前的海东市由于减税降费及上年一次性非税抬高基数等影响,成为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最大的州市,同比下降 29.8%,其与海南州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8、,两者分别实现收入20.28 亿元和 18.46 亿元,其余四州市收入规模均不足 10 亿元。青海省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均对上级补助收入依赖度很高,除海西州和西宁市外,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未超过 12%,且 2022 年大部分州市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2023 年上半年度,除海西州未获取到财政收支相关数据外,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增长,海东市增速较为亮眼,海西州面临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压力,财政收入恐难维持高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方面,青海省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普遍偏小,2022 年,由于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成交显著降温,土地财政贡献度相对较高的西宁市和海东市政府

9、性基金预算收入均大幅下降,其中西宁市收入规模由上年的 157.64 亿元降至 54.24 亿元,海东市同比大幅下降 45.6%至 11.97 亿元;其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 余各州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仅为个位数。2023 年以来青海省各州市土地成交仍惨淡,且后续房地产市场复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全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财政收入的支撑预期仍有限。债务状况:债务状况:青海省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全国其他省市相对较小,但由于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资金需求,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债务规模逐年增加,截至 2022 年末,全省政府债务余额为 3044.28 亿元,较 2021 年

10、末增加 257.09 亿元;且由于财力较弱,2022 年末青海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是其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9.25 倍,该比率仍居全国首位。随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持续较快增长而财政增收面临压力,青海省政府债务负担有所加重;但得益于经济增长预期、大额稳定的中央转移性支付及不断完善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等,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从下辖各州市情况看,2022 年海西州、海东市和海北州债务增速相对较缓,其余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总体保持两位数较快扩张态势,债务规模相对较小的玉树州和果洛州增幅尤为突出,处于 20%上下。以 2022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进行比较,受限于其财力,海东市和果洛

11、州该比率达 10倍以上,黄南州和玉树州政府债务压力亦相对较重,该比率均在 8.9 倍左右;海南州和海西州现阶段政府债务负担尚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省属国有企业信用风险事件影响犹存,青海省整体区域融资环境不佳,城投债发行活跃度低且融资成本偏高,2022 年以来城投债净融资持续为负。截至 2023 年 9 月末,青海省存续城投企业仅为西宁市 2 家市级平台,债务偿付压力仍相对较大。一、一、青海青海省省经济经济与与财财政实政实力力分析分析 (一)(一)青海青海省省经济经济实力分析实力分析 青海省青海省地处青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藏高原东北部,是是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同时作为三

12、江发源地,同时作为三江发源地,也是也是国家重要国家重要水源地及水源地及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安全屏障。境内境内盐湖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新能盐湖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新能源资源蕴藏丰富,源资源蕴藏丰富,且且随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配套设施的随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逐步完善,完善,旅游旅游业发展业发展提速提速,二、三产业双核驱动带动全省经济保持发展;二、三产业双核驱动带动全省经济保持发展;但受制于但受制于高高原山地为原山地为主的地形条件和主的地形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区域可供开发区域可供开发土地土地面积面积及资源价值转化及资源价值转化支撑较为支撑较为有限

13、有限,经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相对落后。2022 年年,在盐湖化工及新能源等优势在盐湖化工及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下,工业经济对产业发展带动下,工业经济对青海青海省省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凸显,但受宏观经济下行、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凸显,但受宏观经济下行、自然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全省经济增长仍承压,经自然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影响,全省经济增长仍承压,经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济增速低于全国水平。2023 年前三季度,年前三季度,青海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文旅产业青海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文旅产业复苏强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但投资增长动能仍不足复苏强劲,消费需求

14、持续释放,但投资增长动能仍不足。青海省位于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4 青海湖而得名,自东以逆时针方向起依次与甘肃、新疆、西藏和四川接壤,是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青海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省总面积 72.2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仅次于新疆、西藏及内蒙古,省域辽阔但地貌复杂,五分之四以上的地区为高原,全省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且由于生态保护限制开发土地面积大,总体适宜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国土空间较为有限。此外,青海省地广人稀,2022 年末

15、全省常住人口为 595 万人,较第七次普查常住人口增加 2.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 0.4%;人口密度约 8 人/平方公里。青海省也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境内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一半。青海省矿产资源、水资源及新能源等资源蕴藏丰富,全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循环产业、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资源依托型产业体系,且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保持发展;但受限于高原

