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护员个人月工作计划一、工作概述 1.1 职责与要求 1.1.1 守护病患安全 作为一名看护员,首要职责是确保病患的安全。这包括监测病患的生命体征,遵守医嘱,妥善处理突发状况等。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及时与医生、护士沟通并做出应对措施。 1.1.2 提供日常护理 看护员需要为病患提供日常护理工作,包括协助病患洗漱、更换衣物、更换床单等。同时,也要根据病患的特殊需求,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照料,如喂饭、帮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等。 1.1.3 与病患及其家属沟通 作为看护员,与病患及其家属的良好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要理解病患的需求,关心他们的情绪,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以及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二、计划安排 2.
2、1 制定月度目标 2.1.1 完成病患个案笔记 在每月初,对目前负责的疾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记录个案笔记。个案笔记中需要包含病患的基本情况、当前病情与治疗方案等。通过写个案笔记,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患的状况,并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1.2 参与专业培训 看护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每月,参加至少一次与看护工作相关的培训,学习最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以提高工作水平。 2.1.3 建立良好的病患关系 在月度目标中,要求自己与病患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包括主动关心病患的生活、鼓励他们参与康复活动、提供情感支持等。借此,可以增进病患对看护员的信任,提高工作效果。 2.2 分解月度目标 2.2.
3、1 每周制定病患护理计划 每周计划安排,根据病患个案笔记中的信息和医疗团队的指导,制定病患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计划中包含了病患的特殊需求和医嘱事项,以及与其他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 2.2.2 督促病患按时用药 对于需要依赖药物治疗的病患,看护员需要严格执行医嘱,督促病患按时用药并正确操作。此外,还需要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2.3 尽量减少病患跌倒风险 病患的跌倒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看护员需要做好跌倒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如提供病患合适的助行器、保持环境整洁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患跌倒的风险。 2.2.4 定期与病患家属沟通 病患的家属是看护工作中的重要
4、合作伙伴。定期与病患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家属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2.3 具体工作安排 2.3.1 每日早晨 在病患醒来后,协助病患完成个人清洁和更衣。详细询问病患身体状况,记录重要信息。与病患交流,给予积极的情绪支持。 2.3.2 器官功能及生命体征监测 根据医嘱,监测病患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记录在护理表中。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向医生汇报。 2.3.3 个案医疗护理 根据个案笔记和护理计划,进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包括协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更换伤口敷料、接受特殊检查等。 2.3.4 晚间看护 在夜间,病患需要额外的看护和监测。督促病患按规定时
5、间休息,做好夜间翻身和生命体征监测,确保病患安全度过夜晚。三、个人成长与反思 3.1 自我评估 3.1.1 分析个人优势与不足 根据工作中的表现和病患及其家属的反馈,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客观分析。发现并提升优势,改进不足,以提高自身工作品质。 3.1.2 寻求反馈和指导 积极寻求工作中的反馈和指导。与同事、上级或专业导师交流,听取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看护方法,实现个人成长。 3.2 继续学习 3.2.1 阅读专业文献 在业余时间,阅读护理类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文章,了解行业最新的研究和发展。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护理技能。 3.2.2 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班 积极参与护理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新知。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扩大自己的专业人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制定月度工作计划,看护员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安排自己的工作,在照料病患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每日、每周和月度的分解目标,使工作计划更具体、可行,有助于看护员做好各项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评估与反思,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