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 监 理 细 则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
监
理
细
则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
监
理
规
划
编制:
审核:
成都交大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连接线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5年12月
第一章 工程概况
该项目起于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出(入)口,路线总体走向是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顺着曹家河右岸发展,在K0+440下穿广陕、广巴高速杜家河大桥,经罗圈湾、桐梓湾后分别于K2+027处下穿广旺铁路、国道212线后,于K2+407上跨滨河北路,终点与滨河南路交叉,路线全长2.591km。路线采用城市主干路标准(兼干线公路),双向四车道,行车道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沥青砼路面。工程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燃气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绿化工程、交通工程、涵洞工程、照明工程等。
本工程道路线形主要情况如下:
(1) 本工程主线起于广陕、广巴高速大石互通E匝道出口,与之形成平交口,桩号为K0+000,由北往南延伸,于K0+443.732下穿广陕、广巴大石互通,沿曹家河于K2+009~K2+058先后下穿广旺铁路及G212,于K2+406.271上跨滨河北路后在终点(K2+614.623)处与滨河南路成简易互通连接。全线有一处211.567米和一处216.808米的圆曲线,终点止于滨河南路,桩号为K2+614.623,路线全长2614.623米。
(2)辅道于K2+058顺接局部改造后的G212,与主线共中线并于K2+202.254~K2+217.254及K2+259.370~K2+274.370设置主辅道进出口(宽15m),其间兼顾左侧东方花园主要人行及车行出入需求,最后顺接滨河南路于K2+381处。
(3)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RK1+840~RK2+155段,简称非机动车道,下同),与主线同中线,采用共板设计顺接主线于RK1+840,并于该处与主线错台经下穿船槽段至K2+009~K2+058段下穿广旺铁路及G212后,人行从K2+046两侧人行梯步上至地面,非机动车继续沿主线经船槽段于RK2+155顺接辅道。
(4)A、B匝道:采用同中线设计,A匝道顺接滨河南路于AK0+010(滨河南路K0+850),在AK0+203.401(滨河南路K1+044.29)处顺接主线;尔后B匝道在BK0+250.324(滨河南路K1+091.51)处顺接主线,顺接滨河南路于BK0+420(滨河南路K1+262.26)。
(5)C、D匝道:采用同中线设计,C匝道顺接滨河南路于CK0+010(滨河南路K0+850),在CK0+205.182(滨河南路K1+044.29)处顺接主线;尔后D匝道在DK0+252.700(滨河南路K1+091.51)处顺接主线,顺接滨河南路于DK0+420(滨河南路K1+257.77)。
其中:辅道、非机动车道(冠以RK)与主线采用同中线设计,里程桩号与主线保持一致;A、B匝道同中线设计(桩号分别冠以AK、BK以示区别),里程桩号一致。
拟用的道路线形技术指标满足连续、均衡的要求。
本次根据工可资料、设计规范和业主方要求布设公交港湾,体现“公交优先”的公共交通建设理念。本次设置3对公交港湾,公交港湾车道宽为5.75(含非机动车道)米,通过扩大道路红线实现,站台宽同人行道宽为2米。同时根据规范要求设置滞留段为45米,两侧设置减速段、加速段各为15米,总长75米。
全线采用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标准横断面布设如下:
(1)主线道路标准段:路基宽25.0m,其路幅构成为:2.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5m非机动车道+2×3.5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2×3.5m机动车道+2.5m非机动车道+0.25m路缘带+2.5m人行道=25.0m;
其中K0+000~K1+840为主线道路标准段,其中K1+820~K1+840为宽度渐变段。
(2)主线道路小里程挡墙及船槽段:路基宽28.5m,其路幅构成为:2.5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0.5m防护栏+0.5m盖板沟+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护栏+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盖板沟+0.5m防护栏+2.5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28.5m;
其中K1+840~K1+944为道路小里程挡墙段,K1+944~K2+009为道路小里程船槽段。
(3)主线道路K2+009~K2+058为下穿框架段,详见下穿框架设计图纸。
(4)主线道路大里程船槽及挡墙段:路基宽42m,其路幅构成为: 2.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5m非机动车地道+6.5m辅道+0.5m防护栏+0.5m盖板沟+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护栏+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盖板沟+0.5m防护栏+6.5m辅道+2.5m非机动车地道+0.25m路缘带+2.5m人行道=42.0m;
其中K2+058~K2+138为道路大里程船槽段,K2+138~K2+170为道路大里程挡墙段(K2+155~K2+170为宽度渐变段)。
