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湖北省武汉六中学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2196941 上传时间:2025-09-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6.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湖北省武汉六中学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5届湖北省武汉六中学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届湖北省武汉六中学高中毕业班1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2.下列有关电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相互吸引,说明甲、乙两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B.光敏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易受光照影响的特性制成的 C.制作保险丝一般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小的金属材料 D.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的电流为0,导体的电阻也为0 3.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4.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应(  ) A. 断开开关S1,S2,闭合开关S3 B. 断开开关S1,S3,闭合开关S2 C.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S3 D.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 5.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10s内将重为180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2m.若动滑轮重20N,忽略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360J的功 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了40J的额外功 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20W D.由于忽略绳重及摩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灯L1标有“6V 6W”,灯L2标有“3V 3W”,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2断开,S1接b,L1可以正常发光 B.S2断开,S1接a,L2实际功率为3W C.S2闭合,S1接b,L2更亮 D.S2断开,S1接a,L2更亮 7.2018年5月14日,一架重庆飞往拉萨的航班,正在9800米高空以810km/h的速度飞行。突然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如图),当时正坐在该窗口旁的副驾驶员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曾为空军驾驶员的机长刘某沉着处置安全着陆,创造了又一航空奇迹。导致副驾驶员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副驾驶受到的重力突然减小 B.舱内气压变大,舱外气压变小 C.舱内温度降低,压强突然增大 D.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8.物理知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们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利用高压控制电路来控制低压工作电路 B.为便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插入端被削尖,这样可增大压强 C.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灯杀菌 D.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可以使飞机在飞行中获得向上的升力 9.以下事例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10.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电阻丝R1和R2分别密封在两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且R1<R2,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B.闭合开关后,装R1电阻丝的烧瓶中温度计示数上升较快 C.实验中,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电阻丝产生生热量的多少 D.将某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等质量的水,可比较煤油和水的比热容大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列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B.洋流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太阳能 C.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氢能源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清洁能源 12.如图所示,弹簧下挂着磁铁A,它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M是铁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2,弹簧变长 B.闭合开关S2,S1再由断开变为闭合,弹簧变短 C.闭合开关S2后,滑片P向左滑动,弹簧变长 D.闭合开关S2,将铁芯从螺线管中抽出来,弹簧变短 13.如图所示,升船机能将船只从下游以“坐电梯”的方式抬升至上游;船只在下游驶入钢箱,抬升机构把钢箱匀速竖直托举至上游.用相同的钢箱抬升大小不同的船只时,钢箱内水深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图中船只较大,抬升机构托举钢箱的力较大 B.钢箱内水深均相等,a、b、c图中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 C.a图中钢箱中水较多,水对钢箱底部的压力较大 D.抬升机构在a、b、c图中对钢箱的托举力相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_____,V2与A的示数的比值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5.小明在家中用煤气灶将初温为20℃,质量为2kg的一壶水加热到80℃,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水的内能______.如果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则至少需要燃烧______kg的煤气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16.物理教师沈春胜老师不仅钢琴弹得好,书法绘画的功底也是颇为深厚,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右图便是他的一幅画作。我们能听辨出沈老师用钢琴演奏乐曲,是利用了声音的__________;能看清绘画作品,是由于纸面发生了________反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_(选填“绿”或“黄”)、蓝,把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便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17.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_____改进了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发现了______,促成了发电机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 18.如图,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变为。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阻 R1 的阻值为 10Ω,闭合开关 S,A1 的示数为 0.4A,A 的示数为 0.6A,求: R1 两端的电压;R2 的阻值;在 1min 内 R1 产生的热量。 20.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5A.求: 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阻R2的阻值. 2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30Ω 2A”字样,小灯泡额定电压为6V,它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 (3)用一阻值为24Ω的定值电阻R0替换小灯泡接入电路中,移动滑片使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能在某个量程下满偏,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请在图中画出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如图所示,重4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桌面的压力. (____________)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将钢球A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滚到水平面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B,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1)本实验研究钢球的动能大小,其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___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他们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目的是_____;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g 钢球高度/cm 木块滑行距离/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3)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材料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重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的高度.