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布鲁氏菌病及防控,主要内容,布鲁氏菌病简介。,布病流行情况。,畜间布鲁氏菌病主要特点。,人间布鲁氏菌病主要特点及防控。,恐惧越少,了解越多,对策越多,布病发现,1814,年,Burnet,首次,描述“地中海弛张热”,与疟疾鉴别,。,1860,年,Marston,将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独立传染病,。,1,861,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英士兵脾脏分离羊种布鲁氏菌,首次明确病原体。,尽管,Bruce,简,述,了“地中海热”临床,但权威性阐述却是,M.L.Huges,,他,23,岁到马耳他半岛协助,Bruce,。,在,Bruce,鼓励下,他撰写了一篇布鲁氏菌病优秀专业论文并在,1897,年发表,,,已经成为一篇经典之作。,因发病时患者,体温,波浪状起伏,所以,M.L.Huges,在文章中将,该,病命名为波浪热,。,Hughes,在布尔战争中战死,享年仅,32,岁。,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胞内寄生菌,大多数均可感染人。,根据宿主分为,9,个不同的种:,布氏杆菌简介,从布病流行地区分离到的布菌多属羊型(占79.1%)。其次为牛型(12.27%),疫情影响区域呈扩散趋势,防控形势严峻。布病发病县数由1999年的127个,增加到2008年的763个,10年间发病县数增加了5倍多。历史上没有或几十年无布病的省份近年也发现了病例。,目前国内疫情,布病流行主要原因,牲畜市场交易频繁,牲畜流动性大,给布病传播带来机会。,检疫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检疫设卡被取消,加之免疫、检疫、捕杀措施执行不利,。,三是基层兽医队伍不稳定,。,宣传工作做得不够。,五是防治布病经费不足,病畜难以浦杀,疫源再次扩散。,资料来源:,Brucellosisin humans and animals WHO/CDS/EPR/2006.7,母牛易感,性成熟后最敏感。,病畜为主要传染源,产犊时随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体外。,阴道分泌物及牛奶中都含有布氏杆菌。,牛种布鲁氏菌病特点,易感牛因摄入被污染饲料和饮水而感染,皮肤创伤也感染。,病牛将终生带菌,不能治愈。,不定期随乳汁、精液、脓汁、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潜伏期,母牛流产,低烧、多见第,57,个月,公牛为睾丸炎和副睾炎,关节炎,关节肿胀疼痛,卧地不起,牛流产,1,2,次后,转为正常,仍传播本病,。,布氏杆菌临床特点,15,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少用),ELISA,(,i-,C-,),乳汁环状试验,检测牛奶(少用),免疫荧光法等(实验室要求高),检测血清,布病检测,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管凝集,竞争,ELISA,法和间接,ELISA,免疫胶体金法,资料来源:,Brucellosisin humans and animals WHO/CDS/EPR/2006.7,人间布鲁氏菌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病畜的流产物、肉、内脏、皮毛等污染物。,经消化道感染: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经呼吸道感染:飞沫、尘埃等而感染。,布鲁氏杆菌病病症,常见的四大主症,发热,多汗,乏力,疼痛,发热,波状热:典型热征,周期短则3-7天,长则数周。用药后4-10天恢复。,多汗,主要症状之一,尤以急性期患者为甚。,特别是晚上增多。与一般发热疾病不同的是出汗相当严重,体温下降时更为明显,常可湿透衣裤,使患者感到紧张、烦燥,甚至影响睡眠。大量出汗可以导致虚脱。,乏力,全部病人所具有,患者自觉疲乏无力,大汗后尤为明显,懒动,故有人将此病称为“懒汉病”“爬床病”。,疼痛,关节:游走性、大关节、多刺痛、难缓解。,睾丸:其肿痛具特征性,个别鞘膜积液。,肌肉:痉挛性,大腿臀部痛多见。,其他:眼痛、头痛、坐骨神经、肋间神经痛等。,实验室诊断,资料来源:全国人间布病监测方案(试行),鉴别诊断,急性期,与风湿热、伤寒、结核病、疟疾、败血症等鉴别,。,慢性期,与各种骨、关节疾病、神经官能症等鉴别,。