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219083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共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分,共 30分)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A.阴消阳长过程C.相生关系B.肺主升D.相互对立斗争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D.相克关系)A.相侮关系B.相乘关系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A.肺主气、司呼吸D.主宣发,肃降清C.通调水道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来源:A.心血的盛衰B.脾气的运化C.肝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A.肾阴不足B.

2、肾阳不C.肝阴不足C.宗气6.两目干涩多因(D.肝经风热)A.肝血不足B.肝火上炎7.血液的组成包括(D.卫气)A.原气B.营气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肺 D.三焦)A.经络B.血脉C.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引 D.易伤肺)A.其性开泄B.其性重浊C.其性收B.气不摄血B.失神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A.血热妄行证A.有神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C.假神 D.少神)的表现。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C.气滞 D.气虚)A.痰湿B.虚火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虚火旺 D.心脾热盛)A

3、.脾肾阳虚B.气血两虚C.阴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证A.大热B.大寒C.食 积D.气滞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D.口腔不洁)A.胃热B.龋齿C.胃有宿食C.隐痛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D.重痛)为主。A.刺痛B.胀痛17.黎明时腹泻多属(D.伤食证)证。A.湿热证A.浮脉B.虚寒证B.数脉C.肾阳虚C.弦脉18.脉形细小如线属(D.细脉)脉。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证。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健康饮食养生问题母婴保健养生小常识A.肺气虚B.肺阴虚C.风热犯肺D.风燥犯肺 20.急

4、性阑尾炎伴有弥漫性腹膜炎时的饮食要求应是()A.半流质饮食B.流质饮食C.补气药C.化瘀止血C.发汗C.禁食D.普食21.熟地、当归属(D.补血药)A.补阴药B.补阳药B.收敛止血药B.潜阳22.参三七、云南白药属(药 D.温经止血药)A.凉血止血药23.升浮的药物能(D.利尿)A.平喘24.风热咳嗽的代表方是(D.二陈汤)A.桑菊饮B.止嗽散B.桑菊饮C.泻白散C.天麻钩藤C.油25.痰浊头痛的代表方是()A.川芎茶调散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26.阴虚阳亢之体须禁忌(脂类 D.海腥类)食物。A.辛辣类B.生冷类27.有收涩作用的中药,一般为(D.苦)味。A.甘B.辛C.酸 28.陈皮、木香属(

5、D.清热药)A.补气药B.理气药C.和解药B.肌肉浅薄的A.君药29.提捏进针法适用于()A.肌肉丰厚的部位部位C.皮肤松弛的部位D.皮肤有皱纹的部位30.在方剂组成中,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称(B.臣药 C.佐药 D.使药)2、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 2分,共 10分)1.七情致病的共同病机是()A.津液的运行失常E.阴阳失调B.脏腑的功能紊乱C.经络功能紊乱D.气血不和2.脾的生理功能是()A.主运化B.主藏血C.通调水道D.主统血E.调节气血运行3.面色萎黄主(C.脾胃虚弱)

6、证。A.气虚E.瘀血B.血虚D.肝火上炎4.患者出现镜面舌提示(C.气血不足 D.胃气将竭)A.气阴两伤E.阴阳两亏B.胃阴枯竭B.忌生5.哮喘一般护理中,饮食护理的要点是(冷 C.忌海腥发物)A.饮食宜清淡D.晚餐不宜食之过多E.忌辛辣3、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1.肝主疏泄表现为调节气血运行,协调消化和_这三方面的功能。2.根据五脏与五体的联系,肾主_。3.六淫和疫疬是_致病因素。4.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邪两方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因_盛引起的。5.虚实两纲是辨别正气和邪气_的两个纲领。6.腻苔多由_,湿浊上升所致。7.昏迷患儿喂药可用鼻饲或_给药法。8.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

7、包括未病先防和_两个方面。 9.根据机体情况,有目的地、针对性地选用食物的原则称为_。10.凡能刺激肠道或润滑肠壁而_或刺激肠道引起剧烈腹泻的药叫泻下药。4、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1.简述宗气的形成及功用。2.风寒证感冒的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3.给小儿喂服丸、片剂的正确方法是什么?4.简述石淋患者结石性质属于磷酸钙结石的患者饮食护理要求。5.何谓肺痨?5、问答题(每小题 6分,共 30分)1.风温病邪犯肺卫证的辨证施护要点有哪些?2.试述胃痛病人的饮食护理。3.临床护理中,疼痛的鉴别有重要意义,试述胀痛、刺痛和隐痛的临床特点及其成因。4.试述哮喘的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的成因和引起发

8、病的机理。5.阐述饮食护理的基本要求。6.华东区 2001年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每小题 1分,共 30分)中医护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C11.C18.D25.D5.D6.C7.B8.D9.C10.C12.B19.B26.A13.D20.C14.B15.C16.A17.C24.A21.D22.C29.B23.C27.C28.B30.A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0分)三、填空题(每空 1分,共 10分)5.盛衰 6.痰湿内盛 7.直肠四、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 20分)1.BCDE2.AD3.BC4.BD5.ABCDE4.邪气1.调节情志8.既病防变

9、2.骨3.外感9.食气相投10.促进排便1.答: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功用:助肺呼吸与语音的高低、呼吸的强弱有关,推动血液循环与心搏的强弱及节律、血液的运行有关。室内宜偏温,但又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开窗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空气侵袭。2.答:汤剂宜热服,服后盖被以助汗出达邪,汗后不可受风。轻感冒者,可服午时茶或用生姜、红糖、葱白煎汤热服,有散寒、发汗驱邪作用高热无汗者,不可用冷敷,以防毛窍闭塞, 邪无从外泄,可饮开水以助汗出,可配合针灸发汗,如风池、大椎、合谷、曲池等穴位。3.答:必须研成极细粉末用乳汁或米汤调服4.答:少吃肥肉蛋黄等含磷较多的食品。5.答:肺痨是由于感染痨

10、虫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为主症。五、问答题(每小题 6分,共 30分)1.答:辛凉解表剂煎煮时药后以汗出脉静间不宜过长,一般煮沸后再煎五分钟即可,稍凉后饮服。为佳,若汗出过多,需更换衣服,切勿受凉,以防复感。若汗出热不降,且继续增高,有病邪传入气分的可能,应密切观察。有高热而伴有恶寒者,不宜用冷敷降温,避免邪气内闭,由卫入气。痛剧或兼呕吐时,应暂禁食。2.答:按时进食,勿过饥过饱或过冷过热。痛缓后逐渐进半流饮食,少食多餐。3.答:临床疼痛常见胀痛、刺痛和隐痛三忌烟酒、辛辣、油腻、生冷硬固食物。种。胀痛的特点是胀重痛轻,部位不定,嗳气或矢气后减轻,多由气滞刺痛的特点是疼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多由瘀血所致。所致。隐痛的特点是疼痛不剧,但绵绵不休,多是气血不足,阴寒内生、气血运行滞涩所致。4.答:哮喘的病因病机中,痰气交阻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内蕴而致痰湿内蕴,使肺的气机不利,升多降少痰气交阻肺气上逆而形成哮喘。5.答:饮食适量,过饥过饱均可导致疾病。软硬、冷暖相宜。饮食清洁。定时进餐。因证制宜,根据病人的体质、证候性质,有针对性地指导用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