你认为采用_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建议最合理;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5.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李明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的蜡烛A,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李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在白天照镜子的时候,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楚自己的脸,应该镜子面对窗户还是脸面对窗户?______。 26.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所受重力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小明选用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 2 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 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对一个钩码的拉力、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 T、G 动表示。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______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 F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 S 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 h 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 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另一动滑轮所受重力 G 动,保证________不变,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T 、G 动、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利用公式;计算两次实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由η1______η2(选填“=”或“≠”),可以得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实验记录表 T(N) G 动(N) h(m) F(N) s(m)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C 【解析】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故B、D都是不对的,因为二者说煤油的比热容大; 又通过图像可知,在加热相同的时间内,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甲升高的温度较大,故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大,C是正确的. 2、B 【解析】 (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 (2)半导体的阻值随温度、光照和杂质等外界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故可以利用半导体制作成光敏电阻、热敏电阻以及二极管三极管等; (3)保险丝是利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制成的,当电流过大时,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熔断,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与电流、电压都无关,但在数值上等于电压、电流的比值;电阻的影响因素是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 【详解】 A、甲、乙两物体相互吸引,它们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也可能带异种电荷,故A错误; B、光敏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导电性能易受光照影响的特性制成的,故B正确; C、制作保险丝一般选择熔点较低、电阻较大的金属材料,这样才能在电流过大时产生更多的热量,保险丝及时熔断,故C错误; 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电压无关,当电压、电流都为0时,导体的电阻不为0,故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带电体的性质、电荷间作用规律、半导体的特点、保险丝的特点以及电阻的影响因素,属于综合性题目。 3、B 【解析】 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 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 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 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故选B. 4、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路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 (1)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电流从正极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1、S1、L1回到电源负极,因此断开开关S1,S3,闭合开关S1.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5、B 【解析】 A.提升过程中,拉力移动距离s=2h=2×2m=4m,拉力,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00N×4m=400J,故A错误; B.有用功W有用=Gh=180N×2m=360J,额外功W额=W总﹣W有用=400J﹣360J=40J,故B正确; C.拉力的功率,故C错误; D.忽略绳重及摩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6、C 【解析】 S2断开,S1接b时,电路中只有灯泡L1工作;S2断开,S1接a时,两灯泡串联;S2闭合,S1接b时,两只灯泡并联;根据电功率的公式得到两个灯泡的电阻,再利用公式P=I2R比较两只灯泡的实际功率. 【详解】 L1 的电阻,L2 的电阻; A、S2断开,S1接b,电路中只有灯泡L1工作,L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3V,小于灯泡L1的额定电压,L1不能正常发光;故A错误; B、S2断开,S1接a,两只灯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小于3V,所以L2实际功率小于3W,故B错误; C、S2闭合,S1接b时,两只灯泡并联,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因为R1>R2,由可得,L2的实际功率更大,所以更亮,故C正确; D、S2断开,S1接a,两只灯泡串联,因为R1>R2,根据公式P=I2R可知L1的实际功率更大,所以更亮,故D错误. 故选C. 7、D 【解析】 正在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舱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舱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形成向外的压强差,因此副驾驶整个上半身被“吸”出舱外,故D正确,ABC错误。 8、A 【解析】 A.使用电磁继电器的目的之一是利用低压电路来控制高压电路.故A的说法是错误的,故A符合题意; B.吸管被削尖,减小了吸管与包装盒的表面积,从而可以增大吸管对包装盒的压强.故B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C.紫外线的化学性质较强,它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故C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D.飞机是通过将机翼做成上面是弧形,下面是平面的形状,导致了机翼上下两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从而造成了空气对它的压强不同,这个气压差使飞机获得升空的升力,故D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合题意; 故选A。 9、C 【解析】 试题分析:A.声波可以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能传递能量;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C.将正在发声的交叉接触平静水面,在水面上激起水波,说明了音叉在振动; D.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次,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声音比在空气中快.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0、C 【解析】 (1)根据装置中的相同点、不同点,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2)由焦耳定律Q=I2Rt分析放出热量的多少; (3)通过观察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阻丝发热的多少属于转换法; (4)由吸热公式Q吸=cm△t可知,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应让两瓶中水和煤油的质量m相等、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相等),通过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大小关系,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 【详解】 A、由图可知,两电阻丝串联,电流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但电阻不同,故该实验探究的是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A错误; B、由焦耳定律Q=I2Rt可知,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由于R1<R2,故R2放出的热量多,温度计示数升的高,故B错误; C、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大小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个研究方法可以称之为转换法,故C正确; D、要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则应让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加热时间)相等,由温度的变化大小得出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故用相同质量的水代替煤油,两瓶中都有相同阻值相同的电阻丝,电阻相等;故D错误。 