(5)主线道路地面交织段及南河大桥桥头引道段:路基宽34.5m,其路幅构成为:2.5m人行道+6.5m辅道+0.5m防护栏+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护栏+6.5m辅道+2.5m人行道=34.5m;
其中K2+170~K2+274.75为地面交织段,K2+274.75~K2+343.6为南河大桥桥头引道段。
(6)滨河南路及匝道标准横断面:路基宽39.25m,其路幅构成为:2.0m人行道+2.5m非机动车道+0.5m防护栏+6.5m辅道+0.5m防护栏+0.5m路缘带+2×3.5m机动车道+0.5m双黄线+2×3.5m机动车道+0.5m路缘带+0.5m防护栏+6.5m辅道+5.0m人行道=39.25m。
第二章 编制依据
(一)已批准的“工程监理规划”
(二)与专业工程相关的标准、设计文件和技术资料:
1、《城镇道路工程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 F40-2004)
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5、《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与验收标准》(GB50141-2008)
6、《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
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CJJ89-2001)
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
11、《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12、城市供水排水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2006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15、《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63—2008
16、《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T82-99
17、《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2008)
18、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67-95
19、施工合同
20、委托监理合同
21、已批准的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2、《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三) 国家建设部颁制的“建设监理试行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监理实施细则”以及有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招标文件、合同文件等。
第三章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节 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合 格
合 格
设计、业主、监理部、测量监理、承包人现场交桩,移交测量资料
承包人申报测量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清单和复测与加密控制方案
增减人员与仪器设备,修改方案
监理工程师审批
复测与加密测量实施,监理现场监督、检核
首级控制复测与加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将结果呈报业主
施工放样方案设计
(承包人申报)
监理工程师审批并将结果呈报业主
重测
修改方案设计
不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施工放样开工
施工阶段中的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承包人放样、自检
承包人报检、填报施工放样报验单
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测
测量结果签字、报备业主、存档,进行下道工序
不合格
合格
承包人定期检测控制网(点),测量监理现场监督,必要时业主参加
报检测技术总结
监理工程师审批
签字、报业主存档
不合格
第二节 测量监理控制要点
测量监理工程师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首级控制点(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
2,路基
(1)验算道路中线的中桩逐桩坐标和纵向竖曲线各里程桩标高。
(2)控制边坡开挖、填筑的边线。每层填筑厚度及坡比。
(3)做好软基监测管理工作。
3、桥梁:依据设计图纸,根据桥型、规模确定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点位精度,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放样数据表:
(1)桩基:平面坐标;桩顶、桩底标高。
(2)立柱:平面坐标;柱底、柱顶标高。
(3)盖梁:顶面、底面各角点的三维坐标。
(4)支座:平面坐标及顶面标高。
(5)就地浇筑梁及悬臂浇筑梁:平面坐标、标高。
(6)挠度的控制。
4、涵洞道:依据设计图纸和变更,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施工放样数据表:
(1)盖板涵:
基础:顶面、底面各角点的三维坐标。
墙身:顶面、底面各角点的三维坐标。
(2)圆管涵:进、出口点的三维坐标及管径。
5、路面:
(1)严格控制路面中线偏位及横坡。
(2)严格控制路基基层标高。
6、严格执行交工验收的程序和标准,并分类整理好测量资料。
