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小儿肺炎诊治新进展,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儿内科 何扬帆,肺炎(,pneumonia,),肺炎(,pneumonia,)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就全球而言,每年约有,19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肺炎(,pneumonia,),在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营养的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已经大大降低了肺炎的致死,率。,Fig 1,婴幼儿易发生肺炎原因,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气管管腔狭窄、腺体分泌不足,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黏液阻塞,免疫系统特点,防御系统未完全发育,容易发生传染病、营养不良等疾患,免疫力差,肺炎易扩散,肺炎分类,按病理分类,按病原体分类,按病程分类,病理分类,支气管肺炎(,最常见,),大叶肺炎,毛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不常见肺炎,如吸入性肺炎,病原体分类,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病程分类,1,个月:急性肺炎,1,3,个月:迁延性肺炎,(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免疫缺陷的病人,病程容易迁延),3,个月:慢性肺炎,肺炎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肺炎病因,发达国家以病毒为主: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金葡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近年来,国内各种病毒肺炎的总发病数有增多趋势,。,小儿肺炎的诊断,临床表现,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一般症状,起病急骤:发热、嗜睡或烦躁、呕吐、拒食、喘憋等,发病前可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多为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起病迟缓:多于弱小婴儿,发热不高,常见拒食、呕奶、呼吸困难。,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增快,可达,40,80,次,/,分;呼吸困难,严重者呻吟、鼻翼扇动、三凹症、发绀。,呼吸系统体征:早期不明显,仅有呼吸音变粗或减低,以后可听到中、粗湿啰音。数天后,可闻及细湿啰音。若病灶融合扩大,能听到管状呼吸音,及叩诊浊音。,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WHO,特别强调,呼吸增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幼婴,2,月龄,呼吸,60,次,/,分,2,12,月龄以下,呼吸,50,次,/,分,1,5,岁以下,呼吸,40,次,/,分,重症肺炎征象为激惹或嗜睡,拒食,下胸壁凹陷及紫绀,临床表现,其它系统症状及体征,消化系统:有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等。腹胀严重时膈肌上升,压迫胸部,加重呼吸困难。有时下叶肺炎可引起急性腹痛,应与急腹症鉴别。,循环系统:可出现心率增快、心音低顿、颜面部浮肿、口唇发绀、尿少等充血性心衰表现。有时可四肢冰凉、脉搏微弱等末梢循环衰竭征象。,神经系统:烦躁不安,嗜睡,或两者交替出现。幼婴易出现惊厥。若发生昏迷、强直性肌痉挛、偏瘫需警惕中毒性脑病、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X,线检查,病灶的形态: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小斑片状肺实质浸润阴影,以两肺下野、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婴幼儿多见。,肺不张和肺气肿征:肺气肿是早期常见征象之一。,肺间质,X,线征:两肺中内带纹理增多、模糊或出现条状阴影。,肺门,X,线征:肺门阴影增深,胸膜,X,线征:胸膜改变少,有时出现胸腔积液或胸膜炎现象。,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大多增高,一般可达,15,3010,9,/L,,也可高达,5010,9,/L,。中性粒细胞达,60,90,。,在重症金葡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白细胞可不高或降低。,在病毒性肺炎,白细胞多降低或正常。,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时阳性率较高,并随感染的加重而增高。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急性细菌感染,CRP,值在,15,35g/L,之间,病毒感染,CRP,值较低,在,2,4g/L,之间,但有时可,10g/L,。故单纯,CRP,增高不能准确地区分病毒和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国内少用:,IL1,受体拮抗剂,IL1,、,IL6,、,IL8,GCSF,TNF,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PaO,2,50mmHg,,,PaCO,2,50mmHg,,,SaO,2,85%,血乳酸盐测定,AG,测定,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病原体检测:采取相应的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或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作出初步诊断。细菌培养是确诊感染的最可靠方法,但阳性率不高,费时,且对条件要求高。,细菌或病毒抗原的检测: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沉淀反应、协同凝集法、免疫荧光法、对流免疫电泳、免疫酶技术等。,细菌或病毒核酸的检测:杂交、,PCR,、质谱分析等。,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双份血清:适用于抗原性较强,及病程较长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恢复期较急性期抗体效价,4,倍为阳性,单份血清: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M,和特异性,IgG,。