选C。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ABCD 【解析】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量是守恒的,因此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能量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故符合题意; B.太阳中蕴藏无比巨大的能量,地球上的能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太阳能,故符合题意; C.水力发电时,利用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成水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工作,故符合题意; D.氢气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且生成物是水,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故符合题意. 12、BC 【解析】 A、闭合开关S2,有电流通过电磁铁,电磁铁具有磁性,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弹簧变短,故A错误; B、闭合开关S2,S1再由断开变为闭合,两个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的关系可知电路总电阻变小,根据可知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对磁体A斥力增强,弹簧变短,故B正确; C、闭合开关S2后,滑片P向左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对磁体A斥力减弱,弹簧变长,故C正确; D、闭合开关S2,将铁芯从螺线管中抽出来,电磁铁磁性大大减弱,对磁体A斥力减弱,弹簧变长,故D错误。 故选BC。 13、BD 【解析】 (1)根据物体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得出三图中水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然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三图中抬升机构托举钢箱的力的关系; (2)根据判断三图中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根据判断水对钢箱底部的压力大小. 【详解】 AD、三图中船都漂浮,因此,因为钢箱内的水深均相等,所以三图中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因为匀速运动,所以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即F=G,所以三图中抬升机托举钢箱力一样大,故A错误,D正确; B、钢箱内水深均相等,根据知,三图中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强相等,故B正确; C、三次水的重力与船的重力之和相等,故钢箱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钢箱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可知,三图中水对钢箱底部的压力相等.故C错误; 故选BD.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特点、力与运动的关系,难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是一道综合题,有一定的难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变小 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b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电源电压不变,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V1的示数变小; 由R=可知,V2与A的示数的比值的大小等于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所以它们的比值变大。 15、热传递 增加 0.02 【解析】 用煤气灶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初温为20℃,质量为2kg的一壶水加热到80℃,吸收的热量为: ;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60%被水吸收,则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 需要燃烧煤气的质量为: 点睛:重点是吸热公式和热值公式的应用,注意公式应用时单位要统一,特别是热值公式应用时,有时要用到体积,有进要用到质量,要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16、音色 漫 黄 【解析】 音色跟材料和物体的结构有关,我们能听辨出沈老师用钢琴演奏的乐曲,是因为钢琴的音色跟其他乐器不同; 之所以能看清绘画作品,是由于纸面向不同方向都有反射光线,即发生了漫反射;颜料的颜色非常多样,其中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所以这三种颜色称为颜料的三原色。 17、瓦特 电磁感应现象 【解析】 每一次物理学的重大发现都会影响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促成了发电机的发明,使得大规模用电成为了可能. 18、响度 【解析】 dB是声音响度的单位;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50dB变为30dB.说明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变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1)4V; (2)20Ω;(3)96J。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通过R2的电流;又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4V,R2 的阻值为; (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 答:(1)R1两端的电压为4V; (2)R2 的阻值为20Ω;(3)在60s内R1产生的热量为96J。 20、(1)0.3A(2)30Ω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3A;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0.5A﹣0.3A=0.2A,电阻R2的阻值:R230Ω. 21、(1)3.6W(2)15Ω(3)1Ω—6Ω 【解析】 (1)由图乙可知,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 灯泡消耗的额定功率P额=U额I=6V×0.6A=3.6W; (2) 灯泡与R2串联,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U−U1=15V−6V=9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R滑===15Ω; (3)题中要求电压表能达的最大值,若选0∼15V量程,因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总电压为15V,则无论选择哪一电阻都不能使电压值达到15V,故电压表量程只能为0∼3V; 因R0=24Ω,电路中的电流I′最大== =0.625A; 即电路中能达到的最大值只能为0.6A,故电流表量程只能选0∼0.6A; 当电流表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0.6A,则由欧姆定律可得: 电路中的最小电阻R最小= ==25Ω;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R2=25Ω−24Ω=1Ω; 电压表最大电压为U最大=3V,则此时电阻两端电压为U最小=U−U最大=15V−3V=12V, 则此时电路中电流I2== =0.5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R′2===6Ω; 故滑动变阻器的接入范围为1Ω∼6Ω;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 【解析】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足球的重心在球心,画一竖直向下的线段,标出箭头,记为G,如下图所示: 23、 【解析】 画力的图示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确定标度,按照力的图示要求画出这个力. 【详解】 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4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木块被撞开的距离大小 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甲 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解析】 (1)本实验研究钢球的动能大小,不能直接判断动能的大小,而是通过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判断的动能大小,这是转换法; (2)实验中,他们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使钢球滚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控制速度相同,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表现出来的,故实验中使用的木块大小不能改变,第3次实验中,钢球的动能较大,因此只能改变木板的长度,故应采用甲的建议;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5、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A透明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脸面对窗户 【解析】 (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的关系。 (2)实验时要同时观察蜡烛A的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只能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实验时,蜡烛B和蜡烛A的像不能完全重合时,可能是透明玻璃板和水平面不垂直。 (3)人面部反射的光线越多,在镜子中成的像越清楚,所以应该是脸面对窗户。 26、竖直向上匀速 钩码所受重力 ≠ 【解析】 (1)①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与拉力大小才相等;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另一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保证钩码所受重力不变,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T、G动、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动滑轮重不同,F不同,故η不等;可以得出“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