第三节 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全过程检查监督。因为施工测量是将蓝图化为现实的关键的第一步,为了在实地进行建设,必须将市政道路图纸中设计的各种构筑物(如桥、涵、路基及附属工程)在现场标定出来。为此,在复测成果合乎要求后,要按具体情况(地形、工程性质、施工计划等)建立不同形式的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的需要,用适当的放样方法将图纸上设计的构筑物在实地标出位置。工程建成后,还要测绘竣工图,作为验收移交的资料,供以后扩建或改建时使用。
为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监理工作,采用事前控制、事中跟踪、事后验收的工作步骤。具体采取的方法及措施有:
1、承包人的测量人员资质、测量仪器设备的审核
(1)要求承包人申报参予该项目建设的测量人员的数量、资质以及承担过的工程测量项目等详细资料。经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更换不合格人员之后,按监理工程师最后审批的组织和人员进行测量工作。
(2)要求承包人申报用于该项目仪器设备的数量、型号,并附仪器检定书。仪器或设备的精度、稳定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监理工程师可以责令承包人不得在本工程中使用,并要求承包人立即补充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的仪器和设备。
2、对复测资料的审查和认可
复测导线的基本原则是:与相邻标段共用一个起始边(含两点);水准复测的原则是:相邻标段共用一个水准起算点。基于这两个原则,在审核承包人的复测资料时:
(1)审查的依据:交通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与设计要求。
(2)标段内复测的导线、水准成果合乎规范设计要求。
(3)标段复测的导线、水准平差时,其起算边(点)为前一标段平差用的附合边(点),其附合边(点)为后一标段平差时的起算边(点)。
(4)线路的复测成果是否相互矛盾。
(5)要求承包人对本标段内的控制点(特别是标段间的联测点)制定保护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6)复测时必须有测量监理工程师同测,测量数据的平差计算由承包人按规范要求进行,成果报监理部审查通过后批准使用,并上报业主。
3、对加密控制方案的审批
各承包人根据本标段的具体项目(如路基、桥涵及附属工程)施工放样的需要,布置加密点,其加密点的精度,要合乎规范与设计要求,由加密点放样,要对放样点作误差传播估算,特别是大型桥梁,其估算误差要少于极限误差。
4、对加密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的审核和认可
本标段承包人必须将加密控制测量数据按规范要求进行平差计算,写好测量技术总结,以文件形式报测量监理工程师,依据测量等级审查原始观测记录、平差方法与成果、点位精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当成果精度完全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后,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并上报业主。
5、施工放样方案的审批
本标段承包人在申报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中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已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施工放样的控制点成果表。
(2)附对应的数据表。
(3)如采用独立的施工坐标系,要写明坐标换算公式。
(4)依据不同的测量仪器、施工放样的方法,对误差来源进行分析,以确保施工放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对施工放样的检查
(1)本标段施工测量人员放样后,应进行自检并填写施工放样报验单。
(2)承包人的质检工程师组织复检。
(3)报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测,经现场检测合格并签认,否则应重新放样,直至合格。
7、承包人对控制网(点)的定期复测
承包人所使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规定每年检定一次,并报检定书一份存档。对其使用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点)进行复测,最长不超过六个月。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人的复测工作全过程监督,对原始记录和内业资料进行100%的检查复算。如发现或怀疑控制点已破坏、沉降、移动时,随时进行复测。观测、平差成果整理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
8、测量成果及交工验收资料的整理归档。
9、测量监理工程师每月应向业主汇报本标段的测量检测项目、频率和质量情况。
第四节 特殊部位测量监理要点
一、软基处理
1,监理控制要点
(1)在软基换填前,要进行准确的施工放样,确定换填边线及深度。
(2)挖淤换填。挖除前及挖除后的面积和标高应由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三方联测。
(3)严格控制换填基底高程,使换填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4)严格控制换填土层的宽度及顶面高程,保证土层的宽度和厚度,土层宽度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以便达到设计要求,具体底部宽度根据路基沉降量和边坡坡度确定。
(5)软土地基的路堤,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观测和稳定性观测,根据观测成果为路堤填筑速率和预压期提供准确的数据。