,IgM,产生早,消失快,能代表现症感染,临床应用广泛。特异性,IgG,产生晚,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小儿肺炎的治疗,一般治疗,护理:环境安静、整洁。缺氧严重给予吸氧。,WHO,推荐下列情况应予以给氧:中度缺氧、紫绀、不能喂食、呼吸频率,60,次,分。,饮食:维持足够入量,给予流质饮食。补充维生素和钙剂。,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应尽量在查清病原菌后,据药敏结果选药。,如病原体不明,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肺炎的分类,采用不同的抗菌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CAP:,轻度,CAP,可在门诊口服抗菌素治疗,1-3,月,:,要警惕沙眼衣原体、病毒、百日咳杆菌和肺炎链球菌。首选大环内酯类,4,月,-5,岁,:,除,RSV,外,主要病原是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卡他莫拉菌,MC.,首选阿莫西林,也可选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和头孢地尼,5,岁,:,主要病原除,SP,、,MC,外,非典型微生物病原学地位突出,.,首选大环内酯类,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CAP:,重度,CAP,应住院治疗,方案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方案二,:,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方案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SA,肺炎),方案四,:,合并,CP,或,MP,肺炎,,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大,环内酯类,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HAP,(院内获得性肺炎),:,轻度,HAP,使用下述方案之一。,方案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5:1),或氨苄西林,/,舒巴坦,(2:1),方案二,:,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方案三,:,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SA,肺炎),方案四,:,合并,CP,(沙眼衣原体)或,MP,(肺炎支原体)肺炎,,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大环内酯类,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HAP:,轻度,HAP,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原有心脏病、恶性肿瘤、机械通气及长期,ICU,、长期使用抗菌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或肾功能不全患儿等,可采用以下方案之一。,方案五,:,方案,1/2/3/4+,克林霉素或甲硝唑(考虑合并厌氧菌感染),方案六,:,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适用考虑假单,孢菌感染),轻度,HAP,并存多种危险因素者,可参照下述重度,HAP,方案。,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治疗,重度,HAP,:病原菌多是产,ESBLs,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或铜绿假单孢菌。,产,ESBLs,菌株:碳青霉烯类。,产,Ampc,酶菌: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吡肟,铜绿假单孢菌:碳青霉烯类或头孢吡肟氨基糖甙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序贯疗法,(,sequential antibiotic therapy,,,SAT,),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在感染初期阶段经胃肠道外(主要是静脉途径)给予,2,3,日抗生素,待临床感染征象明显改善且基本稳定后及时改为口服的疗法,.,国内儿科界普遍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相当部分患儿接受静脉滴注,内酰胺类,.,小儿肺炎的治疗,抗病毒治疗,三氮唑核苷:广谱,对流感、副流感、腺病毒及,RSV,有效。雾化吸入。,更昔洛韦:治疗,CMV,首选。,其它治疗,免疫治疗:,1.,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对严重感染有良好治疗作用,2.,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治疗,对症治疗,镇咳祛痰药,呼吸系统最常用的对症治疗,镇咳药,对气道粘膜的局部麻醉、延髓咳嗽中枢抑制,确保正常饮食、睡眠。,祛痰药,反射或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粘膜,加速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运转,二者配伍用,祛痰、镇咳,避免消耗体力,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小儿肺炎的治疗,对症治疗,祛痰止咳药的种类:,恶心性祛痰药或刺激性祛痰药:如愈创木酚甘油醚、安息香酊,粘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粘液调节剂:如氨溴索,小儿肺炎的治疗,对症治疗,澳特斯小儿止咳露是一种适用于各年龄期儿童的化痰止咳剂,其疗效可靠、安全性好、依从性好。,澳特斯在改善痰多、排痰困难和咳嗽等症状方面优于其他同类小儿止咳口服液。,小儿肺炎的预防,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营养,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是预防肺炎的关键。,改善居住环境,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及继发感染:将不同病原的患儿尽量隔离。,小儿肺炎的预防,疫苗应用,肺炎球菌和,H.,流感病毒,b,型(,Hib,)联合疫苗,其它肺炎球菌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