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社会生理学,案例导读 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2000年,黑人女孩恩塔比森出生在南非东开普省农村地区的一个贫穷家庭,家里距离开普敦大约700公里,母亲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白人男孩彼得出生在开普敦的一个富裕家庭,母亲毕业于开普敦附近的名牌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Stellenbosch),在恩塔比森和彼得出生的那一天,他们的家庭状况是他们无法选择的;无论是种族,父母的收入,教育的水平,出生在城市还是农村,或者是他们自己的性别。但是统计显示,这些先天的背景因素对他们的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恩塔比森在一岁前死亡的概率为7.2,彼得为3,前者比后者高两倍多。彼得的预期寿命为68岁,恩塔比森为50岁。彼得可望接受12年的正式教育,恩塔比森可望接受的正式教育不满1年。恩塔比森的一生要比彼得贫困的多。长大后,她用上清洁的水、卫生设施的可能性都小于彼得。因此,这两个孩子充分发挥人类潜力的机会从一出生开始就存在巨大的差别。,由于母亲在妊娠期间营养状况较差。而同一天出生在一个普通瑞典家庭的斯万,他在一岁以内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小(0.3),预期寿命为80岁,比彼得多12岁,比恩塔比森多30岁。,在上述案例中:,1.出生在同一天的3个孩子为何健康状况差别如此之大?,2.3个孩子将要面临的哪些环境因素会对他们未来的健康产生影响?,第一节 概述,一、社会生理学概念,主要研究人群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及其与,社会制度、法律及风俗习惯,的关系,从现代社会医学来看,这正是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即,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卫生状况的内容:,指人群,健康状况,,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各种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二是对与人群健康有关因素的评价,(卫生政策、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状况、卫生保健、卫生资源、卫生行为等),三、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程序,包括四个步骤:,1.明确评价的,问题,及相应的,测量内容,2.根据已确定的测量内容选择适宜的、有 针对性的,指标,。,3.资料,收集,4.资料,分析,四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资料的来源,(一)现有文献资料,1.卫生部门常规登记资料,它包括不同卫生部门机构的,日常工作记录,,,统计报表,等,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例如:可以从妇幼保健部门的日常登记资料获得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指标。,2.疾病登记监测资料,例如可以从国家的传染病登记资料,国家的,地方病、肿瘤、高血压,等其他一些慢性病的监测数据等获得疾病指标信息。,3、现有的有关专题研究报告,已发表的文献,有关卫生方面的出版物。,如:,中国卫生年鉴提供大量的社会卫生状况的指标;国家卫生服务调查,4、相关部门的资料,4.相关国际组织机构的资料,世界卫生报告、世界卫生统计年鉴(WHO出版),世界儿童状况(UNICEF出版),人口年鉴(联合国出版),世界人口状况(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发展状况(世界银行出版),现有文献资料的特点,优点:易获得,花费小,信息量大。,缺点:资料的质量问题,是否完整、是否准确。,(二)专题调查资料,如: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机构调查等,特点: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有周密和科学的设计。,第二节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一、个体健康评价,1、测体重,2、测血压,3、测血糖,4、测血脂,5、测行为,1、测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国际通用的,筛查肥胖和营养不良,的指标,基本公式为: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公斤、身高:米)。体质指数适合所有由18至65岁的人士使用,儿童、发育中的青少年、孕妇、乳母、老人及身型健硕的运动员除外。,BMI 评价 30 为肥胖,比如,某男性体重68公斤,身高180米,体质指数就是2099,即68公斤(180米180)2099。,中国政府运营的中国收养中心新出台规定,除了财产、教育、婚姻状况等条件以外,海外收养人的体质指数还不能超过40,否则便会因超重而被拒。,在2007年9月,,马德,里时装节的组织者以体质指数低于18.5为由,拒绝了5位过瘦的模特参加。今年2月的米兰时装节也将仿效这一做法。,2、测血压,1999WHO/ISH高血压指南,将18岁以上 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分类:,理想血压(12080mmHg),,正常血压(13085mmHg),,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易患高血压病的危险人群,1.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果父母均有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可达到45;而父母血压均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率仅为3。,2.肥胖:,经临床观察,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3.饮食不慎:,大量饮酒、饭菜中放过多的盐都容易引起高血压。,4.吸烟:,烟草中含有烟碱并且微量元素镉含量较高,吸入过多的镉和烟碱可使血压升高。,5.心理因素,:精神紧张、性格急躁、不良精神刺激、情绪激动、家庭不和睦等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1级高血压(14015990-99mmHg),,2级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3级高血压(180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舒张压90mmHg),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按两者中较高的级别分类。,3、测血糖,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 mmol/l)。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126mg/dl(7.0 mmol/l)或餐后血糖200mg/dl(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4、测血脂,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诊断为高脂血症。,将总胆固醇在5.25.7毫摩尔/升者称为边缘性升高。,(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高血脂与高血压的关系密切相关,是高血压常常并发的一种疾病。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许多高血压病人伴有脂质代谢紊乱,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较正常人显著增高。