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215902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7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判断句1、“乃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E、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无忘告乃翁F、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是是”表判断的一项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不知木兰是女郎E、惟命是从、惟命是从F、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是夕始觉有迁谪意3、“则则”表示判断的一项表示判断的一项是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故木

2、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位卑则足羞4、“即即”表示判断的一项表示判断的一项是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若即若离5、“者,者,也也”不表示判断的不表示判断的一项是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受业解惑也 B、所以遣将守关、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者,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于非常也C、君者,舟也。、君者,舟也。D、子瑜者,亮兄、子瑜者,亮兄瑾也。瑾也。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

3、的形式。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1 1、灭六国者、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也。2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3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 4、环滁皆山也。、环滁皆山也。5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6 6、是皆秦之罪也。、是皆秦之罪也。7 7、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余是所嫁妇人之父。被动句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

4、的一项、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受制于人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1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2 2、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3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 4、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5 5、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6 6、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

5、奸吏所诬,逮诣廷尉。诣廷尉。7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2003年全国高考题)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

6、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2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3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说苑政理)牸(z):母牛。驹:小马。夷吾:管仲之名使:假如。咎

7、繇(yo):即皋陶,唐尧时任法官,主持审判。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作宾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放在动词动词或介词介词的前面。古汉语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盍(译为胡、奚、曷、盍(译为“何不何不”)例: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且焉置土石?王问:“何以知之?”微斯人,吾谁与归?【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副词:不、弗、未、否、勿、毋、不、弗、未、否、勿、毋、无、莫、非无、莫、非 例: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不我待【3】用“之”“是”(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以加重语气。

8、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唯命是从无乃尔是过与唯马首是瞻【4】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例:余是以记之一言以蔽之夜以继日是以见放【5】无标志宾语前置句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何以知之?、何以知之?B、未之有也。、未之有也。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E、彼且奚适焉?、彼且奚适焉?2、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君安与项伯有故、君安与项伯有故?B、唯余马首是瞻、唯余马首是瞻C、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D、寂寥而莫我知也。、寂寥而莫我知

9、也。E、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翻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翻译句子译句子。1、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石钟山记)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左传宣公十五年宣公十五年)4、残贼公行,莫之或止、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论积贮疏)5、三岁贯女,莫我肯顾。(、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硕鼠)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师说7、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

10、至也。(左传左传僖公十五年僖公十五年)8、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翻译句子翻译句子。9、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谷梁传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11、桓公问管仲曰:、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治国最奚患?”对曰:对曰:“最患社鼠矣。最患社鼠矣。”韩非子韩非子12、曰:、曰:“奚冠?奚冠?”曰:曰:“冠素。冠素。”孟子孟子13、臣实不才,又谁敢怨?、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左传14、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以尧继尧,

11、夫又何变之有?荀子荀子15、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战国策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然后翻译句子翻译句子。16、谚曰:、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司马迁(司马迁报任安书报任安书)17、吾谁欺?欺天乎?、吾谁欺?欺天乎?论语论语18、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左传(“不谷不谷”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是诸侯对自己的谦称)19、乔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乔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其位之患。左传左传20、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

12、你是问、唯才是、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唯才是举、惟马首是瞻举、惟马首是瞻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也。为秦桧所害,魂赴天庭。帝曰: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也。为秦桧所害,魂赴天庭。帝曰:“来者曷为者也?来者曷为者也?”对曰:对曰:“吾乃南宋岳飞也。吾乃南宋岳飞也。”曰:曰:“何以来此?何以来此?”曰:曰:“吾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吾以血肉之躯往来于刀林箭雨,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心之竭诚,未敢自恤。任人唯才是举,用事唯命是从。心之竭诚,人神共鉴。为奸人秦桧所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人神共鉴。为奸人秦桧所害,不然,吾何以至此?如是正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正

13、气不张,则良善何恃?小人之不拘,目不瞑。愿帝拘之。之。”帝曰:帝曰:“桧安在?桧安在?”乃命拘桧。曰:乃命拘桧。曰:“夫飞,何夫飞,何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罪之有?何以杀之?虚言之务去!”对曰:对曰:“莫须有!莫须有!”怒言:怒言:“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此等奸臣,虽生,何面目以归宋!宜杖而死。”曰:曰:“桧知罪矣,求见恕。桧知罪矣,求见恕。”曰:曰:“罪已至及,定不罪已至及,定不相从许。相从许。”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乃廷杖之,桧死。帝叹曰:“岳飞之不余欺岳飞之不余欺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也。世之英雄,其飞之谓乎!”乃曰:乃曰:“夫飞,尔复何夫飞,尔复何撼?撼