16、山地、气候寒冷为主的自然条件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可供开发土地面积有限,且劳动力资源不足、产业链条处于中低端且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支撑有限,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仍相对滞后。2022 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自然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全省经济增长承压,全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610.07 亿元,继续居全国各省市第 30 位,仅超西藏自治区;同比增长 2.3%,分别低于上年增速和全国增速 3.4 个百分点和 0.7 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速排名由上年的各省市末位上升至第 22 位;同年,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07 万元,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0.7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36元

17、,同比增长2.6%,收入规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283 元)。图表图表 1.2011-2022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及增速变动情况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青海省统计年鉴、青海省 2021-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5 图表图表 2.2022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与全国其他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及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各省市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得益于其丰富的盐湖资源、矿产资源、生态旅游资源,青海省经济增长依靠二、三产业

18、双核驱动,但近年来由于其旅游及交通运输业等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在盐湖化工及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带动下,其工业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上升,2022 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占比已从 2020 年的11.2:38.0:50.8 调整为 10.5:43.9:45.6,近年来服务业占比持续下滑。同年,全省分别实现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 380.18 亿元、1585.69 亿元和 1644.2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5%、7.9%和-2.5%。农业经济方面,青海省作为我国第四大牧区,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有“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的美称。近年来,全省农牧业发展提质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有

19、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绿色种植、生态林业、草地生态畜牧业等发展良好,但由于青海省自然灾害频发,且地貌特征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丘陵阻隔使得地块分散,难以连片开发集约利用,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工业经济方面,青海省矿产资源、水资源及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等资源储备丰富,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及加工、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特钢、特色纺织、生物制药等资源依托型工业体系。全省矿产区域分布上大致呈现“北部煤,南部有色金属,西部盐类和油气,中部有色金属、贵金属,东部非金属”的特点。全省依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已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并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及

20、全球最大的金属锂生产线;其中盐矿约占全国储量的 23%,镁矿、锂矿占比超 80%,钾矿占比达 78%;石油、天然气、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也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有 11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25 种排全国前三位、56 个矿种居前十位;同时清洁能源也已进入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新阶段,技术创新、建设规模、利用效率多项指标居于全国前列。2022 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5%,增速较上年进一步上升 6.3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6 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占比近 75%,较上年提高 19.9 个百分点;近年来全省持续推

21、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新动能的培育,工业体系逐步由单一资源开发向资源精深加工、循环利用迈进,2022 年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等规上优势产业增加值均呈现倍数增长,分别较上年增长2.0 倍、1.6 倍和 1.5 倍;盐湖化工产业和油气化工产业分别增长 31.3%和 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 倍,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上年显著提升 13.3 个百分点至 23.2%。此外,由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工业企业效益显著提升,2022 年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828.87 亿元,同比增长 1.7 倍,制造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22、 2.3 倍,采矿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77.5%。图表图表 3.近年来近年来青海青海省省三次产业结构及三产增速变动三次产业结构及三产增速变动情况情况 数据来源:青海省统计年鉴、青海省 2021-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服务业方面,2022 年青海省货物运输、信息服务及金融业等领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旅游、出行、文化娱乐及居民服务等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全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1644.20 亿元,同比下降 2.5%。青海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的鸟岛、中国六大喇嘛寺之一的塔尔寺及“天空之境”茶卡盐湖等知名景点,自驾游、

23、乡村旅游、民俗游、冰雪游、休闲游、生态游、摄影游等旅游产品丰富多样,同时随着公路、高铁等交通条件改善以及民航的发展,生态旅游逐步成为青海省现代服务业的龙头。2022 年旅游业遭受较大冲击,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 2157.84 万人次,同比下降45.7%;实现旅游总收入 145.33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58.5%;未来,随着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游大环线及旅游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有望提速。金融业方面,2022年全省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6.19亿元,同比增长2.6%。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且省属国有企业信用风险事件对青海省整体信用环境的负面影响犹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社融统计

24、数据,2022 年青海省社会融资增量为-395 亿元,为全国唯一负增长省份,其中政府债券和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 257 亿元和 226 亿元,信托贷款和企业债券分别减少 563 亿元和 99 亿元。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7 从经济增长驱动力来看,青海省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 2022 年消费市场受外部环境冲击较大,且投资增长动能不足,近年持续呈负增长态势;外贸虽保持较快增长,但总体规模仍小,对经济拉动作用有限。2022 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7.6%,降幅较上年扩大 4.7 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 21.5%