,致病机理,消化道,皮肤粘膜,呼吸道,淋巴液,局部淋巴结,感染量少、毒力弱,机体抵抗力强,感染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弱,血行播散(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多发性病灶形成,迁延性病灶,病灶外播散,残余变态(消散、纤维化),隐性感染,痊愈,慢性期,急性期,布氏菌,布氏菌在淋巴结内局限,治疗,急性期的治疗:,联合选用能穿过细胞膜的抗生素长疗程治疗。,利福平,+,多西环素”和多西环素,+,链霉素”。,慢性期的治疗:,抗菌,+,菌苗,+,免疫增强,+,中医中药,抗菌:同前,菌苗(肝肾功能差的慎用):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疗机理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病菌对环境的抵抗力,因素(介质),温度,/,环境,生存时间(存活能力),日光,31C,4.5,小时,水,4C,114,天,水,室内,77,天,土壤,干燥室内,4,天,土壤,湿酒窖,66,天,粪肥,夏季(俄罗斯),1,天,液体粪肥,夏季(俄罗斯),108,天,粪肥,冬季(俄罗斯),53,天,液体粪肥,冬季(俄罗斯),174,天,资料来源,:Adapted from Nicoletti(1980),人员防护措施,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特别是羊型布氏杆菌病极易造成人的感染,因此,兽医、饲养员、人工授精员、皮毛收购人员、化验员等在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工作时间禁止吃零食、吸烟。,解剖动物、人工授精、收购皮毛时一定要戴乳胶手套。,严禁带病工作,特别是手上有伤口时必须停止采血和化验工作。,工作服必须经常用,8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20,分钟,,再用肥皂或洗衣粉洗涤。,工作完毕后,要先用消毒水洗手,然后再用肥皂和清水冲洗。,对牛、羊流产时的流产物必须做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在吃牛、羊肉火锅时一定要煮沸,5,分钟以上,烧烤时一定要烤透、烤熟再食用,不要喝生乳。,在给牛、羊接产时一定要按照上述措施做好自身防护。,兽医人员在布病检疫采血时应戴乳胶手套、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工作鞋。,畜群间防控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加强牛、羊布病的检疫工作,发现阳性牛、羊及时淘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对检疫后假定健康的牛、羊及时接种布病疫苗,以增加群体布病抗体水平。,对牛、羊的流产物必须做好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定期对牛、羊的圈舍运动场、用具等进行消毒,建议每10天一次,并勤更换消毒药,避免产生耐药性。消毒药可选用23%的火碱、35%的来苏、0.20.5过氧乙酸。火碱只用于地面消毒,其它消毒药品可以带畜消毒,非疫病流行期每10天带畜消毒一次,疫病流行期每12天消毒一次。,产品特点,最先进的全自动发酵罐发酵,批间质量高度稳定。,纯菌体稀释法配苗,使副反应降到最低。,免疫后,30h,与,44,小时双样本等方差假设,T,检验,P=0.001,0.01,差异极显著,严格的内控标准,更加安全有效,项目,国家标准,内控标准,备注,变异检验,5%,3%,活菌计数,实际菌数,600,亿,/,头份,600,亿,/,头份,实际菌数,700,亿,/,头份,国家无上限标准,传代次数,无,三级发酵传代不超过,3,代,国家无标准,专用稀释液,PBSS+,免疫增效剂(总公司技术支持)。,国内领先的冻干设备及工艺,改良的冻干保护剂配方,优化的冻干曲线。,GMP,生产车间外景,疫苗生产条件与设施,走廊,高效细胞培养罐,配苗间,分装间,压盖间,包装间,制水设备,立体仓库,器材,:注射器(,20ml,,,50ml,)、连续注射器、针头、无菌服、护目镜、手套、废液瓶、口罩、保温箱、止血钳。,试剂,:专用稀释液,消毒液。,疫苗免疫,注意事项,疫苗稀释后当天用完。,选择短针头,一头牛换一个针头。,启安培瓶盖时,只需启开中心铝盖。,疫苗(5头份)按2ml/头份稀释,抽取10ml稀释液排空针管空气再注入疫苗,瓶。,疫苗尽量不要洒在外面,,废液,注入到废液容器内。,用过的注射器,针头和瓶应注意消毒或烧毁。,防过敏,肾素和地米,。,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