(6)软基路堤在填筑过程中,承包人要埋设沉降标志,并在施工过程中保存完好,直至路堤稳定为止。
(7)软基加固处理中,桩位测量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准确放样和验收测量,监理工程师按要求频率进行抽查。
2、监理的工作方法
(1)软基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对开挖前及开挖后的放样工作在承包人自检基础上,监理工程师要进行检测认可。
(2)要求承包人严格履行报验程序,对基底高程,宽度及换填厚度,测量监理检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对承包人埋设的沉降标志,测量监理要进行定期检查。
(4)对承包人的沉降观测数据,测量监理要定期检测、复核。
(5)根据软基的沉降观测数据,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及预压期限。
(6)在软基施工和预压期,要定期向业主汇报沉降情况,并签署“稳定”或“不稳定”的监理意见。
二,桥梁测量控制
1,监理控制标准
(1)平面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为保证桥梁平面位置的设计要求及施工放样精度,在施工前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实地具体情况,在设计部门提交的原始平面控制点基础上,加密或重新布放控制网点。
布网形式采用三角网。其布网等级及图形条件,要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等级要求。
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等级
桥位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
>5000m的特大桥
三等三角
2000~5000m的特大桥
四等三角
1000~2000m的特大桥
一级小三角
500~1000m的特大桥
三角网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 级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DJ1
DJ2
DJ6
二等
3.0
±1.0
≤1/250000
≤1/120000
12
—
—
±3.5
三等
2.0
±1.8
≤1/150000
≤1/70000
6
9
—
±7.0
四等
1.0
±2.5
≤1/100000
≤1/40000
4
6
—
±9.0
一级小三角
0.5
±5.0
≤1/40000
≤1/20000
—
3
4
±15.0
(2)高程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为保证特大桥高程位置的准确性,水准测量的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2000m以上的特大桥采用三等水准,1000~2000m特大桥不低于四等水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满足下表规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水准仪的型号
水
准
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Δ
全中误差Mw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二等
±1
±2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
三等
±3
±6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5
±10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2,桥梁的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承包人必须对桥梁控制网、线路主点以及大型构造物的纵横轴线进行复测,抽检频率不低于20%。重要工程部位(如桩基、立柱、盖梁、支座等)抽检频率为100%。
(2)检查承包人的桥梁控制网标石埋设,要位置牢固,不受施工干扰,保证长久保存与扩展。
(3)对所用测量仪器及观测方法进行检查认可。
(4)审查承包人的原始观测记录。
(5)审查承包人的平差方法。
(6)对承包人控制网平差成果进行复核计算,点位精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7)当成果精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可做为施工放样依据。
(8)桥梁控制网点,承包人要每季度复测一次。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复测和检查。
(9)要求承包人将桥梁的主要控制标志编号绘成桩志图,以免用错和便于寻找。
三,桥梁变形观测
1,监理要点
(1)为保证桥梁成桥后的线形满足设计要求,修正施工过程中各种影响成桥目标的参数误差,在施工过程中对桥进行变形观测。
(2)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和垂直位移观测。
(3)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要求承包人因地制宜的布设变形观测基准网点。
(4)变形观测基准网点分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
(5)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每座桥至少应有3个稳定可靠的点作为基准点,并保证通视条件良好,长久保存。
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
变形测量的等级及精度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标准。
(6)变形测量的观测周期应根据桥梁特征、变形速率、地质条件因素综合考虑,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桥梁变形观测时机为变形发生前与发生后。
