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范文(通用3篇).docx

上传人:紫*** 文档编号:12182167 上传时间:2025-09-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7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范文(通用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范文(通用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范文(通用3篇) 第1篇: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 最近读了毛泽东主席于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为了答复林彪散发的一封对红军前途究竟应该如何估计的征求意见的信,在这封信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盲动主义和悲观主义思潮。这封信在收录进《毛泽东文选》时,被命名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主席引用了中国的一句古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为文题,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点小小的火星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原来是比喻一点小的过错,可以酿成大灾,而这里是比喻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弱小,但却有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毛泽东主席用这句话说明中国革命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正是这星星之火,使胜利的红色旌旗飘遍中国,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党凭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和“艰难奋战而不溃散”的艰苦奋斗作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一、认识一种事物,理解一种思想,必须要先知道它产生的原因,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明白它所能起到的作用。 这封信写于1930年,那时候中国革命处于正士气低迷的阶段。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洒向了整个中国,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的寸寸土地。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这个时间内,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数量达31万之多,全党党员人数由中共五大时期的57900多人锐减到一万多人,革命的主观力量大为减弱,工农运动走向低落,中国革命转入低潮。 面对着这巨大的困难,党内的一部分同志对形势产生了悲观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总是会要到来的,但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因此他们不赞成争取江西的计划,也没有用这种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深刻的观念。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因为这种理论并没有认清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的客观事实,也并没有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性质。帝国主义争夺中国变得迫切,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就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促使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产生军阀混战,促使赋税加重,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日益明显,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更加深刻化,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二、看懂一篇文章,感知一个伟人,就需要在历史上的意义理解他们是如何推动历史进步的。 当时党内的部分同志对当时的时局存在了错误的估量。虽然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很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是更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是会比西欧快。在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是大为削弱了,若仅依据这些情况来看,党内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也是很自然的。但若从实质上来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就可以说明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性。 而相对于这种悲观主义思潮,有些党员却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且看小了反革命力量,因而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 在这封信中,毛泽东同志写到:“中国革命不仅必然会迎来高潮,而且很快会走向高潮”。这句话纠正了少部分同志对中国革命形势的错误认知,安定了众多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指引了全国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坚定了全党全国群众争取伟大胜利的立场和信心,为全国人民指引了黎明的曙光。 面对着如此的事实,共产党人并没有被这严峻的考验吓倒,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共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篇章。中国革命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即十年内战时期。“敢不敢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毛泽东主席分析了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的中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异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走过60年的风风雨雨,经过58年的励精图治,我们伟大的祖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全国人民正享受着现世安好的太平盛世,中国人民乘坐的航船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劈波斩浪,昂首前行。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是现代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第2篇: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 在《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将革命的力量比喻为星星之火,”那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老话:‘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就是,此刻虽仅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可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那如今中国那些反动力量算不算”星星之火“呢?我认为要从多种情景去看待。星火要成为燎原的大火需要充分的燃料,.....这把大火燃烧了62年依旧兴盛不衰,因为.....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反动分子哪怕只剩下一个火星都能死灰复燃,是因为有追随他们的崇拜者的支持。看待一股力量是否为星星之火,是看它是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一股新的政治力量,若其只是一部分偏激分子的所作所为,那么其终究不得民心,也将会被扑灭。若其能够取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那么这股力量无论当时多么弱小,都有可能成为燎原的大火。 而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是否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呢?每一个政治力量都代表了一个阶级的利益。.....代表的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中国如今的反动势力代表的都是少数人的利益,所作作为都是侵害人民利益的事。比如2009年7月5日,境内外分裂势力制造的新疆乌鲁木齐市”7·5“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2009年7月17日,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331个店铺和1325辆汽车被砸烧,众多市政公共设施被损毁。对于以牺牲人民利益来谋取利益的行为,绝对得不到人民的拥护。 ”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本质,而把它的现象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本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我们认识事物,要从本质入手。自1927年革命失败,党的力量被大大削弱,可是毛主席仍相信”此刻虽仅有一点小小的力量,可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因为.....本质上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贴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此刻中国的那些反动势力则正好相反。 毛泽东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仅有认清现实情景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当时的中国,帝国主义争夺不休,蒋桂冯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生存的持续考验下,群众对国民党的幻想逐渐消失,从而支持能够带领他们创造新生活的...。此刻的中国需要革命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民需要的只是丰衣足食的和平生活。虽然此刻的中国的总体生活水平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可是许多人都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虽然社会上仍然有不和谐的现象发生,可是却不是社会最深层的弊病,不足以引起社会的变革。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一件件都是对.....的挑战,而党始终做得很好。”愈是恶劣环境,队伍愈需集中,领导者愈需坚决奋斗。“自2008年开始,世界包括中国天灾人祸不断。应对国内的灾难,党始终团结一致,带领群众抗灾救灾,帮忙当地人民走出灾难的阴影。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胡锦涛立即作出指示,温家宝总理午时抵达四川成都,立即赴往灾区指挥救援工作。总理和赶往灾区的登机部队领导讲话:”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我看着办!“反观世界其他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能像.....一样,走进灾区,与灾民共进退。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腐败问题。在此刻的社会上也有一些对党不利的言论。可是我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旧是中国大地上那把”燎原的大火“。因为它的群众基础依旧存在。.....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党内仍有一些害群之马,可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党仍然是当初那个为了人民而建立的政党。 那些反动势力引起的点点小火,看到其本质,就不会被其表面所迷惑。毛主席在文中说:”必须这样,才能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才能给予反动统治阶级以甚大的困难,动摇其基础而促进其内部的发展。“要瓦解那些反动势力,要依靠群众。前面说到,反动势力的力量来源于他们的追随者,若是失去追随者,他们也将失去对社会的威胁性。而要做到如此,首先,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尤其在一些比较偏僻、政治历史地位比较特殊的地区。再者,国家要支持边远地区的经济建设工作,促进共同富裕。最终,党要做好自身党风建设,不断完善自身。 第3篇:星星之火读后感200字 《星星之火》一文中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他们似乎认为在距离革命高潮尚远的时期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而希望用比较轻便的流动游击方式去扩大政治影响,等到全国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然后再来一个全国武装起义,那时把红军的力量加上去,就成为全国范围的大革命。他们这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这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那时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行动问题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有些党员从主观主义出发不恰当地看大了革命的主观力量,而看小了反革命力量。结果,走上盲动主义的道路。那时中国革命的主观力量虽然弱,但是立足于中国落后的脆弱的社会经济组织之上的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组织也是弱的。这样中国革命的走向高潮,一定会比西欧快。从实质上看,那便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这在五卅运动及其以后的大革命运动已经得了充分的证明。马克思主义者对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所以它就不能不反映社会生活条件的异常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反映就是深刻的瓦解、混乱、各种各样的动摇,总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极端严重的内部危机。坚决地反对这种瓦解,为扞卫马克思主义基础而进行坚决顽强的斗争,又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了。在规定自己的任务时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那些阶级的最广大阶层,在前一时期极片面地、极反常地领会了马克思主义,死记硬背了某些“>口号”和某些策略问题的答案,而并不理解这些答案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准则。所谓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的这篇《星星之火》在那时安定了不知多少党内的同志,使他们看到了希望。 本文为网络搜集整理,仅做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心得体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