25、和-22.3%,其中工业投资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 41.5%,盐湖化工产业、新材料产业、油气化工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 1.4 倍、1.2 倍、22.7%和 17.6%;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 13.3%,降幅较上年扩大 6.7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方面,2022 年受整体市场环境及需求不足影响,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 33.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47.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144.99 亿元,同比下降 50.7%。消费方面,2022年青海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42.08亿元,同比下降 11.2%,其中限额以下单位(个体户)零售额占比达 63.2%;限额以上批

26、发和零售业消费高度集中在石油及制品、汽车等领域,2022 年两类商品零售额分别为 135.19 亿元和 89.4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和-27.6%。对外贸易方面,受自身产业结构限制,全省进出口产品以初级商品为主,对外开放程度较低。2022 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保持较快增长,但规模仍较小,当年货物进出口总值为 43.0 亿元,同比增长 35.5%;其中出口值 26.5 亿元,同比增长 55.5%,出口商品仍主要为机电、矿产及纺织类产品。2023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当期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5.69 亿元,同比增长 5.6%,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 3.0 个百分点,

27、高于全国同期增速 0.4 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206.90 亿元、1127.91 亿元和 1360.8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4.2%、5.2%和 6.2%。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7.9%,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10.7%,制造业投资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分别占工业投资的 32.1%和 61.0%,增速均超 10%。2023 年以来全省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市场销售情况虽有一定改善,但整体市场信心预期不足,土地购置及投资意愿仍较低,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36.0%,降幅较上年同期扩大 4.4 个百分点,其中

28、建安工程投资和土地购置费分别下降 30.5%和 55.8%,新入库项目计划投资 67.42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75.7%,新入库项目和土地购置费大幅减少,也使得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乏力;同期,实现商品房销售额 126.06 亿元,同比略增 1.5%,但总体去库存压力仍较大,期末全省商品房库存面积同比增长 7.3%至 1109.55 万平方米,去化周期约 38 个月。由于市场需求恢复加快及文旅产业复苏强劲,消费需求持续释放,2023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99.2%和 1.7 倍;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28.77 亿元,同比增长 13.1%;同时随着支

29、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8 置税减免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近 2 倍,带动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27.0%;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23.1%。未来,青海省将加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 4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基础锂盐、高纯碳酸锂等产能建设,引导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同时加快天合光能和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弗迪新型动力电池、中复神鹰碳纤维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

30、行动,将清洁能源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建成西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申建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节点,建设青藏高原数字产业集聚区,力争数字经济规模突破 1000 亿元,形成新的增长引擎。(二)(二)青海青海省省财政实力分析财政实力分析 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后排名靠后。2022 年年,受留抵受留抵退税规模扩大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全省增值税退税规模扩大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全省增值税及房地产相关税收减收明显,及房地产相关税收减收明显,但得益于但得益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

31、格高位运行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资源型企,资源型企业业利润增长带动全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增势强劲,当年税收收入实现逆势增长,利润增长带动全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增势强劲,当年税收收入实现逆势增长,抵消了非税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抵消了非税收入下降带来的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但一但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很低,财政平衡高度依赖于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仍很低,财政平衡高度依赖于持续大额的上级转移支付持续大额的上级转移支付收入收入。由于土地市场需求不足,青海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有限,由于土地市场需求不足,青海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

32、力的贡献度有限,且当年土地成交明显缩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大幅下滑。且当年土地成交明显缩量,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大幅下滑。2023 年年前三季度前三季度,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速,但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速,但同时面临同时面临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主要工业产品价格高位回落高位回落压力,持续性增压力,持续性增长长压力较大。压力较大。近年来,得益于中央财政的持续大力支持,青海省财政总收入稳中有增,2022年全省实现财政总收入 3029.21 亿元,同比增长 3.84%;若不考虑债务收入和结余收入等,全年实现地方综合财力12016.56 亿元,较上年略降 0.8%,其中一般公

33、共预算收入占比仍较低,为 16.32%;但受益于中央政府对于青海省的转移支付支持较为稳定,其财政收入稳定性总体尚可,2022 年上级补助收入对全区综合财力的贡献度达 79.09%。从省本级收入看,2022 年因按比例(35%)承担全省增值税留抵退税,导致当年省本级收入为负,为-0.90 亿元,对于因落实新增留抵退税政策减少的财政收入,主要通过留用中央转移支付弥补。1 地方综合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9 图表图表 4.2020-2022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财政收支财政收支情况情况(单位:亿