2,监理工作方法
(1)测量监理检查承包人的变形观测基准网点布点方案,合格后,批准使用。
(2)变形观测采用的仪器,要保证精度,并附有检定证书,合格后,批准使用。
(3)为了保证观测精度,每次变形观测时,要求承包人做到下列要求:
采用相同的图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
固定观测人员。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
(4)测量监理检查承包人的观测记录,复核变形观测计算数据。
(5)根据工程需要,要求承包人提交有关变形观测资料。对承包人提交的变形数据进行分析,若发现变形异常,提出监理意见,同时报业主和设计代表。
第四章 试验检测监理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节 试验检测工作内容
1、土工试验
击实试验,土壤密度试验。
2、金属试验
钢筋拉伸试验,钢筋弯曲试验,钢筋焊接试验。
3、集料试验
粗集料筛分试验,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振实密度及空隙率试验,粗集料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粗集料有机物含量试验。细集料筛分试验,
细集料含水率(标准法)试验,细集料含泥量试验,细集料泥块含量试验,细集料有机质含量试验。
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委托)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沥青软化点试验,沥青溶解度试验,沥青脆点试验,沥青粘度试验,乳化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沥青路面芯样马歇尔试验,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试验,沥青混合料单轴压缩试验,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
5、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试验
水泥细度试验,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混凝土劈裂强度试验,混凝土芯样的钻取、检查和强度试验。
6、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中水泥或石灰剂量的测定试验,石灰的化学分析试验。
7、特种材料(委托)
早强剂,橡胶支座,伸缩缝的检测。
8、路基、路面、桥梁检测
路基、路面、桥梁的弯沉和压实度检测。桥梁缺陷、桩基、动静载检测委托外部试验室。
第二节 试验检测频率
1, 原材料
材料试验抽检频率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抽样频率
评定规范
1
砼用水泥
细度、标准稠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胶砂强度
同批号每200t为一批,取一个样,不足200t时,按200T计
DB01-82-2004
2
砼用砂
筛分、含泥量、有机质含量
1次/500m3,不足500m3每料源一次
GB/T14684-2001
3
砼用碎石
筛分、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压碎值及压碎指标值
1次/500m3,不足500m3每料源一次
GB/T14685-2001
4
水
水质分析
1次/料源或1次/半年,引用水免检
JGJ63-89
5
混凝土及砂浆
抗压强度、拌和物凝结时间、配合比试验
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确定
JTGF80/1-2004
6
外加剂
减水率、坍落度损失、凝结时间
1次/批
GB8076-1997
7
热轧钢筋
强度、延伸率、冷弯性能
同批号60t取一组,不足60t按60吨计
GB1499-1998
GB/T701-1997
GB13013-1991
8
钢筋可焊性
现场检查外观,试验室做力学试验
1.对焊、t形接头以200个接头为一批;电弧焊接头以300个接头为一批,上述接头不足200个或300个时仍作一批处理
JGJ18-2003
9
钢铰线
表面质量、直径偏差、扭距、强度、弹性模量、伸长率
同批号每60t为一批,取一组;不足60t按60t计
GB/T5224-2003
10
沥青砼用碎石
筛分、压碎值、磨光值、磨耗值、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相对密度、吸水率、软弱颗粒含量
1.配合比设计时检查所用项目,以后1组/批;
2.施工过程中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检查
JTGF40-2004
11
沥青砼用砂
筛分、相对密度、含泥量
1.配合比设计时检查所用项目,以后1组/批
2.施工过程中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检查
JTGF40-2004
12
矿粉
粒度范围、亲水系数、相对密度、含水量
1.配合比设计时检查所用项目,以后1组/批
2.施工过程中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检查
JTGF40-2004
13
沥青
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含蜡量、密度、闪点、燃点、粘度
1.每批不超过60t取一个样,不足60t按60t计
2.施工过程中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检查
SH0522-2000
14
沥青混合料
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筛分、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
每台拌和机1次或2次/日
JTJ034-2000