14、?”曰:曰:“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吾有幼子,身死莫之养也。”帝乃命养其帝乃命养其子,以慰其灵。子,以慰其灵。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特殊句式。1、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辙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3、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何言!4、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n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状状语置于语置于谓语之前谓语之前,若置于,若置于谓语之后谓语之后便是便是补补语。语。n但在文言文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处于补语的成

15、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谓语前面去翻译。1.语法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2.语法格式:动词+于(乎)+宾语(名/代)3.语法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4.语法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知 识 点 翻译:以+宾语(名/代)+动词 翻译:于+宾语(名/代)+动词 翻译:于+宾语(名/代)+形容词 翻译:如/若+宾语(名/代)+动词n饰饰以篆(以篆(zhuzhu n n)文山龟鸟兽之形)文山龟鸟兽之形(张(张衡传)衡传)n译文: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像来装饰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图像来装饰”n还矢先王,而告

16、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以成功(伶官传序)(伶官传序)n译文:译文:“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告(先王)告(先王)”n请其矢,盛请其矢,盛以锦囊以锦囊(伶官传序)(伶官传序)n译文:译文:“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1、格式:动词+以+宾语(名/代)翻译:以+宾语+动词n方其系燕父子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以组,(伶官传序),(伶官传序)n译文: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n申之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齐桓晋文之事)事)n译文: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道理向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道理向他们反复讲述他们反

17、复讲述”n覆之覆之以掌以掌 (促织)(促织)n译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用手掌覆盖(蟋蟀)”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而大声发于水上。(翻译: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2、格式:动词+于(乎)+宾语(名/代)翻译:于+宾语+动词n使归求救使归求救于孙将军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n译文: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n能谤讥能谤讥于市朝于市朝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n译文: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n且立石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

18、记)(五人墓碑记)n译文: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竖立石碑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竖立石碑”n生生乎吾前乎吾前 (师说)(师说)n译文:译文:“在我的前面出生在我的前面出生”n风风乎舞雩乎舞雩 (四子侍坐)(四子侍坐)n译文:译文:“在舞雩在舞雩(y(y )台上吹风台上吹风”(舞雩舞雩:鲁国求雨鲁国求雨的坛的坛)1、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2、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促织)3、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狱中杂记)3、格式:动词+如/若+宾语(名/代)翻译:如/若+宾语+动词n长长于臣于臣(鸿门宴)(鸿门宴)n译文:译文:“(他,指项伯)比我(他,指项伯)比我长(大)长(大)”n虽才高虽才高于世于

19、世,而无骄尚之情,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张衡传)n译文: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4、格式:形容词+于+宾语(名/代)翻译:于+宾语+形容词1.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梦游天姥吟留别)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再如1、判断以下句子,与其他三项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 A、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伶官传序)B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邶风静女静女)C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D D、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

20、侠闻(、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屈原列屈原列传传)D2、选出是状语后置的一项:()A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张衡传)B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C C、外连横而斗诸侯、外连横而斗诸侯 (过秦论过秦论)D D、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史记信信陵君窃符救赵陵君窃符救赵)An3 3、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n例: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nA A、操军破,必北还操军破,必北还nB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21、负赵nC C、得双石于潭上得双石于潭上nD D、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A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n1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每假借于藏书之家n2 2、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n3 3、蒙辞以军中多务、蒙辞以军中多务n4 4、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n5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n6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n7 7、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n8 8、申之以孝悌之义、申之以孝悌之义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

22、整下面各句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n 9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出师表)n1010、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助)n1111、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有愆伏。(采草药)n1212、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崤之战)定语后置 现代汉语里,通常现代汉语里,通常定语定语应该放置于应该放置于中中

23、心语心语的的前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概述定语后置概述主语主语谓语谓语宾语宾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状语状语】蚓无蚓无爪牙爪牙之之利利,筋骨筋骨之之强强蚓蚓 无无 利利 之爪牙,之爪牙,强强 之之 筋骨。筋骨。蚯蚓没有蚯蚓没有锋利锋利的的爪牙爪牙,强劲强劲的的筋骨筋骨。例句例句调整语序调整语序翻译翻译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中心语