34、元)(单位:亿元)财政指标财政指标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总计 2358.67 2530.26 2704.89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7.99 328.76 329.10 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 1446.83 1499.55 1588.63 一般债务收入 373.55 384.68 345.94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总计 428.93 384.50 321.73 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86.94 199.29 92.58 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 62.64 5.23 6.25 专项债

35、务收入 142.18 123.02 149.67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 4.59 2.41 2.59 财政收入合计财政收入合计 2792.19 2917.17 3029.21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932.84 1854.52 1975.10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322.71 384.50 206.91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税收比率税收比率 71.57%71.40%77.74%刚性支出占比刚性支出占比 48.37%50.93%48.42%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 15.42%17.73%16.66%政府性基

36、金预算自给率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 57.93%51.83%44.74%数据来源:青海省财政决算数据及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 注 1:刚性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注 2: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同。受制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国排名仍靠后,2022 年继续居全国各省市第 30 位,仅超西藏自治区。当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29.10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口径增长 19.7,预算执行率为 94.8%;同年,实现税收收入 255.84

37、 亿元,同比增长9.0%,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77.7%,较上年提升 6.3 个百分点。从税源结构看,2022 年全省前五大税种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耕地占用税,分别实现收入 89.80 亿元、54.75 亿元、38.04 亿元、17.65亿元和 11.96 亿元,其中受留抵退税规模扩大影响,增值税较上年下降 9.8%,但由于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资源型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带动全省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增势显著,两者以超 60%的增速合计增收 36.87 亿元;但当年由于房地产市场遇冷,土地增值税和契税降幅均超 50%,合计减收 12.34 亿元。依托于区域资

38、源禀赋,青海省非税收入以矿产资源相关专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等为主,2022 年全省非税收入为 73.27 亿元,同比下降 22.1%,主要系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减收 12.09 亿元所致。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0 图表图表 5.2020-2022 年年青海青海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情况情况(单位:亿元)(单位:亿元)财政指标财政指标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7.99 328.76 329.10 税收收入税收收入 213.27 234.73 255.84 其中:增值税 94

39、.96 99.54 89.80 企业所得税 28.81 33.30 54.75 个人所得税 7.70 9.16 9.12 资源税 24.75 22.63 38.04 城市维护建设税 13.96 15.93 17.65 房产税 7.74 9.18 9.11 土地增值税 8.12 8.37 4.00 耕地占用税 2.68 6.44 11.96 契税 11.86 14.51 6.55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 84.71 94.04 73.27 数据来源:青海省财政决算数据及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 青海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集中于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交通运输、教育等多项领域。2022 年,全省一般公共

40、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6.5%至 1975.10 亿元,其中刚性支出2占比 48.42%;此外,全年一般债务付息支出 77.01 亿元,同比增长 10.9%;同期,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16.66%,较上年下降 1.07 个百分点,地区财政收支平衡能力较弱,财政平衡高度依赖中央补助收入。2022 年,全省获得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 1588.63 亿元,同比增长 5.9%,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占比达 87.8%,可支配性强。2023 年前三季度,青海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4.81 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 11.1%,主要系上年同期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较大拉低基数,当期增

41、值税同比增长 38.4%所致;但受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回落影响,当期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分别同比下降 1.7%和 16.2%。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仍存在回落压力,且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税收增收压力仍较大。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535.74 亿元,同比增长 8.3%;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17.24%。2 刚性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1 图表图表 6.2022 年年青海青海省与全国其他省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及税收占比情况税收占比情况 数

42、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由于土地市场需求不足,青海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对全省财力的贡献度较为有限;且 2022 年受整体市场环境影响,青海省住宅用地成交量大幅下滑,根据中指数据,当年实现土地成交总价 70.52 亿元,同比下降 51.8%;受此影响全年全省完成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92.58 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53.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67.59 亿元,较上年减收 103亿元;专项债务对应的专项收入 14.89 亿元。同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206.91亿元,同比下降 46.2%,主要用于土地收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