15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
配合比:筛分、液塑限、压碎值、击实、强度
同料源、同强度等级一组,更换料源时重新设计
JTJ034-2000
无侧限抗压强度、筛分
每2000m2或每工作班一组
水泥剂量
每2000m21次,至少6个样品
16
半刚性基层材料
颗粒分析、液塑限、相对密度及吸水率、石料压碎值
1.配合比设计时检查所用项目,以后1组/批
2.施工过程中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检查
JTJ034-2000
17
路基用土
颗粒分析、液塑限、击实、比重、含水量
5000m3测定一次,土质变化时随测
JTJ033-95
18
橡胶支座
成品力学性能、解剖检验、胶料检验
1组样/批
JT/T4-2004
19
预应力锚夹具
外观检查、硬度、锚固性能
1.锚具夹具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批,连接器不超过500套为一批;2.外观检查5%/批;3.硬度检查5%/批;4.静载锚固性能6套/批
GB/T14370-2000
20
波形梁护拦及立柱
外观、尺寸、镀锌量
1组样/批
JT/T495-2004
21
无纺布、土工织物
条带拉伸、厚度、单位面积质量、渗透系数、CBR顶破
10000m2取一个样,不足10000m2按10000m2计
JTJ E50-2006
22
土工格珊、土工网
条带拉伸、单位面积质量、当量孔径、温度收缩系数
10000m2取一个样,不足10000m2按10000m2计
JTJ E50-2006
第三节 现场试验项目与频率
1,压实度
序号
工程内容
检验方法与频率
1
路基填筑
按DBJ01-11-2004中,每1000㎡检测3点。
2
底基层、基层
按DBJ01-11-2004中,每1000㎡检测1点。
3
沥青混合料面层
按DBJ01-11-2004中,每1000㎡检测1点。
2,弯沉检测
序号
工程内容
检验方法与频率
1
路基填筑
按DBJ01-11-2004中,表4.3.1执行。
2
沥青混合料面层
按DBJ01-11-2004中,表6.2.1执行。
3,沥青混合料面层
抗滑,摩擦系数:摆式仪1处/每200m(委托),构造深度:铺砂法1处/每200m。
4,砼抗压强度检测频率与方法
不同强度等级及不同配合比的砼应在拌和地点分别随机制取试件。
一般大体积结构物,如基础、墩台,每单元结构物制取2组。
连续浇注大体积结构,每80m3~200m3或每工作班制取2组。
每根钻孔桩至少制取2组,桩长20m以上不少于3组,桩径≥2.5m不少于4组,如换工作班时,每班应制取2组。
5,砂浆抗压强度检查方法与频率
重要及主体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2组;
一般及次要砌筑物,每工作班制取1组。
第四节 说明
1、承包人按以上频率100%自检。
2、所有配合比必须经试验室平行复核且合格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
第五节 试验检测资料管理制度
1,技术档案管理
技术档案的管理由资料室负责。
2,长期保存的技术资料
检测细则、操作规程和方法。
仪器、设备说明书,计量检定合格证,仪器设备的维修、使用、降级和报废记录。
仪器、设备明细表和台账。
3,定期保存的资料
(1)各类检测原始记录。
(2)各类检测报告。
(3)委托书、质量检测报告发放登记等。
(4)反馈意见及处理结果。
4,技术资料整理
技术资料由资料室负责整理、保存并装订成册。
5,技术资料的管理
(1)检测人员借阅技术资料,应办理借阅手续。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查阅原始记录和报告。
(2)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不得复制。
(3)资料员要严格保守秘密。
(4)技术档案要分类造册登记,超过期限的资料经中心主任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后方能销毁。
第六节 工程材料检测制度
对于成品或半成品材料,试验室除要求承包人提供出厂合格证和相关检测资料外,还必须按规定频率抽检。
甲方统购材料,试验室、承包人均得按规定频率取样试验。
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施工单位取样时,试验工程师或试验员必须见证并签字,材料取样也可由承包人和试验室共同取样以节省时间和达到共同鉴证的目的。监理见证取样时,要监督承包人按有关规范、规程取样,抽检时要保证随机性并具有代表性。
承包人的材料试验均需由监理进行鉴证。
所有用于工程的材料均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七节 试样保管制度
1、试样由专人负责保管。
2、接受样品时,由专人确认样品的规格、数量、外观完好性及检测要求后进行登记,并由送样单位和接收人签名。
3、样品要有明确的标识:工程名称、编号、试样日期、批号、龄期、检验项目等,确保样品不致混淆。
4、环境条件应符合保管样品的要求。
5、现场采集的试样,要及时登记、注上标记,并有可靠的运输、保管措施,以保证样品不致损坏、变性、变质。
6、不得将样品转借或作它用。
7、对非破坏性检测样品,在检测工作结束并经核实检测结果无误后,将样品保存三个月后方可处理。一般样品不能退回原单位,特殊情况需退回时,应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并记录。
8、破坏性检测样品,检测工作结束后,一般不予保留。
9、样品在检测过程中遇到外界原因破坏时,检测人员应将破坏的原因和情况填写在“检测任务通知单”内,及时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第五章 路基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节 路基
一、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在路基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承包单位开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1、审查承包人的质量自检系统