美国一项5100万例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40的高血压患者血脂也高,在我国也有70的高血压患者有高血脂症。,高血脂是高血压的重要“帮凶”,,临床表明,当高血压和高血脂并存时,冠心病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5.测行为,(1)生活节奏规律性,一般认为,上午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是人精力最好的时候,可以连续工作两个小时左右(中间休息一次),不要打疲劳战。,长期长时间工作,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进一步就会出现心身疾病。,(2)膳食平衡适量性,油脂类25克(0.5两),奶类及奶制品100克(2两)豆类及豆制品50克(1两),畜禽肉类50-100克(1两-2两)鱼虾类50克(1两)蛋类25-50克(0.5两-1两),蔬菜类400-500克(8两-1斤)水果类100-200克(2两-4两),谷类300-500克(6两-1斤),(3)运动方法科学性,运动方法很多,但重要的是走路运动。走路有个“三五七原则”:“三”是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五”是每周运动5次;“七”是有氧运动的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二、单一型群体指标,主要包括,人口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和,身体发育统计指标,(一)人口统计指标,1、粗出生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该公式中:出生人数指活产婴儿,即胎儿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粗出生率的资料易获得,计算简单,但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和婚姻状况的影响。该指标可以粗略反映生育水平,了解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助于计划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2、粗死亡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粗死亡率可以反映人群总的死亡水平,但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3、年龄别死亡率,指某年某年龄别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算式为,年龄别死亡率同年某年龄别死亡人数/某年某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000,年龄别死亡率,消除了人口的年龄构成不同,对死亡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同一年龄组的死亡率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分析该指标可以,明确卫生工作的重点人群。,4、婴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婴儿死亡率=某年不满周岁婴儿死亡数/某年活产总数1000,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5.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指某地某年,未满28天的新生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算式:,新生儿死亡率=某年不满28天新生儿死亡数/同年活产总数1000,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死亡数中占很大的比重(约占50%),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但是,,新生儿死亡漏报,现象非常严重。在我国,有的边远地区新生儿死亡漏报率高达100%。新生儿死亡漏报直接影响到该指标的准确,6.围产儿死亡率,算式是:围产儿死亡率,(同年围产期死胎数+死产数+产生7天内死亡数)/(同年围产期死胎数+死产数+活产数)1000,该指标是衡量,孕前孕期、产前产后保健,的,敏感指标。,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算式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某年不满5岁儿童死亡数/某年活产数1000,该指标是国际组织推荐并应用较多的,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由于儿童死亡率比较高,且不易获得完整的统计资料,在卫生事业不发达或统计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和地区,婴儿和新生儿死亡数往往有漏报。故也常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8、孕产妇死亡率,指某年中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与同年活产数之比,以万分率或十万分率表示,其算式为:,孕产妇死亡率=某年孕产妇死亡人数/同年活产数100000/10万,该指标反映,妇女怀孕和分娩期的危险性,,它不仅可以,评价妇女保健工作,,而且,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卫生文化水平。,9、死因别死亡率,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其算式为:,某死因死亡率=某年某死因死亡人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00/10万,死因别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10、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是指全部死亡人数中,死于某死因者所占的比例。,死因顺位是,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它们都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相对重要性,,明确卫生工作的重点防治疾病,。,11、平均期望寿命,又叫预期寿命,是寿命表中主要指标之一,是依据年龄别死亡率计算而得。,综合了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对寿命的影响,可以,直接比较,,是常用,综合性,指标。,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常用的重要指标。,(二)疾病统计指标,反映疾病,发生频度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说明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分布特征,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发病率、患病率、残疾率、病死率,1.发病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该病的频率。,2.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指时点患病率,是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某病患者数占受检人数的比例,它是一种,静态指标,,虽然名称是率,但它的,性质是比例,。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3.残疾率,又叫残疾患病率。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人口中实际存在的残疾人数,是说明人群中患残疾的频率。,4.