43、支出等方面;此外,专项债务付息支出 23.64 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青海省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3.7亿元,同比微增0.5%,完成预算的 29.8%;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 31.7%至 61.9 亿元,主要系 2021 年结转的专项债券额度在 2022 年发行使用相应抬高支出基数所致,完成支出预算的 35.0%。二、下辖各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二、下辖各州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青海省下辖西宁、海东两个地级市及海北州、黄南州、海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海西州等 6 个民族自治州3。青海山脉纵横,峰峦重叠,湖泊众多,峡谷、盆地遍布。境内自北向南祁连山、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三大山脉横贯东

44、西,将全省分为了三大自然区青南高原高寒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其中海拔低、自然条件较好、适宜耕作的东部季风区主要以青海湖环湖地区、河湟谷地为主,可供开发面积不到全省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但是全省人口及产业发展的聚集地。青南高原以及以祁连山地和柴达木盆地为主的西北干旱区是全省牧区、半农半牧区的汇集地,地域辽阔,但人口密度低。根据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全省 3 6 个民族自治州全称分别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2 重点开发区域集中于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以格尔木市、德令哈

45、市为重心、矿产资源储备丰富的柴达木地区,可供开发面积合计为 7.3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0.2%。图表图表 7.青海青海省省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及规划及规划图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注:右下图中橙色为重点开发区域、绿色为限制开发区域、紫色为禁止开发区域 根据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青海省依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按照“两核一轴一高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布局和“一群两区多点”城镇化空间体系,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构建城市群为主体的空

46、间动力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3 系统,牵引东中西协同发展。其中,“两核一轴一高地”的“两核”即西宁海东都市圈、柴达木东西呼应的核心增长极,“一轴”即以兰青青藏(西格段)格库铁(公)路为主线横贯东西、侧翼相连的经济发展轴,“一高地”即三江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共同构筑的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一群两区多点”的“一群”即河湟谷地城市群,“两区”即柴达木盆地城镇区、泛共和盆地城镇区,“多点”即玉树、玛沁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4。同时,青海省积极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重大任务实施,包括城市群综合交通互联互通工程、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建设

47、工程、对外开放合作工程、能源资源合作工程、市场一体化建设工程等,兰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青海省内位于东部地区的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的海晏县,海南州的共和县、贵德县、贵南县及黄南州的同仁县、尖扎县等,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图表图表 8.青海省区域发展战略规划青海省区域发展战略规划 区域战略区域战略布局布局 涉及区域涉及区域 资源优势、主导及规划产业资源优势、主导及规划产业 西宁西宁海东都市圈海东都市圈 西宁市 农业、有色金属、电力、特色化工、黑色金属、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 海东市、黄南州部分地区 农牧业、农副食品加工、纺

48、织、煤炭开采、电力、旅游、现代服务业、新经济等 柴达木柴达木 海西州 石油、盐湖化工、煤炭和有色金属行业等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区 海南州、海北州 农牧业、新能源、电力、食品制造、旅游等,布局大数据产业 三江源国家重点生态三江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区 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 16 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 省域生态保护地区,布局大健康产业;水电、生态畜牧业和旅游业 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祁连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功能区 西宁市、海东市、海北州等部分地区 特色农牧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兰青兰青青青藏(西格段)藏(西格段)格库铁(公)路经济格库铁(公)路经济发

49、展轴线发展轴线 西宁市、格尔木市、德令哈市等 全省人流物流的主要通道,面向“一带一路”的综合交通枢纽 资料来源: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公开资料(一)(一)下辖各下辖各州州市经济实力分析市经济实力分析 青海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受青海省各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环境承载能力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及环境承载能力等等差异差异影响分化显著,影响分化显著,且且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对消费、旅游等冲击影响,受多重超预期因素对消费、旅游等冲击影响,2022 年各年各 4 一般而言,东部城市群是指西宁市、海东市;环湖地区是指海北州、海南州;三江源地区是

50、指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柴达木地区是指海西州。新世纪评级版权所有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4 州市经济州市经济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当年省会西宁市经济总量仍保持领先地位,柴达木。当年省会西宁市经济总量仍保持领先地位,柴达木地区的海西州和处于东部城市群的海东市经济总量次之,其中海西州地域辽阔、地区的海西州和处于东部城市群的海东市经济总量次之,其中海西州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工业经济占绝对比重,资源富集,工业经济占绝对比重,2022 年受益于盐湖化工业及煤化工业等产业年受益于盐湖化工业及煤化工业等产业增长带动增长带动,其经济增速领跑全省其经济增速领跑全省,且人均指标亦显著领先于其他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