检查承包人质量自检人员配备的数量与素质。
检查承包人工地试验室功能与试验设备配备的规格、品种、数量与质量能否满足正常施工期及施工高峰期进行质量自检的需要。
检查承包人试验室质量自检计量系统是否准确、可靠,是否通过上级质量部门的审定与认证。
2、施工测量监理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开工前的交桩复测工作进行旁站,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基点复测。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的要求。当检查对比发现设计单位移交的控制点丢桩或经复测精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时,提出处理方案。
审查承包人按适当的密度补设的加密导线点与加密水准点,保证在施工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能互相通视。
检查、校对横断面。加桩处应补测横断面。
检查、校对承包人恢复路线中桩和路基施工放样情况。
3、进场施工机械的检查与审批
承包人对已进场的路基工程施工机械的品种、规格、型号、配备数量及运行质量进行详细检查后向监理工程师报验。监理工程师须对承包人所报检的施工机械,进行逐一检查,符合合同要求方可审批用于工程施工。
4、进场材料的验证与审批
承包人应对取土场中可用来填筑路基的土样进行基本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监理工程师审查与确认。监理工程师对路基填土进行验证试验,确认符合要求后,并与承包人进行平行试验,确定用于控制施工的参数,以指导施工。
5、批准开工申请
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就绪,报检手续齐全后,由承包人填写分项工程开工申请,经监理工程师审核、
业主审批后,下达开工指令,方可开工。
二、填方路基施工监理
1,路基填方施工监理程序
填方路基监理工作流程图
承包人施工准备
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准备情况、批复开工报告
承包人选定取土场、取样试验
监理工程师检查土源情况、复核土样试验、批准土源及其标准试验
基底处理
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
试验路段施工
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路段施工总结报告
分层填筑
监理工程师检查每层松铺厚度、土料质量和压实度,每3层及下路堤、上路堤、路床填筑完成时检查路基几何尺寸
全部填筑完成,进行工程验收:检查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边坡、压实度、弯沉
2,监理控制要点
(1)填前压实监理
复核承包人申报的原地面情况,清点需计量的地表植被数量并作好相应记录。
清表一项情况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作好相应记录。
清表后,如局部土质与设计要求不一致,则约设计赴现场察看,决定是否换填。勿需换填时,挖方段进行压实,合格后进行弯沉测定,填方段压实合格后可按层厚规定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重型)标准按施工设计图纸规定执行。土基及回填土必须满足CBR规定值,再行压实自检合格后,报请试验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承包人上报的原地面高程和横断面数据,做好相应记录,用于计算填土工程数量。
(2)填筑路堤监理
检查每层填土碾压前的含水量和松铺厚度,碾压前的含水量采用旁站方式进行检验,松铺厚度应不大于道路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值下限。
检查填土碾压前的平整情况及横坡度,督促承包人整平路堤表面。
在路堤填压前,应要求承包人对施工路段预先分区,并督促承包人严格按区分层填压。
督促、检查承包人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碾压,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先边后中、交叠碾压”。
测量监理要每3层及下路堤、上路堤、路床填筑完成时检查路基几何尺寸,要求每侧应宽于填土设计宽度(500mm)、压实后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按规频率每层压抽检实度,抽检合格后方可同意承包人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
3、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内的沟、坑、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护栏。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路段,要督促承包人设专人指挥交通。
(2)督促承包人经常维护场内施工道路,保持畅通。由于载重车辆多,弯道半径不应小于10米,坡急路段要设置明显标志。
(3)雨季施工地段,要详细调查现场情况,据实编制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4)施工便道要保证畅通。
(5)修建的临时排水设施,要保证雨季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表及地下水。
4、监理检验点设置
(1)原地面测量监理复测。
(2)清表后外观及压实度检查。
(3)填方材料物理指标试验复核。
(4)每层压实度及填筑厚度抽检。
(5)每3层及下路堤、上路堤、路床填筑完成时检查路基几何尺寸。
5、填方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评定依据
(1)填方路基填料的技术要求
填方路堤所选用</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