病死率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说明,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三)身体发育指标,1.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2.年龄别性别低身高百分比,3.年龄别性别低体重百分比,1、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表示每年每百名活产婴儿中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的婴儿数所占百分比。,该指标反映新生儿存活健康地的发育指标,也反映母亲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新生儿低体重百分比高,说明,孕产妇健康状况不佳,生育过密,产前保健不够,。,2.年龄别性别低身高/体重百分比,指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体重均值减两倍标准差数值的儿童数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数的百分比。,反映,出生前后的营养不良或慢性营养不良的累积作用,,也反映,目前营养不良状况和疾病对发育,的影响。,年龄 体重(市斤)身高(厘米),男 女 男 女,出生时 6.64 6.50 50.56 49.91,1月 9.99 9.26 56.64 55.25,2月 11.84 11.10 58.98 58.38,3月 13.06 12.04 61.59 60.24,4月 14.15 13.02 64.00 62.52,5月 14.86 13.87 65.69 64.39,6月 15.54 14.32 67.39 65.56,7月 16.06 14.90 68.43 67.92,8月 16.74 15.95 69.70 68.70,9月 17.23 16.35 71.54 69.86,10月 18.03 16.71 72.74 70.89,11月 18.15 17.91 73.78 72.35,12月 19.08 17.91 75.61 73.99,15月 20.42 19.10 77.64 76.41,18月 21.37 20.10 80.02 78.71,21月 22.33 21.56 82.90 81.50,24月 23.59 22.55 85.14 83.70,27月 24.16 23.16 86.83 85.56,30月 25.51 24.44 88.56 87.49,33月 26.42 25.11 90.84 89.50,3岁 27.73 26.52 93.35 92.06,3岁半 29.45 28.59 96.93 95.81,4岁 31.27 30.12 100.34 99.71,4岁半 32.57 32.04 103.52 102.44,5岁 34.93 33.85 107.02 106.43,5岁半 36.44 35.71 109.53 109.39,6岁 38.58 37.92 113.09 112.72,6岁半 39.74 40.15 116.04 115.82,7岁 42.72 42.08 119.30 119.06,三、复合型群体指标,1.减寿人年数,2.无残疾期望寿命,3.活动期望寿命,4.伤残调整生命年,5.伤残调整期望寿命,6.调整质量生存年,1.减寿人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是指某一人群在一定时间(一年),在目标生存年龄内因死亡而使寿命损失的总人年数。,2.无残疾期望寿命,(life expectancy free of disability,LEFD)(以残疾为观察终点),LEFD是质量较高的生命过程,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水平。,3.健康期望寿命(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活动期望寿命),是以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率为基础计算而得。,4.调整病残生存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病残调整生命年),系指疾病死亡损失健康生命年与疾病伤残(残疾)损失健康生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DALY 是生命数量和质量以时间为单位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可较好地评价,疾病负担,,也可评价卫生规划及其实施效果。不同地区、国家具可比性。,5.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isability-adjusted life expectancy,DALE)至今,DALE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DALE是一种衡量人们相当于在完全健康状况下生活年数的指标,计算时通常使用沙利文(Sullivan)法,人群伤残现患率和伤残严重性权重是关键数据,其来源有多种.与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相比,DALE的作用更加广泛.,第三节 与人群健康有关的因素,一、环境指标,二、生活方式及行为指标,三、卫生保健指标,人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健康相关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自然环境指标 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安全饮水普及率,社会环境指标 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劳动人口就业率,恩格尔系数,人口学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人口学指标,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负担系数,老少比,人口系数,年龄中位数,二、生活方式及行为指标,()饮食,(二)运动,(三)吸烟,(四)饮酒,(一)饮食指标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比例,人群的平衡膳食比例,不良饮食行为的比例,(二)运动指标有:,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有久坐生活方式的人群,(三)吸烟指标有:,吸烟人数、日均吸烟量、烟龄、戒烟率等,(四)饮酒指标有:,饮/酗酒人数、日均饮/酗酒人数、人均酒精消耗量、酒精依赖者比例等。,三、卫生保健指标,(一)卫生政策指标(二)卫生资源指标,(三)卫生服务指标,(一)卫生政策指标,1.政府政治承诺,2.资源分配:卫生经费占GDP%,卫生经费用于PHC的比例,3.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程度:,(1)人均卫生经费,(2)医生数/千人口、床位数/千人口,4.社区参与程度,5.组织机构和管理完善程度,常用的卫生保健资源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人力资源指标,每万人口医师数,每万人口护士数,每万人口药剂师数,物质资源指标,每万人口病床数,每万人口医疗机构数,财政投入指标,医疗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人均医疗卫生经费,常用的卫生保健服务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卫生服务需要量,每周两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每千人患病日数,慢性病患病率,两周每千人因病伤卧床天数,活动受限率,残疾率,常用的卫生保健服务指标,类型 指标名称,卫生服务利用率,两周每千人就诊数(两周就诊率),一年内每千人住院次数(住院率),一年内每千人住院天数,每人每年就诊次数,每人每年住院日数,预防保健服务指标,一岁以内儿童计划免疫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案例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