24、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中心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定语 知知 识识 点点 小小 结结1 1、“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的形式的形式3 3、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者的形式的形式2 2、“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的形式的形式4 4、“中心词中心词+而而+定语定语+者者”的格式的格式5 5、“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数量词”的格式的格式 计未定,求人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可使报秦者。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人马人马烧溺死烧溺死者甚众。者甚众。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村中少年村中少年好事好事者者。

25、促织促织太子及宾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知其事者者 。荆轲刺秦王荆轲刺秦王1 1、“中心词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的形式的形式再如:中心词再如:中心词+定语定语+者者 n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有吹洞箫者客)(有吹洞箫者客)n人马冻死者相望。人马冻死者相望。(冻死者人马相望)(冻死者人马相望)n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n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好者女)n楚人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 (有涉江者楚人)(有涉江者楚人)蚓无爪牙蚓无爪牙之之利,筋

26、骨利,筋骨之之强:强:劝学劝学居庙堂居庙堂之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之远则忧其远则忧其虽无丝竹管弦虽无丝竹管弦之之盛:盛: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无丝竹无丝竹之之乱耳,无案牍乱耳,无案牍之之劳形劳形 :陋室铭陋室铭 带长铗带长铗之之陆离兮,冠切云陆离兮,冠切云之之崔嵬。崔嵬。(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带陆离长铗,冠崔嵬切云佩着长长的宝剑,佩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切云帽)戴着高高的切云帽)2 2、“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的形式的形式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3 3、“中心词中心词+之之+定语定语+者者”格式格式(“之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n石石之之铿然有

27、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石,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者石,所在皆是也)n僧僧之之富者不能至。富者不能至。(富者僧不能至)(富者僧不能至)n马马之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者马)(千里者马)n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之过者,受上赏。过者,受上赏。(能(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n荆州荆州之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操者荆州之民)(附操者荆州之民)有一言有一言而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论语卫灵公卫灵公缙绅缙绅而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能不

28、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译文:译文:“能够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有几个人呢?”4 4、“中心词中心词+而而+定语定语+者者”的格式的格式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欲与亚父:鸿门宴鸿门宴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鸿门宴鸿门宴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一:全)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一:全)核舟记核舟记5 5、“中心词中心词+数量词数量词”的格式的格式 再如: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再如: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

29、中心词的后面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n吏二缚一人诣王。吏二缚一人诣王。(二吏二吏缚一人诣王)缚一人诣王)n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核舟一。(尝贻余(尝贻余一核舟一核舟)n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遂率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n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比至陈,(比至陈,六七百乘车六七百乘车,千余骑千余骑,数万卒数万卒)n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一食或尽一石粟一石粟)n注意:注意:文言文中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

30、不后置。n“定语后置定语后置”的五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五种形式,但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的语言环境中切不可简单地“对号入座对号入座”,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而应从句子词语间的结构关系结构关系上进行深上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入思考,特别是要认真分析“者者”的的词性和词性和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作用,否则极易出现错误。1.下列选项中不含有定语后置的一项是下列选项中不含有定语后置的一项是n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nB.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齐之美丽者也n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n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

31、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nE.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B定语后置句练习题定语后置句练习题2 2、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定语后置的一项()A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 B析析:ACD:ACD都是定语后置句;都是定语后置句;B B是状语后置句。是状语后置句。3 3、选出下列各组中、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定

32、语后置的一项A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D D析:析:ABCABC都是定语后置句;都是定语后置句;D D是状语后置句。是状语后置句。4 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属于定语后置的一项(定语后置的一项()A.A.僧之富者不能至僧之富者不能至B.B.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C.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D.荆州之民附操者荆

33、州之民附操者 C C析:析:ABDABD都是定语后置句;都是定语后置句;C C是宾语前置句。是宾语前置句。二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n、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n答案:村中一个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虫。答案:村中一个多事的少年驯养了一只虫。n形式:中心词定语者形式:中心词定语者n、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n答案: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相和伴奏。答案: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相和伴奏。n形式:中心词定语者形式:中心词定语者n3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34、四海之大,有几人与?n答案:能不改变自已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答案:能不改变自已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方,有几个人呢?方,有几个人呢?n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二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n4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n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n形式:中心词之定语形式:中心词之定语n5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n答案: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答案: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n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形式:中心词之

35、定语者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古人有言: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故往应骘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